为传统身心性命修行的探讨第四章(1)


(2008年8月2日晚上)南师:好,你们诸位注意哦,每天听了课的,等于我们办儿童学校,郭校长Sami的规定,每天晚上都要写报告。嘿嘿,当然不是勉强呐,旧的小说上写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要去编嘛。

释迦本生所行迹

南师:现在继续下午讲的话啊,我重新给人家领读起,先讲缩小范围再缩小范围,完全缩小到佛教里头——佛学里头来,学佛。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传了心法,后来在中国演变叫“禅宗”,是代号,“禅宗”是个代号。这个代号“禅”是大乘菩萨六度里头的第五波罗蜜,借这个做代号,概括了“显”、“密”一切的佛法。但是下午讲到释迦牟尼佛过后,释迦牟尼佛这个再研究了,现在世界上英文、中文好几部研究释迦牟尼佛本传的传记,都靠不住,呵,都乱(写)的。我们还是根据传统,因为我都看了新的研究,西藏的、外国的、中国的。现在人很奇怪的,一百多年来爱说反话,然后认为考据第一,考个什么屁啊!我常常说我不相信考据,自己昨天的事、前两天的事,过三天,自己去想都想不起来了,你考据什么!

[哎,倒一点水,那个什么锦绣啊,拿给张尚德——张教授吃药。呃,那个他的那个学生呢?叫什么秀啊,罗锦绣,什么秀啊(刘美秀),搞不清楚。]

这个,释迦牟尼佛,根据传统,十九岁跑去出家了;呵,现在在研究说他二十九岁,还讲不清楚,还说他讨过三个太太、还有两个太太什么、什么……呵呵,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显教、密宗过来。他是太子啊,岂止两三个太太!旁边都是宫女,要得有的是啊,呵!

啊,我们讲传统的,依修行的,十九岁出家,出家以后先学三年的外道,哦,六年外道。最有名印度的宗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多少同中国道教有一点关系,没有多大关系,奇怪得很!西方所有的宗教都从印度来,婆罗门教是最早,都从婆罗门教《四韦陀》典发展出来的,叫“韦陀”哦。可是释迦牟尼佛出来学,遍学一切外道,都学了,外道各种功夫方法。然后三年当中,做——主要练习学功夫、做功夫是吧?你们注意哦,修“无想定”,把思想关闭了。哎,你们现在动辄出家学佛的“无妄想”——“无念”以为是道,以释迦牟尼佛这个修持同功力,三年他才修到了真正“无想定”。你关闭思想,呵,多大的本事啊!无想嘛,这是一个定境啊,打坐入定,就是把头脑思想完全关闭了、停止了。但是注意,魏承思也提出来问,我也告诉你,真正无想定,还有想没有?有。一个什么想?我现在是“无想定”,想来,就把它灭掉,归到那里去。“无想”,有意停止它,这个功力很难喽!你现在假使真有个无想定的人,思想关闭,当然脑电波测验是平的,脑电波不波动;不波动,拿心脏来测验,心上也是,心电图——拿仪器来(测)平了。他没有死哦,活着的。无想定,一定可以定很久的。既然无想了,我们打坐——大家坐在这里腿痛、听课难受,有两个东西挡住你最厉害,比妄想,一个时间观念,一个空间观念。觉得自己坐在这里、这个环境,觉得“我的身体坐在这里”;还有觉得“我已经,咦,七点钟上坐了啊”,下意识都把你挡在那儿。时、空两个东西——现实的科学,很难忘记,下意识你忘记不了。到了“无想定”,把这两个也关闭。我告诉你,我负责讲话噢,这不是空洞的研究,你们这一点学识,科学家什么研究、实验、测验,谈——嗨,我用一句最伤害话来讲,“谈也勿要谈了,哎哟,影子都没有!”可是释迦牟尼佛做到了,哎,但是你注意用了三年时间,功夫。他做到了才丢掉,本事就在这里。

大家注意,一个大英难要功名富贵,所以常常我们有许多朋友来给我讲:“老师啊,我来给你做事。”

我说:“你多少待遇啊?”

“哎呀,给老师做事,我不要钱不要名。”

“去你的!”我就不要了。

哎,名利哪个不要?拿到名利了,我丢掉,才是不要。一般读书人,不要名、不要利,你做官也做不上,发财也发不了;然后啊,官也做不上,事业也没有,名也没有,说“我不要名、不要利”,少吹了!你没有嘛!哈哈,有这个本事,现身丢了,才叫放下。没有人放下。

释迦牟尼佛,你们学佛看他的精神,修到了“无想定”是外道里头最高的,中国记载他——禅宗经典记他,四个字,中文喜欢简化“知非即舍”,这不是道啊,他丢掉了!你看他的智慧,哎,我有心就做到嘛,“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他做到了,他的坚定心理做到了。“知非”,不是究竟的,不是生命究竟的道理,这是一种功夫。拿王阳明,我们中国王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的大儒,也学佛学道,拿他的话来讲“这是玩弄自己的精神”唉,嗨,他不干了。我们魏承思是他们老乡,余姚人。哎,“这是玩弄自己的精神”,他不干!

释迦牟尼佛再去找一个更高的——学“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四禅八定最后一个。你注意这几个字,中文的翻译:

“非想”:不是思想哦。“非非想”:既然不是思想、没有思想,等于“无想定”一样,哎,它同“无想定”不一样,这个好细呀,“非想”;“非非想”,并不是无想,不是,一切都清楚,超越这个身心内外。

(“非想、非非想”:)“非想”一点“、”呢,你要留心看“非非想”,不是无想定,也不是完全没有知觉感觉;有知觉感觉,如梦如幻中,自己感觉都在。“非想、非非想”,换一句说,不是意识的,不是意识是个什么东西?我们的思想是第六意识到第七识这个之间,它没有这个东西,有这个东西。你们读经典、读什么,都不去用心!

“非想、非非想定”,三年,好难啊,这个功夫求证到,三年。然后,他自己晓得了,做到了——功夫做到了,了不起——他了不起在这,四个字“知非即舍”,也不是道,这是功夫——用心意识靠你把它做到了,丢掉了。

你现在说打坐没有妄想,大家想打坐没有妄想,参一个话头、念一句佛、念一个咒子,嗯,或者是……,你做到吗?你想想看,很起码的都做不到!

六年了,这样,我们这位老师——本师释迦牟尼佛,这六年白浪费,可是他做到了。哎呀,印度没有——再也没有(明师),雪山内外,这些修行人都试过了,不行。自己计划到雪山,就是跑到我们西藏的南边,等于不丹、锡金这个山脚那个下面,最苦寒的(地方),所以叫做雪山,就是现在的不丹、锡金这个下面,最苦寒、最野的地方,寒冷地方。因为他是尼泊尔这边的人,是温带的人,所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一半是黄种人,一半是——告诉你哦,释迦牟尼佛,一半是——可以讲一半是中国人、一半印度人,所以佛的身体是金色,就是黑的呢,像我们这里哪一位最黑啊,黑得发亮,黄皮肤有金色,所以叫“金色如来”。迦叶尊者也是这个种族,有中国人的这个肤色一半,像你们。他(释佛)是这一带的人,结果跑到那个苦寒的地方,修苦行六年。苦行,你们看不到,经典也不好好看,他自己的报告,在戒律部分报告得很清楚。他说那很痛苦啊,很苦很苦啊,自己已经不是人了,把自己折磨的;然后呢,修苦行,打坐用功,当然打坐用功。打坐用功什么?等一下告诉你啊,经典上都有,不过你们太可惜,没有研究,好好不深入。

他修到了“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吃一餐,他吃山上,在印度,等于板栗一样,等于饺子一样,那个叫什么水果,大概,到那边才知道,吃这个东西,一颗,过日子。这个里头没有记载他的消化——肠胃系统如何、大小便如何,没有详细记载,这是一个严重问题。我想有大便秘结,也拉过肚子,也小便不禁,他什么都受过罪,这是我加上的,因为古书的记载不详细。“日中一食”,就是不是断绝饮食,只喝一点水,就这样。你算算看,他十九岁出家,六年,二十七八岁,他身体老的六十多岁一样,骨瘦如柴。摸自己的肚皮,拿手来摸,摸到自己的背脊骨了,扁了!哦,那真是中国话“饿扁了!”他靠什么吃,这个苦行。

至于说不剃头发、不刮胡子,他说人这就不成人样,就是个动物。而且有时候就在大便、小便呀,也没有清理环境,就是倒在那里就睡了,哎呀,不一定都在打坐了,痛苦得很,求道。

为了求取生命的究竟,他的目的求取生命究竟,我们现在讲求道。他从皇宫开始,生命究竟是什么啊?而兼带说,他现成的皇帝不做,他晓得即使我统一了全印度,最多太平二十多年、三十年又完了,没有个时代是永恒会太平的,这个不是生命究竟,他放弃了。他在追寻这个生命的究竟、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是什么东西,是这个道理。

好,六年,戒律上有。他靠自己修气功,练呼吸法,啊,那大概是勇猛的气功啊,靠擒住——一口气擒之到不死,他说“那个修——修安那般那呼吸法的当中之痛苦啊”,他说“头啊胀得要裂开了、眼睛爆出来、嘴唇冒火了、那个牙齿痛啊……”哦嗬,那个讲得——看了会掉眼泪,哎哟,你老人家真是佩服,自己给自己受这么大的罪!六年苦行重点是修安那般那呼吸法。所以在戒律上,他叫弟子不要修这个法门啊,你会修死了的。哈,可是后来呢,他自己还走这个路线,这是个大问题,非常有趣了。这个六年当中衰老到这样,二十八九,戒上看到,受不了,六年,六年的苦行。

中间当然见了很多稀奇古怪修行。印度这个国家民族很怪,现在也一样啊,我拿个刊物给你看,现在还有在山上,这么翘一个脚、一只手一举二十年、三十年,“嚯”,你看那个图片,那只手不是手,就像一块木头一样,一定坐在那里三十年、二十年,不是完全坐哦,吃饭、拉大便起来大概练一只手、练一只脚练这个,就是yoga、就是禅。印度现在还有啊,不是没有啊,你们没有真的到南印度这一带山林里头看,真的还有。这个国家民族非常奇怪的,尽管英国人、葡萄牙人在东印度公司,这个东西,英国人很清楚懂政治,尊重你们给你去修行吧;去修行了以后,免得造反,他好统治。中国人不懂这个啊,英国人懂政治啊,所以现在还有。

他这样六年,想想不对了,“知非即舍”,苦行不是道,严格告诉后代“苦行非道也”。修苦行,什么三步一拜、五步一拜,拜到山上求菩萨什么,这些修各种各样的苦行——燃灯供佛、燃指供佛,都是“苦行,非道也”。对生命的残忍不是道,没有关系,你把身体剁了供养佛也没有关系,哼,“苦行,非道也”。走了,才下山。

下山,所以碰到,回到——等于回到故乡回到北印度来,就是我们西藏的南面、尼泊尔这一边,但是他不回到自己的国家,向南边,暖和了嘛,在恒河边上,快要向中印度走了。

因为印度的历史啊、数字资料没有办法,印度现在历史靠英国人外国人弄的,靠不住的,资料都在中国《大藏经》里头,大家不晓得去找。那么西方的学者对于中国的《大藏经》看都不看,尤其日本人,日本人拼命研究告诉西方人靠不住的,骗人家的。所以印度的可怜,所有精华的东西在中国《大藏经》里头。

那么他下山了,到了恒河边上,到了一个牧场边上,一个女性,这个女性是青年的啊、中年的搞不清楚,哎哟,看到这个沙门,所以有沙门——修行人、出家人,叫做“沙门”,所以沙门并不一定——佛教的统称。

呵,所以有一天我(让)宏达来念,宏达提起我注意,有一句话,我一下,我还很感谢宏达。“满洲人、蒙古人原始信的不是密宗啊,是萨满教”,我跟宏达谈。

宏达一下说:“对啊,对啊!”后来忽然过了半天,他告诉:“哎,老师,萨满教就是沙门唉!”

我说:“哎——完全不错!”翻音不同,“沙门”,蒙古人叫“萨满”,就是“沙门”,同音,就是出家人。这是满洲的、蒙古的原始宗教,就是这个印度这一带这样转过来的。

那么这个牧场大概是老板的小姐吧,是小老板,女的,哟,看到这个“沙门”——修行人,驼起——勾腰驼背,路都走不动,好老好老,好可怜,骨瘦如柴,哎哟,好可怜,没得吃的嘛!拿牛奶供养,不是普通牛奶,醍醐了——牛奶提炼黄油啊弄的东西给他吃。

他这个时候,不走苦行路子,饿了,吃了,大概不是一餐,就在牧场里休息。恢复了,恢复年轻,体能慢慢养好了,恢复了。这一段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你们学密宗的人,他一定又加油添醋“跟这个年轻女的在修双身了,男女有关系了!”不要乱扯,呵。这个女的——牧场的女的这位小姐供养他,把他身体养好,(可)写一部小说。

然后他才到恒河旁边来,自然身体也恢复了,才找一颗树,这颗树原来不叫菩提树,因为他在那里坐了叫菩提树。这个树下,铺好草地自己打坐,这个叫参话头——参究。因为印度所有这些名师成功的他都见过了、都学过了,不是,它都不是道,不是生命的究竟。所以佛也可以说学遍了这些老师,他最后是无师自通的哦,最后在菩提树下,所以“七天睹明星而悟道”。相传是中国、印度,十二月冬天初八,早晨打坐起来,那么这个里头的经过——他这一下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当中,他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四个空定都经历过了,每一天不同,第一天发……后来第五天发什么神通、什么神通,都经历过了,一概他没有——不受诱惑,还是没有悟道,禅定神通样样都会了,没有悟道。到第七天,快到天亮,“大概累了吧”,哈,我加一句噢,“很累了,哎,放松吧”,放松自己,抬头一看,睹明星,大概是早晨四五点钟,大概。“明星”,你们过过夜里在野外生活、在高山顶上修持过才晓得,冬天三四点“晨星”出来,中国天文叫“晨星”,早晨的“晨”,因为每天要二十八宿,早晨“晨星”,天文是转动、行的,行阴在转、在行。一下抬头,无意地啊,放松,一看——“啊!”开悟了,所以证得菩提、大彻大悟,“睹明星而悟道”,文学很好听。

大家都乱扯,你要想这个文学的内幕,不要给文学骗住了,是个科学。为什么放松了,抬头一看天上星星,有人说“明星”就是早晨的月亮,哼,不懂,它是另外一颗星辰,这个星、不星辰它没有关系,回头一看天空,青天白云之下,你要晓得那个环境,你们到西藏、到尼泊尔去看、或者到沙漠——西北的沙漠去看,新疆去看,那个蓝天白云,那个夜里,所以密宗画的佛像,喔哟,黑黑的蓝的,那是代表天空哎,菩萨身上也是蓝的代表天空一样的清净唉,你要搞清楚唉,不要被这些颜色骗住了。

那个环境完全不同哦,一下就无我、无人、无……啊,一下悟道了。所以讲了几句话,“异哉”,中文记载啊,你们要记得哦,“异哉”!“异哉”两个字什么意思,我们翻?他放松啊,悟道,“唉”——叹一口气,“奇怪啊”,“异哉”是“奇怪”,“奇——怪!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啊,凡是生命,不管是地狱、畜生、饿鬼、人,一切的众生生命里头本有的、这个生命的功能,都具备如来智慧德相,跟佛俩一样、得道的人一样,平等——这个功能是平等,就是没有经过修炼,自己没有发现暴露出来,“异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啊,注意哦,具备了佛一样的同等的智慧,都有。还有“德相”——外形,都有光明,都是相好庄严,皆具如来的智慧,入道。“德相”,外形,他都具备的啊,没有哪个缺少,没有哪个做上帝主宰、也没有阎王。“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如来”是代号哦,佛——成了佛大彻大悟,都称“如来”,这是有问题啊——一个大问题。

“一切如来皆具智慧德相”,“只因”——什么、为什么不能成佛,众生?“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四个字,两句很简单,自己把(被)思想妄想压住了、困住了,自己观念自己骗了自己,有妄想——感情、情绪、思想这些东西把自己骗了,“妄想”。“执著”,抓得很牢。而把自己的主观思想这个作用——这个生命里头这个作用——能思能想的、能感觉、能受的这个作用,抓得非常牢,“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啊,所以自己找不到自己生命本源。

他找到了,这个是禅宗的开始。佛经上讲,那很闹热演一部电影了。这一路过来,这一部电影很好看、很难拍出来的,你说把他制成电影,我说你不要搞了。那个环境,要拍要到尼泊尔这边、要到什么——这个、这个印度的北面,那个最好的那个风景地方,西藏南面,哎,叫什么岭啊?你们帮我——

魏承思:大吉岭。

南师:啊?

魏承思:大吉岭。

南师:哎,大吉岭,哎哎,对对对,还是承思对!这一带,那个环境才是成佛境界!嗬,天青得啊,那个青天白云,那个环境才是,他知道了,哦。

这一下佛经上讲,玉皇大帝来了,天人,叫释提桓因,中国道家叫玉皇大帝,三十三天的天主。这个里头,世界分三层啊: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宇宙观。所以佛学的宇宙观完全科学,另外一个世界,天人都有。他玉皇大帝下来跪在前面了,因为释加牟尼这个时候他悟了,他想走了,悟了就算了,入涅槃。这个玉皇大帝——释提桓因,三十三天的天主,欲界天的啊不是很高的,下来,跪在前面。

“咦”,他(佛)说,“为什么?”

他说:“世尊啊,你多生累世发愿得了道,度一切众生,你不能走唉?”

佛才——,那这个你就回转来看经典了,《法华经》上就有了,佛答复玉皇大帝:“唉,止、止!”他说,“你不要讲了,你不要讲了!”停止的“止”——“止、止”——“‘不要走了’不要说,你不要要求了,我要涅槃了,不来了!”他说: “止、止,我法妙难思!” ——我所悟到的不是思想问题,思想解决不了的,人类一定搞思想。

所以《楞枷经》,你们研究唯识的两句话,研究佛,特别重要,《楞伽经》上“不思议熏,不思议变”。“不思”,不是你思想做得到的;“议”,不是你研究讨论所达得到,完全一样身体要生命来实证投进去;所以不思议地“熏”,熏习就是抽香烟一样,你抽久了以后,指甲也黄了、熏得衣服也黄了,身上都是香烟味,“熏”——熏习,“熏”就是习气;“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这个宇宙万物生命永远在变化中,这个是化学物理作用了。

所以他答复释提桓因玉皇大帝的话,“止”——“你不要说了、你不要说,你不要要求我留在这个世界上,我要走了,呵呵”,他说“止、止,我法妙难思”,这个“我法”,也不是他这个我,(是)生命这个大我、这个生命的根本,用“我”这个来做代表,他没有办法用文字言语——世界文字语言可以把它表达的出来的啊!

那么这个一段,别的佛经有了。这个玉皇大帝,这个欲界天的释提桓因恳切地恳求:“你不能走,其它天人也下来了,你老人家多生累世发愿,我们都等着呢,等你来度我们,不能走。”

所以他留下来,留在这世界,三十一岁出来弘法,三十一、二岁。

呵,那么现在外国的或者密宗的,还有些学术家说二十九岁出家,三个太太,一个太太是父母给他娶的,有一个是他自己的情人,特别找来的,非常漂亮!都是有所根据的,没有错!有啊,有几道,给他们一写都很奇怪了,我都跟大家(说)。然后呢,所以这个、这个、这个,他也是儿子不是怀孕六年的,是他生了孩子以后,出来出家的,等等、等等很多,那都不要管了。我是根据传统啊,我信传统的对的噢!

好,三十一、二岁出来弘法,所以到八十一岁涅槃,说法四十九年。所以在《金刚经》各到处经典,写《般若经》的——说法四十九年,他不承认说过一(字),这个本体这个东西说不清楚,没有碰到,他说等于没有说过一个字、没有说过一句话,说法四十九年。

好了,大概报告到这里。你们要学佛要在这个地方留意,你们学科学的,呵,这个里头都是科学。

然后转回来,那么他说法四十九年说到这儿,我再回转来找啊,像我当年读《大藏经》上的——把它翻啊,我要找出他的这个来路啊,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了,也可以说你那个功夫某一点我也证到了,可是还有些问题啊:为什么他中间有两度,譬如说有一个问题,我常常提,佛有一次,他当时到处——开始三十一、二岁玩了很多神通度人,所以《金刚经》上念,佛到哪里,有他的弟子——出家的弟子,出家的,在家的都是菩萨道不在内,为什么不在内?在家的太多了,徒弟太多了,在家人。

正式出家了,跟到他那个制度,他自己建立一个制度,剃光头,不学这个裸行外道,印度的沙门许多是光身体的,就是现在讲什么裸体会,有些是拿一块布围着下面就拉倒了。他不是,他制定“三衣”:下面,是裙子很短的;上面,是等于一个背褂;再一个——另外一件衣服是袈裟,就是这样披过来,一块布,所以我们中国古人讲印度的衣服,就是佛的“天衣无缝”,没有这样缝拢来,就是一块大布,挂在背上,这一边遮着、这一边一搭,右手出来,这个。下面是裙子,没有穿裤子。这叫“三衣”,你都要研究过啊。

然后剃须削发,跟他出家。他是第一个提倡环境卫生、身体卫生的人。印度人那个头发卷起来,那个胡子卷起来,那个脏得不得了!你晓?呵,不像中国——中国(人)的胡子,(像)张尚德的胡子长长的,三绺长须,这个叫“须”(下巴上),这个叫“髭”(上唇),这个叫“胡”(嘴周围连鬓角处),这个叫“髯”(两腮),所以“五绺长须”,有五个名称的,你以为都叫“胡子”啊,不对的,哪个是“胡”、哪个是“须”、哪个是“髭”、哪个是“髯”?呵,呵,印度不然,喔——喔嗯、哇,坐在那两个眼睛,那个头发那个油、打卷的,很脏啊、很容易脏啊,觉得不卫生,把它刮光,剃须削发。

然后发明刷牙齿,是第一个发明人。你看,用柳枝——杨柳的枝切断,泡在水里头,啊,早晨起来一把牙刷,现在中东人还用他这个杨柳刷牙,都是印度文化,他发明的,他老人家。

然后发明个人的一身带暖水——“净瓶”,出家人身边一定带一个钵——带一个碗,不准用手抓,佛教的规矩。印度人用手抓、新疆吃抓饭、印尼还是这样,他用调羹,改良,带一个钵、一个调羹、带一个净瓶自己的水。

而且规定戒律,水——任何一个水,要滤过——纱布滤过,滤了三次,才把水装在“净瓶”用,这理由呢?这个水里头也有生命,所以滤过生命在纱布上,把纱布滤了以后,不准这样走,这个纱布重新放到水里抖,把这个生命放回去,是“佛观一碗水”,这个水里头“八万四千虫” ——有八万四千条生命,我们随便喝一口是杀生,杀了好多!慈悲,发明“净瓶”。

这个“净瓶”叫什么呢?有个翻译,你看宋朝人、唐朝人诗就看出来,叫“军迟”,后来军队也用它这个“净瓶”,“军迟”就是“净瓶”,你书也读懂了,呵。啊,所以古人诗:“空阶夜雨滴军迟”,来接天上落的水,拿个“净瓶”,他建立的。

跟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不是他的徒弟,他只三十二岁。目连尊者——印度的大师、大外道,有神通的。目连的好朋友舍利弗——智慧第一,年纪比释迦牟尼佛大个十几岁,老头子还留了胡子了,呵,都剃光了,年纪比释迦牟尼大。你看,很有趣的一个电影,啊,这个目连尊者神通第一的,舍利弗智慧第一,每人都有四五百个弟子徒弟,都带过来皈依他的。迦叶,不是这个禅宗的迦叶,另外一个迦叶,三兄弟,五百人带过来。什么带过来的?都是——我就以中国的小说讲四个字,都是“带艺投师”的,呵,呵。这些师父们各有著作,所以舍利弗,你要看《大藏经》嘛,舍利弗有舍利弗的一套书、经典,目连尊者有一套经典。每一个修持理论——佛学不是那么简单,你们看几本经就去说出家、懂佛教,我觉得很笑话,这个里头,多少学问、多少科学、多少人生的意义啊!所以常跟他的一千二百五十个,叫“常随众”。哎,他徒弟后来很多有些乱七八糟也很多,叫“六群比丘”,也跟他剃了头出了家的,乱七八糟不守戒律,专门捣乱反对;不但反对,乱七八糟专门破坏他的规矩,给他找麻烦的太多了,有六(群)——所以等于说它有一个党,党里头有团,团里头有派,派里头有系,他每一个徒弟、师父带了一大堆,他老人家够痛苦的啊!

他带领了这一批乱七八糟的好的坏的,弘扬了几十年文化,救世救人。我笑释迦牟尼佛同我一样,也没有救起了一个,呵,同孔子一样。所以经典上讲,有一次他烦极了,一个人蹓出去了,蹓到山里头,走到半路,碰到一只大象哦,大象。这个象哦,哇,看象的后面好多象在那里打仗,吵得——象王给那些象啊吵得受不了了,这个象低头一个人走出来,在山路上,跟佛两个碰面了。佛摸摸它头,他说“此时啊”——这个时候,“我的心情跟你俩一样。”想脱离群众,得单独一个清净,做不到。所以做领导的苦,呵,呵,救世救人的苦,他说“此时我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受不了!”这些都是佛学。

哦,她叫我休息一下。哦,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此时大家休息一下嘛”,哈哈,哈哈。你们这样去研究去,懂得佛法了,学佛了。可是我给你们讲得很简单哦,你晓得我浓缩下来,花了多少成本啊!

马宏达:换气了,大家小心一下风。

南师:XX,你要帽子,Jolene给我好几个,我拿一个给你?

南国熙:?

南师:我说你要这个帽子,Jolene给我还有几个,我拿一个给你。

南国熙:那我不要、不要!我可以把它倒过来,我就把它倒过来。

南师:啊,不是,我拿一个给你,Jolene给我这样的好几个的。

南国熙:不要。

南师:我放着没有用了,戴也不戴的。

蔡宗儒:报告太老师,我们的报告已经写好了,用电脑打好了,不晓得这里有没有打印机可以印出来?

南师:你问马先生,宏达。

蔡宗儒:宏达。

南师:嗯,好好。

蔡宗儒:谢谢太老师。

南师:“带艺投师”不是“技师”唉,嘿嘿,你写错了!

宏忍师:哦,写错了。

南师:嘿嘿。

宏忍师:这个呢,“空阶疏……”

南师:土字旁嘛!

宏忍师:哦,土字(“墀”)。

南师:“疏雨注军迟”。

宏忍师:哦,这个体悟师还记住,这个忘掉了。

南师:你忘了。

宏忍师:“阶”字这个也可以吧?

南师:不行的,也可以。

宏忍师:好像两个通的。

南师:哦,对对!

南师:“带艺投师”啊!

南师:哦,好好,嗯,太好了,谢谢!

这个小乌啊,你给我去那个衣柜打开,像这样的帽子,Jolene给我两三个都没有戴。

小乌:好。

南师:在旁边那个柜子打开。

南国熙:现在都流行这样戴法。

小乌:他这样酷(cool)嘛!

南师:啊?

小乌:他这样酷得很!

南国熙:我这样子很有型啊。

小乌:很酷!

南师:好好好,不拿给他,Jolene拿来的。

南国熙:不用,不用,而且我有发油。

南师:对啊,那个归你戴,我也不戴。

南国熙:不要、不要,难得的。

南师:我三个留着都不戴,干嘛呢?

南国熙:以后我再拿,以后再拿,冬天了再拿。

南师:不是,你先拿上。

南国熙:不要、不要、不要。

小乌:他这样看上去又年轻又酷!

南师:那当然、那当然!

众:哈哈。

南师:大概彭嘉恒那个型。

小乌:对!

南师:张尚德,你吃了药,舒服得多了吧?舒服多了吧?

张尚德:嗯,好像,是。

南师:怎么好像?

张尚德:就是比较轻松、比较那个。

南师:那就对了嘛!

张尚德:对。

南师:自己又不懂医药,白受罪!

张尚德:我写了报告,完全搞错了,哈哈,整个错了,哈哈,写了报告,老师

南师:好好。

张尚德:整个错了。

南师:慢慢来,慢慢来。

“啪、啪、啪!”(上课钟板)

南师:你们很多外面年轻人要学中国文化,现在我从佛这一条路先讲。学佛,懂佛吗?刚才我讲的,你们听得很闹热,看了一个电影一样,对不对?好听吧?

众:是。

南师:我这个剧本花多少成本啊?呵,多少书、多少经典、加上自己的实证体验,嗬,才了解这么一件事!

可是佛的一生很可怜啊,成佛以后出来度众生,现生受很多的罪啊,比孔子、比孔子还痛苦!有时候出来化缘还没有饭吃,饿肚子回去的,呵,很苦!不但“六群比丘”有严重的反对党,要打击他;他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也组织了一个僧团,带领人修行,骂他,公开攻击他,说他骗人。因为提婆达多也有这个本事,他跟谁学,他要跟佛学,然后啊,佛不干,晓得这个堂兄弟很难办,好几个兄弟。他(提婆达多)就跑去找阿难,阿难也是堂兄弟,佛的弟弟,阿难就教他(提婆达多)修安那般那——气功,就呼吸法,一下得了神通了,他就玩神通,佛能够的,我都能够。

但他(提婆达多)反对他(佛),而且提倡印度的婆罗门教凡是外道都吃素的,提倡吃素,他说“释迦牟尼佛没有吃素”。没有错,他(佛)化缘来,有什么吃什么。最大一条罪状——佛的弟子们、包括佛没有吃净素,我是吃素的。印度人,你研究印度,婆罗门教吃净素的很多很多!佛的戒律——小乘的戒律是通融的,可以吃“三净肉”,并不是提倡吃肉吃荤,他随缘化来,有什么吃什么。这也是一条,攻击他,很痛苦啊!你研究他的一生够痛苦。

这个里头,你要懂得教育也好、政治也好、有组织也好,千万不要收徒弟,我一辈子不干这个事,早就通了。凡是反对你(的)党派,是你旁边最亲近的人,呵,几乎这个是大原则!政治也好、历代的帝王也好、英雄豪杰,不是给敌人打垮的,给自己打垮的,尤其给自己旁边人打垮,是个严重问题!

现在我告诉你历史的秘密,注意承思,你们要懂得,董宏。哈,做领导人难呐!

但是提婆达多受了——现生受了报应,到中年以后,“生身入地狱”,这个身体,地裂开了沉下去,大概碰到这一次一样地震,活的、地裂开了下去了。佛很难过。所以中间,有一次佛的兄弟,另外,阿难,有一次想到提婆达多也够可怜的,反对佛的半辈子,叫“生身入地狱”,活着的这个身体,地裂开了,下去了,地震吧,埋下去了!这个“生身入地狱”这个“地”,现在印度还存在,不过这个坑看不见了,只有这个影子。

有一次,阿难就问:“世尊啊”,没有叫哥哥啊,“佛,老师,哎呀,这个提婆达多也够可怜的,在地狱里头啊,我们到底是兄弟啊,你老人家度他一下。”

佛就笑了:“你怎么那么笨?”所以这个故事在《法华经》上到处看到,佛说:“他是来度我的啊!”

阿难一听,“这是什么意思?”

“嗨”,他说,“你不知道多生多世,他是折磨我的人,他是我的老师,我好多生、好多辈子以前,是跟他学的,他希望我成就,每一生、每一代都折磨我的!”佛说。

阿难一听,“有这个事?”

他说:“是啊!”佛就讲了好多生的事。这事你当神话听喽。

“有一生”,他说,“我的报应啊,做人身上的这个虱子。”我的发音对不对?虱子。

男生:是。

南师:虱子,白的,这个罗汉的身体的。

“哈,他就投生来做跳蚤。虱子爬得慢,跳蚤跳得快,哼哼,他就害我”,呵呵,他(佛)说:“我,咦,你怎么精力这么好,吃得又黑又壮,蹦来蹦去;我这个虱子啊,难得吃到一口白白的肉肉的。”

“哎呀”,他(提婆达多)说,“你不懂,这个罗汉在打坐,最好吃是他脖子这里,这里血多。我等他坐得入定了,‘砰’跳起给他吃一口。他要入定了,他就忍住了。”

“我这知道了。”

“你好笨,在他腰裤带里头慢慢地爬;哎,他觉得这里痒,这里不好动,手那么打坐,他先摸着裤带就把你掐死了。”

“讲得很有道理”,他(佛)说,“我就听他的,就跑到罗汉脖子那里,咬他的血,等他入定。哎,这个罗汉正好快要入定了,我跑来这咬,罗汉手一伸把我掐死了。”

他(佛)说:“没有哪一处,他不害我的!但是他是为我好啊,反的教育,促进我赶快地证果。我感谢他,他对我好啊!”

阿难说:“那他现在活的到地下去了,陷在地狱里头,你老人家有神通度他一把。”

他(佛)说:“你才错了,他在地狱里头啊,有三禅天之乐。”

“三禅”是什么境界,你昨天报的?

李慈雄:那个就是“离喜妙乐”。

南师:哦,对!“心一境性,离喜妙乐”,色界天的天人的境界。

“你以为他在地狱里受罪啊”,他说,“你不相信?”

阿难听了愣住了,意思态度表示不相信。

佛说:“你不信吗?好,这样,我用神通送你下去,你跟他谈话去,去探监呐。(他)住在监狱里,你去探监吧。”

阿难下去了,碰到提婆达多,他说:“你怎么跑来?”

都是堂兄弟嘛,“哎呀,哥哥,你造孽多端呢,对不起哥哥,对不起世尊啊,我看你在地狱可怜,我请哥哥度你一把。”

他说:“你……!”哦!这一下阿难给提婆达多骂了一顿,“我要他度干什么!你以为我在这里受罪啊,哎,里头舒服得很呢!”他在这里有三天禅之乐。

哈,这些故事啊,顺便讲——讲给你听,所以佛——那么很多的故事,你要看了佛经,啊,太闹热!所以佛的一生也够苦的。

那么我们现在回转来讲,他要死以前,八十一岁了。三十二岁、三十一岁,出来弘法。他出来讲法的,舍利弗这些、目犍连尊者年纪都比他大,迦叶。

人家说,“哎哟”,禅堂等于说大场面,佛还没有来,大家说,“哟”,我们来听课,哪个是老师?”

“当然他是老师!”(像)张尚德,头发也白的、胡子也白的,“哦,这个是老师吧!”都来拜老师。

大家说:“不是,不是!老师还没有到,世尊还没有来。”

等一下来了,三十几岁,年轻人,可是相貌庄严啊,这个故事很多。

他到八十一岁要走了,三次问阿难:“我可以不死,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看怎么样?”三次问阿难,当然不是一天了,阿难没有答话。

最后八十一岁宣布:“要涅槃了,要死了。”

阿难他们跪下来哭了:“你不能走!”

“唉”,他说:“过了”。

所以机缘,万事都要因缘,这个机缘,这个“缘”字包括时间、空间的,注意,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行了,这叫“劫数”。

他说:“我问过你三次啊,我可以留形住世,永远活着,你不答复我啊!”

“哎”,阿难说:“呃呃,我现在请求,大家请求!”

“这过了时间了,不行!”

这个故事,这是个问号,问题,佛不会吹的。

你看到,他死了以后,唯一的没有到场的是他的大弟子迦叶尊者。迦叶好几个哦,这是禅宗祖师的大迦叶尊者,现在还在云南鸡足山华首门里头入定,佛叫他不死等弥勒菩萨来的,据说啊,呵。迦叶尊者最后晚到,他在西印度,等于说在——现在讲中东的边境,我们现在讲以色列这一边,在欧洲北欧这一边赶回来的。听到佛过世了,“哇呀”,已经放到棺材了——金棺里头,迦叶尊者是到了,跪在棺材旁,“世尊啊,我只差一步啊,没有亲自跟你见面。”哭了,因为迦叶尊者是他的大弟子。

迦叶尊者是什么人?印度的首富,最有钱的人,所以呢,佛呢叫他那件袈裟留着传给弥勒佛,统统是黄金珠宝丝编的,叫“金缕衣”。这一件袈裟,是迦叶尊者出家以前,把所有的财产都散光,两夫妻制了一件金缕衣供养佛以后,出家的。出家以后,所有弟子里,只有迦叶尊者一个人是真出家人,修十二头陀苦行的人,叫“十二头陀行”,不盖庙子,随处打坐,十二头陀的苦行,他一直一辈子忠心的,最富有的人家,就是一辈子修行最过的平民的生活——穷人的生活,这都是一个大问题在啊,你们注意。所以他是拈花微笑里头的得法弟子,他到了,抱着棺材哭,“嗨呀,我迟了一步啊,没有见到你!”

佛在棺材里装着,你说他死了没有?把两个脚“咵哒”伸出了铁打的棺材,伸出金棺给他看。

迦叶尊者就抱着佛的两脚哭了,然后两手扶着佛的脚,“师父啊,世尊,我知道了。”

佛才把两个脚收回去。

哎,你说他死了没有?要么这个都是假话、都是神话!我,是都拿事实来看,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是假的,做得到的,这是个大科学,生命。

然后所以化了,舍利如雨,是这一段。迦叶尊者奉命就留形住世。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