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所以打坐得定,(魏)承思问,小乘四禅八定,一半以上是唯物的,就是身体的,生理的。呼吸真的停止了,得定了,进入定境了。定的境界叫做“三昧”——“三摩地(Samadhi)”,翻译。承思问我“定与止观有不同吗?”大不同,也相同,又相同又不同。而定境很多,定的境界,翻译成“定”是用中国的儒家的《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来的。所以“禅”就是 sim3(粤拼),梵文是sim3(粤拼),我们浙江话、广东话叫sim3(粤拼),温州话叫sim3(粤拼),是对的,日本人现在还是用唐音sim3(粤拼),不是chán,梵文是sim3(粤拼),配合中文加一个《大学》的“定”,叫做“禅定”,所以也叫做“思维修”。定的境界,Samadhi(三摩地),定的境界。Samadhi如果严格的翻就是现在讲“境”,境界的“境”。文学上“境界”两个名字,是佛学里头来的。不管你大乘、小乘、禅宗、密宗、道家修行,离不开三个字:“境、行、果”。注意,念佛有念佛的境界,有它念佛的Samadhi,这个是定境,小乘叫“定”,这是气息的定,没有讲心念定哦,心念定更难了。所有的“定”呢,都要把心念气息活动的,把它止、把它止住,等于一个陀螺在转的时候,你把它定住。那个陀螺在转,你看那个陀螺,小孩子玩那个陀螺。我讲的对不对?对吧,我怕我的口音不对啊。
众:对。
南师:那个陀螺玩得很快,中间立着,它在转呢,可是它“止”在那里,那个是“止”。“止”不是死的东西,定到一个中心上。“止”的那个境界永恒在,“止”在那里不动了,那个叫“定”。所以《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嘛,有程序的,这个里头有逻辑分别,“定而后”,什么?
众:“能安”。
南师:“能安”。佛学说“得轻安”,真的。定了以后,你身体的粗重、内在的痛苦……身体没有障碍,得轻——轻灵了,非常平安,就得乐了,得喜乐,所以禅定叫得喜乐。
“安而后能虑”,是智慧发生了、开始了,才起来。
《大学》“虑而后能得”,得道了。
得道以后,是“大止观”。大乘只用“止观”,《解深密经》不管你四禅八定,佛只说两个字,一切佛法离不开“止观”。那“止观”呢,是什么?即止即观,能止才观,等于我们研究一个东西,专注研究才观察得清楚,即止即观,即观即止。你把这“止观”两个名称不同了,梵文“止”,叫“奢摩他”,“奢摩他”梵文的翻音;“观”叫“毗钵舍那”。勉强翻译成“止观”。“止”,有止的“境”,有它的“行”、作用,有它的“果”;“观”,有它的“境”、“行”、“果”。是这么一个科学,很严重的。
大概承思问的这一点,初步先答复你。好,定、境、止、安、观,每一个字不同的境界。
南师:现在回转来讲呼吸这个东西是这样的,所以佛叫你练习,抽出来,有个简化的法门,不大用的,不是释迦牟尼提了一下,是佛的弟子们这些大阿罗汉证到的,有人专提这六个字:数息、随息、止息、观、还、净,只讲数息、随息,勉强讲到止息,他没有讲到止、观呐!小乘很少谈这个大止观,这个。还,还成什么,净什么,搞不清楚了,那么初步先讲这几个。这六个字修禅定的,释迦牟尼当时传的,与大阿罗汉们传的,注意这个六个字的法门,这六个字叫“六妙门”,是天台宗智者大师取的名号,把这六个——六个系统的方法组织在一组,给你做功夫用,他起一个名字叫“六妙门”,太妙了,所以叫“六妙门”,原来不叫这个东西,是一个方法。
传统的前面从印度来,大阿罗汉不大用这个方法,多半用的“十六特胜”。“十六特胜”,也有一种翻译叫“十六特行”,特别的修行的法门。这个慢慢再说。
那么叫你利用呼吸,你不认得气啊!生命的气由长养气开始,利用它做什么?做绳子。我们的思想情绪,像猴子一样、像牛一样到处乱跑,散乱的,所以我们受情绪、思想、脾气这些影响,心不能宁静专一,因此佛法叫你修数息,注意呼吸。拿呼吸来做绳子,把心念拴住,把它拴起来。佛做了一个比方,比如这个心,心念是个人了,呼吸是一群鸭子了。晚上赶一群马、赶个鸭子回家,数数看,我有六百条牛,赶回来,怎么点呢?这个人站在牛栏的门口,来一个,一、二、三,拿个鞭子在手上,才点得清楚,这就是数息的法门。实际上你那个能记数字是心,呼吸往来是个作用。换句话,拿呼吸做绳子把这个心骗住,把它心骗住。修道呢,叫“神”、“气”二种,那个看住的这个叫“神”,呼吸叫“气”,把两个结合,把他看清楚。所以一呼一吸,叫计数字。一,心里记住;第二次来呼吸,二;第三次来呼吸,一呼一吸计数字,三。这叫数息。就是你数一次呼吸,记住这个数字。记数字是一个哦,呼吸是一种哦,两个东西哦,两个东西哦,呼吸、计数字。还有个东西哦——“我知道现在没有乱记”。如果心里想“一、二”,心里(又)想“哟,李慈雄到哪里去了?”完了!不算数,你心散乱了。记数字的心很专一,其它外面一切动相不影响你。(记)数字这个心专一,气也专一,第一步是数息。所以计数、数息是这样。
借此——借这个呼吸在炼心,“锻炼”这个火字旁边一个“炼”,借呼吸在炼心念,把它拴拢来、不乱跑。假使十次呼吸,一来一往一次,十次呼吸,此心都不乱,没有第二个乱想把它岔开了,差不多了,蛮好了。不是说成功了,这样的人已经了不起了。
但是计熟个数字还不行,计熟了嘛!计熟了,你会马虎。有个方法叫你倒转来数,我一呼一吸,“一”心里记住,不管身体了;第二次的呼吸来,也不管它气到哪里啊,第二次的呼吸来,“二”……记了十个数字,心都没有散乱。那你如果做到这一步,你打坐,感觉完全不同了。先不讲不同,又把你骗了啊,你不要给自己骗了。好,记到十个数字。然后倒转来,又“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来回数,此心没有别的杂念岔过来,你差不多了。打坐有点道理,心跟念配合在一起了。
你不要认为这个轻易,一百个人修,有一二个做到了,已经了不起了。就是Sami提出来问,“以呼吸来往为主,计数做客”,这是。
但是修行人,普通我们练呼吸,你看练拳的,做气功的干什么?譬如练太极拳,“我气沉丹田哦”,把肚子搞得鼓鼓的呀!“气还会沉丹田?”呵!人家问我:“气怎么沉丹田?”
我说:“你看轮胎——汽车轮胎、气球,你打气打过没有?”
“打过啊!”
“那个气打进来,你叫——那个气球、轮胎是空的,你叫它停留在中间那一点上,行吗?行不行啊?”
众:不行。
南师:当然不行了!气进来,丹田是个代号,心境沉下来,宁静了,是个代号。你真把它集中在这里——你肚脐这里,把一股气堵这里,你试试看!这一口气真的凝结在这里,你这里变瘤子了,结块了,变癌症了。那个气结起来,不得了的!气会打结的啊!你懂吗?
我们读书人,喏,你像承思啊、周公都知道,呵,我们文学上说,一件事情给人家讨论,这个人提的意见实在很生气,我们不想答复,会用一个文学“为之气结”啊!那个气在那里打结了,心里很难过,有没有这个文学名词啊?对了,气真会打结。你觉得这里不舒服,肺部或胸口不舒服,胃上、身体上不舒服,气结在里头,不健康了!所以修安那般那——修数息法,会把你气疏散了,身体会健康长命。
先讲到这一点,这懂了吧?哎,我们小代的照明灯又来了,下课,吃饭去!“为之气结”啊!她一照明,一照我,我就“为之气结”,哈哈。好啊,去吃饭了!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