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家放松一下腿,心念还在念佛境界里头,大家心念还在念佛境界里头,不过把腿放一下。换空气,因为大家吐出来都是浊气啊。
马宏达:让他们上趟厕所吧?
南师:上厕所,对,放松腿,上厕所,整个环境换一下空气。
马宏达:大家小心风寒,啊。刚才念佛,好多人出了汗,小心风寒。
(注:课间休息7:49)
南师:刚才大家在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特别又特别介绍的一个法门。在佛经里头研究佛学,所谓有“三经一论”。中国的《大藏经》里头资料,有《阿弥陀经》,叫小本的《阿弥陀经》,比较浓缩的,现在出家人,庙子上早晚念的,一口气把它念完。有《观无量寿经》,佛就是“阿弥陀”,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有《观无量寿经》,一本是《无量寿经》,一本是《观无量寿经》。有十六种观法,密宗,哦,不是密宗,密宗(是)后世讲,就是配合念佛、同意识的观行,十六种不同的方法,每个方法达到了,都有不同的定境,定境是——大定境是一个,分析起来很多。“三经”。
“一论”,一本是《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著的,他不讲净土哦,但是净土宗采用。马鸣菩萨比龙树菩萨还要早,佛过后一两百年,也是禅宗大祖师,佛的传承里头,属于禅宗二十七代祖师,第二十三位(注:马鸣菩萨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依时间来讲,龙树菩萨(第十四祖)是他的弟子,他的(徒孙),好像是,你们查一查。马鸣菩萨是《大乘起信论》讲佛法的修持,非常朴实的论著,只开了“真妄二门”:一切,皆是妄心;真心就是悟道的,成佛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得真如自性,那个才是真心,心意识的“心”。净土宗的一部论著是采用这部论著,念佛念到最后归到真心,真如自性一样的开悟成佛,所以净士宗采用《大乘起信论》。
实际上“三经一论”,我说净士宗应该“四经一论”,哪一部经?《法华经》。佛介绍的要念佛,重点在《法华经》先提出来。
《法华经》讲一个国王,都是现世——世(尊)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啊,分成几十个国家。他的国家不像我们中国,没有大统一过。一个国王父母对他很好,管教太子比较严厉。这个老师,国王年纪很大了,等于中国的康熙六十年做皇帝。这个太子要登位要来不及了,呵,等了很久了,他受佛的这个弟弟反对派的提婆达多的挑拨。讲了父亲都是生身的父母,皇帝与皇后,妈妈对他也很好,谋杀了皇帝——谋杀了爸爸,登位;把妈妈也关起来,关在地下室,送一点点饭给她吃。这个故事,简单地说,你们自己去看。
父亲也死了,给儿子谋(杀)死了,儿子当皇帝,把妈妈也关起来。这个皇后啊——妈妈自己反省:“我两夫妻对儿子,然后对国家政治,都做得没有错误啊,怎么有这样痛苦的,生这么一个儿子、这么一个业报啊?”关在里头地下室,也没有办法,跪下来,自己假定一个方位,“释迦牟尼佛,世尊啊,你有大神通,慈悲啊,我怎么有这样一个果报啊?出不来!”
佛才感应,释迦牟尼佛感应。这是神话了,你们听到哦,可是真的哦!佛就放光,一照!
“哎哟”,皇后看到佛了,哈,痛苦流涕,“我怎么这样?你要救我。”
“哈哈”,佛笑了,他说,“那是三生因果”。承思——魏承思问(这个),三生因果是肯定的,这个是科学的道理、哲学道理很深的,中国文化也讲因果的啊,自然科学也讲因果,不同逻辑观。佛说:“哦,你唯以恳求,不要修,要还账啦,不是你的错,赶快回向念佛吧,甚至念南无阿弥陀佛去。”
皇后听了心安了,“哦,知道了,原来如此!”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太没有道理!
所以《法华经》这一段很重要。
第三点,现在中国流行唯以(两样),佛的预言——释迦牟尼佛预言:等我走了,正法没有了,象法时代——他的佛像还留着、经典还留着,这叫像法。将来是末法时代,连经典都没有人信了,佛经当成宗教,都推翻了、都不信了,末法时代只留下两样东西:人家会信,一个是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学密宗,大家喜欢灌顶啊、学咒语啊、学法。呵,这是到了末法时代,正法没有了。现在差不多了,密宗大流行、阿弥陀佛法门(大流行);禅宗啊,什么真正的大法没有了;教理,也没人研究了。
那么在中国,佛教在中国以后,创立了“十宗”——十个宗派,是印度原来没有的。中国文化,中国人创立,第一个创立是庐山慧远大师创立了净士宗,这要研究现在江西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是学问很好的人,晋朝人,西晋东晋之间、南北朝这个阶段,这个时候,智者大师天台宗还没有创建呢。他是救这个国家、救这个社会,很有心、学问很好,山西人。但是他观察——实际经验与观察下来,救不了,他出家了,走了。到南方来,所以到庐山成立“莲社”,就是净土宗开始。为什么?他学道家,当然晓得打坐做功夫,变成神仙太难了!这个神仙——使一个人变成神仙,超凡入圣,谈何容易?!他是道家的,学问也好,对于政治灰心,时代是痛苦的。所以他到南方来了,等于我们出国了,渡江南来在庐山,遇到陶渊明。当时的有学问六七个人,结合一个团体,叫“莲社”。他研究了半天“即身成佛”,这个身体这个生命,成仙成(佛)太难了!他都内行。这个时候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经典的,鸠摩罗什。所以他跟鸠摩罗什有通信的,讨论般若空的问题。我们现在讲《达摩禅经》序——上面那篇序言是他做的,同他因缘很深。那么他约陶渊明等等,提倡念佛,抽出来《阿弥陀经》,“净士三经”,尤其是注重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学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这一生,等于道家说没有修成功,再转生嘛,不想在这个娑婆世界,这个世界太可恶了,叫“五浊恶世”,什么都是脏的,他要跳出来,去留学去,到阿弥陀佛那里,提倡“净土三经”、念佛。这六七个名士当时都参与的,陶渊明不来。陶渊明回信他,“我不参与,好朋友,你搞你的,我不来。”哎,因为陶渊明就在庐山下面,江西。这个地方我都去过,都闭过、住过茅蓬在庐山山顶。这么一个故事,所以中国净土宗流行念阿弥陀佛,影响了一千多年,一位大师,最了不起!
所以这个里头啊,讲到《达摩禅经》,我就经常提出他兄弟的故事,他带兄弟也去出家了。他叫慧远法师,有个兄弟出家叫慧持法师,“慧持”,保持的“持”。
哎,你这里——我们这儿看到怎么暗的?哦,蓝的、暗的,奇怪!哎,官大治啊!
官大治:哎。
南师:现在我看这里是,他两边是白的,我这是蓝的、黑的,不晓得什么?没有关系了!
慧持法师,顺手给你们讲一点故事,耽误时间吧,同参禅做功夫(有关)。慧持法师是他弟弟,跟着他都到庐山南方来了,由山西到南方。
这些故事,这是讲天台宗快要——后面才开始啊、禅宗也没有——快要开始,这个时代中国文化变化。要研究中国文化、思想学问、社会的变化,这都是很重要一个阶段,要配合历史的、社会的变乱、南北朝的经济的这个可怜地发展,统统全体的研究在一起。
现在我把话说回来,他有个弟弟,这是净土宗大概,我还没有讲,等一下回转来。这位弟弟到了庐山以后,忽然发愿要到四川去朝山,朝拜峨眉山的普贤菩萨,要到峨眉去。
现在佛教是,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在道教不是,原始峨眉山不是,(是)广成子的道场,黄帝——轩辕黄帝的老师啊,所以据说轩辕黄帝也到过峨眉。那么至于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九华山,安徽,地藏王菩萨道场。佛教四大名山,这是唐朝以后的观念;唐朝以前,这四大名山是道家的世界,都是神仙住的,广成子(等)。中国道家分全国三十六个洞天,七十二个地府,都点的出来,我们这里太湖也是一个。
七十二地府,哎,这个是大科学,你们几位学科学的,这是中国地球物理,早就——中国人晓得这个地球下面是通的。所以美国人现在还打个洞,想跑到(那)研究地球下面中心是什么;中国道家早就知道地球下面都通的,另外一个世界。这个很有趣的哦,大科学的,书还有,你们没有看到。
我又扯开了,我这个话多,嗬,这有问题的了,呵,没有关系。
好,慧持法师发心去朝拜峨眉,那个时候是不是拜普贤菩萨我们不管了,不知道了。到了宋朝,慧远法师创净土到宋朝,七百年,晓得。现在乐山大佛佛寺旁边,当年是我见马一浮先生在那里,马一浮先生“复性书院”办在那里,我跟他碰面在那边,就嘉定乌尤寺,你们到四川去看那个大佛,乌尤寺,现在叫乐山,也叫嘉定(宋宁宗时把嘉州改为嘉定)。
宋徽宗的时候,忽然刮大风,有一次,不是大地震,南方发生大风灾,把嘉定一棵很大的几千年树吹断了。风力,风力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断了以后啊,这个树很高、很多的中间有个洞,树里头枯了一个洞,这个洞中一个和尚在打坐。这个和尚同张尚德一样,嗬,胡子头发是白的黑的我不知道,他没有写,“髭发(被体,指爪绕身)”——头发长的脸都遮住了,胡子,打坐在那里,那个指甲长的把一身都卷起来了,在树洞里坐着,这修安那般若修定喽。
三首诗,宏忍师那里还——完全的(让)宏达去找回。
好,树倒了,他跟着是还在打坐,这件事情才是大事啊!宋朝宋徽宗是又信佛教、又打击佛教、崇拜道教,佛道两教提倡,他自称真人。报到朝廷,在开封嘛,洛阳,报到中央来了。宋徽宗一听,“连树带人送过来!”嗨,你听听,呵,由四川这么一棵大树,当然切断了,中间有和尚在里头打坐,一直送到河南,政府所——中央政府所在,大概走多长时间不知道。
到了以后,宋徽宗当然亲自看,“对啊,树洞里头一个和尚打坐,嘿嘿!知道了。”
这个时候宗教局长,现在叫宗教局长,那个时候(叫)“僧统”,那个权力比现在宗教局长大。是个外国来的和尚,做“僧统”,这样子,一起看。宋徽宗就问这个和尚头子,“这、这究竟是什么?”
这个和尚说:“这是个出家人在入定了。”
“那怎么叫他出来啊?”
“喏,好了,拿引磬”。入定了出不来,只有引磬敲,在耳边,慢慢“叮!叮!叮!”所以佛门要用引磬,打坐。打坐人假使入定了,你在家里,把你拖去烧了,拉你都不能碰的;引磬敲,“叮叮”敲。
这样出定了,那么这个僧统啊,就是宗教局长,也是和尚,他说,“你是谁啊?”
这个入定的这个和尚,他说,“我哥哥呢,在哪里?”
他说:“谁是你哥哥?”
“哎呀,我哥哥就是庐山那个慧远法师,他是我哥哥哎!”
“呵”,大家说,“你哥哥已经死了,到现在七百年了!”
“哦”,他说,“他走了。”他眼睛一闭又去入定了。
“哎哎”,这个僧统啊,回转神来把他拉住,“哎,不要再入定,我问你‘你是谁啊’?”
“我叫慧持,我哥哥是慧远。”
“你怎么在这个树洞里?”
“哎呀”,他说,“到了庐山以后啊,我发愿去朝拜峨眉山。”
所以《高僧传》上两个记载,《高僧传》上有这个,说他死在——朝拜峨眉已经死掉了;禅宗方面,记载这发生后面这个事。人家以为在峨眉找不到,结果了嘛,死在峨眉,《高僧传》上;他实际上,在树洞。
当然宋徽宗他们啊都很内行,连和尚,把他弄出来,出定了,下来,大概胡子没有剪、头发没有剃,至少把指甲剪剪,恢复正常一点。“不要再去入定了,你哥哥已经走了,你准备到哪里?”
他说:“要回河南陈留”,他说,“要么我回河南陈留。”
所以宋徽宗送他到河南陈留。陈留,这刘老师啊(刘雨虹封丘人),XXX的会知道。后来终老于陈留县。
宋徽宗有三首诗,你不要看宋徽宗亡国的人,他禅与道太内行了!
第一首
七百年前老古锥 , 定中消息许谁知?
争如只履西归去 , 生死徒劳木作皮。
第一首最有名的,所以我写虚云老和尚那个传(的序),我给承思俩讲,没有写出来这三首诗。
“七百年前老古锥”,老古董。
“定中消息许谁知”,究竟入的哪一种定?你们参参看,无想定吗,还是昏沉吗,还是初禅、二禅啊?
“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徒劳木作皮”。宋徽宗诗真好啊!他说虽然你定力很高,有四禅八定,不如达摩祖师的禅宗,达摩是只履西归,不及禅宗吧,宋徽宗假定的。
呵,这句话双关,他在树洞里头打坐,坐了七百年,“生死何劳木作皮”,其实我们死了都拿个棺材来装,呵,生死都靠“木作皮”,一语双关,宋徽宗很高明!
第二首
藏山于泽亦藏身,天下无藏道可亲。
寄语庄周休拟议,树中不是负趋人。
第二首,你们不大容易懂了,要懂庄子了,宋徽宗是禅宗、道家那都熟。
“藏山于泽亦藏身”,庄子讲“藏山于泽”,这个地球上,(把)山放在海洋里、放在水上;“藏舟于壑”,把大轮船开到山洞里头藏着。“藏山于泽”,“藏天下于天下”,无可藏处。“阿赖耶识”叫能藏、所藏、执藏,藏在哪里?哎,你不管阿赖耶识了。“藏山于泽亦藏身”啊。
“天下无藏道可亲”,引用庄子“藏天下于天下”,哪里靠山洞、庙子、茅蓬里打坐呢?
“寄语庄周休拟议”啊,他说庄子假使看到,你不要批评。
“树中不是负趋人”,庄子说大家天下人财富功名都想自己保藏起来,他说“有力者”,譬如发财的人拼命集中钱,最后人家把你整个拿走了;得天下人做皇帝有了政权,最后把你政权拿走了,所以“有力者负之而”背着就“走”了,这是庄子的《胠箧篇》里头说的。
所以“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藏天下于天下”,谁能够背的走啊?空无一物,你向哪里背啊?呵,所以第二首他用庄子的,开他玩笑,开这个和尚玩笑的,“藏山于泽亦藏身,天下无藏道可亲。”带个信给庄子讲吧,“寄语庄周休拟议”,你不要假想了,“树中不是负趋人”,他跑不动,他没有这个本事,把天下、把空能够背起来跑,没有这个本事啊。第二首。
第三首
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不须辛苦问卢能。
第三首,更有意思!你们注意哦,你们不要轻视宋徽宗哦,所以我的考据:后来宋徽宗俘虏以后,晚年在金国,元朝,金朝亡给元朝,宋徽宗还在啊,出家了做喇嘛了,后来在那里当活佛,呵。
“有情”——众生嘛,我们有(情),“有情身不是无情”,第一句话注意哦,“有情身不是无情”。
“彼此人人定里身”,如来大定。那么,台湾来的这两位博士,学物理的,哈哈,本来一切众生皆在定中,如来大定,“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你我大家,“彼此人人定里身”啊,他说哪里还要找个树洞里打坐啊,都在入定。呵,一切众生皆是佛,牛吹大了,“彼此人人定里身”。
“会得菩提本无树,不须辛苦问卢能”,卢能就是六祖,禅宗的六祖,六祖在俗家姓卢,慧能禅师。他说,如果真的,他讲慧持法师虽然入定七百年,他说没有悟道。宋徽宗非常内行,这是一种定境,一定七百年。在中国《高僧传》记上,哎,这也是科学,入定了。所以你们研究唯识,得定了的人,“暖、寿、识”一定在的,不死,可以八万四千劫,七百年算什么!但是哪一种定境呢?嘿,值得研究了。就是宋徽宗讲“七百年前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你们说他入的是哪一种定?——还是无想定,还是禅定,还是哪个定?那么老和尚当时也没有讲,宋徽宗提话头。
我们连带牵扯到这故事,这个故事还多余的啊。我刚才讲是净土宗,讲到慧远法师提倡净土,一下有兴趣牵扯到这个弟弟入定七百年在树洞里,这是有名的中国的故事,也属于禅宗、也属于净土这个方面,真实的事情。
所以净土念佛一直到现在,你们刚才念佛念得很好,千万——我常常叫你们注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以真正讲净土是,我刚才讲“三经一论”,我加上说注意《法华经》,“三经二论(四经一论)”。《楞严经》,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旁边的,这个预备的阿弥陀佛,第二位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他报告叫大家念佛大彻大悟成佛的几句要紧的话:“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八个字最重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念净土。当你念佛的时候,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一切归到一个地方,归到哪里?归到一心,佛号上吗?不对,不对!佛号好几个念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念。如果不念“南无”——不念“皈依”,“阿弥陀佛”四念,四个念了,“阿弥陀佛”,四个。“都摄六根”归到——念到以后,念而无念,佛号没有了,只有个佛的那一个清净光明大自在,“净念”——也就是“六妙门”归到“净”,一念把心清清净净,不是昏沉、不散乱,清清楚楚,没有身、没有心,这是净土,这就是佛,这就是佛的净土宗“净念”。注意两个字哦:“相继”,超过了时间、空间,这一念清净,定在那里。“一念不生全体现”定住了,身心都没有,空了,这就是阿弥陀佛、一切如来共同的净土境界,这就是“六妙门”真正讲大的“还”、“净”,证到这个境界,一念不生,身心一切解脱了。
承思,注意哈,我也答复了你,“都摄六根”,“都”——统统,把六根都不用了,归到“一”,“净念相继”。八个字都告诉你了,这是念佛法门,千万注意!
那么我们普通一般人念佛,不是靠这个念。我的经验一辈子,好多朋友念佛、好多朋友死的时候,我现在做不到了,在中年的时候,在台湾,好多好朋友好几个了,有学问有年龄有地位,死的时候,最后一口气,哎哟,家里人赶来啊,跪在前面痛哭,“老师啊,他就等你啊,要你去,他说最后你到,就好了”。
家里,有一个朋友,在大风雨,尤其是冬天,冷得不得了,嗬,儿子、孙子赶来,那个时候还没有汽车,坐个三轮车过来,推门进来,“哇”哭,“爸爸快要走了,断气在那里,就是说要你,请你去,最后要你慈悲。”最好的朋友,真是很好,江苏人。
我说:“这样,好了,我来我来!”其实我已经感冒了,呵,只好把衣服穿着跟着走了,嘿哟,风雨特别大!
一到了以后,躺在那里,张开嘴,我就叫他,“我来了!”
他什么都不行了,嘴巴张着“哈”,快要最后断气了,把手这样慢慢伸出来。
我赶快——他的右手伸出,我右手抓住他。那这个手,完全死人手,冰的!我说:“哎!”呵,我就,“哎,老兄,快走,这个死了!”我说,“我来看你、送你,快走吧!”
他把眼睛在里头转一下。
我说:“念佛啊!”哎,他的手还有反应,抓我一把,意思“我懂了,念不起来了。”
我就痛骂他一顿,我说:“你搞些什么!这个时候不是嘴巴,不是气,也不是声音念佛,你心中一念清净这就是佛啊,‘净念相继’,你懂了吗?”
“哦哦”,他就放松一把,只有这个感觉,“哎”,他说“我懂了!”
我就抓着他头顶头发,我说:“我帮你,念佛!啊,你们站在旁边,全体家里人哭哭啼啼,不要哭了!”我说,“统统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哟,我也很累,又有点伤风,我也抓住个死人的手、头顶牵着,念了五十多分钟佛,我说,“快走哦,好了!”
我叫他儿子,“你拿个灯草,有没有?”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草纸唉,我说,“拿灯草,有没有,家里?”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我说:“鸡毛掸子有没有?”
“有,有。”
“拿根(看)走没?你放在鼻子上。”一点都不动。
我说:“走了,好了!”我把他的手一放,把它放在胸口,“老兄,快去哦!再来!我累死了!”我说,“我给你送、送行,送了半天!”
嘿嘿,真是那么讲话,我就告诉他们,我说:“你们不要哭啊,念佛,我累死了,我到你客厅坐一下。”我就离开他床前那房间。那个死的时候,房间也脏,那个味道也不好受,我就出来到客厅。
等到我出来,到了他房间门口,那个电灯“咔”一下黑了!“哎呀”,我心里想,“你们这个家里怎么搞的,电线也装不好”。“嗬”,一下又亮了!我离开他房间,那么到客厅还要转个弯,走到转弯的地方,电灯又黑了!“哟”,这一下我有警觉,又亮了;哦,再到客厅,我这一坐,电灯又黑了、一亮,“哎”,我说,“你走就走了,不要再打招呼了,我早知道,快去吧,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呵,不亮了!真有这个事。
这是一个朋友,有好几个朋友,所以一般——
哦,好,我知道了(跟提醒下课的官大治说)。
所以叫他临死一口气不来,你还念咒子念佛,你根本念不出来!其实那个“佛”,最后在“佛”(字),“阿弥陀佛”这个净念,没有佛,因为你把这个念佛,等一下给你们讲,捆到一起,捆到最后,念佛之念也没有了,所以净土宗讲“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没有佛号了,就是意识状态清清楚楚,忘记了身体,那个是净土,净念,就是一念不生了,就是佛境界,所以“净念相继”。不然,你一到最后你还念得出“佛”?哼!那只(剩)害怕了,只怕自己死,难受。净土的道理要懂,还没有完。
休息一下,官大治比那个小代厉害, 他催我很急。
马宏达:我们换气的话,换气了,大家小心风。
南师:啊?
马宏达:鱼腥草。(54:17)
南师:嗯?
马宏达:鱼腥草,小乌叫我拿过来的。
南师:你喝。
马宏达:嗯。
南师:我喝两三颗,你喝。
马宏达:谢谢。
宏忍师:陈峰说他吃药吃得效果好。(54:55)
南师:啊?
宏忍师:吃得效果好。
南师:谁?
宏忍师:陈峰。
南师:嗯,怎么好?
宏忍师:我还没有详细问他,因为他……
南师:对啊,你问他详细资料嘛,你也是经验,我也是,一方面……
宏忍师啊——(55:35)
阿俊:陈XX拿的薯片。
南师:嗯,不要打开,嗯,不要了,阿俊,够了。
阿俊:尝尝,累得很,这样可以解解疲劳。
南师:那没有破啊,太麻烦了。
阿俊:不麻烦,老师啊。
南师:嗯,麻烦,不要了。
阿俊:很快的,很方便的。不要了,是吧?
南师:那不要。
阿俊:好,没关系。
南师:我吃花生米。宏忍师啊。
宏忍师:哎!
南师:他对了,你情况还要吃药,我告诉你。怎么样,他吃了?
宏忍师:他说吃了嗓子清爽一些。
南师:对啊,记得吗?
宏忍师:我记得啊,清心莲子五克,还有黄连上清两个。
南师:再加上生蒲(黄)的一把,再给他三包。
宏忍师:三包。
南师:五个钟头一次。
宏忍师:好。
南师:趁这个时候。
宏忍师:现在去?
南师:嗯,他们不晓得保养的。
宏忍师:现在我去拿。
南师:嗯。
宏忍师:好。
南师:再不保(养)……现在有空吗?
宏忍师:等一下吧,等一下,饭怕来不及了。
南师:你叫谁去煲也可以,陈效天嘛。你现在没有空。
……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