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那么今天,每天要报告。有很多的报告很好的,这个时间先耽误了,先念报告。大家听人家报告的时候,我不是讲那个有对象的讲话,总说一个道理,在我们这里听大家念报告的时候,念别人的报告,虚心去听。因为我们这里有年龄不等、学问修养不等的人,而且很多好像自己都是老板们领导人、或者大学问家,会很轻易有个主观,就是“五见”里头的“见取见”,不愿意自己放空听听人家,乃至小孩子啊、其他人报告。像我看报告,不管是哪一个人,有知识、无知识,既然写了,我都很仔细地看、仔细地批。这就是基本的修养,以儒家来讲一个恭敬的“敬”,“敬其事”。大家也练习练习自己的心境,听一听。
马宏达:老师,我现在开始报告。
南师:呃,我讲完了来。学儒家的记得大禹、大舜,“舜好问”,到处请教别人;“好察迩言”,读过这个书吧,应该?呵,“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对呀,这个“好”不念hǎo字,hào,发音不同,上声,“爱”,就是“爱问”,任何人他都问了——请教,明明自己懂了,再请教。“好察迩言”,很浅近、很低级的话,很平凡的话。“迩”,很近,古文“迩”就是“近”的意思。“近”,什么是“近”啊?浅近,人家程度不够,普通老百姓反是很注意,这所谓“大人的修养”。希望大家有这个心境听一听。
那么在念报告时候,我划的记号,宏达叫停一下,我会答复的。
马宏达:哦。
南师:随便你吧,那个次序我没有整理。忽然很多,我临来的时候,还有好几篇临时送到。
马宏达:开始念了。
南师:先念那个什么,那位黄——
马宏达:黄博士,黄高证,黄博士的:
“南太老师慈鉴,昨天听了太老师讲述‘十二因缘’后,末学有两点心得,请太老师指正。一、‘十二因缘’是针对单一事件……”
南师:哦,对不起,我岔一句话,等一下忘了。大家现在人写信给我们、也写信给别人,有一个重点要注意。我们过去写报告、写信,譬如说你写给马宏达老师,比方了,一个学生,“宏达吾师”什么,不写姓了;写给朋友,假设马宏达是你朋友,“宏达吾兄”,下面注明一定要写“弟”,兄弟的“弟”,写旁边。譬如说“马”,“弟”字旁边(写)“马”;或者是先写好“马”字,“弟”在“马”字下面的右边,“宏达”。现在人写信来,表示尊敬、又亲切的,不敢用姓,譬如尚德写给我,张尚德,很恭敬哦——“弟子尚德跪上”,有时候那么恭敬啊!我就笑了,大教授学问家不懂礼貌,叫“尚德”两个字的人很多,我不晓得是王尚德啊、李尚德啊、蔡尚德啊……呵,必须要“张”——“弟子张尚德”,这个要注意。现在人写信啊,表示亲切:“尊敬的某人”下面,譬如叫“南怀瑾”,“南”字不写,“怀瑾”。哎,叫“怀瑾”的人蛮多的啊,不止南、姓南的一个。有时候他交友多了搞不清楚啊,这是礼貌。所以我现在改了,假使我写给魏承思,“魏承思老弟”,连名带姓。过去写信还连名带姓,失礼的;现在我觉得不失礼,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下面你看我有时候写给人,除非太熟写便条,写个“老拙”,那是太熟就太亲近了,都知道。不然,你看我写给人家信都签名三个字 “南怀瑾”,三个字,上面不加“头衔”了,这叫做——古人叫“秃子”,就和尚一样光头,也不称兄、也不称弟、也不称什么……都不客气了,就签名就对了。而签名要签恭敬,现在人签名啊,学的英文——中文的英文的签法,看不清楚他写的什么名字哎!你以为你的大名鼎鼎,别人一定知道,我看都看不懂哎!谁把你的名字记得!而除非你是毛泽东、蒋介石啊!哈哈、哈哈,除非你是什么爱因斯坦,还注意一下。这个社会人类太多了,中国人十三亿啊!同名同姓一大堆,所以这个礼貌要清楚。
写报告也一样,“学生某人报告”,都要写清楚,这叫“一目了然”,这就是礼貌,也是规矩,也对自己好,舒服。
再不然有时候看不懂名字,我一看,我这里经常发生,马宏达那拿来,我说“谁啊?”
“我也看不清楚”,马宏达(说)。
“放了”,就把它甩开了,看也不看,你再重要的事,我也不看,我晓得你是谁啊?
呵,千万注意改正,这是文化礼貌,礼貌就是规矩。好啊,现在请你念下去,黄高证的。
马宏达:黄博士他“昨天说听老师讲了‘十二因缘’以后,两点心得。第一点,‘十二因缘是’针对单一事件的演化而言,所建立的一种直线逻辑,然而……”
南师:注意哦,他说“十二因缘”是个直线的逻辑,我提这句话,请你们注意。你们在座的同学们,不管是年纪大,你真得把“十二因缘”搞通了,没有几个啊。除了出家的同学,在家的能够完全记住的没有几个,要注意的,很重要!他说是个直线的。
马宏达:是,就单一事件的演变、演化而言,建立直线逻辑。那这个“然而法界之中”,整个法界之中,“森罗万象,彼此之间犹如五行互生互克”,相生相克,“若对法界等量齐观,则一切的一切不多也不少一点,原自具足,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彼此之间,正如太老师与张尚德老师所强调的‘不可思议熏,不可思议变’。第二点”,第二个心得。
南师:这一点我在上面画一条线,对不对?
马宏达:对,老师画了一个对号“√”。
南师:很重要的,我就是否定你,错了。因为我没有写字,这个小学生批课本一样,错了,一勾。“十二因缘”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专对某一个逻辑,是总体的,大小乘都用的上,是个大科学、大哲学、大宗教。譬如你们跟张老师研究唯识,《成唯识论》对于“十二因缘”一大段的,一卷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缘生性空,这个缘起,都从“十二因缘”生起,不但是小乘,不是对一个直线,整个的法界都有“十二因缘”。缘起性空,起用的,是个大科学。你这一点要慢慢再研究,听懂了吗?
黄高证:好。
南师:好,“十二因缘”很大,还没有讨论到噢,非常大。
马宏达:“第二点是‘行’”,就行阴的这个“行”,无明缘行的“行”,“‘行’代表无尽的动力,不可能永远切掉”,就是切断,“在灭尽定中,也未了(liǎo)掉‘行’的作用。唯一解脱之道,只有转入大行普贤菩萨的无尽‘行愿’,则自然超越‘十二因缘’,证入无缘大慈了。太老师今天讲解老古锥入定七百年,末学联想起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证明时间的变化会随着引力场的改变而改变。在我们这个太阳系,主要的引力来源是太阳这颗恒星”,老师在“太阳这颗恒星”旁边打了个问号“?”。
南师:啊,你刚才讲的啊,这个,咦,讲什么,这一段?哦,讲“行阴”。
马宏达:嗯,“行阴”。
南师:“行”,你还是研究唯识,你们不是组织个唯识学会吗?“行”,不是转不转、停不停、止不止。你说这个大阿罗汉在入灭尽定,也没有脱离“行”,这一点——小观点,是对的。“大的行”,成佛,到如来境界还在“行”。你不是强调——非常强调《华严·普贤行愿品》吗?你也看到了,阿弥陀佛成愿望——愿力成就,愿就是“行”,所以叫“行愿”。学唯识要转,没有哪个是停止,没有哪个是什么断,“非断、非常”,就是转——转变,行阴由恶业的行转成善业的行,行阴是转变,这一点你还要深入去研究。
下面你引用现代自然科学,譬如说自然科学这一百年来讲,太阳是这个恒星,现在新的物理观念在怀疑,不一定太阳是恒星,这当然逻辑的问题,科学还在证明。因为你是学科学的,科学本身还在未定之间。所以这一点你也要注意,啊,知道了?
黄高证:知道。
南师:好,念。
马宏达:继续哈:“宇宙之中有无数颗恒星,每颗恒星的引力也不同,每颗恒星都有各自的太阳系,则不同太阳系的时间变化也就不同,末学……”
南师:哎,你这用将来写科学书,你也是个博士,要加上,“每一个不同的宇宙都有一个太阳系的恒星” ——不要下这个句子,容易犯错误,“都有同这个我们这个宇宙的一样的恒星”,不要指定这个太阳,啊?
黄高证:是。
南师:懂了吧?
黄高证:懂了,记下了。
南师:这是个大科学、大逻辑。好,念下去。
马宏达:“末学”,这是他自己的谦称噢,“末学大胆将此物理观念,与佛经中所说的时间相对照:《华严经·寿量品》中说,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刹为一日一夜。”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的这个一劫——一大劫,等于这个阿弥陀佛那个西方西极乐世界的一昼夜。“末学认为若用物理来解释,可以视此二世界为引力不同造成时间不同;用佛法来解释,则是愿力与定力不同造成时间不同。因此佛法中的时间绝对与心念有关,所以末学将他命名为‘心理时间’。此外,末学再归纳出另外两类时间,道家重视的是‘生理时间’,此‘生理时间’与日月变化有关,也是目前大家所熟悉的时间观念;儒家重视的是‘社会时间’,与社会作息、国家制度有关。当然这三类时间,都是‘依用立义’”,就是根据使用建立这个观念,“对本体而言,千古一念,无所谓过去、现在与未来了。以上为末学对时间的分类创新,请太老师指正。”
南师:下面你新创的道家的时间观念、儒家……也可以,但是不是一定的、不是必然,啊。如果你研究,都要客观一点,“假设”,你看佛经上很多用“假设”,“假设”两个字佛经来的,假定的、人为的学问,把它定一个界限,好啊?
黄高证:好的。
南师:还有?
马宏达:还有,“听了太老师开示念佛法门后,我想起《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等等,‘我时于胜莲花生,亲睹如来无量光’”,这是引用这个经文——原文完了。下面是自己的话,“不少高僧大德一直根据这段话断定,《华严经》最后还是归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以把念佛法门,视为最究竟的法门。末学一直很纳闷,普贤菩萨为何还会命终还要往生到阿弥陀佛国土呢?太老师的书《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并未详细讨论此问题。末学原本认为此处是翻译有误”,佛经的翻译有误,“看了几本译本后,都大同小异,但心里总是觉得应该要归向一切佛才是,不必特定是到极乐世界,此处还请南太老师慈悲指正。”
南师:你问得非常重要!净土宗就根据这个,十方诸佛《华严经》最后都回向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完全是阿弥陀佛那里有吗?大家不问了。那么你说也许佛经翻译这个地方交待不清楚,所以净土宗拿到这个鸡毛当了令箭了,哈,我说。最后十方诸佛,最后都要回向极乐世界。大家忘记了,在佛在世的时候也讨论过的,大家忘记了,凡是成佛的国土都是极乐世界,不止西方阿弥陀佛那里。你讲得对,不要纳闷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有当场有大阿罗汉提出来,佛的弟子问:“佛啊,你介绍东方、西方、十方世界佛的世界,都是那么完美,都是至真至善至美,啊,极乐世界等等,都好得很!你老人家也成佛了,怎么在这个娑婆世界,嗨呀,那么可怜、那么苦恼,你造了什么业啊?”
哈哈哈,佛听了笑了,他说:“你问得好!”他说:“你看我这个佛土的世界,那么丑陋、那么悲哀、那么痛苦吗?”
大家弟子们不敢讲话。
他说:“我这个娑婆世界也是极乐世界,跟其它佛一样,可惜你们没有看到啊!”他把手在地下一按,“你们看!”
“哇!”所有都看到了,一切罗汉、菩萨、所有人非人等,“哟,原来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个世界是那么完美!”
他说:“你们看清楚了吗?”然后就收了。
所以成佛,你看《涅槃经》最后成佛证得涅槃,进入那个最后的境界,四个字“常乐我净”,都是极乐世界,一样的。你讲得对,还你的对,现在答复你,懂了没有?
黄高证:懂了。
南师:它是经文交待没有太清楚,别的经典上有,噢。
黄高证:是。
南师:凡是成佛的世界都是“常、乐、我、净”。啊、普通讲一切无常嘛,永恒不变的;乐的,都是极乐世界;那是大我,不是无我,真我;净土,都是净土。所以真得大阿罗汉、佛菩萨的涅槃境界,是四个字“常乐我净”,都是极乐世界。因此中国的道家,昨天提到,道家的南宗张紫阳真人,他是学禅,佛道都通的,儒家。他一首诗“不移一步到西天”呐,批评这些念佛往生,“端坐西方在目前”,一念清净下来,西方就在你心中啊!所以道家有一句话,“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极乐世界就在你心中,这个在净土宗叫“唯心净土”,这个你要懂,“唯心净土”了,啊?这了解了?
黄高证:了解。
南师:好好,不是了解了,我答复话讲清楚了没有?
黄高证:有,清楚了。
南师:你懂了?
黄高证:懂了。
南师:噢,好。
马宏达:这下面还有,还有一段:“生命的根本实在不是言语所能讲清楚的,不仅无法把凡夫的无明说清,也无法把圣者的无为法说清。”
南师:对,这倒对,这两句话讲得好。
黄高证:“佛的第一义不可思议,一切存在的究竟也都是不可思议。唯一能讲的,都是些枝枝节节的部分,难怪道家的紫贤真人后来承认‘谈禅说道尚未了手’,其中当有深义吧!”这一段,他报告完毕,这一段老师上面打了一个大问号“?”。
南师:那问号就是补充给你:
《敲爻歌》
唐·吕岩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你提到前天(讲的)薛道光,悟后学禅宗,后来转学道家,定慧(等持)。后来所以唐宋以后,在中国文化有佛家道家的沟通,就发生一个问题。修道家的人,认为佛家这些讲教理学问第一流,念佛、往生西方等等,他叫“只修性,不修命”,身体报身没有转,换一句话,只讲理没有真功夫,“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白修的。他说学佛的人、念佛的人,以为死后往生西方,以为得道了,其实不过是个鬼仙,最高是鬼仙,乃至灵魂还在转生呢!第一句话批评佛家,道家。
下面自己又批评修道家的,“只修命”,只管身体练气功啊、修气脉啊、安那般那,“不修性”,对于佛家的理念、佛经上理念都搞不清楚,“此是修行第一病”,错误的。
所以道家讲“性命双修”,换一句话,理同功夫要配在一起,不但只从心理、哲学方面把道理讲得透彻,身心,这个身体要很实际的要证到这个定慧、要达到目的,理跟事要配起来。
所以说道家后来唐宋以后两句名言,批评一般的学佛,“只修性,不修命”,“万劫”——你修一万年、万辈子再来修,“万劫阴灵”不过修阴神、修不到阳神成就,“万劫阴灵难入圣”,圣人那个“圣”。然后他还转过来也批评道家的做功夫的,只偏重做功夫,这些科学、哲学的道理、佛学道理,没有搞清楚,只修这个、这个什么?(命)哦,“只修祖性不修丹”,我念错了吧,你写的对不对?“只修性”,哎,“只修命”啊!“不修性,万劫英灵”,“但修祖性不修丹,此是修行第一病”。所以主张性命双修,就是定慧要等持,理论到功夫要做到。我常常这样,有时候一下有口误忘记了,我是背的啊,不用脑子思想,所以有时候前后搭不起来,他们也听了我(说)、写了很多次、也跟着我一样地糊涂,没有关系,大概一个意思,噢。
“只修命”,噢,对了,真正地准确语句: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只修命”,只管身体做气脉功夫,做到了功夫很好;“不修性”,不懂佛学的这些理论,明心见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就是禅宗啊、佛经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但(只)修祖性不修丹”,不炼丹、不练气,把身体不能转化、肉体不能转化,“万劫阴灵难入圣”。是这样。
好啊,补充完了,这个了解了吧?
黄高证:了解。
南师:这是黄——这个黄——
黄高证:黄高证。
南师:哈哈,对不起,我记名字本事,现在老了。你很好啊,这一份报告答复完了。
马宏达:老师,让大家上个厕所吧,念了咒子到现在还没有下座。
南师:哦,这样啊,“只打坐,不上厕,此是修行第一病”啊,哈哈,要去通一通。
众:哈哈。
南师:咦,这个是蔡宗儒,没有走吗?
蔡宗儒:台风,台风,老师,台风,飞机不飞了。
南师:啊?
蔡宗儒:飞机不飞了。
南师:哦,因此……
蔡宗儒:今天下午八号台风,香港(登陆)。
南师:哦,这样。
蔡宗儒:刮台风。
南师:我以为你走了,好啊。
Sami:太老师,明天下午那个吴江这边的外事局跟警察局啊他们要过来看一看我们这边,因为我们不是想申请可以请外国专家来住的资格嘛。
南师:嗯。
Sami:他们要来看,然后又想说要见到你,我说你在上课,那我想带他们……
南师:那我就下去见一见。
Sami:不用吧,你就上课,他们就在后面看一眼、听一眼就走,可以吧,好吧?
南师:对,好,那好、那好。
Sami:明天就不用招呼他,我跟他说因为上课,没法招呼哦。
南师:对不起。
Sami:对。
南师:拿两个烟,我楼上有黄鹤楼的烟两条,三条。
Sami:明天送的。
南师:三条云烟、三条(黄鹤楼的烟),带在手边。
Sami:好,知道了,好。
南师:Sami啊,那个烟啊,一条烟配一本书。
Sami:好的。
南师:配一本什么《黄帝——
Sami:内经》。
南师:你说不是送他礼,听课嘛,结缘啊、啊。
Sami:是,明天的事。
南师:对,对。
Sami:好的。
南师:哎呀,阿俊又来了,哎呀,真是的,太辛苦。粥到了,太好了,你也尝一半。
阿俊:我不用尝,老师。
南师:你也尝一半!
南师:哦,对对,你们两个来,嗯,怎么了?
张尚德:报告老师,这个昨天凉发炎了,好像嘴的那个甘露啊很少很少,刚才念这个六字大明咒的时候恢复了。
南师:太好了!你就是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张尚德:嗯。
南师:“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要轻视这个法门。吃了,这一颗给你。
张尚德:嗯。
南师:好。
张尚德:我要倒水嘛,要倒水给老师嘛。
南师:不要给我,你叫她倒水给你;你不要招呼我,我不招呼你,阿弥陀佛了,嘿嘿嘿嘿。
张尚德:老师,那个我们老师亲身——亲身发愿了。
南师:好啊。
张尚德:望出来了。
南师:好啊,不虚此行就好,不虚此行就对了。
张尚德:是是是。不是,参究一步步地,就是。
南师:好啊,你叫那个——她倒水给你。
张尚德:刘、刘,好好好,老师。
南师:叫什么——叫美秀。
张尚德:我有水。
南师:咦,这个男孩子,我看到是个男孩子,呵,我说一个男孩子坐到这边来?我一下抱怨,转过来看到你是个男孩子,我说这个男孩子怎么坐这儿?
女生:呵呵,本来是个男孩子。
南师:本来是个男孩子,对,一下把自己弄错了。
女生:对呀!
南师:呵。
女生:挂了一个女孩子的外皮。
南师:嗯。
女生:嘿嘿。
南师:没有错。
女生:里面也是个男孩子。
南师:嗯,呵。
南师:陈峰,陈峰,这个吃下去体会。
陈峰:好。
南师:对了,我再告诉你。
陈峰:哎,好,老师。
南师:你需要药,你先吃了再说,那个倒个水。这个药记得,放好。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