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身心性命修行的探讨第十六章(5)


密咒在诚不在音

张尚德:老师啊,这念咒,你以前告诉我念“揭(gā)谛”,“揭(gā)谛、揭(gā)谛,波罗揭(gā)谛”,“揭(gā)谛”。

南师:哦,“揭(gā)谛,揭(gā)谛”。

张尚德:你告诉我念“揭(gā)谛”。

南师:嗯。

张尚德:对,这念咒,几十年前老师告诉我念“揭(gā)谛”,“揭(gā)谛、揭(gā)谛,波罗揭(gā)谛,波罗僧揭(gā)谛,菩提娑婆诃”,“揭(gā)谛”,几十年前。

南师:嗯,都可以。

张尚德:都可以噢。

南师:哈哈,哈,揭(jiē)谛也一样灵光,这个故事你听过没有?我当年,我在成都,四川,学密宗那个阶段,有个喇嘛白教的,后来我们谈话,他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说啊,那个时候,他到汉地来,出川很不容易啊,年纪也很大了,他在山上转,很饿了,很辛苦,都走路,不是现代,看到山窝子,我好像书上讲的也有吧,记得,看到这个有个山头——贡噶师(父)那边那个大雪山那个山头,下面有一点烟火起来,好像有人煮饭的烟火,一看一个星火,山谷里头,很可怜、很兴奋。他就慢慢转下来、下来,他自己也饿了,想找个地方化缘,弄点吃的。他讲:“看到一个老太婆一个人很可怜,住在茅蓬。”不过他在山顶看到不同,为什么会引起他注意?他下面一望,“好像那个、那个——有——”,望气啊,古人讲望气啊,“看那个气象,有彩色的云一样,在上面,哎哟”,他说,“这个里头有修行人。”他就下来找。

结果是个很可怜的,她一个老太婆,一个人,很穷苦的,问她老阿婆:“老公也死掉、儿子也没有,一个人在家很可怜,过生活”,她就说。

他就一看很怜悯、也很同情,他说,“老太太啊,老阿婆啊,你平常怎么?”

她说:“我啊,就靠佛菩萨保佑了!”

“你怎么样学佛呢?”

我就念一句咒子啊:“观音的‘嗡嘛呢叭咪、牛,嗡嘛呢叭咪、牛’,这样念,念了几十年,心里很安。”

“哎呀”,他想,“怪不得我在山顶看到她这个地方,好像有云彩啊,原来这个功德啊!”“哎呀”,他就告诉这个阿婆啊,“很好啊,你有功德,但是你念错了!”

“啊?”她说,“怎么错了?”

“‘嗡嘛呢叭咪、吽’,那个不是‘牛’”。

“哎哟,那我几十年念错了!”她看喇嘛嘛,活佛,她就改。

然后,他也吃了饭了,又从这个山路上去,到了山顶回头一看,那个彩光没有了!“啊”,他马上反省到,“我错了,不是老太婆错了!”

呵,又回来,告诉“你怎么办……”,他说,“阿婆啊,我在你吃一餐饭搞得——我告诉你,你念的‘嗡嘛呢叭咪、牛’对的啊!我给你开玩笑啊!你还是照你那个念法!”

“嗬哟”,这个老太婆说,“师父啊,你不要开玩笑嘛,我念了几十年!”嗯,她还是照这个念她的“嗡嘛呢叭咪、牛”啦!

结果他回到山顶上站在那儿看,还是祥光起来了,“我错了!”

你管它“揭(gā)谛、揭(gā)谛”,“揭(gē)谛、揭(gē)谛”,“揭(jiē)谛、揭(jiē)谛”,一样,噢!

众:哈哈哈哈……

南师:是这样的!

众:哈哈哈哈……

南师:是真的啊!这是个道理啊,就是中国文化三个字“诚则灵”,“大学之道,知止而定,定而后……诚其意”,就对了。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