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49:24)
南师:呃,哦,没有到齐。我为了这个——抽这本书出来,特别提,可惜啊,我们在座人,尤其是像诸位大教授注意,想对这个时代真有用处,好好研究这个书,内圣外王都有。虽然达不到成佛、成仙境界,基本的修养都在内。《管子》这本书,我现在给你们印的噢,是中华书局《四库备要》的本子,你们到台湾可以买到,本子很好,不是《四库全书》。注解——我们手边拿到的注解,是唐朝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的注解。房玄龄,刚才讲虞世南、杜如晦,所以唐太宗旁边两个左右宰相,开国的元勋,有名的历史上叫:“房谋”,房玄龄的计谋;“杜断”,杜如晦的决心。“房谋杜断”是最有名的,在唐太宗前决定天下大事,唐太宗一定叫房玄龄,虞世南是唐太宗秘书长。这四位(房玄龄、虞世南、杜如晦、魏征)都是一个人的学生,所以不要做孔子,最好做王通,叫“文中子”,姓王,通达的“通”。王通是隋朝时代的人,那么他想出来做帝王打天下,后来同我的观念想法一样,走这个路线。一看不对了,啊,讲学,不打天下、不做英雄,讲学于河西,到山西去办一个书院,办个太湖大学堂讲课嘛,培养青年人。所以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唐朝开国一批将相都是他的弟子,所以弟子们给他的谥号,恭称“文中子”,文化的“文”,中央的“中”,文中子影响这样大。刚才讲的虞世南讲“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是虞世南的话,现在这个注解是房玄龄的注解。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的思想就是现在最需要的经济、政治建立一个国家,国家的体制由周朝开始封建共和,土地国有,到了管仲手里,还比商鞅还早,首先在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他比孔子早个几十、百把年,查对一下哈,详细。他提出来经济治国、政治的体制重新建立,所以他有名的讲经济学、财政学——“衣食足,知荣辱;仓禀实,知礼仪兴”(出自《管子·牧民》:“衣食足,则知荣辱;仓禀实,则知礼仪”),是他的话。依经济基础,财经,所以他把全国——齐国在那个鼎乱的时候,第一个称霸。齐桓公这个领袖,我常说,讲坏,齐桓公很坏的,乱七八糟,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啊,因为管仲,(而成)历史上的名帝王,“一匡天下,九合诸侯”,是了不起。唐太宗的坏,同齐桓公一样坏。唐太宗为什么讲那么好,“贞观政治”太好了,盖过了一切。齐桓公很坏,管仲在的时候,一点都不坏;管仲一死,就完了!这个里头很闹热。历史叫你们——你看管仲啊,但是我现在抽的是同我们内圣修养有关的,讲中国佛法没有来;孔子,你像读《大学》、《中庸》,《大学》《中庸》还不如他的清楚。
“心之在体”者,“君之位也”。哎,宏达帮我念一下,我本来叫小代念,小代推荐宏达念,他国语清楚啊,一句一句慢慢,有问题我叫你停,你帮助我念一下。
《管子·心术》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智乎,智乎,投之海外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
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杀僇禁诛,谓之法。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颇,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
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殊形异埶,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始。
人之可杀,以其恶死也;其可不利,以其好利也。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马宏达:好好,这一篇我没有念过啊,实在是,太老师。“心之在体,君之位也。”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
南师:心之为主。
马宏达:“九窍之有,职(读成shí)官之分也。”
南师:“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我来念吧,还是。
马宏达:“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
南师:他说人的生命——这个身体,一切唯心,这个“心”你就要问喽,是思想的唯心“心”,本体……
马宏达:老师,宏忍师来念吧,她念这个。
南师:好嘛,好啊。好。
宏忍师:我接这一句下去噢。
南师:没有关系,你念错了是当然;念不错了,是特别,你就这个心情去念。
宏忍师:“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
南师:“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
宏忍师:“心处其道,九窍循理。”
南师:哦,对,就是“心”,你这个心念正,就是大学上“正心、诚意”,你身体就转变了。“九窍”是九个洞,头上七个洞: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巴,七个;下面,大便,小便。九个,身体,同这个修安那般那有……“心处其道,九窍循理”,你这个气脉一通,拿我们现在来讲,把它拉过来讲,心净——心念清净,打坐——气脉一通,身体就好了。
宏忍师:“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南师:好,他就讲修养。所以一个人,首先告诉你这个人的身体有九窍,就是佛学叫“六根”;那么医学呢,讲五官,中国。他给你讲的很透彻,九个洞都要注意,同呼吸有关系。“嗜欲充益”,人就给欲望:饮食、男女、功名、富贵——嗜好,“嗜”,就是嗜好,这个嗜好,广义你把佛家道家都是包涵进去了,古文很简单。“欲”,欲望。“充益”,我们人想抓一切东西,就是十二因缘。因此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眼睛也坏了,耳朵也差了。
“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讲修养,说管仲的中心,其它的政治各项分布厉害得很!好。
宏忍师:“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也。”
南师:好,你看他的古文,他在孔子以前哦,讲修养,比道家修养,最早啊,这是传统文化。“毋代马走”,马会跑,马已经会跑了,你不要把马拿鞭子拼命赶去跑,就代马走。“使尽其力”,把马的力量用完了,马也死了。“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鸟本来会飞,你还拼命逼它飞得快,把鸟搞死了嘛。他是先形容,作比喻。
“毋先物动,以观其则”,所以做修养——内圣外王修养,做人、做事,你做生意、做事业、做官,“毋先物动,以观其则”。所以老子叫你说“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这样,你不要先有行为,尤其做领导的,你先不要脸色、意思,你的意图给下面都知道了,不行啊。“毋先物动,以观其则”,你要宁静,冷静反省,自己管大的一个法则。这个“则”可以讲法则、一个原理。所以你们学禅宗讲,这个“但得(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宏忍师在写,禅宗祖师的话,“但得(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你对一切的环境,一切,或者很乱,譬如吕松涛啊,这个几个月当中给外界困得很痛苦;譬如陈峰啊,这几个月半年这个事业发展越来——很烦的,但是你要冷静,“毋先物动,以观其则。”
“动则失位,静乃自得”,所以老子告诉你,“不敢”——不可以“为天下先”,你先起心动念检查清楚。故一动,失于本体之位了,离开了本位了。
“道,不远”,是“难极也”,这个“道”是代号啊,中国文化都讲“道”,本体这个“道”,也就是心性之“道”,本体这个“道”。而你这样,“道”在哪里?就在你心中,一念清净就呈现了,“道不远”。
但是你要研究起来连佛经“三藏十二部”还讲不清楚,在庄子古文很简单,你不要说以为读《管子》啊读一点,《史记》上司马迁就把他跟《管子》、《列子》写在一起,简简单单几句话,他们并没有特别抽出来,真讲中国文化他比孔子早,所以孔子很佩服他,非常佩服他!好。
宏忍师:“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
南师:这一句话我要你们读,你看她读的噢:“与人并处而难得也”。“道不远而难极也”,要讲深远,你怎么样研究还透不了,都是讲他的相,他的体你不能明白。“与人并处”,是“难得也”,道就在你这里,就在你身上,这个“人”不是讲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是我们本身身上,你永远搞不清楚它。
他说有一个修养——做功夫,“虚其欲,神将入舍”,四个字,记住,他讲精气神,你只要念头一放空了,譬如你打坐最好,思想念头一放空了,一个念头都没有,空都不要。刚才下午讲到《心经》,好,这个时候,你精气神自己到你身上来,“神”,就住到你身上;“舍”,“舍”就是你这个身体,住在你这个房子。换一句话说,“神”者,所住,我们现在神都是外用散掉,所以庄子、老子这里头多少都讲,譬如庄子讲,譬如承思喜欢喝酒,我常常说,你看承思来,有时候我拿酒给他喝,哈,因为我晓得他除了话多一点,喝了酒,他不昏乱的。庄子讲一个婴儿,一个酒醉,不是喝昏了,喝到恰到好处,“神全”。婴儿跟酒醉的人,庄子说跌倒都不会受伤的,因为他无心,他“神”——妄念或者妄念一切没有了,“神”自然来了。那么你看——看这个佛经,《达摩禅经》讲打坐,修到后来,“流光参然下”,我前两天给你们提的,一个光明就从头顶上进来了,佛学修行叫“灌顶”。你说管子懂不懂?他懂啊,他的修养不是简单,“虚其欲,神将入舍”,它进来了。
宏忍师:“扫除不洁,神乃留处。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
南师:好,“扫除不洁”,所以你要学打坐,要修养到心里头一切欲念空了,任何杂念没有了,空空洞洞,“神乃留处”,它进来了,你得定了,你的生命的本有的元神,道家讲元神,就在你身体上归一了,“神乃留处”。
“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所以这个时候,“智”慧就会开发,一般人都想“智”慧,这个“神”都认不得,“智”慧是“神”的作用,自己生命中间的“神”。“人皆欲智”,都想得大“智”慧。“而莫索其所以智乎”,自己不晓得“智”慧是怎么来的?它同佛家讲法有什么两样?中国文化本有,所以要你们读书通达。
“智乎,智乎,投之海外无自夺,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人无求之也”,所以这个“神”就是“智”,大智慧,精气神宁静了,“一念不生全体现”就出来。所以“智乎智乎”啊,“投之海外无自夺”,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智”慧这个东西就在我们生命本身上,你丢不掉的,“投之海外”而“无夺”,你丢也丢不掉。
但是我们智慧为什么起不来?自己没有宁静的修养,没有得定。“求之者不得处之者”,有心去求一个智慧、有心想求得定,永远得不了定,有妄念、有求之心就是个大妄念,“求之者不得处之者”,你找不到。
“夫正人无求之”,真正“正人”君子,达到修养圣人的境界,心内“无求”无欲。“无求”无欲,“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庄子、老子也告诉你这个道理。这个时候——庄子这个时候,庄子、老子书还没有出来呢,哈,还没有到春秋、战国,春秋才开始啊。你想想看,中国传统文化,我所以讲依传统的根。
好,请你再念。
宏忍师:“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未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南师:嗯,好,先讲。他分析得很清楚哦,他告诉,这是传统文化。你注意,你说讲孔孟之道,他这个时间还早噢。“故能虚无”,道家后来老子、庄子就用“虚无”,“空”——后来佛学讲“空”,“能虚无”,“故能虚无”,正人不求,自心本来清净,道就你身上,“故能虚无”。
“虚无无形,谓之道”,空到空都没有,就是《般若经》说就是“得道”了。
“化育万物”,空到什么没有,一个死东西,一天到黑迟早在那打坐,也不是了,它要起用。有道起用,“化育万物”,帮忙,天地一样地化生万物,起作用利人,自利、利他,这就叫做“德”。所以有道,道是体,“德”是用,“化育万物,谓之德”。你说得道做人,得道的人,没有利世、利人,你得道,要你得道有个屁用啊,干什么呢?得道人要利世、利人,“化育万物”才是叫“德”。
“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所以中国文化的定义,什么?儒家后来讲“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社会的次序。他这里提到社会的次序建立,“君臣父子之间”的“事”,你把他安顿好叫“义”,仁义的“义”。“义”者,“宜”也,相宜,便宜那个“宜”。
“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然后讲社会的次序、规范。“登降”,看到客人来了,到门口接到,“哎哟,请进,上座”,“登降揖让”,现在是握手哦、行个礼,“好久不见,请上座”,这些,“登降揖让”。“贵贱有等”,这是年纪大了,这是长辈,这是首长,请上座,“贵贱有等”。“亲疏之体”,哪个亲,哪个是远客,更客气一点,这是自己亲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这个叫礼貌,这样叫“谓之礼”。
“简物小未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就是说“简”,选择,在物理世界,这个人文世界,乃至很小微小的一点罪恶,错误就不要犯,犯了以后啊,就是国家有法律建立,“禁”止你,这个叫做“法”——法制。
他这一个一个解释了,比儒家还早,哦,不是,比孔孟之道说的还早噢。
好,“大道”,哎,你来“大道——”
宏忍师:“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
南师:啊,你先到这里,差不多了,你可以,差不多,就是念到这里。
“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就要做功夫了,所以后来道家佛家修养得定,就是这样来的。你说管子自己在做功夫吗?当然在做,这是传统文化。“大道可安而不可说,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真人”,后来,哦,“直人之言”啊,“不义不顾”,讲话——所以讲这个“心直口直”,佛经上讲,这个“直心是道场”,说话都是很真诚的,所以说佛“不妄语”,一定是真话,“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直人之言,不义不顾”一出口,“直心是道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外边没有表示,谁知道?圣人是直人君子,就要言语教化一切人,等等。
天是虚的,这是讲有形的,地是静的,“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不伐”,天地都是空灵的,它没有“伐”,没有“自满”,自己没有傲慢。傲慢,叫“不矜、不伐”。自己认为有功劳,天地生万物,道家庄子,这些都是一个原理,天地生万物给人,他没有要你还报一点回去,他没有自恃功劳,叫做“不伐”。所以你要效法天地,你看老子、庄子也懂这个传统文化,我们上古的先民,传统文化是一贯之道。
“洁其宫”,身体内部心地清洁。“开其门”,六根放下打开。“去私毋言”,私心,一点杂念妄想都没有,去掉私心。
这个时候,你的境界——得定的境界,“神明若存”,你自然智慧出来,什么都明白了,“神明若存”。
“纷乎其若乱”,杂念妄想多了,心就乱了,神明不在你身上。
“静之而自治”,所以要——后来《大学》也讲“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同他的道理一样。
宏忍师:“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
南师:这个我想大家看了都懂了,对不对?不需要我多讲吧?不需要多讲,哎,吕松涛点头了,松涛是懂了!晚上你们大家围着松涛叫他讲,因为他点了头嘛!哈哈,他强出了头,就抓住他了。
众:哈哈。
南师:可以听懂,自己研究《管子》,这一段,三篇。你要知道噢这一篇里,你读起来有些重复哦,你不要认为重复,你可见古人啊,留这个资料,虽然重复,不愿意把它删掉,保留原始资料,重复中间。
那么《心术》有上下两篇最重要,还有下面一篇《白心》,第三篇叫《白心》,心的起的作用,与行为有关系的,这是《管子》。
至于他讲的政治,所以我常常笑一般人,最近常常告诉,你们在欧美学经济学,拿到经济博士,嗨,听外国人,十六世纪以后的每个国家这些土匪思想的经济,站在自己一个小国家立场,吃外国人的,这就叫经济学、财政学?中国是有没有?中国都没有,只有个屁!?
哎,中国多了!从上古起,《食货志》、《古今图书集成》,那么多!为什么不去研究?那么《管子》里头关于市场经济,关于经济的贸易,都有!当然不像现在外国书或者你们写的博士论文,啰啰嗦嗦那么多,但是原则都有。他能够领导这么一个国家,领导齐桓公,在春秋之前,“一匡天下”,在他这一个人在的时候,“一匡天下”四个字。你想怎么叫“一匡天下”?“匡”者,正也。把整个的中国周朝的天下政治衰微、社会乱了,一下把它掰正了!“九合诸侯”,九次做联合国的主席,他来领导,几十年中国的太平,然后留下他的政治的体制。我们现在呢,什么各省有邻长、里长,现在叫街坊什么……这些政治体制,都是他建立的,军事、社会、经济、政治,现在反是不懂,搞乱了,体制也不懂。所以讲中国文化内圣外王之道,你们年轻人不要一天到黑在那里打坐啊、学佛啊,又想救天下,真叫你出来做事,一件小事都做不了!
你看,所以孔子非常佩服他,孔子在《论语》上提到嘛。他对管子有批评,孔子,批评小事,“哎”,他只是说,“管仲真了不起啊,可是呢他太奢侈了!”他出来享受同皇帝一样的享受,齐桓公有什么他有什么,齐桓公坐的名牌的德国车,他也坐的名牌的德国车,齐桓公吃的什么他也吃什么,孔子就批评他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老实讲以管仲的潇洒,他还在乎这个?他因为没有碰到好老板,只碰到齐桓公一样,他只能够帮助他做到这样,替中国文化做了一件事。
但是孔子说“微管仲,吾将(其)被发左衽(矣)!”他说你们不要乱批评哦!如果我们上古中国人没有管仲把国家天下文化整理好,他说我们都变成野蛮人了,我们都要向非洲去投降了,呵,变没有文化的人了。孔子讲的,“被发左衽”,要留头发、穿一边的衣服了,都要变成蛮子了,他对他非常佩服!
所以齐国山东很了不起的国家,两个好宰相,孔子前面有管子,孔子时代有晏子——晏婴,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所以这些书,详细给你们研究这三篇书,我们发挥起来研究啊,呵,好几篇博士论文了,配上心理学,配上……好几篇政治论文了!所以说,那么这个如果我向这个方向一路讲下来,讲到后来下来以后,讲到诸子百家,讲到秦汉以后,佛学来了,怎么样禅宗,怎么影响中国,怎么样儒家,怎么建立禅宗的文化一路下来,很长一个课程。算了,浓缩了,耽误大家,休息一两天,可以打道回衙。我们自己好朋友几位,你像丛智师嘛,以后要怎么样办;我们这个那个承思呢,想培养年轻人,我们这里九月份,有几十个学生来,你把中国文化怎么教,都可以谈一谈,我们再做研究嘛。明天下午再讨论一下,可以休息了,免得耽误人家,(让)人家不要着急了。
李传洪:微小的“微”,微小的“微”。
南师:啊?
李传洪:微小的“微”,微小的“微”,微小的“微”。
南师:哦,微小的“微”,“微管仲”,微末的“微”,对,呵,你说宏忍师你写错了,告诉她。
李传洪:对!
南师:“微”就是代表“无”,没有管仲,《论语》上讲,孔子说“微管仲”,“嗨,你们不要乱讲!”就是台湾话“莫mò”,莫管仲,假设我们历史上没有(管仲)……
宏忍师:哦,“衽”……
南师:“衽”,对,叫“被发左衽”啊,他说我们变成野蛮没有文化的国家民族了。是那么恭敬他,佩服他!
这些老实讲,譬如说陈峰啊、我们孙教授啊这些人,你们好好研究写些论文。不过,我最近发现哦,我给宏达讲中国真有人才哎,有个很年轻的人,写这个经济、写政治,文章写得非常惊人啊!提出管子了,嚯,讲得非常好!我看了很佩服!所以我很高兴,我给宏达讲中国文化不会亡,中国真有人啊!十三亿人口中间,这些年轻人怎么会钻到这个里头来?很了不起啊!
好,先休息一下吧,呵,休息一下,大家还可以去看这个运动会。
“微管仲”,对了,传洪注意的对,叫“微管仲,吾将(其)被发左衽”,所以管仲,这个大家会……
哎,等等,哎哎,慢一点关灯,灯光。哈哈,我随便一翻,我又舍不得,告诉大家,你们手边拿到了最后两张,刚才给大家说休息,哎呀,看到好句子就舍不得啊!告诉你,你看,我顺便最后两张没有号码的啊。
宏忍师:13页。
南师:“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卧名利者,写生危”,拼命求“名”求“利”,“名利”嘛,人都所求嘛!求权力求“名利”。找到没有?“卧”,睡觉那个“卧”,“卧名利者,写生危”,对于自己生命危险,自己消耗自己嘛。这个“知周于六合之内者,吾知生之有为阻也”,拼命求学问的人,什么都听,通——样样精通,口若悬河,学者写文章吹牛,一大堆,无所……我常常笑有些朋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说中间就是不懂人事,哈。“知周于六合之内”,“六合”,东南西北上下叫“六合”,天地。“吾知生之有为阻也”,对于生命修养有妨碍的哦。
“持而满之,乃其殆也”,尤其为名、为利、为了学问、知识,自己傲慢,恃才傲物,“乃其殆也”,太危险了。
“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天下闻名,有什么了不起?你算了吧,不如自己修养。
“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在这个之后,名也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已经当了教授了,教授以外还有个什么?老老教授、大大教授啊,会“叫”的“兽”就可以了,“名进而身退,天之道也”,自己好好修养吧。
“满盛之国,不可以仕任;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这譬如说现在美国人认为是“满盛之国”,天下第一,大国,“不可以仕任”,不要去做他的官,不要给他来干。“满盛之家”,发了财、功名、富贵、事业做得好,不可——最好你女儿不要嫁给他的当媳妇,也不要娶他女儿做媳妇,他以后要失败的,都到了顶了。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往”,骄傲,“倨”,虽然外表不骄傲,自己很自大,“骄”是外面,“傲”是骨子里头,“倨”自高自大的人,不要给他来往。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故曰:何道之正所而莫之与,能服也”。道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身上,大家就是摸不着,大概这个意思。
每一句话,你不要这样说“我懂了”,我希望你们读古书,每一个字每一句反复,反复深入,你会启发自己的东西。不要认为一看我都懂了,那你不会读古书。要读一百道,你就发明一百次的发现不同,你试试看,好不好?
先休息,对不起啊!我看到好句,等于我看到好吃的,“哎,你来啊,来啊,来吃!”我有这个毛病,哈哈!准备下课了,自己一翻,喔哟,好句子,赶快叫你们。
休息了,休息了,不要再玩了。
注意啊,好好地(做)静养的功夫,“神即(将)来舍”啊,这个神就降到你身上来了,在密宗就叫菩萨来给你“灌顶”了。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8年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