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现在这个识,正指的这个有余、无余,大家从这方面了解比较清楚。所谓有余的呢,就是死掉了,这里死了,你的那个先前讲的这个识,心意识的识,还没有完全了(liao3),还带一点那个心意识还有活动的能力,这个能力,照你做好、做坏,你要去、照那个结果去跑路了。 无余呢,没有剩下,一点都没有剩下,没有剩下什么?这个识。识神比较容易了解,识神,根本《阿含经》里、《杂阿含经》都是用识神,加一个神明的神,识神。那么,这里我想到有一个故事,在《阿含经》有一个故事。有一位比丘生病很重,他很希望见见佛祖。但是身体不行,不能到佛祖那里去。他请佛祖啊,跑到他那里去,给他开示。那么佛祖听了这个这个话,他亲自到他的旁边去,跟他讲了苦谛呢…讲一些话。因为这临终的一段话,这位比丘啊得到了这个四果的果位,就是他生死轮回不来,生死轮回的这个、这个连锁断掉。那释迦牟尼佛讲完了之后,就回去了。后来这个比丘啊,因为这个身体太痛苦,这个生理的觉受难受,他自杀死了。
那么他,他们周围的朋友们呢,赶快跑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报告。刚刚你给他开示、证得法眼的,就是断了生死轮回的那个朋友走了。释迦牟尼佛,哦,这样子啊,我再带你们来去看他。他们就率领一大队人又去看这个比丘,那么那比丘已经自杀了,躺在那里。他就告诉他们的弟子,你们看看这位比丘的这个表情啊,死后的这个脸啊,怎么样?他们说,诶,奇怪,六根清净和悦,就是表情啊,脸上的表情,很安详,很安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是啊,因为他呢,已经进入无余涅槃,没有剩下一点心识,让这个心识照他的业力转,所以说他已经证入无余涅槃去了,所以他的表情那么安详、安和。但是,他们还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在哪里。世尊又告诉他们说,你看看这位比丘的这个上下周围的空气气氛啊,是不是很暗暗的?很、好像有一个乌气一团,乌气一样。那他们才觉得是,哎,真的这个,这位尸体旁边都很暗。他说,是啊,释迦牟尼佛啊,真的是暗呢。他是……释迦牟尼佛就是临机就教导他们,这些都是一班魔鬼都跑过来,要找他的识神,来寻找他的识神。还有一点留下来的话,好让他呢、当生哪里,当生何处,经典这么讲,当生何处,他应该到哪里去受报,“鬼”就带他去。或者是讨债的也有啊,来找他的都有啊,都来跑这里来看,魔鬼,都是魔鬼。所以这些魔鬼你们看不见,你们这些俗眼看不见,都来跑来这里等他的,看、找他的识神从哪里出来。就啊、诶,讨债啊,还钱来,还债来。但是找不到啊,所以周围都是黑暗暗的。
从这个地方,大家,这个故事,了解这个识,这个过去我们分段生死之后,这个识神,如果你没有完全了了,贪嗔痴,贪心、嗔心、痴心,这些根本的这种毒啊,如果没有完全弄干净的话,不管你修什么门,还有留一点点那个贪着的心,还有欲爱的心,不好的心在,这个就是你的识神,没有两样。这个识神呢,就造的业力,业力就是你过去做什么,这个变成一种潜能,好像一个、一个植物的果子胚。这个种子啊,它,你埋在地上,有太阳、有水,它就发芽,是不是?有高的,有矮的,颜色怎么样。都是果子里头都含有这个潜能在,但是在果子里头,你怎么打开都看不见它的花,它的果,它的高低都看不见。一样的,这个识神呢,埋藏着你的很多的业,就是你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心里想了什么好事坏事,都留藏着,这好像电脑一样,好像电脑一样,它存在着很细、都一丝都不漏地藏在这个里头的。 但是这个里头,到了遇缘的,时机到了,时间很凑合的时候,它就发出芽来,让你有一个、再一次的这个报身,让你在那里再过一个这个生死轮回的经过。所以说,这个识神的这个了解,从基本《阿含经》里头这个故事,大家再了解一下,是这样子。这个无余涅槃没有剩下的,有剩下、专门是指这个识神而言。
那么这个识神,为什么、识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就是因为它,这部经典里头,用一个很巧妙的比方啊;他说这个果,一个种子发芽,他说芽呢,没有果子没有这个种子,芽不出来,没有种子,芽是不出来。但是呢,不是这个种子死掉了坏掉了,它才长出来,所以说坏掉了它不会长出芽。但是芽长出来之后呢,这个种子才毁坏掉。那我问你,这个种子里头,你打开来有没有芽?看不见。好,长出芽来以后,这个种子就毁掉了吗?这芽里头,芽,芽慢慢长大,这个芽里找那个果子的影子、那个种子的影子有没有?没有。那么种子跟这个芽的关系呢?它,芽非种子不能长出来,不能离开种子,但是种子并不就是芽,芽也不就是种子。
我们的这个心识,离开我们这个身体,到了…有人过去世做了很多事情,坏的好的,这个变成一个潜能,这个动力,让你去受的时候,好,你找到你适当这个……省略这一部分了,这个要详细的说明,怎么去找、为什么找到这样?都是业力关系。简单讲,你做好做坏,都是要…,哦、简单我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如果你做得很好,但是没有把心神啊,那个贪欲的心、贪着的心,都没有完全彻了的话,当然还要剩下一点心神了嘛,但是你还做得不错啊,可以到天界做天神享受啦。这个时候怎么样?这个识神,因为你过去世做那么多好事,那么多好心的话,你,这个时候,虽然你眼根这个是丢在、丢到我们身上了,(毁坏了)对不对?但会开微妙的天眼,天神能够、只有天神能够看见的视力,就识(变)、不是跟着我们的肉眼看的视力,这是微妙天眼,那个微妙天识,天人所以能够看到的。他以这个微妙的天人所拥有的这个视力,可以看见天界,很妙乐、很和详、很快乐、很殊胜壮丽的这个境界。这我们叫做福境,福德的福,境界的境,福境,跟你的天眼俩配合,就到天界受生了。受生就是再有一个身体了,那么进去以后呢,就等于说是,这个,识神变成有俱这个身体了。怎么、为什么识神变成有俱这个身体呢?好像他说,这个是识神……释迦牟尼佛在这一部经典里把识神解说的时候,他举一个例子很好。他说,你好像啊,在水上看看自己的影子,水上照到的影子有没有?那个水上的影子并不是你。但是呢,没有你呢、没有水上的影子。好像是这样,识神、他是简单的这么解说了。
所以现在问题在哪里?很多人听了这种说法,很容易误解,误解灵魂说,把这个识神啦,从这个身体完了,就跑到另外一个照我过去的这个好坏,找一个好的投胎的地方去了。释迦牟尼佛说,千万不要这样想,并不是我们刚刚讲的这个识神,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你的识神,那就你误会我的话了。
这个识神呢,说有说无,无、有、不变…就是你“说有说无”都不可以的,说它有嘛,不是有一个真正不变的那个识神;说它没有呢,它可以把你过去世的善业、恶业的结果,这个潜能啊,带到下一辈子,找个身体让你够受。所以呢,“说有说无”都不能讲的,这种。所以,第一个要点,识神不是有个固定、不要把它当作灵魂,但是你不能否认它的作用。
还有一点,他把识神的这个存在啊,我们普通的凡夫很不容易认到,眼睛看、看不出来,身体找、也找不出来,脑里头也找不出来。但是,偏偏它有它的主要的作用。像色受想行识,佛说是我们的身体啊、身心啊,又分作五个部分啦,一个是物质的部分,另外呢,能够知道,能够感受快乐,能够感受这个痛苦,或者是能够感受到不苦不乐的那个受的力量。还有一个想,他在这一部经里头把想解说得非常、非常奥妙,他不是说分别、思想分别,他没有这样说。他说,能够知快乐、能够知痛苦的那个能知的知,他说这个是想的作用。
那么行阴呢,又不一样了,这一部经典我头一次看到,他怎么写、解说呢?这个行阴,普通说是这个行,就是Comport(行为表现、举止),就是一个动的动能,我们喜欢用动能来讲。这部经典里,释迦牟尼佛讲,这个行啊,它就是现念,就是当下这一念,现念作意。现在我起一个念头、想要做什么,willingness(意愿、乐意),想要做什么,现念作意。
还有一个重要的,他说是触,接触的触。我们眼睛,这个跟我们眼睛所看的对象接触,那个触,触而引起这个感受、感受,感受有了喜欢、或者讨厌,就引起这个要拿掉、想抓为自己的东西,所以都是从触来的,所以说这个触的力量,他把它叫作是行、行阴,就是现念,就是当下这个念头想做什么,作意,作意就是注意Pay attention,想这个,作意跟那个触归在行阴里头。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1991年香港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