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新正禅七之南师开示


第七天 2月24日晚(正月初七)

人日殷重付嘱

我们今年开始禅修的课,今天到第七天,不是打七,经过了七天的这个好像在修持啊。那么,尤其碰到今天是农历,我们普通的习惯、老习惯称为阴历,阳历是太阳历,农历是太阴历,以每一年、每一个月的月亮,十五都是东方出来的、圆满的为标准的这个叫太阴历。今天我们是几千年文化,用农历太阴历是初七,正月初七,叫“人日”,旧的文化。初八没有讲,等于是“地日”,七、八、九,初九是“天日”,天、地、人。中国文化素来注重于“天、地、人”,今天是“人日”。

所以到今天,我心里一直想,自从太湖大学堂以后,到今天,我很想做一个新的开头,也是新的一个结论。呃,为什么呢?我们的国家、民族、文化都是从二十世纪的初期,推翻帝王专制的政治,进入中华民国的新纪元,到今年一共是九十六年了。尤其在文化革命“五四”运动是民国六年。换一句话,这九十年来、一百年当中,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天翻地覆,非常严重。我就在这个时候出生,到现在九十岁了。一直讲中国的文化,都是反反复复、躲躲藏藏地,不好直说。等于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来讲,“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我常常读到这两句话,很有感想。结果呢,我做到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做了一半。有个虚名在外,还没有做到完全无名。

所以“不求闻达于诸侯”,希望自己藉藉无名,两个藉字是草头那个藉,啊。藉藉不是竹头,草头,同一般草铺地一样,没有什么了不起。结果因为讲讲文化、写写书,变成薄有虚名在外。这个以古文来讲,“薄”,很轻薄的薄,薄薄的,有一点虚名在外了。这是我的一个…,不好,也是遗憾。

所谓虚名,不是真实的,不是说有官有地位叫真实,自己认为修持、学问都没有达到、到家的,所以叫做虚名,空虚的。

那么,你们都说我出了很多书,除了讲儒家几本书,啊,《论语》、《孟子》、《大学》三本。《孟子》还没有完,只出了一半;道家的《老子》也只出了一半,《庄子》也只出了七篇。哎呀,这就是“断鳞”,龙身上的、这个鱼身上的鱼鳞,“断鳞残甲”,残废的残,打仗穿的那个兵甲的甲,“断鳞残甲满天飞”,这在中国啊,呐,啊,南怀瑾著作那么多,其实都没有……

在我内心知道,这些都不是。比较的著作、论文,《禅海蠡测》、《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等等,《圆觉经(略说)》、《金刚经(说什么)》,都是临时应付的,讲佛家的。其他都不是。

可是世界上奇怪,我给你们讲过,有一本书是我毫不经意,也很用心地提出来的;当年到台湾看到世界上人与中国人喜欢修行,搞打坐、学佛;那个时候流传由满清末年到民国时期,流传是《因是子静坐法》,还有日本的《冈田静坐法》,很流传,大家打坐、守窍、讲气脉等等。我看了这些,都是不是、不对的。不是完全不对,都是比较不完整的。因此写一本书叫《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也没有钱,连报纸、刊物都登不起呀,自己办了一个刊物啊,还是一位同学李淑君根据这个刊物登过的,拿剪刀剪了一贴一贴,贴贴拢来变成一本书。呵,没有钱搞出版,穷的时候,结果这本书反是在外面大家欢迎。前两天我也提到,甚至在国际上变成六七种还是七八种语言翻译了。我都不管,究竟哪几种语言翻译,大概沙弥知道,刘老师知道。刘老师、沙弥知道,我都不清楚的,因为不大理这个东西。

实际上讲到《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前天我也讲过,不过只说打坐、修道的,道家讲的督脉的问题,背脊骨到顶的问题。前天我也讲过,根据庄子的一句话“缘督以为经”,我们人的生命,就靠这个中枢神经、背脊骨这个督脉,以督脉为主体的。我书上也提到没有讲“任脉”,这属于生理部分的变化。这些到这里就懒得写了,后来就忙到搞《论语(别裁)》,然后别的……

想不到这本书在世界上那么流行,佛家、道家,至少批驳的人很少,不是没有,批驳的还都不相干。凡是修道啊、学密啊,每个人都看这个东西,都翻过一下。我在书上有说明,我书名叫做“静坐”,学打坐的,“修道”,修道家的人,想练到身体的长生不老,只为这个目的嘛!我说不是“长生不死”哦!书上特别提出来,“长生不死”不可能,一定死,不可以…,只是说,这样修持、打坐,生命可以延长,慢一步衰老做得到,是做得到。衰老可以慢一步,完全不死不可能。

长生不死,中国道家提倡,有没有这回事呢?好像看道家的《神仙传》,好像是有,我没有见到过,理论上有。那么,佛家再进一步呢?不生又不死,也等于比“长生不死”更彻底。好像,成仙成佛有没有这回事?这是个生命大科学。有这个事,好像有这个事。我刚才简单地讲,只说有这个事,缺两个字,“好像”有这样事。在我的理念上是信,我还是相信,但是我还没有做到。所以我说,我不是的…

如果说,我也活到九十了,好像比一般人讲起来,寿命也不低、也不高,普普通通。拿九十年的生命的经验来讲,同这个修持有没有关系?有关系。的确是、很恳切地讲是有关系的。但是证明这样是彻底吗?不是,那还早呢,只不过初步而已。所以有关于我那本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我书上还提到,只讲督脉的,任脉还没有讲,前面五脏六腑的变化,等等。整个身体的神经、细胞等等的变化没有提呀!写了这样一个、已经一大本了,再写很多了。而且那个时候环境、精神来不及写,也不想写了,够了。诶,没有钱嘛,刊物上,李淑君一整理出来就卖钱啊。诶,这一卖钱后来就有资格印书了,因为世界上都是那么容易骗的!这是当年的故事,也是真实的事。

那么,后来讲了几十年佛学,也讲了修持,也打过很多七。所谓“打七”,大家一听“打七”就是禅宗,不是的,我也不是禅宗的打七,是借用这个名字,集中一班人,集体的用功七天,好像是禅宗的“打七”一样。所以打七也好、打坐也好,这种俗语你们记到,大家现在一讲话,“我打坐,老师啊,打了很久欸!”我说“你讲错了,是坐了很久,不是打了很久。”哈!打坐是讲“坐”,不是“打”,上面是个虚字。所以,那个“打七”也就是借用七天的用功,也搞了好多次。后来就流行,现在有人,包括了我们的老同学,现在比我年纪还大,“老师啊,几时再‘打七’啊?”好像他“打七”得了大利益,说任督二脉打通了。

任督二脉打通了,这都不是道呀!这同学佛学道都不相干。任督二脉,静坐、修想、练武功、做YOGA、做各种运动,普通人随时会通,有时候很容易通。所以任督二脉也不是了不起啊。

很想照佛教的办法,如何开始学佛?最后到成就、成佛,或者如何开始修道?最后到成道,乃至成神仙佛。很想,几十年找机会,做这个研究,写个东西,告诉大家。拿现在来讲,这是真正的“生命科学”,真的研究生命科学。但是研究生命科学这个里头有个认识,认知新的认识、智慧的认识,如何认识生命科学?佛道两家乃至中国的儒释道三家,包括这四大、五大宗教里头,最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这是个大哲学、大科学问题。实在要把它拿出来。

可是一直到现在,我年纪也大了,精力也不够。想这么一个完全冷静下来写这个东西,还有实修,不想又想,又不想。可是心里又很着急!

看了大家学佛学道的,真正认识佛家一条路。佛家一条路就是证得菩提、开悟成佛了。它又分小乘缘觉,小乘包括声闻、缘觉,到大乘,三条路。甚至严格分析是五条路,先从人道开始修,人乘,人道修好了修天乘,比人道高一级的。然后到出世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道,五条大马路,再到成佛。这一条高速公路、六条高速公路成佛之路,最快的是禅、禅宗。乃至加一条特别的、偷巧的路是密宗,也归到禅宗。

如果这样一写,不得了!起码是呀,好几千万字的书,印成佛经,现在印的流行的古代佛经,要一百卷。一百卷,现在讲一卷经典要好几万字,十几、二十万字,一百卷就不得了。等于龙树菩萨写了《大智度论》,这是他完整的,算是完整的。后来,这个,在印度隋唐之间出来的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两部大论,成佛之路。昨天、前天,我们这位老板吕松涛,叫“老师啊,我看哪部经呢?”呐,现在我都给你介绍经典,你爱抽哪部看,你抽哪部看。你准备几十年都去看完吧!嘿。印度两部大的、归纳性著作。

中国两部,隋唐之间《摩诃止观》,到宋朝之间《宗镜录》,都是一百卷、几百卷。你去搞完了,哈!加上,啊,四部经典,加上一部,我倒回来,明朝的西藏密宗黄教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论》,这五部都是佛学的纲要,修道的纲要。

你们在座的这些年轻人包括、这儿讲学佛的,边都没有挨到过。买草纸一样,草纸在哪里都不知道,草纸边还没有摸过呢!如果你把五部大论都研究清楚,就是《三国演义》啊,就是古文啦,不是《三国演义》,提到的两句话:“青春作赋”,年纪轻轻去读书、写文章,“皓首穷经”,头发都白了,研究经典都没有研究通。我看了许多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居士研究佛学、修道,都是这样。“青春作赋(啊),皓首穷经”,(会写吗?不会就问。叫宏达来帮忙站起来)啊,“青春作赋”,“皓首”,白头,头发都白了;“穷经”,穷,人穷了(的穷),钻到底、穷是尽头的意思。“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头发白了,还在那里摸这些,至于修持谈不上。(马宏达:青春作赋,作赋是哪两个字?南老师答:诗词歌赋的赋!)“青春作赋,皓首穷经”,那有什么用?

我看了,我今年九十了,再提…,从十几岁起,看了七八十年的中国文化,不管儒家、道家,修行一切都没有,连个基础都没有,很悲哀!其实,佛家的修持之路除了渐修与顿悟之外,顿悟是智慧上的悟道,这是很高的。《楞伽经》就讲两个法门:渐修与顿悟。渐修是功夫,一步一步上来,到达。其实呢,渐修与顿悟没有严格分别的界限。顿悟成佛,永远靠渐修之路上来。换一句话渐修是功夫,顿悟是智慧,透过功夫而彻底地到达。这两个,二是一、一是二。所以《楞伽经》提出来,顿悟与渐修二者不可分的。到了后来《楞严经》出来,也告诉你这个路。所谓四句话《楞严经》的结论,我常常提出来请大家注意的!“理须顿悟”,道理上虽然要顿悟,“乘悟并销”,悟到了,彻底到了、成佛了,悟也没有,无所谓悟,就是那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一个人悟到了佛的境界,没有经过修持之路,不行。“事非顿除”啊,所有的功夫一步一步来,“因次第尽”是科学性的,里头有数理,由科学的程序一步一步来。这四句话!

《楞严经》最后,以整个的佛家、道家的一切修持功夫作了结论:“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五蕴”的修持,解脱身、心两方面,解脱我们生理、心理,换句话拿哲学来讲,跳出物理、哲学范围,求证到大科学的境界,四句话讲完了。这个是生命大科学,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我几十年心里想,把这个经典浓缩,怎么把它浓缩下来?彻底讲出来。当然最好是走禅定,由禅而到了禅宗的彻底、这四句话就是说:“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由禅定的功夫而到达彻底、悟道成佛。所以我在峨眉山上看完《大藏经》在找,找这个老师,找我们,包括我的老师的老师。我们学佛的人有一句话: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大家根本的老师就是佛,共有的,只有找他。在《大藏经》根据到中国的历史,由印度到中国的,找来找去,只有一条路:禅,禅修。

这一条路的根本,由小乘的禅观而到大乘的顿悟成佛之路,只有找禅宗了。由禅宗倒回去达摩祖师以前,小乘禅观这都是怎么修的?他有真功夫、真的方法,后世人都把它轻易丢开了。大的功夫用法、修证的路线,除了佛说的大经以外,都要追寻大阿罗汉,现在不是修五百罗汉吗?(宜春禅文化园)这些罗汉们,佛的亲授大弟子们,都成道了,在他们著作里头亲身的修持经验(里)找。所以找舍利子、舍利弗的著作,找有神通的目连尊者的著作,包括五百罗汉综合的著作,《大毗婆沙论》。

找来找去,知道了渐修之路在后世的禅经里就有啊,譬如翻译成中国的《般舟三昧(经)》、《修行道地经》啊,最后找《达摩禅经》。虽然中间的翻译,还有些零碎的,譬如鸠摩罗什法师的《坐禅三昧(经)》等等。还有几部,你们可以查一查,零碎的,书名可以拿出来,我就不多浪费(时间)了。结果还就看,由达摩祖师这个系统下来,推崇他的老师、禅宗的祖师,到释迦牟尼佛以后,印度是二十七代,到达摩祖师算是二十八代,在中国是初祖,他是一个系统。

慢慢反转来找,我找得很辛苦,几十年。你们听得很容易,你们也听不懂。你们虽然也听了,你耳朵是塞住的,智慧没有开,听不进去,只听到我讲话声音而已,没有深入的。很辛苦几十年的追寻,追根寻底!慢慢晓得《达摩禅经》重要。但是他不只是翻译者,是达摩祖师的师兄弟、同门系统,到中国来,对中国一般修持的不走根本之路一种悲观,他写出来,浓缩地写出来。所以几十年我很器重它。可是它的文字太古老,而且它综合了,那么简单的一本经典它综合了很多的东西,一时也讲不清楚。

所以在去年、是前年,在上海开始,对他们一两个出家人包括宏忍师他们,四五个,包括马宏达,马宏达是居士在内,讲这个。讲的不清楚,根据文字讲,都是说不清楚那个意思。尤其《达摩禅经》禅经这本书,它开始几乎没有人肯看它。因为开始就给你们、进门就给你打三十棒,不止哦,进门就打四十个屁股:修行是会退步的!怎么样会退步?什么会退步?其实看起来是讲了三、四十个退步的法门,详细地分析,五、六十个都是退步的法门。

等于《楞严经》讲修持有“五十种阴魔”,有五十种你看不见的、障碍你使你永远不能进入、不能成道、不能明白,这个叫“阴魔”,你看不清楚啊!“阳魔”啊,明白的、看得见的!你受了打击、你挨了人家揍是看见的,这个是暗中、你看不见的。

《达摩禅经》开始也同《楞严经》一直提了,啊,怎么样是修行退步,怎么样是修行。减少,不退步,打折扣了,所以减少就是打折扣。你进步了十天,打个二折只剩两分了,打个一折只剩一分了。不退步了,打折扣。再不然,停住在那里,永远没有进步。其实所谓讲停住,也就是大的退步,是真正的退步。所以修行不是你们这一班年纪轻轻的青年男女,没有文化、没有程度、也没有努力,就想入门搞修行,不可能的!你们信信佛、求一点保佑已经了不起了!

它(《达摩禅经》)提出来,粗的四、五十种,退,啊,退悔的心。读书一样,读读考取了,不读了,退掉了。再不然,还在庙子做和尚或者修行,打折扣了。退!减!再不然停住在那里。讲到停住,我提一句话,给你们注意!你们不是都读《金刚经》吗?《金刚经》是大乘喽!我讲到这里是岔过来,须菩提问佛,这是走大乘顿悟的路线了,“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些菩萨想求成佛、直接成佛之路,“如何应住,如何降伏其心?”怎么样住在修行?怎么样降伏自己的妄想心?佛最后告诉他,“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停留在那个境界上,无所住而生。你学密宗、念佛、修禅定、修一个法门,永远盯在那个上面已经不是了。“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大乘了!所以菩萨的五十位,十住、十回向,停留在那里,一切宗教家,包括和尚、尼姑、道士、道姑、神父、牧师等等,宗教家都停在那里,停在一个宗教路线上去了。所以十信、十住、十回向、十行,才到了菩萨十地。

所以像你们诸位打坐,年轻的男女们打坐,那住都住不了。你想停留在一个境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是“退”就是“减”,“住”还谈不上呢!

现在我们回到《达摩禅经》,他所以先提出来。看了这个经典一看,你头痛,看不下去了。还没有讲修行,先警告你会退步的。然后警告完了以后,他讲得蛮、老实讲《达摩禅经》这个说法,它的次序逻辑是零乱的,它东一句、西一句,把教…把大阿罗汉应该修持经验告诉了你。在他看起来很有组织的,拿我们现在讲,次序很乱。要头脑看,我也看了几十年,反复、反复。诶,慢慢看,“哦,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加上自己的修持体会。

他也提出了“六妙门”,根据小乘经典提出了“六妙门”:数息、随息、止息、观、还、净,六个要点。其实根据佛在小乘经典,至于自己这六个要点做功夫要怎么做?除了世间人知道看这个呼吸往来、记得计数字以外,后面根本不知道了。连“随息”怎么样“随”也不知道,跟到鼻子呼吸的往来叫做“随息”、那影子都没有!嘿,我讲“影子都没有”是台湾的国语,是台湾省。所以我说“六妙门”不算。

那我中间给你们讲的呢?譬如这个有记录,现在我把这个全套的记录,今天起准备交给刘雨虹、刘老师,由赵云生负责收录这个记录交给刘老师,要仔细地把它归纳、记录编纂起来。这是今年要开始做的大工作,其他的小事,编什么书啊讲什么都不要管了。这是为生命科学、修持之路做一件大事,免得我自己写了,实在坐不下来,当年一样写一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修道的书。

可是你们整编完了,我满意不满意呢?那在我。也许我看了不满意,全部给你作废了重新来过。也许我满意。这个满意、不满意没有私心哦!不是为我个人情绪,是如何利益未来大众,这一个目的出发的。不是为个人文章写得漂亮,逻辑讲得清楚就行了,不是这样。我不喜欢讲逻辑、讲高深的。像我现在讲话也很土啊。可是这样土来讲话,老实讲,以你们听了我那么多年,听懂没有呢?对不起,我看了一个都没有听懂的。同样的道理。那么讲这个,譬如你们出家、在家跟我很多年,也没有听懂。

可是在《达摩禅经》主要以外,“六妙门”就是一个原则,我已经把它推翻了。不是推翻不要哦!这是佛说的大原则。你不要采用这个入门,你搞不清楚。他们出家同学跟到我听了也不懂,“镇日昏昏睡梦间”。何况你们在家的?出家都听不懂,你们在家更听不懂。

譬如中间最重要的,在《达摩禅经》里头引用,我没有提出来,我把它提出来,一个是十种,“十一切入”,一个是“十六特胜”。从古代几百罗汉,五百罗汉也好,过去罗汉修持的他的经典的重要,把他拿过来。《达摩禅经》也在说明这个,不过他提的啊,因为古代罗汉们,讲著《达摩禅经》的佛陀跋陀罗、达摩祖师他们太清楚了,认为是、这个不需要再提呀,已经懂了。可是我们在后辈不懂,后世人、必须要再提。

佛学有个名称叫十种一切入,这一切都同物理一样,同现在量子科学一样,同物理的光学一样,随时穿透你进来的,叫“十种一切入”。就在这个“入”上,我当年由峨眉山上看经一直下来,经过几十年修持,慢慢渗透、悟进去了,是这样!是这样!还要求证,怎么叫“入”啊?譬如“十二因缘”,当然你们熟的,我看在座的,“十二因缘”,出家、在家背的出来不到五个人吧,最多六个人? 哼!

“十二因缘”是非常重要!无明缘行,行就是动力;行缘识、识缘名色;重要来了,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先讲七个吧。

你们听过很多次啊!我们这里大居士李传洪啊,你们这些大学者,知道不知道啊?譬如我考史永仁,绝对答不出来;譬如考孔子的后代孔军,都不知道。我都讲过,你们也不记。

就是说,前面三个,“无明”,一念无明不提了。生命从哪里来?那个根本是什么?在“十二因缘”,那个根本把它用一个圈圈编一个号在那里,这个没有讲。不可思议,你搞不清楚的,是唯物唯心的。

“行”,就是宇宙这个动力。生命在投胎来也是这个动力,这个动力是从哪里来?暂时不提,叫“一念无明”,你搞不清楚在那里。不明白,永远不明白,这个透过这个明白就是大彻大悟了、成佛了。这一念“无明”,宇宙有个万有的生命的功能在推动,这就是“行阴”,推动,现在才发起,有个能量在转动。它也是量变,拿现代科学来讲,也是质变。“质能互变”,也可以说是“能量互变”。“质”跟“能”互相在变动,这就牵涉到现代科学名称了。量变、质变形成一切变,譬如我们看到电影,电视打开就看见了,前面那个影像事实已经变去了,演戏已经没有了,可是这里量变、质变我们看到是真的。这个世界上万有动力,后面有个,因为后面电影、电视后面有个电源呐,那个是“一念无明”来的。这一点我在这里不跟你们来讲了,你们这一点科学知识比我还差,不要提了。

这一变、“行”一动,“识”,你心里精神意识的就知道了,就起作用了。“无明缘行”和“识”是两个连到的。物理,唯心唯物两个功能,心物互变,质能互变,质量也互动,你分不开的。入胎了,马上产生生命,叫“无明缘行”。“无明缘行”,“行缘识”,意念动了。所以你说,拿物理科学讲,你这个“物色”是唯物的,行、动,那个动能在前面,你心意识精神在第三位啊。诶,但是第二位,不讲第一位,那个“行”是心物同元来的,就变出来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一变呢,拿人来讲叫入胎了,它没有叫他是入胎哦,佛学。非常科学,叫“名色”。一入胎以后这个生命第一个来,中间两个含义,一个是理,理性,叫“名”。翻译中国来是个“名”字,名是理念;“色”,唯物的。色是什么?物质的地、水、火、风、空。理念跟唯物两个结合了,叫“名色”。非常科学!可惜你们不是研究科学家,你是科学家,我要向你们请教用什么名称就说明得清楚了。

生命变成“名色”以后,统统受唯物影响。“六入”,六种东西都插进来,像一根刺一样,像那个穿透你那个里头来,穿透。哪六种穿透呢?“色”,有光色,物理的;“声”,声音;(“味”),有气味的,还有味道、咸甜苦辣酸;(色声)香味,“触”,马上感觉到不同;“法”,里头有个法则在转动。所以,十二因缘叫六入,六种进入来的。但是,佛学告诉你,这个“六入”还是佛随便讲讲生命,严格讲有“十入”。十,有十种“一切入”,十种。这个“十”字点一点啊,这是个句号,“一切入”再是个句号。什么地方它都钻得过来。哪十种啊?地、水、火、风、空、青、黄、赤、白,光色,光,加一个意识。物理世界是九个成分、作用,你精神意识一个成分,十种。十种,一切入,进入,透过来的。你所以这个生命才能成长,才能维持这个宇宙的现象。

有了这“六入”,一切入,才有什么?“触”,感受。我们生命有感受。感受、感觉,比知觉还严重。你们坐在这里腿不是痛了吗?尿不是来了吗?它触动你,你就受不了,触。一触就有受,就有感受。 现在为了“十种一切入”,你先要认识。所以你打起坐来,所以光线、空气的环境一切外界统统影响你。你说我坐得很好,安静。你受骗了,你自己统统没有看清楚。你坐得好也是十种“一切入”在变化你,你以为有功夫,“我修道了”,你根本没有认识。所以有后面的“触”和“受”。

好,十二因缘。因为有感触、有受,走到后天了,我们习惯于接受这个感觉在抓。由“受”就“爱”,喜欢他;爱就“取”,拼命抓,男女两个抓爱情就是为了…,所以我说什么叫爱情?男女两个做爱,还不是一点荷尔蒙在做怪?诶,这一点你就抓了。啊,由这个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生命的有,由有就生命活到,最后是“老死”。“老死”以后,又是一念“无明”,转到那个“不知道”里头去了。就永远在轮回。

这个,现在不是讲十二因缘哦!我的讲法的路线现在停留在什么地方啊?介绍你看《达摩禅经》先要了解十种“一切入”,《达摩禅经》没有(说),我特别抽出来告诉你。然后你再进入“十六特胜”的修持。我讲“十六特胜”,尤其前年、去年在上海,啊、前年在上海,去年上海一半、庙港一半,到现在,都只讲到这样,后面没有动。为什么不动?你们实实在在没有办法进入,不管你用功怎么好。

现在停个五六分钟,下座、撒尿、放腿,赶快来。屙尿、放腿,赶快上座,听下去。不要讲话,不要散乱了。快!厕所好几处都可以用。(五分钟后01:19:54)

这个,譬如讲到十种“一切入”里头,十种“一切(入)”还记得吗?青、黄、赤、白,这是光,光色的变化。诶,我们学佛、学科学,你就要研(究)。光色有黑与白为什么不提呢?这要学过光学知道啊,黑是一切颜色的综合,白是一切颜色的综合,黑白(反射)。它中间的变化,变出一切色相,青、黄、赤、白包括了七彩、十彩,光的作用。这个光哪里来的?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由五大的变化、四大,地、水、火、风、空变化出来的,非常细密、非常复杂,这就要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等等。为什么我们起来屙尿呢?因为身上吸收的水分,不只喝汤、喝茶进来,你坐在空气里头,它水大穿过来的。地水火风都在穿透。你里头是,生命是生灭法,同我们思想一样,一来一去马上散掉、马上穿过来。所以你身体不健康,水大也走不通,气走不通,风大也走不通,障碍、衰老、病了。你火大不够,没有温度,你把它水火融化不了。所以里头多少功夫在里头,多少方法。

先要了解“十一切入”,都进入,我们身体离不开地、水、火、风、空五大。平时只提四大,不提“空”。因为“地、水、火、风”都在“空”中在转,这个“空”是有相的空,不是无相的,(是)物理世界的空。不是般若那个“空”,般若那个空是理念的空,它是无相的。所以翻译成中文,看到这个空、那个空,混淆你搞不清了。所以,你们把佛学都搞不清了。

这个五大在里头,四大,你的生命所以生来会衰老,随时在变化,随时在互涉中。但是非常复杂,配合你的思想、个性,喜、怒、哀、乐、贪、嗔、痴、慢各种心理的变化,它四大变化是非常大。所以每个人、每个众生生下来,没有一个思想是相同的,他(它)的业报的行阴统统不一样,非常细。你修行认识这个清楚,再去修行变化。不是说,在那里学打坐了,我坐了几个钟头了,我坐了三年了,啊我参禅了,去去去……笑话!所以人家跟我谈这个,我就看他,不但看你,我肚子里还在笑,笑得打弯,“你影子都没有,谈这些”。

先要认识了这个,你才了解“十六特胜”了,我讲的还是很粗的,初步哦!呃,你初步有这个基础,可以谈修行了。有这个认识,千万注意我这个话!

然后他“十六特胜”就不用什么“六妙门”,什么数啊、随啊、止啊、观啊都不来。“十六特胜”有个特点告诉你,修行的,走上快速之路、证道之路:知性。你那个能知的,知道这个知。这不在“十六特胜”以内,最后幕后的牵动都是他。

所以“十六特胜”你们听了,好像下午都听过了,这两天听过了,有人听过好多次,这里老同学都背得出来。(不要发本子给他,要他们自己去记,发了在干什么啊?浪费纸!不要太帮助他们了,自己不记靠发讲义有屁用?自己记也不是本子诶,脑子诶!)

“十六特胜”名称,你说特别的,特别特别。胜叫做殊胜,古文。要特别的胜,做生意要赚钱,胜利了,不是蚀本的。

第一,“知息入”。什么是息?呼吸往来、安那般那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你要懂了这个修呼吸观,你就懂了动静。宇宙间只有两件事,一动一静。在物理世界是一动一静,在身体上是一呼一吸。换一句话,在物理是一去一来,一个白天、一个夜里,一个要清醒、一个睡着了,等等,都是双向,相对的,不是双向。所以叫你知道“息入”。“息”,最粗的是鼻子进来的呼吸,最容易认得了。为什么他要你呼吸来修呢?因为这四大刚才讲,五大,地、水、火、风、空。“地大”是物质的,“火大”是温度,“水大”是液体的,温度跟液体没有关系哦!“风大”,我们晓得空气,你认识气吗?现在我们禅堂没有风,有风没有?你感觉的那个就是风。一点风没有,你有感受的。那个就是气,“风大”。“风”的后面是“空”。

“风大”和“空”是一组。我常常说,“水大”跟“地大”是一组,“火大”配合哪一个一组一组。可是这四大,大乘佛学告诉你,《圆觉经》、《楞严经》都讲过,四大性离。这五大都在“空”中,它不是组合在一起的。到“风大”一来,风力强了,把你水吹干了,没有了是、水大就站不住了,它退到、没有地方退到“空”里头去了。当“水”太强了,“风”就吹不进来。“水”跟“火”俩每一个是单独的性能,分开的,不是一体的。能,它的能量是一个,它的作用物质世界不一样。这四大都在这个空中,虚空的空,不是般若的空。

所以你认识“一切入”,你知道,现在我鼻子气进来了,“知息入”,进来了。不过这个里头程度多了。“六妙门”告诉你,有气,气进来,呼吸在鼻腔到肺部这个是属于“喘”,喘气,呼吸气,拿现在讲属于呼吸系统了。老年了、体力失了、生病了,只一半,还不到的。全身这个气进来,遍身,那个叫“息”了。呼吸进来像婴儿一样,整个是充满的,那个是“息”。那个不是完全鼻子呼吸气喽!呼吸气等于是打火机一样引一下,它那个本能自己的、全身充满的。

再进一步,像婴儿状态,打坐定了,鼻子呼吸好像不动,好像很久来一下,很短一下,那就接近于胎儿在娘胎的境界,那个息就是生命的“真息”了。所以道家体会到这里,道家有一句话,“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空的,它自己进来,进来、出去了,很难懂,都要用现代科学、物理来说明。

所以我说“六妙门”那个是最粗的,那是大原则,也是最新的,你不懂。所以用“十六特胜”来把你进入这个门,“知息入”,这一知,每一念、每一个呼吸进来、出去,没有跟知性离开。你说我这一下没有感觉到,不算了、不是,白修行了。念念在“知息入”,念念在“知息出”,这个“出”,不是进来气出去了,你感觉到外面的四大、五大,“一切入”进来你知道,你身体内部也是个唯物作用,它有放射的功能,你出去自己也知道,这叫“知息入”。

第二个,“知息出”。你心念随时在这样,你才是修行。在这儿打坐了,在这儿修禅呢,所以心里在打别的思想,呼吸也配合不上,你修一万年也白修啊。你不过打打坐,身体有点好处而已呀!所以第二条,“知息入,知息出”。

诶,还有呢?“知息长”,这一次这个息进来比较长,到达身体哪一部分都清楚。“知息短”,这一次进来,只到达哪里。”知息长、知息短”,“十六特胜”还只讲两个。因为古人有智慧,修道是真的,他清楚。现在《达摩禅经》再告诉你,长短里头又麻烦了,有长中之长、短中之短,有长中短、有短中长,你看,多复杂!每个气息进来,所以做医生的,尤其做中医按这个脉,中医先讲“望、闻、问、切”,那个闻,就是听他的呼吸。等于西医拿那个听筒听他的心脏在跳动。有时候长中短,西医只听“嘣嘣嘣”一跳,中间没有详细分别,有时候跳、是跳哦,这种有长短差别,长中之长、短中之短,短中长,长中短。清清楚楚。自己打起坐来呢,几个人修行到这一步啊?!哈哈,能够到这一步不错了。你们这也叫修行?

这刚才只讲到知息入、知息出,但是,任何一点没有离开过“知”字,跟它两个配合,不是光数呼吸来去,知道,随、跟到旁边,也是随,追随在一起。知息长、知息短、知息长短,这里头长的、短的都要搞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六妙门”,数、随、止,你心跟息俩个配合停止在“息”上,没有散乱,这叫没有散乱了,专一的,是清楚的、不是昏迷的。

“知息长短”然后呢,慢慢这个里头严重了,你感觉到腿酸、屁股这里胀,或者腿弯这里,或者上面这里,身上有障碍,你呼吸达不到长短、达不到顺畅、达不到知息的境界。它一点一点把你细胞、整个的神经都抽掉、抽出去了,都拉出去了,都给你放掉了,绝对轻松自在,处在婴儿状态一样。这个里头细得很了,就这一点这个里头要讲的话,要很长的时间了。

“知息长短”以后,然后到达心念跟息俩专一,“止”了。可是脑子是永远清楚,有个“知”哦!昏沉了、睡着了、无知了,你呼吸跟息已经离开了,这两个早就分家了。死亡的时候,你的呼吸跟知性早就分开了,生病的时候也分开了。所以它两个配合为一的。所以道家把它形容像男女双修一样,两个组合在一起了,分不开了。可是这是一个形容词,可是一般人就把它弄到“男女双修”啊,乱七八糟去了。

“知息长短”这一段很细哦,我现在大概给你讲一下。等到了整个的身体障碍统统打开了,这个时候当然得到了“暖顶忍”四加行法门,四种是加行法门。整个身体是温暖的、快感的,快感、温暖,连腿、连每个细胞都是温暖的,没有障碍、内部;“顶”,从头顶跟外面虚空,天地合一的;“忍”,切断一切妄念,清净了。清净不是不知道,完全知道。知道,是绝对的清净,那个不是你想像的清净。“暖、顶、忍”才达到“世第一法”,在肉体世界范围、物理世界是第一等了。不过还是凡夫,初步。然后,进一步。

诶?刚才讲到哪里呀?啊?报报看。知息第一,第一个是什么啊?

众答:知息入。

南师:第二个?

众答:知息出。

南师:第三呢?

众答:知息长短。

南师:第四呢?

众答:知息遍身。

南师:第五呢?

众答:除诸身行。

南师:“除诸身行”。这个时候身体的障碍、感受丢掉了。身体还是身体啊,知道,无病、无痛,绝对这个色身生理是绝对是舒服的。“除诸身行”,身体的障碍全没有了。你看,问问修行人,不管修行几十年,修行入…,“几人到此逞英雄”啊!都被身体障碍了,什么障碍?就是“十二因缘”两个字,触、受。懂吧?触、受障碍。

受分苦受,我们打坐平常也在熬诶,是苦受啊,没有乐受啊。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心理上忧、喜。“除诸身行”以后,这个受就不同了,生理上的“受”就没有障碍了。等于史永仁说,在这里熬腿,所以我叫他特别是…,他很发心,不是恭维,是奖励他,他供养别人发心,到处花钱。去年在台湾租这样大一个地方,就是这样大一个地方,一百万,他出的,给人家修行一年。白白的哦,这样大一个房子哦!他做了,我听说只好笑,永仁了不起,永仁功德无量。他自己也不用,租来给人家修行,一百万哦,白花了一年,小猫两只、三只的,空租一年。他还想租下去,我说叫他赶快停了。“你这一百万没有地方用,拿给我花嘛!买烟给我抽也不错啊!”他就干这个事。啊?不然你在那里在熬啊!换一句话,你搞个禅堂是给人家去下地狱啊!“哎哟,我的腿,我的妈,熬死了!”一百万台币出掉了。他还不止这样一次了,所以他这一次来,他客气得很,三天就要走。他为什么?他非常讲礼,“啊,老师啊,你也不收钱,又吃、又住、又喝。”他说,“这这这,这样很好,就是我不好意思,我走了。”给我骂一顿,“你干什么?!”他还有个理由,飞机票到期。我说“你来回飞机票到台湾多少钱啊?不过四五千嘛,我给好不好?”这一下我将他一军,他没有办法了。“是是是是!我留,我留!”还卖我的面子留,你看这个傻瓜!他不是要修行吗?处处讲人情、面子,烦恼、妄想、分别心一大堆,你修个屁的行啊!这两天给我逼得大概好一点点了,哈,还不知道。

所以修行到达“除诸身行”,身体没有障碍了,你不如在这里好好做功夫,我就三天把他做到“除诸身行”,我……哦,那我就向你顶礼了!史永仁,了不起,你不是死人了!活人。因为我们,他名字叫史永仁,平常我看到他,“史仁,你来了?”他是史仁(与“死人”谐音)。如果你那个“除诸身行”三天做到了,你不是死人了。诶,也不是做不到哦!你说这个、这个里头一定要多少时间?不一定,看你专心、毅力,看你理论懂得多少。

“除诸身行”以后,才去掉了身体这一部分的障碍,“地水火风”的初步,一点。“十六特胜”讲到哪里了?

众答:“受喜”、“受乐”。

南师:第几个了?啊?

众答:第六个,“受喜”。

南师:啊,后面,你们这边讲啊!你们女的听了讲啊。光是公鸡叫,母鸡不叫的啊?乱听一顿!下一个是什么?

众答:“受喜”。

南师:喜受。这一下明白、高兴了,心里开了。啊…无比的喜欢。所以道家讲,“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心里头打开了。

乐受,喜受是心理的,乐受是身体上的快乐,享受到这个四大变化,父母所生的身体,原来不是痛苦的,有乐感在内。我常常告诉大家,比你男女性交的快感超过一百倍,那个乐感起来了。

诶?!没有离开过“知性”哦!“知喜、知乐”。

然后,下一个是什么?“受诸心行”。才看清楚自己的思想、念头、习气的毛病在哪里。贪、嗔、痴、慢,贪财还是好色,还是恨这个想那个的,哈,这个乱七八糟唯识的道理,心理行为都在这里看清楚了,起心动念的。自己的习气的毛病,爱急性的,爱慢性的,一点一点都看清楚了。走到心理的行为。“受诸心行”,是不是?

好,那这样走了几个了?十六特胜?你们这边讲啊。

女众:八个。

南师:女的老是不说话,还学佛嘞?再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呢?

众答:“心作喜”。

南师:你看又转过来,还是唯心,这个时候才讲唯心。“心作喜”,“心作摄”,念头专一了。贪、嗔、痴、杂念、妄想一切的习气,是非、善恶、分别去掉了,“心作摄”,专一了。

最后呢?“心作解脱”,念头完全空了。空了不是无知哦!是那个“知性”扩大,无所不知,清楚。

所以这一部分,下面一半是心理的功夫。由生理四大呼吸开始的。 这样得道了没有呢?没有。要怎么懂得佛法?这里开始,止,这里得止、得定,由“知息入、知息出、知息出入、知息长短”一直到“除诸身行、心作喜、心作乐、受诸心行”,啊,到专一,“心作摄”,归一了,“心作解脱”,念头空了,这是彻底功夫了,真正达到空念头。那才谈到禅宗讲“一念不生全体现”啊,清清净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可以得解脱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整个是不可得,解脱了。

那后面干什么?由止、由定起观,智慧了。

“观无常”,物理世界、精神世界是身心一切无常,不是永恒。“无常”是讲现象,你前面得的功夫、你得的定境、你一切所有的这些都是无常,都不要给它停留。刚才我提《金刚经》佛告诉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在这里。

然后,到达后面六个字,是观,“观无常”,观一切无常,然后观什么?

众答:“观出散”。

南师:“观出散”,一切都放了。连身心都放了,连你这个定境界也放掉,你坐在那里你觉到是内外一片光明,没有生理的障碍,没有身体的障碍,出散跟宇宙、虚空合一啊!道家的形容这句话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都是空。换一句话,禅定境界是“空无边处定”了。“出散”,所以一切呼出去。所以我平常叫你们身体有病、有障碍,多注意呼气啊,呼掉,呼出去。

所以我那个儿媳妇不是做瑜伽YOGA吗?这两次来尽给我磕头,尽给我…,“爸爸啊,完全靠你。学了半天,你叫我把呼吸放掉。我还教他们,他们得了利益了。”不然以为练瑜伽YOGA是修气收回来,我说“完全错了”。出散,出散就是布施,一切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出散以后,什么啊?

众答:“观离欲”。

南师:诶,这个时候不是男女之欲了,一切的欲,世界上一切功名成败,一切跟你粘不住了,真正叫离欲。所以《金刚经》,佛,须菩提提出来,说“佛啊,你说我是离欲第一。”

还有功夫没有?还有啊,大阿罗汉境界。

众答:“观灭尽”。

南师:嘿,“观灭尽”。灭掉什么?关闭了感觉、知觉两个大门关掉了。灭尽定,大阿罗汉的灭尽定灭掉了什么?

众答:受和想。

南师:受,感觉;想,思想。那你说这个时候没有思想,就变魔头了?不然,是智慧般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灭凡夫的妄想了。

到达了阿罗汉境界“灭尽定”,究竟了没有?没有。最后一个“弃舍”,还要丢,才进入佛菩萨境界,证得菩提、得道。 叫作“十六特胜”。

今天是第一次给你们讲。那么多年今天是第一次,记住!是丁亥年正月初七,2006年的,今天二十几号?

有人答:24号,2007年。

南师:再后面才讲到“四禅八定”了,真实的功夫。所以太湖大学堂,今天说起禅堂,到今天,我所以下午就告诉你们,晚上我有重要的课给你们讲,也可以说我的九十年来第一次,真实把修行的这个程序的道理给你讲清楚,有缘的听到,没有缘的就过去了。你们捡一点的,不要乱去吹哦!吹不好害人哦,吹得好你会利人哦,看你吹得怎么样。

然后,再下一步,所以《达摩禅经》讲到这里,他下一节就转到“白骨观”了。所以两大甘露法门,第一个是呼吸法入手,然后讲到白骨观、不净观,是禅宗祖师也是五百罗汉迦叶尊者、佛下来两大甘露给你灌顶。

所以,这个任务我交给宏忍师、刘老师刘雨虹,马宏达配合。记录呢?由赵云生,包括去年、前年的收罗来,都在这里。宏忍师等一下交给…慢慢整理出来,重复的拿掉,整理次序详细地编,乃至一段一段,这里用一点一点讲清楚。然后看你们好去修行。

所以我说今天,我说今天一天是丁亥年正月初七“人日”讲的。 “安那般那”修法,禅定的修法,第一步重点告诉你们,不是在那里盲修瞎炼,光靠笔记研究佛学,有屁用啊?搞那些。

好了,今天先到这里为止,你们可以下座了。整理好禅堂,可以回去休息了。你先把这一段、大家仔细搞清楚了来。知道了,好啊,下座!你们该回台北的、该回上海的,啊,好好好。该回上海的可以回了。该修持的自己努力啊,搞清楚。问题不清楚,你们集中几个人讨论。啊,问宏忍师啊,或者问刘老师啊,马宏达这几个。

南师:你可以走了。

学生:是。

注:本书根据南怀瑾老师2007年2月18日~3月8日于太湖大学堂讲座录音整理,定稿于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