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下篇:心闻洞十方 当然获圆通(02)


现在我们回来探讨四十九天修持的状况。刚才讲过,你们除了念诵在数字上稍稍有点基础(十万遍的基础),严格而言,其它都谈不上,而修持准提法或密宗的见地,更谈不上;在感应上也只是稍稍有点而已,为什么没有大的感应呢?你们自己问问自心,不要问法,也不要问佛,不要问本尊好像没有爱你,只问你的心境修持如何?有没有专诚?所谓真心专诚便能得止了,止于准提法心口念诵的专一境界。而在此种专一的境界上真的得止了,则相似于得定,如呆如痴,像个傻瓜一样,而不真傻,因为六根不外用,安安稳稳地收回了,处于统合专一的境界。

你们特别要注意这一句话,譬如我们引用古代禅宗祖师所说的:“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参禅的话头。参禅是直取菩提,证得万法的根本,所以要用心参一个话头。但修行不等于参禅,一般修行是渐修,一步一步的。那你说我不如走顿悟的路线,何必渐修呢?要知道所有的顿悟都从渐修来的,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渐修要积功累德,并趋于“万法归一”,归在你专修准提法的观想,等身口意专一了,才能得定;能得定才谈得上解脱,不然都是口头禅。

即使把“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都参通了,大彻大悟了,那么他以后修不修呢?最高明的最平凡,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家修行还是要从基础做起,要了脱生死,要生来死去得到自由自在,你非修定力不可。所以平常教你们注意呀!六度万行当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是前奏加行的工夫,先修福报,福报够了;禅定,禅定够了;才有般若。小乘法门谈“戒定慧”,“”在中间,没有定,没有真正的戒,没有定,没有真正的慧。而且我再三讲过,尤其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几乎所有修佛修道都是口头禅,嘴巴讲起来高明的很,工夫一点都没有,这话你们平常都常听的,却都忘了。尤其在这里的同学——出家的同学,已经不错了,并不是说你们完全不对,但是以我的要求标准来说,都是打零分的。大多气质不够,道理上没通,虽然在这里坐禅,没有一个人真正得止,更不要说得定。 心念止不了,修行便止于表面而已,你们要彻底的反省,为什么贪镇痴慢的习气反而越来越大,没有减少呢?注意啊!这个话说起来我是很痛心的!

现在有些同学要求,不要这样严格,所以我也懒得讲你们,事实是这样,结果你们习气的弱点都爆发出来了。见地谈不上,行愿也没有。你们自己认为高明的同学越要留意,自己认为差一点的同学也不可疏忽。因为自己认为差一点,潜意识往往就此较不敢放肆,而自己认为高明的难免得意忘形,那便糟透了!

在平常,我管你们也好,不管你们也好,一个一个都仔细地观察着的。现在我要再三强调,此时(这个时代)此地(这个地区)有这么一个因缘,很不容易啊!可是因缘聚散无常,不要做美妙的糊涂梦啊!万一因缘一散,你们背着包包各自东西,自己能够走路吗?这一生的修行,年纪轻轻的有把握了吗?不要自欺了,毫无把握,差劲得一塌糊涂。这一点你们要特别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