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瑜伽师地论》第二十三讲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三十卷)

我们继续讲声闻地的修法,尤其是正式修持的出家比丘、比丘尼们,再扩大一点,也包括“在家比丘”。怎么叫在家比丘?大乘经典上讲,自净其意,明心见性,是为比丘,当然,包括这些在内。现在继续讲450页的比丘的修定,上次讲到止观、心一境性。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 有“九种心住”,为什么不讲定呢?同学们可以想一下,有问题提出来。为什么这里不讲修定,而是讲“心住”呢?为什么只讲心一境性、止观?所谓禅定的“定”是佛学初来中国时的翻译,用《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这个道理,所以翻译成“定”。正式翻译,这个“定”字是不足以代表的,所以用“九种心住”,为什么叫“心住”啊?读书,尤其是读佛经,这种地方都是问题,都是话头,禅宗所谓的参“话头”就是问题。你们若了解了这些问题,所谓修行佛学亦差不多矣;这些问题不了解,修定什么的都是白搞的,等于对“三界天人表”都搞不清楚,一样的道理。有没有人答话?没有。告诉大家:

我们晓得,普通佛学讲“心空”,心空得了吗?心是空的?一般所谓讲空,或者以为墙壁打个洞一样的空,那也不是空呀,那是个洞。如果说空是代表一切没有了,念头一切没有了叫做空,那是断灭见。等于一支香烟、一支笔烧化了,烧化了就永远没有这一支笔,这只笔就没有了,这样叫做空的话,是落于断见,是外道见解,魔道见解,不是真正的佛法见解。“空”是形容词,譬如天空,天空是空的吗?太空、外太空,那些科学上讲的物理世界是空的吗?因为太空,天空之空,故能涵藏一切万有,万有的种性都在内。所以,空就是它的“相”,所以《心经》上告诉你“诸法空相”。

空为体,这是指心的作用的话,“体”是讲一个根本的原理,若真有一个空的体,就是落于断见。断见同西方的唯物思想是同一理由。所以东南亚,尤其是当时的越南,他们的小乘佛学与唯物观念的观点相提并论被人利用了,人死了就本空,那何必修持啊?何必修嘛,死了就空了,所以自杀了就好了嘛。所以,此心没有空与不空,也没有什么“心定住”。

心定在哪里啊?定住有啊,定住是个形容词。譬如给你们讲过,小孩子玩的那个陀螺……那个东西是活动的,虽然在动,但若转得太快,动得太快,看起来它就定在那里不动了,实际上是动得厉害。譬如那个电风扇,你才开开时,是看到有四个叶片慢慢在转动,转到最快的时候,你看不见电风扇的叶片了,好像没有动,定在那里了,所以,定是大动。

世界上没有静的东西,所谓静态,是指那个动态比较慢,或者是速度特别快,表面上看起来它是不动,因为你智慧不够,只看到一片不动。譬如地球,我们都晓得,尽管没有求证过,但是,因为你们都读过中学,都晓得地球在动,对不对?可是我们坐在这里没有动过啊,没有感觉到动,因为动的速度太快了,反而觉得静。譬如你们坐在汽车上,坐在火车上,坐在飞机上,动得太快了,我们坐在里面觉得没有动过,对不对?实际上是动得太快了。

所以,“定”、“止”,现在的佛法不能光用古老的,坐在上面,“止——奢摩他”,还奢摩你呢,奢摩他?那等于不解释,那个佛法学了没有用。佛法是为了求证了生死,了生死还是小乘的,生死何必了?诸佛菩萨都在六道轮回中生生死死的再来,因为他生死为一贯,了与不了一样,那是大乘。所以,几十年前过去的学者,骂禅宗是小乘道,因为禅宗标榜了生死,生死有什么了不起?生死没有了不起,生死如昼夜,死,等于夜里睡觉了;生,等于醒了。这是在佛法没有来的时候,中国文化就都知道的。所以大禹就讲“生者寄也,死者归也”。生,是在这个世界上做客;死,回家了,休息一阵子再来,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了生死不是说断了生死,我不来了。

我还经常听你们讲:“哎,下一生,下一生我不来了。”那是外道,不来,你到哪里去啊?不来?你若有工夫生在五不还天,勉强暂时可以称为短期的不来。大阿罗汉住八万四千劫的大定,不过是刹那之间就出定了,不回心向大乘,不能证得菩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止、定、空,我们佛法往往尽管那么讲,其实嘴里讲的都是外道知见,自己搞不清楚,还说自己说的对,所以自修也证不到。

因此,玄奘法师的后世翻译,怕人误解,故翻译为“九种心住”,古人也翻译为“九停心”。你们不是听天台宗的教观吗?教观当中有九停心,旧的翻译。所谓定,是指心住在那个境界。那么,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所谓“住”同唯识有没有关系啊?(有答:作意。)不一定,作意坚固,奢摩他,勉强近于心住。看过我的《楞伽经大义今释》吗?我一提你们就懂了吧?用唯识讲是什么住?流注住!你看,我一说,你又答出来了,早一点答出来就有奖金了。流注住,此心如水一样,永远在流注,流注住了。所以,这个原理先懂了。

“云何名为九种心住?”

“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这是纲要,先要把握住。什么叫做“九种心住”呢?拿世俗话来讲,“心住”才是佛法的正定。你纵然打坐坐在那里,坐个一万年十年,此心不住,没有用,不算是定,也不算是打坐,在那里就是凡夫定,你还是大凡夫一个,没有走上佛法的正路。佛法所谓的定,是心先“住”。怎么样叫“九种心住”呢?第一、“谓有苾刍令心内住”;第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等等。“调顺、寂静”,你看这四个字好严重,大家都在禅堂打坐,你们自己反省一下看,你这个心念调顺过没有?天天都在烦恼、生气,这样不对,那样不对,调顺呢?“调逆”,在跳动!哪里调顺?“调顺”还不算,还要“寂静”,“调顺、寂静”还不算,要“最极寂静”,心理的境界要做到这样。“专注一趣”,譬如念佛,或者观佛像,观光明点,观佛的眉间光,或者观任何白骨观,或者观字轮,或者“专注一趣”,“趣”就是趋向,心念专注于一,“专注一趣”,趣者趋向也,不是趣味。这是心住的境界,即普通讲的定。

像你们打坐起来,这里气脉动,那里气脉动,你想你心住了?心没有住在一趣。因此你感觉头顶上跳动,腿上跳动,两条腿发麻,肚子里丹田鼓气,你都知道,你心散得很,没有“调顺”,没有“寂静”,没有“专注一趣”。然后号称自己“我气脉通了。”你通到哪里去了?通到棺材里去?还不是在生死轮回中?大家,所有学佛的,自己要注意啊。所以说,不是我说的啊,佛说的,我说的你不信,佛说的,我不过是替他解释而已。“专注一趣,及以等持”,“专注一趣”是定,为什么加一句“及以等持”?还没有慧,在这个里头悟到了这个理,就是定慧“等持”,等等,“如是”,即这个样子,“名为九种心住”。

“云何内住?” 怎么叫“内住”心呢?你们说:眼睛回光反照啊,死守丹田啊,看眉间啊,或者守这里了……有些道家说要守这里啊,守哪个诀窍了,再不然身上转河车了,后面的气连屁都滚上来到头顶了,所以头越来越昏了,大肠里的浊气都带上来了,会大便中毒,我告诉你,乱搞。有些修道的屁都不敢放,放了怕把元气漏掉了,所以把肛门夹得紧紧的,再不然弄个棉花把肛门塞起来。有时候小便胀了,要打坐把它练化了,叫做工夫。你要晓得,不是大便中毒就是小便中毒,都要你的命!可是,世界上很多这类修道的。像我天天收到年轻人写信问这类问题,多得很,不胜其烦,好多年青人这样修道就糟蹋下去了,学佛修道的。我刚刚还找两封信给张教授,说“你去回吧,哎呀,这些人……”有时想起来,气起来,真是该死,不走正路!想要修道了生死,自己快一点生死吧。所以“内住”,你以为是在自己的身体内部搞,叫做内住啊?不是的。

“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就是止的境界,奢摩他。什么叫“内住”?就是我们这个心平常都是散乱,向外界走的,这件事,那件事,乃至说:“我事情没有办完啦。”还有在家人说:“儿子的事情完了,女儿的事还没有完啊,还有……”讲起都是一番理由,大道理。“这个事情一完,我就了了,就好专门修行了!”很多人都是借故;还不是借故,是自欺的话,他自己都不懂。天下有了的事啊?到死也了不了,没有了的事,要随时准备了(liǎo),哪里不了?两腿一盘,眼睛一闭的时候就准备了了。现在,不要闭眼睛,坐在这里就了了,算不定,整个的大地沉下去了,你了不了?你说:“我没有了,慢一点掉下去。”做不到的。

所以“从外一切所缘的境界”,这一切的攀缘心、散乱心都要放下。那么,你放的下吗?放不下,放不下怎么办?“摄录其心”,“摄”,照相一样,收摄下来,关起来;“录”,把自己的心归到一个境界里。譬如净土讲,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者“阿弥陀佛”四个字,这是个方法,令心念不向外走,用这句佛号“摄录其心系在于内”,“系”,像用绳子一样拴住,不要跑出去。“内”不是指身体哟,不是身体内部哦,这个内是形容词,就是心念定在一点不动,或者一句佛号,一个明点上。“令不散乱”,即不散也不乱。“此则”,这个样子,“最初系缚其心”,把心拴住了。

所以,小说《西游记》形容那个孙猴子跳来跳去,那么大本事,到了佛的手心就跳不出去,佛的手心就代表真如,猴子代表心意识,跳不出真如本体。但是,佛手一翻,就把它困在那里了,真如一翻过来就是无明,此心被无明困住了。我们现在都是孙猴子,困在什么地方?五行山里,身体就是个五行山,怎么也跳不出来。所以,只露出一个头,在外面吞点铁丸啊,豆腐做的肉丸子啊,或者豆腐丸子,烫烫的,越烫越好吃,这就是孙猴子吃铁丸子,喝铜汁,烫的,滚下(肚)去,永远露出一个头来,《西游记》就要这样子形容。最后,头顶出不来,因为在山顶上,观世音菩萨佛贴了一个符在那里,他跳不出来。什么符?“唵嘛呢叭咪吽”,把头顶给你封住了。后来观世音菩萨对唐僧说:“你到那个山顶上,把我那个‘唵嘛呢叭咪吽’一拿掉,猴子就跳出来了。”跳出了这个躯壳。所以,心,要像猴子一样,拿一个金箍给他戴起。你们念佛啊,打坐啊,当然算是很烦恼了,坐也坐不好,定也定不了,就是孙悟空戴金箍咒啊。“令住于内,不外散乱”,这个叫做“内住”,即初步的止。

“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粗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要定慧相等。怎么叫“等住”呢?就是说,像你们都有一点经验了,也打了几个月的坐了,不能说你们是在修禅了,总算是打打坐了,上海话讲“很像有这么一件事了。”好像是在修行一样,你们也打坐,也叫做修道。“其性粗动”,心性还粗的很,像孙猴子一样跳来跳去,蹦来蹦去。你们坐一个礼拜,大概有一堂觉得坐得好一点,偶然撞到一堂,有没有?一堂都没有?你看,那个心的“粗动”好可怜哦。一个月中撞到有三五分钟的清净,有没有?那已经是祖宗前面要烧三柱香了,谢主龙恩,不晓得祖宗几代积德来的,才撞到。不然,平常你坐在那里,看你的样子是在打坐,内心“粗动”,粗糙的粗,都在动乱中。“未能令其等住”,不能定慧相等,定在那里。

“遍住”,更做不到了。“遍住”怎么讲?下了座以后,行住坐卧,上街办事,乃至于办公,乃至于开车,乃至于讲话,都在定中。这做不到啊。那么,要怎么办?“次即于此所缘境界”,或者是念佛,或者是空心静坐。“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佛法只告诉你这样。这个方法,你就要找明师去了,怎么样一个方法能使它“相续方便”?偶然瞎猫撞到死老鼠的那个境界,要使它永远连续下去,保留不动;或者是行住坐卧,走路办事,都在这个境界中,要相续不动。这个里头有方便,方便就是方法,什么方便?“澄净方便”,像一碗水,一杯茶一样,浑的,你要使它慢慢澄清下来,要使得到这种方便,要各种方便配合起来。“挫令微细”,你看玄奘法师翻译经典,是用尽了心思,这个文字用“挫”字。今天就考你们国文,古文翻成白话,其实等于都是白话,根本没用古文。古文是简练,你们一点简练都没有,不过来个“者呀,也呀”以为就是文言了,“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啊,那叫文言啊?你看玄奘法师的文字,“挫令”,挫,这个东西把它挫细了,一块铁一样,慢慢挫,把它挫光滑了。“微细遍摄”,把这个心收拢了,“令住”。为什么叫“等住”呢?它中间必须要“相续”的方法与“澄净”的方法,要智慧,这样叫做“等住”,等于说,比心刚刚定住进一步了。

像你们有些打坐的,瞪起眼睛,好像黄金掉在地上,深怕它跑了的那个样子,那个不是哦,不是系心一缘,那还是在身体上做工夫,硬把神经搞疲劳了,所以身体觉得定住了,不对的。眼耳鼻舌身意加上脑神经疲劳了想定,那不是定,那是“无记住”啊!业果很可怕的。

所以,我今天正要告诉你,所有的经典,所有的唯识学家都没有讲清楚的。今天忽然有个人问起我这个问题,我说:“啊,我正要大讲一番。”唯识讲人性有三种:善、恶、无记。大家讲唯识也好,讲经教也好,把善、恶境地讲得很清楚,都不大管无记。实际上,自性的形而上本体是无善无恶,非善非恶的,善恶是对后天自性的作用而言。但是,后天中有个作用,比什么都厉害,就是无记。善心无记,恶心无记,一切众生皆在无记中。所谓修定修慧,就是去掉无记,无记的原理就是无明,所以《楞严经》告诉我们“圆明照心所,所立照性亡”,无记就是黑暗,无明冥顽不灵,浑然不觉的状态。

我们这个无记,大家自己反省看,读书记不住,就是无记,你天生的定力不够,脑力不够。何以天生脑力不够呢?前生种子带来的果报落在无记性中无记与失念几乎是不可分的,学什么都学不成功,看什么书都看不进去,看了也记不住,统统都是无记。所以,一生的行为,做善也好,做恶也好,都在无记;修定也定不住,也在无记,一切皆在无记中,“终日昏昏醉梦间”活了一辈子。所以你看,人到老了,越老越无记,什么现象都忘记了。最后,来生再投胎,转来又是个昏头昏脑者都是受业力果报推移之故。

为什么阿罗汉、比丘入定,可以知道五百生的事?大菩萨入定,超过五百生(有说八万劫)的都知道。为什么有宿命通呢?因为他自性里无无记。所以,自性如太阳一样,太阳光一照,没有一点看不清楚的,对不对?太阳光怎么样看不清楚了呢?太阳光照在大地上,有山挡住了就看不清楚了,就有阴影了,对不对?那个高楼挡住了阳光,是不是看不清楚了?是不是?有阴影了,这个阴影就是无记!自性本来清楚,所以,大家统统在无记中!所以定力不够,智慧不够。你们再不用功啊……哦,我这个话,千古前人是没有讲过的,你翻翻,《大藏经》看完了,把无记那么清楚强调的都没有。你们也在读书,你们也在用功,大多数一天都在无记中用功,怎么搞的?

所以“九住心”,到了这一住,“澄静方便”一来,无记慢慢会澄静,去掉。所以定者,你看得定的人,他的慧必定发。为什么定了就发慧?无记的光明打开了,无明就去掉了,无明去掉了就是明哦,就是“光明寂照遍河沙”。所以,你们有一法不知,一事不知,一理不知,都在无记无明中。再不要不努力了,以为自己:我别的都不喜欢,教理我也懒得看,我只想打坐啊。你打坐?你是在修无记!一天“终日昏昏醉梦间”,要特别注意啊,修行要同教理配合。“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失念就是无记。这就是讲心路的历程了,用功心理的状况。怎么叫“安住”?等于二祖神光,在香山打坐那么多年了,后来见达磨祖师,祖师问他:“你求什么?”他说:“我此心不能安啊”。你想想看,二祖工夫比你们好吧?学问比你们好吧?还说此心不能安,“安住”之难。

“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这两种工夫境界都做到了,但是,不用功就“失念”了。所以你们念佛也好,观明点也好,观白骨也好,况且你们还观不起来,即使观得起来,那个明显观的境界不过有两秒钟;一天有二十四个钟头哦,有两秒钟、五秒钟,你们修观的所缘的境界观起来,其它二十三小时五十多分多少秒统统都在失念中,对不对?没有错吧?我的分数没有给你们打错吧?不冤枉吧?噢,都在失念中,都在无记中,所以智慧不会出来……

“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天天在“外散乱”境界。那么,你随时要有方便,“摄录安置内境”,此心收回,随时定在所缘的境界上,或者念佛号,或者观明点,观白骨,随时在这个“一趣”的心一境性上,“故名安住”。

“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三十卷)

“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这是学理的名词,怎么叫“近住”呢?所以,你们若融通三教就简单了,孔子在《论语》讲“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孔子讲的,下面还有两句,(有答:“性相近,习相远。”)那是《三字经》的话。所以读书,讲学术,不是随便乱来的,这个范围就在这个范围。好,就用这个《三字经》上的话“性相近,习相远”,这六个字就是一个词,性近习远。这个人性本性自然清明,本来很静,就是“近住”;习气越多,离开本性的清静面就越远。所以孔子早明白了,告诉你“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不是善性了?“性相近”,性本来是善,就在这里,但是“习相远”,习气的阴暗面盖住了,就离光明越来越远了。现在讲“近住”,也是这个“性近”的道理,“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经常要修止,此念,正念要内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就是意境上自净其意的修持啊。“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这容易懂了。

“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所以修行,后世,元朝以后一般参禅的,是拿个话头参禅,或念一句佛号,念得成功啊?几十年了,我看没有几个成功的,不管哪一宗。为什么呢?修行不通理,所以“通宗不通教,开口便乱道”,怎么样修持?“通教不通宗,好比独眼龙”,独眼龙还是客气的,好比瞎眼龙,瞎龙一条,有什么用?所以,不管是密宗也好,净土也好,禅也好,天台也好,非要把教理搞清楚不可。你看这个教理,你们一看文字,都懂了,你也认为自己看懂了,对不对?这段文字很好懂,对吧?胆子大一点嘛,讲出来挨两句骂也没有关系。讲对了,你说“你下来,我上去。”那当然嘛。因为你不对,所以我在上面可以乱吹。这个文字看懂了吗?都以为看懂了,都没有懂,原因在哪里?因为你们没有用心去看它。

“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 外“相”,你们一看,色、声、香、味、触、法,所以打坐坐不好,是不是?你们的自相中有没有?你们一定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我也不出去,又不打扮……没有?你看到人家从你前面走过,鞋子碰歪了,你就坐不安了,那不是相啊?鞋子不是相啊?那个门没有关好,别人的坐位没有摆好,唉呦!你心里的那个烦恼一大堆,这不是相啊?“声”,有人咳嗽一声;或者邻座,禅语称邻单,坐在你隔壁放了个臭屁,你臭得呀,一个钟头就坐不下来了,那不是“香”啊?“色声香味触”法,外境一动,你没有不动的。文字看懂?文字看懂有什么用?经典谁不懂啊?认识中国字的都看懂,你自己想过没有?

所以此心不能调顺。色、声、香、味、触,感受,尤其你们团体生活的,这个不对了,那个不对了,都在烦恼中。你说你是“调顺”?唉呀,不要自欺了!你自欺的我都不想欺你了,处处……你“我没有‘贪嗔痴,呵,天天都在“贪嗔痴”,那就更多了。你说我绝没有男女相,没有男女相?呵,不要自欺了。

“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就是这一句。所以,你在修持的时候……为什么修持?你看经典上说,佛在世时,七天就证阿罗汉果,有些是当下证果。我们搞了几十年,为什么?你对于心路的检查不清楚,你开始应该“应取”,拿现在话讲,把自己心理状况里头,自己最讨厌的“习相远”的这个习气的最重的这一点,把它抓出来,把自己心里着于外“相”的这个毛病,“为过患”的,把它抓出来,把这个毒瘤开刀了,自己把它割掉。

“由如是想”,这不是要想,是五遍行的作意。把自己的心理状况检查出来,最大的使我不能清静下来、不能定下来的毛病是什么?先从这个地方下手,剿匪一样,我们带兵剿匪,看那个最大的土匪头子在哪里,先打这股匪,把他剿了再说,下面的小匪没有关系,跟着的**。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所以,慢慢地把这一切着相于外面的,“折挫”,把它捻断,一点点地“挫”干净,“其心不令流散”。所有,为什么你说:“我打坐,就是这个心念啊,散乱得厉害。”光晓得,“老师啊,教我一个办法,怎么不散乱,好不好啊?”好啊,有办法,什么?吃安眼药(众笑),吃一百粒,加一杯白兰地,很好,灌肠都救不转来,散乱再也不散乱了。什么办法?你找我求办法?经典上都告诉你了,“调顺”自心啊!什么散乱?是你自心在散乱,你不问自心,问老师干什么?你问佛也没办法!佛告诉你了。心为什么散乱?这不是一个话头“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念佛是我啊!呵!这还参个什么啊!?念佛是谁?念佛是我啊!那我是谁啊?我就是你啊!这些问题,你看,几百年来的禅宗,本来没有参话头,弄个“念佛是谁”,埋没了几百年的佛教!这有什么参头啊!像我学禅宗,“念佛是谁”,

我说:“这个是干什么的?”

说:“话头啊。”

“什么话头?”

“参这个话头。”

我说:“参这个干什么?念佛是谁?念佛是我啊!”

说:“你是谁啊?”

“我啊,我正要找我啊,我是谁?”那我何必参“念佛是谁?”参“我是谁?”多好。参了半天“我是谁?”我就是我啊!

“你说这个四大?”

“我没有讲这个四大是我啊。”

“那哪个是我啊?”

“意念所在既是我!”连西方哲学家笛卡尔,你问张教授都晓得,“我思则我存”,我一思想,我就来了。

“无思呢?”

“无思的那个也是我啊!我在干什么?我在无思啊。”这个话头还要参?怪不得禅宗佛教衰落,可是,千古以来一般人,“诶呦,这叫话头!”话鬼啦!还话头?

这些才是话头,真话头是经教经教在这里,弥勒菩萨好好告诉你要这样修,这是正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告诉你的。

“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这叫做“调顺”,修行就是要调顺自己心。这发挥起来就很多了,你的脾气就属于“嗔”,乃至于我讲的爱干净也属于“贪”,爱看书也属于“贪”。你说我没有贪嗔痴,不要自欺了,没有“贪嗔痴”,就不要到十二楼来了,你早到那一边去了,那边者彼岸也,都有。这样叫做“调顺。”

调顺以后,怎么样叫做“寂静”呢?弥勒佛统统给你分析得很清楚。

“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这是真正达到寂静的境界,还不算是大定,心静下来。怎么样叫做静下来呢?你要注意,“种种欲、恚、害”,贪欲、嗔恚、恼害。所以,要晓得《百法明门论》,你们在佛学院都学过的,考你名称,大概都背得出来,有什么用?你心上没有!脑子里记些名词,嘴会讲,你心地上没有求证。“欲恚”,每天的脾气比谁都大,比谁都犟,比谁都没得出息,自己还认为了不起,这是“恚”字。“欲”心、“恚”心、恼“害等”心“诸恶寻思”,不是想,是“思”的境界。“恶”就是坏事,不要认为杀人才叫“恶”,善恶两者是相对的,不正的念头就是“恶”,想歪的、不正念头的“寻思”特别多。我们检查一下自己每天心里的思想,二十四个小时当中,有几个念头是真的想得好的?所以说“诸恶寻思”,乃至“贪欲盖等”小五盖,财、色、名、食、睡。不想的时候你就想睡了,睡正是盖,就盖住了。“诸随烦恼”,不要说根本烦恼,由贪嗔痴慢根本烦恼来的所有的“随烦恼”,都使你的心容易扰乱。所以你先要认识心理这一切的“过患”,那么,由思“想”正思维的“增上力故”,“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如何使此心不随这些境转呢?

你说:“哎呀,我已经出了家,每天在这里或者在茅棚里住着,哎呀,又不看电视,所以,外境对我没有关系啊。”什么叫外境啊?你心里头比电视还厉害呢!比擦脂抹粉打扮还厉害呢!你说:“我也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利啊?你那个贡高我慢,好高骛远的心思,基本的都不听,尤其讲禅宗《指月录》的时候,“哎,这节有味道!”那是那些大禅师的味道,不是你的啊!他有味道,你有什么道?要好好地在教理上研究研究。味道?味道你做到了?“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你们都会念,做到了吗?你们做到了“不除妄想不求真”吗?不要瞎扯了,好高骛远。

所以,要一步一步“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从意识上“自净”,净土的净,不管大乘、小乘,这句是真佛法。“自净”,清净的净,“其意”,意识的意,“是诸佛教”,是一切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所有的教化都是这个,“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这个样子,做到了真正“心不令流散”,散乱的不流注,这样叫做“寂静”。

“云何名为最极寂静?” 你看,我刚才给你们提出,无记是有如此地严重,你们光晓得善、恶,你们做了恶事都无记。你们所有的同学,我都叫你们做过事,对不对?你以为我叫你做事干什么,是在看你做事。你们十个里头,有五双都是落于无记,前面做了,后面就忘,东西摆在这里就忘。你晓得我的毛病很大哦,我这个东西摆在这里,你碰了一点,我回来就看懂了!为什么你做不到使我看不出来?因为你无记,随手做了,随手无记。因此,做事如此,你们背书也如此。我读书若像你们这样读啊,完了。

所以,张尚德教授前天下来问我:“老师啊,你这些书大概十几岁……”我说:“十二岁时,一部《纲鉴易知录》已经圈点过三次了。”所以,现在的许多历史上的话,我是十二岁就记下来了。大概我的头都没有你的头大,你们的脑袋都比我大,这不是脑筋问题。我现在读书也是一样,我几十岁了,“哎哟,这个重要,要把它记得。我就一看,心念一静——这是我父亲教我的,“读书要记到藏里头去啊!”我年青时不懂,他大概也不清楚,我想我父亲也不清楚这句话,老辈子教他的,他也这样教我。我以为读书啊,脑子不能记,要记到这个藏里,大肠、肛门那个地方的肠子叫藏。后来大了,研究了半天,这个肚子怎么会有记忆力呢?要记到藏里去,其实,这句话是佛法的话,要记到第八阿赖耶识的藏识里头。所以啊,一静,静下来,这句话就绝不要去背了,把这个境界一定,定住了以后不忘了,要记到阿赖耶识里。像你们这样拼死背,背得来啊?背断了气都没有用,你是散乱心去记。所以,要把无记的道理搞清楚,失念。

什么叫“最极寂静”?

“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难了,你看这个文字,你们看看,弥勒佛说的,无著菩萨记录的,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三大士,这个文字不容易懂了。你们就要留意教理了,所以,要想将来宏扬佛法,乃至想自己成就,教理不肯研究,你会有成就?我头都给你,我告诉你!光学禅,打坐就行啊?!

释伽牟尼佛十九岁以前,文的、武的什么都会了。印度所有的名学者、教授,没有一个可以当他的老师。他学数学的时候,把最高的数学老师问倒了,答不出来。他十几岁的时候,那个大象,他的手抓住象的腿,一甩就甩到城外去了,那个太极拳、少林拳……像你们,他大概两个指头一叼,就甩出去了,他的武功到了这个程度!所以,他半夜出家,骑着白马才跳出城去;你们骑白马?骑飞机也跳不出来。所以,大家看佛的传记不研究,哦,骑白马,白马有神通,跳出来。马固然是良马,是他人的工夫啊,马肚子一夹就带出来了,对不对?我讲的有根据吧?他从小骑一头八岁白象,一箭就可以射穿五个劲鼓。然后,一只白象过来,他一只手抓住象脚就丢到城外去了,武功到了这个境界!你学佛?书也不读,什么也不练,你学佛啊?佛要学你了。

不能得到心念清净的境界,就是失去了正念。自性本来清净,这个理论大家都知道,所以你们大家一般学佛的误解自性本来清净,“嘿!我悟到了,所以用不着修,哈,本来清净的嘛,你们修什么?”你说我这样讲清净不清净啊?噢,你给他一个耳光,你说:“本来清净,你啰嗦个什么!”对不对?所以禅宗的教育法就是一棒子、一耳光。他若还不懂,你就一笑,拂袖而去,走了算了。懂了清净还要你说?所以佛到了最后无话法可说,捏花……本来不可说,不可说你说个什么?所以迦叶微笑了,就表示这个。

所以,你们不要好高骛远,“哎呀,自性本来清净,我也悟到了。”你悟了?你当然误了,从头误到尾,你都误了,耽误了的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误。

实际上,你何以不能清净?失去了是念,什么念?失去了自性清净境界的这一念,懂了吧。

“即彼二种暂现行时”,哪二种呢?我们习惯的,阿赖耶识多生累劫的种子带来的,喜欢思想、寻思。你看,我们大家,你可以叫自己有一秒钟不要乱想事情,做不做得到?做不到,对不对?习惯性的种子种性带来的寻思,一边思想,思想中就有烦恼了,对不对?今天这个钱少了一块了,明天这个人对我不起了……然后想小的时候跟某人打了一架,这个家伙……越想越可恶了,都想起来了,对不对?“寻思”、“烦恼”,阿赖耶识种性阴暗面带来的。因为失去了清净本念,“即彼二种暂现行时”,过去种子带来的习惯,所以你这一生开始修持,虽然知道自己本性清净,你就清净不了,现行不能清净。种子生现行,你的种性如此。

种性哪里看得见?每个人脸相都不同,那个脸相一望就知道,有些人那个脸上带凶相的,眼露凶光,斜戴帽子歪穿衣,然后嘴巴也歪,眼睛也斜起来,一看,一脸,他那个业性种子,调皮就一脸调皮相;假聪明一脸假聪明相。这个相怎么变来的呢?过去业力的种子种性所形成,这一生就起这个现行。因此影响到你的心理,某一种坏念头重的,现行就在那里很重。

“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坏念头多,“随烦恼”多,“能不忍受”,自己又没有忍辱性。你要对外境有忍辱;对内在的忍辱,就是这种种性带来的自性习气,“能不忍受”,不想这样,讨厌自己,为什么杂念妄想那么多。“寻即断灭”,要智慧切断;“除遣”,想办法把这些种性习气里的坏念头“除遣”了,“变”了,吐出来,“呸!”把它吐掉。

你不要随便看一个字用的哟,玄奘法师他们翻译的时候,千把人在一起,翻一句,每个字都反复讨论。不像现在的人,读了七、八年英文,就去英文翻中文,自己中文都没有弄好,就把佛经翻外文。我的天啊!害死外国人不要本钱的,好像白种人同我们没有关系。

我好几个学生都有翻经院,我说:“他们讲你翻得……”“翻的好啊,老师啊,他们讲我翻得好。”还哈哈大笑,我的两个学生。我说:“怎么道理?”“呵,我就偷了老师的东西。”我说:“怎么?”“叫我翻《楞严经》,我就把你那本《楞严大义》翻给他们,嘿,所以他们高兴了。别的经典我一翻,妈呀,外国人都看不懂。”我说:“哦,你们原来如此啊。”所以都昧着良心,只想钱。哎,这些大居士、大和尚有钱,他弄的是“译经院”,你看我对于佛教的贡献……贡献个屁!不造地狱业果,还是好的。

叫我敢翻经?不敢,《楞伽》《楞严》我翻成白话,我都是战战兢兢的,一个字不敢乱翻。一字之差,五百年野狐身啊!佛经,你翻译一个错字,五百生变狐狸精——变狐狸,还没有精给你变呢,变精都差不多了。

所以你要晓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把这些坏念头吐出来。这个样子,才可以到达“最极寂静”,那么,然后可以心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