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讲《瑜伽师地论》第三十五讲


“复次此中离欲者。欲有二种。一者烦恼欲。二者事欲。离有二种。一者相应离。二者境界离。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等。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起妄语等。由断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离生。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及于喜中未见过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获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说名喜乐。所言初者。谓从欲界最初上进。创首获得依顺次数。说名为初。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言具足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谓于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于静虑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随所欲乐。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诸匆务所行境界。能正远离。于不匆务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静极寂静转。是故说言寻伺寂静故。内等净故。又彼即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是故说言心一趣故。无寻无伺者。一切寻伺悉皆断故。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依顺次数此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应知。”(三十三卷)

现在,我们是讲467页,所谓离欲,“皈依法,离欲尊”,现在讲修定做工夫,如何达到离欲的境界。这个离欲是广义的欲,不是狭义的,所谓狭义的,是只讲男女之爱欲,广义的包括一切。

但是,虽然讲到离欲,还是属于世间定的范围,没有超出出世间,还属于凡夫定。所谓凡夫,并不是只指人类的一个普通人,包括三界的天人,都算是凡夫。换句话,没有脱开轮回。

可是,要修出世间道,必须要做到世间定,世间定还不能得,直接讲出世间定,在讲妄语、说大话上是容易,做工夫是有程序的。换句话说,讲大乘的思想,说大话,等于是空洞的哲学家——不过注意,并不是说每个哲学家都是空洞,等于林**说哲学系是“假期”系,哈,并不是说哲学家都是空洞。就是说,假定空洞的哲学家可以说大话。至于说工夫,那是个科学的,它有条理、有程序、有原理、有法则,然后要加试验。所以,这个世间的凡夫定,不要看不起,必须要做到。那么,关于离欲方面:

“复次此中离欲者,欲有二种,一者烦恼欲,二者事欲。” 这一段,我们都可以念下去,有重要的地方,有不懂的,马上问。这两种欲的观念先要搞清楚了,关于“离欲”,先说这个“欲”是什么?“烦恼欲”、“事欲”。

“离有二种,一者相应离,二者境界离。” 你看它的科学性,每一个观念、逻辑非常清楚,所谓因明非常清楚。欲两种,烦恼欲、事欲;怎么离开这个欲呢?两种离法,“相应离”、“境界离”。

“离恶不善法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恶行、语恶行等。” 所谓离开了“恶”法、“不善法”,恶法就是很坏的;不善法也是恶,不过,轻一点的恶。“烦恼欲因”,所谓恶法、不善法的来源,是因为心理上的“烦恼欲”,烦恼欲为它的因子所发生的,所以“烦恼欲因所生”。因此而产生了“种种恶”,以及恶所属的“不善法”。那么,有几种呢,“身恶行”,行为;“语恶行”,言语的恶行,“等”。

包括什么呢? “持杖持刀,斗讼诤竞,谄诳诈伪,起妄语等,由断彼故,说名为离恶不善法。” 就是说,拿刀杀人等等这些……由于言语、生理行为,语言的作用,这些都要离开。怎么叫做工夫的境界?换句话,做工夫就先要去掉这种烦恼思想的恶与不善行。做工夫境界怎么叫“有寻有伺者”呢?

“有寻有伺者,由于寻伺未见过失,自地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是故说名有寻有伺。” “有寻有伺”,就是我们反省的结果、反省的形状,拿现在漂亮的名词即心理的形态、心态。那么,我们的心理形态,起心动念,构成这个习惯,同时,有一个监察的意识,自己觉得对与不对,这个属于寻伺的作用。

怎么叫寻伺?“由于寻伺未见过失”,就是反省,我们旧的文化讲就是反省,反省自己还没有发自于行为的,看不见的过失。“自地”,是什么地呢?自己心地上,意识思想的这个心地当中,“犹有对治欲界诸善寻伺”,自己找出来还没有发现的那些毛病,怎么样修理它、修正它,所以叫修持。“是故说名有寻有伺”,加一个名称,叫做“有寻有伺”。

“所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离生。” 大正藏的考据是‘令’得,还是‘获’得,“获得”对。所以,这就是校对的问题了。“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就是说,“离”还是属于加行,有意识地离开恶业,趋向于善,就是使我们达到,做修定加行的工夫,“究竟作意”,向善法上走,比较彻底。

“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及于喜中未见过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及已获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故,说名喜乐。” 所以,我们修定,为什么心境上不能发生喜?都在烦恼、阴霾,天气一样阴霾的这个境界里头?生理上不能发生乐?就是因为有欲、恶、不善法,由欲所生的恶与轻微的恶,自己还看不出来,检查不出来的,被不善法所障碍住。假设真能够离开了这些,那么可以得“喜乐”了。

所谓喜乐,就是“谓已获得所希求义”,达到自己所要求的定与清净的境界。那么,并且在心理上“喜中未见过失,一切粗重已除遣故”,自己心境至善,所以为善最乐。平常没有发现的过错,在这个时候自己很清楚,没有了,很干净了,心地的阴霾去掉了。那么,因此得到了身心的轻安,生理、心理非常轻安,不粗重。所谓身心轻安,“身心调畅”,一天到黑都是舒畅的,不会是头闷啊,不会这里病啊、那里难过啊,乃至发麻了、发胀了。心理上自己要求自己的很多---没有了。“身心调畅,有堪能故”,“堪能”就是可能,可能什么呢?就是可能得定,可能入道,可能证果,所以叫“堪能”。这个境界“说名喜乐”。

那么,它的初相怎么样呢? “所言初者,谓从欲界最初上进,创首获得,依顺次数,说名为初。” 由欲界里头,由欲里头起步,一步一步上升,“依顺次数”,欲界到色界、无色界,依次顺序地跳出,所以,由欲下手是初步。

“言静虑者”,所谓得定, “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 禅定境界为什么翻译成“静虑”呢?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名词的含义,也就是使我们认识自己用功在干什么。就是说,你对于这一点所缘的境界,譬如你观佛像、或者念佛、或者观个明点、或者观白骨、或者数息——不是,数息是最初步了,或者是随息等等,这个方法就是你心里所缘,对于选定的一个所缘,这个缘,心念跟所修的明点或者是呼吸,联合为一,昼夜十二时中,乃至行住坐卧中,“于一所缘系念寂静”,跟念头配合为一,永远在这个——譬如听气息,数呼吸这个气,永远是心息相依,心、念头跟气不分开了。“系念”,这个“系”字特别注意,把这个念头拿绳子拴在上面一样,或者一个明点,都栓牢了,那么,慢慢达到身心寂静的境界。

这样就对了吗?要有个觉性在里头,觉性就是自己返照或者参究,“正审思虑”,自己很清楚:啊,这个境界对了,这个时候是“系念”,跟所缘境界合一了;这个时候是不合一——这个就是“正审思虑”。所以,禅定的境界,正统的翻译,不翻译为禅定,太笼统了,叫静虑,是在寂静境界里系心一缘,完全正定、正知,清楚的,不是昏沉的。

“言具足者”,怎么叫具足呢? “谓已获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 就是说,我们系心一缘,在整个的禅定过程上,这还是加行道;以悟道,大彻大悟证得菩提来讲,这还是加行道。

不过,像中国后代有些禅宗祖师所谓言下顿悟,悟后怎么办呢?悟后就是《楞严经》的道理,“理则顿悟,事非顿除”,还是要回转来走这个路,不过呢,他快了,理已经透了,修证做工夫应该更快;没有说理透了的人,做起工夫来,比你理不透的还慢,那就是根本没有懂,是这个道理。

所以“具足”,就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与智慧两样具足。就是说,已经得到了“加行究竟果”,加行的果位做到了。所谓作意,我加行果位要证个什么境界,得个什么定,或者我要开发慧力,慧就开了;或者我开发神通力,神通开了。这个境界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那么,这才够得上是具足;“具足”等于空的杯子,把水给它装满了,这样叫做具足。

怎么叫安住呢? “言安住者,谓于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于静虑定,其心昼夜能正随顺,趣向临入,随所欲乐,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安住”等于我们普通讲的入定。普通讲的入定是笼统的,他这个分析很精详。怎么样叫做“具足”以后得到“安住”呢?就是说,你上面已经得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说,我要住光明中,先由明点,然后身心调顺,调顺身心空了,永远住在一片光明大定中。那么,这个大定中,得到具足了,我自己也晓得功力到了这一步,自己晓得进修的程度属于佛法哪一个阶层,都清楚了,可是,要把这一个成果定住……所以说,“谓于后时由所修习多成办故”,你所修的各种工夫,尤其你本修的,假设修明点、或者是修白骨观,最后到达空,到达念佛——譬如《禅秘要法》最后还是到达念佛,这个不是普通的念佛,这和佛的境界完全合一。那么,这个境界是主修,然后,你一定成就了,其它的定境界,要修什么随时可以到达,“多成办故”,成功办得到。

那么,这个境界“得随所乐,得无艰难,得无梗涩”,那么这个时候,随便你的意乐,想进入哪一种定境界,那一种三昧就可以进入,没有艰难,也没有阻碍。

“于静虑定”,所以,在禅定的境界里头,他的心“昼夜”都在定境界,要定就定。“趣向临入”,要想自己的心进入哪一种境界,“随所欲乐”,这个“欲乐”是禅定的欲,上界的欲,不是下界的。那么,要进入哪一种境界——譬如密宗,有一种也叫做“欲乐定”,那个意思不同,“趣向临入,随所欲乐”,乃至说,一入定,我意识里想在这个境界里享受一翻,明知道是享受,故意去享受,可以“七日七夜”就定住了。

这里有个问题,有没有问题呀?你看,净土宗念佛也讲七日七夜一心不乱,对不对?这里又是七日七夜,为什么七日七夜那么重要?所以,给你们女性讲过好几次,尤其是女性生理上很明显,为什么月经的周期都拿七天来计算?为什么胎儿入胎七天一个变化?为什么中阴身死亡又是七天?所以,西方的宗教,七天是安息日,都有它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中国的《易经》给你说明了,“七日来复”,一个周期。当然,“七日来复”这句话很简单了,但里头的道理很多很多。

所以,得定,乃至“七日七夜”,在一个定境界里可以安住下来不变。哦,你说,那还得了!打起坐来一定七日七夜,那已经很长了,看起来很了不起。假设我们有个同学一坐七天七夜,除非是神经了、麻痹了,否则真的能够得定,你们看到喜欢不喜欢?你们都要顶礼膜拜啊。其实呀,他本人只觉得“叭”(师弹指),我不过休息了一下,出定了。在定境界里头,时间,一万年缩短为一弹指之间,就是那么一个境界。“故名安住”,这样叫做安住于定。

“复次于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于诸匆务所行境界,能正远离;于不匆务所行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静极寂静转,是故说言寻伺寂静故,内等净故。” 再其次说,我们大家现在修行,都在打坐了,练习修定,都是“有寻有伺”。有寻有伺,比方讲就是水上按葫芦,就是说,一个空的瓶子,里面都是空气,在水上它浮起来,你把它按下去,它“呼噜”由这边冒出来;这边按下去,那边冒出来。我们大家现在打坐的境界是不是这样?都在那里玩那个水上的葫芦,一个念头……刚刚把那个杂念去掉了,哎,这个杂念又来了,对吧?都是这样——那么,自己还达不到有寻有伺的境界。

在有寻有伺境界,这种粗的妄念已经比较平静了,不是绝对。心中能够检查出来意识根上的那些阴影,贪、嗔、痴、慢,所谓烦恼欲、事相的欲,阴影的根本检查得出来,这叫有寻有伺。怎么叫有寻有伺境界,上几次已经说过的。就是说,我们做工夫的人,对于有寻有伺的这个定境界,“三摩地相”,在这个三昧中间的各种心理现状,自己了解,“心能弃舍”,“哎,把它丢开了。”切断就切断,放掉就放掉,所谓提得起,放得下,当下就放掉了。

那么,放掉了“有寻有伺”,不要去用心了,只在那个“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随时都在无寻无伺,很自然的境界。那么,这样能不能做事呢?能不能起来吃饭呢?能不能讲话?可以啊,这就是“于诸匆务所行境界,能正远离;于不匆务所行境界,安住其心”,可是,虽然可以,心中随时丢得开。所有,一切事务的境界,外界事务的境界,能够“正远离”,很正地远离。什么叫“正远离”?自己此念永远在清净中。那么,“于不匆务”的境界,他为什么不讲清净境界呢?与清净境界稍有不同,还能够应付事,比较不匆忙、不杂乱,心能够安住。所以,此心一味在那个“寂静”最“极寂静”上面在转。

“是故”,所以说,这个境界是讲“寻伺”的道理,“内等净故”,内在意境上,慢慢相等于有点干净了。

“又彼即于无寻无伺三摩地中串修习故,超过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是故说言心一趣故。” 再说,详细地告诉我们。我们修持到达了“无寻无伺”,不要费力了,随时一味在清净,很寂静的这个境界里头。“串修习”,当然还不能连成一串,有时候功力好一点,这个境界维持的时间长;功力差一点,有时候一下下有,等一下散乱了。你要慢慢练习,修行就是慢慢练习,把这个身心慢慢转过来,练习成一串,连贯性的。“超过寻伺有间缺位”,中间没有间断了,那么,可以真正地得到“无间缺”的位置,行住坐卧都在这个境界里,这个叫做“心一趣”,心在一个一缘的境界上,“一趣”。

“无寻无伺者,一切寻伺悉皆断故。” 那么,所有用心的境界,不需要用心了,自然就合于这个,就叫做“无寻无伺”。

“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名定生。” 所谓定生喜乐,二禅境界。怎么叫做生呢?为什么叫定生喜乐,生出来个喜乐呢?怎么样叫定?“谓已获得”修加行法的“究竟作意”,譬如说修明点,这个明点永远清凉的,身心是轻安的,加行作意做到了,这个所谓生起次第,是我有意做这个观想而形成的,所谓生,定生,这就是系心一缘所生出来的。或者我因为念佛,这个佛的境相、佛的境界现前,等于一幅画也好,佛的形象画也好,或者一个铜像也好,或者一个佛的真的肉身,我选定了一个,这个境界现前了,系心一缘。那么,这时候永远现前,身心轻安,就是“定生”,密宗所谓的生起次第,无中生出来。假设做呼吸的,那么这个时候,内心、身心都空灵了,气机都充满了,充满到息的境界,不呼也不吸,身体觉得是在空中飘的,这个境界都到了,随时到达,这所谓“定生”,由定境界生出来。

那么,“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由此为因”刚才已经说明了,或者是念佛像的境界、光明境界,这个因、这个缘,无间断串习地用功修道,所生出来的,这叫做定。

“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 就是说,你所想、希望达到的境界已经做到了,当然得喜。等于穷人得到宝,宝已经拿到了,当然欢喜。

“又于喜中,未见过失,有欣有喜,一切寻伺,初静虑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皆远离故,能对治彼,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所随逐故,名有喜乐。依顺次数,此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再说这个“喜”,喜自己什么呢?起心动念没有过错,孔子讲“随心所欲不逾矩”,没有过错。孟子所讲“四十不动心”,是无寻无伺而已,“不动心”不过是无寻无伺境界。孔子进一步说,“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心中无过失,起心动念没有过失,所以自己很欣然,哎呀,很高兴,总算自己没有过错了。

“一切寻伺”,开始修道时的修定要定不得定,心中烦恼处处浮起的所有的粗重境界没有了——不是没有了,远离了,永远不会再来,跟它再见,永远不会来,身心粗重烦恼不起。那么,如此,所以产生身心内外广大的轻安相,“身心调柔”,每个骨节、小细胞都柔软,都非常柔软。得定的人,骨节、小细胞柔软得像面条一样,吃面的面条,还可以拉得很长,膀子可以拉出去,拉长了;你不拉它,它还慢慢缩回来了,变成面筋了——面筋还硬一点,面条才软,“身心调柔”。

“有堪能乐”,有一种非常可能的特别的乐感,非常快活、快感、快乐——快感就是乐感,非常快乐,就是名称不同。换句话说,舒服,生理上、身体上都无比的舒服;心理上也无比的欢喜。这个“堪能乐”是跟着你,跟着什么呢?你有这个工夫,那个乐境界就来,喜境界来,没有这个工夫,乐就发不起来。所以叫做定生喜乐,这个喜乐境界由定境界生出来,所成长、所培养出来。

“复次彼于喜相深见过失。是故说言于喜离欲。又于尔时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能于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第二静虑已离寻伺。今于此中复离于喜。是故说言安住于舍。如是二法能扰乱心障无间舍。初静虑中有寻伺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第二静虑由有喜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是故此舍初二静虑说名无有。由是因缘修静虑者。第三静虑方名有舍。由有舍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复现行。若复于此第三静虑不善修故。或时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时复现行。寻即速疾以慧通达能正了知。随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弃舍除遣变吐。心住上舍。是故说有正念正知。彼于尔时住如是舍。正念正知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时色身意身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第三静虑已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第三静虑已上诸地。此无间舍虽复可得而无有乐。下地乐舍俱无有故。上地有舍而无乐故。是故说言于是处所谓第三静虑。诸圣宣说谓依于此已得安住。补特伽罗。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第三静虑具足安住。言诸圣者。谓佛世尊及佛弟子。”(三十三卷)

“复次彼于喜相深见过失,是故说言,于喜离欲。” 那么,第三禅的境界,离喜妙乐。“喜”,等于我们穷人得宝,一个穷人中了爱国奖券,一百万,现在是两百万?哦,得到了以后,你高兴吧?那一定高兴。但是,你两百万用惯了以后,你一样,没有什么,很平常。那么,这个喜相,反正是到了二禅、三禅以后的境界,觉得自己穷人得宝的那个喜相就很多余,自己觉得蛮好笑,喜相没有。因为喜相也是欲,喜相本身就是欲。譬如我要买这个东西买不到,今天有了钱买到了,很高兴,这个高兴是欲所生,所以,喜相本身也是欲,要认清楚。那么,这个时候是离欲,离喜的欲。

“又于尔时,远离二种乱心灾患,能于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第二静虑已离寻伺,今于此中复离于喜,是故说言安住于舍。如是二法,能扰乱心,障无间舍。” 就是说,在这个中间,远离“喜”“乐”两种的“乱心”。就是说,初地的时候,得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多舒服啊,对不对?到了上地,进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回头一看,“呵,这个穷小子得宝,有什么喜的嘛?”给千万富翁一看,“呵,赚了三百万,你看他疯得那么高兴,这个穷小子!”一看,没有什么可喜的。

所以,自己再进一步了,回头一看,“喜”、“乐”两种变成“灾患”了,也是欲了。所以,“离喜第三静虑摄持其心”,到了三禅以上的境界,“第二静虑”,第二禅已经离开了“寻伺”。那么,到了第三禅,喜、乐等等又丢掉了,结果又“舍”,因为这“二法能扰乱心”,也使你的心不得清净三禅的妙乐与二禅是乐并不相同。

可是,理由听懂了,不要说大话,万一有个同学用功,到了离喜,“那又算什么呢?那还是二障啊。”就怕教理学通了的时候,专门拿教理去量人家,拿一个圣人尺度去量人家,这个也不是圣人,那个也不是圣人——不晓得自己是什么人。可是你看,一般学佛、学宗教的人——不但是佛教,每个宗教徒……懂了一点宗教教理,看人家都是不对的,都是魔鬼。他拿一个圣人的尺子专门量人家,“哟,不够,差一点……这个家伙,差得远了!”他从来没有这样量量看,这样一量啊,晓得自己鼻尖都不够。所以要返照,懂了这些,不要去量人家,这是教你们自修的,不要去批评人。那么再说下去:

“初静虑中有寻伺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第二静虑由有喜故,令无间舍,不自在转。” 初禅的境界,因为还用心嘛,还要用力,有寻有伺,所以,“无间舍不自在转”,随时随地没有间断地能够丢、放得下来,做不到,不自在。有时候放不下,放也放不下,提也提不起,初修行是不是这样?有这个痛苦吧?没有啊?有啊,我看你没有点头,以为你到了四禅呢,哈哈。所以“无间舍不自在转”。

第二禅的境界呢,由于“有喜故”,心中还有喜乐,所以“令无间舍,不自在转”,还是有间断性、间歇性。

“是故此舍,初二静虑说名无有,由是因缘,修静虑者,第三静虑方名有舍。” 到第三禅才能够放下,放下什么?不是完全放下,喜乐的境界放下。

“由有舍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复现行。” 到第三禅以上,可以“如如安住”,所有都在正念中,正知正念。“如是如是”,这样、这样,那个喜乐的心情,乃至于说,于禅定工夫到的那个“想及作意”,有意地作意那个境界……譬如说,我们现在要作意观想一个白骨,或者观想一幅……很用力地观起来,或者很用心……到那个时候啊,不需要作意了,它自然现前;而且现前还要打他,呵呵,就是佛来打佛,魔来打魔,请走开吧,不要了。因为要进入“圆满次第”,要进入空灵处,这个还要舍掉。

但是,你们观不起来,说:“那我何必多下工夫,我现在没有,正好舍嘛?”嗨,你不要吹牛了,哈哈,这不要吹牛了。

所以,工夫的次序是个科学性的,呆呆板板,一步一步,乐是乐、喜是喜,绝不同的。所以我经常感叹,中国的大乘佛法一流行,说大话的多得很,都是大舌头,吹大牛,说大话,都是认为自己了不起。可是,任何一点自己的不行,他就反省不到了。那么,我们要懂了这个,多照自己。

“若复于此第三静虑,不善修故,或时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时复现行,寻即速疾以慧通达,能正了知,随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弃舍,除遣变吐,心住上舍。” 他说,如果到了二禅、三禅境界,你不好好把握,观照自心来修持,“不善修”,还有“失念”,这个正念的境界还会掉了,随时还会掉去。掉了,当然,你登报挂遗失嘛,登报挂遗失,整个找回来。这个时候还会掉。

“彼喜俱行想及作意”,这个时候,随时还会起来。要很快地以智慧的能力,拔开慧剑,“通达”这个,“能正了知”。“随所生起”,念头一起,这个喜乐一起等等,能够忍一下,把它切断,然后把它丢掉。等于我们吃菜吃了渣滓一样,“呸!”把它吐出来,不要了。“心住上舍”,一步一步放下,一步一步上进。

“是故说有正念正知,彼于尔时住如是舍,正念正知,亲近修习,多修习故,令心踊跃,俱行喜受便得除灭,离喜寂静,最极寂静。与喜相违心受生起,彼于尔时,色身”,这个父母所生的肉身, “意身”,乃至法身所起的意生身, “领纳受乐,及轻安乐,是故说言有身受乐。” 那么,最后这个身,也可以说它是意生身,但是,也离不开这个色身,色身上也有快感;意生身上的快感,也就是法身、化身的快乐,这个时候还是世间法的乐,还没有谈佛法。

所以,这个时候说“有身受乐”,虽然离不开这个肉身,但是有时并不一定完全在肉身上得乐,肉身也有乐,因乐而产生出来——当然,有些境界你们不懂了,拿世间法比方,譬如说男女两个相爱而产生乐感,三缘和合受胎,这个三缘当时都得乐。但是,得乐以后,这个色身受乐,三缘和合产生第二个生命的时候,这个第二个生命的感受又同这三缘没有关系了。可是,在当时的境界,不能说同这三缘的得乐没有关系,有关系。其道理是一个道理,所以,到这个时候,“色身、意身,领纳受乐”,自己感受,这是禅定之乐,发生无比的“轻安”,色身也轻安,意生身也轻安。所以,道家用两个字形容,“冲举”,就是飞升起来,人能够轻灵到这个程度!所以,道家叫神仙“陆地飞升”,因此“有身受乐”,这个“身”,法身、报身、化身都可以讲。

“第三静虑已下诸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换句话,这是三禅以上的境界,二禅、初禅还不到。

“第三静虑已上诸地,此无间舍虽复可得,而无有乐。” 第三禅以上,“无间舍”,永远都在放下、空的境界,虽然得到那个境界,没有乐,这个没有乐是相对性的,没有乐是苦吗?那不是苦,以世间的乐来讲,它已经超越了世间的乐,无法比拟了!那个境界告诉我们,也不可想象,人类的知识到那个程度才会知道。

“下地乐舍俱无有故,上地有舍而无乐故,是故说言,于是处所谓第三静虑。” “下地”,就是说,二禅同初禅,“乐舍俱无有故”,在初禅、二禅的放下、空的境界、那个快乐境界,不能想象三禅的那个境界。所以,三禅以上只有一切放下,“舍”就是布施,大乘叫做布施。《梵网经》第一条,就是舍心,大乘讲,就是空掉了,一切放开,一切放下!“上地”是有舍,没有乐,因为有个“乐”已经不放下了,对吧?有个喜,这个还要放下。那么,你有没有放下……那个境界无法讲,只告诉你个“舍”,一切都是舍开了。

拿现在的新文艺或者科学性的新文章:无限的开展!无限的开阔!那不能讲做是乐,不能讲做是喜,只能拿艺术的(形容)那美呀,好美呀!美得怎么美?美得没有美啊!没有米就有面了,哈,就是那个境界,得无比的乐。这是第三禅的境界。

“诸圣宣说,谓依于此,已得安住补特伽罗,具足舍念及以正知,住身受乐,第三静虑具足安住。言诸圣者,谓佛世尊及佛弟子。” 到了三禅以上的境界,虽然是世间定,跟出世间定有连带的关系了。“诸圣”,一切佛,诸佛菩萨,弘扬佛法就告诉我们这个,“谓”,说“依于此已得安住”,在这个境界上定住了。

所以,诸佛菩萨有时候可以请假不来,大阿罗汉不再到这个世间来,他躲到哪里去了?躲到那个境界里了,他躲个八万六千大劫、四千大劫,多少大劫都可以。但是你说,“那我们就是躲不掉啊,能够躲个一百年多好呢。”你要晓得,八万四千大劫在这个境界里头,“叭”(师弹指),也不过是这样一下,呵。所以,到菩萨境界,这个舍都不舍,那又不同了。但是不是理论,要工夫做到。

所以,“补特伽罗”,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补特伽罗是一切有情众生,就是修行人了,“具足舍念以及正知”,要随时舍念清净,要随时在正知正见上修。“住身受乐”,……所以,禅定发不起来,你身都在痛苦中,这个四大乃至内脏,整个身没有发起乐。要“住身受乐”的境界,自然烦恼不起,自然是一切烦恼不动了,因为他有更高的价值换取了那些,所以“第三静虑具足安住”。

“言诸圣者”,怎么叫“圣者”呢?一般圣者告诉我们——那么,这里用“圣者”,其它宗教,基督教也用“圣者”,这里所谓什么叫“圣者”,就是讲“佛世尊”以及佛的一班大弟子们,证大阿罗汉道的大弟子们,这些都称为“圣者”。

下课吧,多两分钟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