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因此,这二十个字把这样多内涵大概讲了。跟到提出来什么叫心了。“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十个字。所以古文都很简单,这是白话文欸。这个五个字一句,你看到是五言的诗一样,实际上就是唱的,嘴里唱出来,唱歌。“灵源明皎洁”,灵源指什么?我们的心。这个心啊,心性是灵明不昧。后来宋儒用四个字,灵明不昧。他没有糊涂过,我们人性的觉性。佛叫菩提,就是正觉。我们灵明、这个心源的灵源,灵明正觉之性是根本没有遮住过。此心灵明不昧。昧就是太阳日字旁边作个未字。灵明不昧啊,昧就是日旁边有个未字。
马宏达:写好了。
南师:嗯。这个灵明不昧的心源,就同《楞严经》,我们刚讲完,它本来是圆明清净的,没有动摇过。一个聪明人跟笨人,人以及蚂蚁、畜生,都有个灵性的,这个是成佛的根源,所以众生平等。“灵源明皎洁”,他本来是光明清净的。所以他把佛法的精要,五个字已经讲完了。学佛不是迷信,就是找出你的自心,这个灵性本来是光明清净的,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利害,一切都没有,干干净净的自性,当你一心放下,灵源清净,你就是佛了。没有另外一个佛,心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有心,不止人,这个心就是,呐,五个字讲完了。这个就是禅,灵源光明、清净,像太阳月亮一样,干干净净的。你的一念放下了,自性灵源,这个就是自性。
“枝派暗流注”,人的思想不同,争名好利,然后禅宗也分南宗北宗。佛教唐代以后,在中国成立了八宗。中国文化也有儒家,有汉儒,有魏晋的儒家,各家有各家的主见。一个真理啊,到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手上,看不完全,主观的成见就变成有宗派的观念了。所以他已经反对了宗派观念,很大胆地提出来了,了不起的大师。“枝派暗流注”,当然不是明目张胆。他否认,已经讨厌了这个。
“枝派暗流注。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他说,各宗各派,中国也有修道修神仙的,也有个法门。读儒家的,读儒家的只抓住《易经》上孔子说的一句话,儒家的道理也是成圣贤,圣贤就是仙佛。儒家道理就是孔子在《说卦》卷上经常用到一句话,孔子提出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还是性命双修。找这个心性的本源,先要读书,明一切理。等于学科学,先把原则、知识弄好。尽性,再参究,研究哲学,生命的根本是什么,心性。以至于命,包括现有的生命。这是儒家的原则。所以儒家走的道路是要做人开始,先把人做好了,把心性修养好,自然做到圣贤境界,不离开人的本位。
道家比较是跳出来一点,避开人的本位,但是也没有脱离人的本位,所以适合入世也适合出世,是道家走的神仙的道路。所以古人说修仙成佛,都于忠、出于忠孝之门,不是忠臣孝子不会成仙佛。所谓八个字,忠臣、孝子、节妇,有守节,很固执的节气啊,男女关系,守节。女人,节妇,义夫,仁义那个字,丈夫的夫。中国文化认为,人都没有做好,要跳出人的范围成仙做圣贤,做不到。必须要忠臣、孝子、节妇、义夫,把人做好了,人这里四个榜样,男女都可以,一样的道理。
但是把这些观念坚执了,宗教分宗派,佛法、道家、神仙也分宗派,“执事原是迷”,你太被这些观念困住了。你的心源的灵明已经糊涂了。人人各个都是圣贤,各个都是佛。你只要把自己心打扫干净,就是修道。“灵源明皎洁”,一句话讲完。所以“枝派暗流注”,看都不要看,这是黑暗面,不要看。
“执事原是迷”,你抓到这些观念,来想凡夫、一个普通人想成道已经是不行了。“契理亦非悟”,书读得多,道理讲得好,没有功夫实证到,也不是禅宗的开悟。换句话,嘿,你读书也好,你只要一执着了,主观的成见一形成,离心是越来越远,都不是,“契理亦非悟”。契,就是契合,两个合同一样配拢,契,我的发音不准。“契理亦非悟”,你道理讲得很高,你做人没有做好,你说我悟了…书读得多,有知识,道理讲得高,以为自己悟了,根本不相干。因为你的心没有达到“灵源明皎洁”,抓住一边都不对了。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严重了。天下有许多的方法的,求证心性,了解人自己生命的本源,有很多方法,不止诸子百家,也不止西方希腊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都(不止)。不过各有一门。“门门一切境”,每一个门,每一个方法,都有它一个境界,都有它一个现象。等于我们、一块空地建了八个门,每个门进去观点就不同,呵。门门有一切境。
“回互不回互”,回互就是关联,中国这个互字很有意思,学《易经》,尤其讲曹洞宗经常碰到这个,呐,这个互字就那么一个挂钩、两个钩子,上下两个挂到,这样挂。现在叫关联,佛学叫回向,中国的《易经》叫回互。“互”字是《易经》开始。你这样挂,这样挂,都是连锁的。
世界上有百千万条路,都追求一个真理,每一条路有他的现象,有他的境界,有他的心得。但是你坚执到一条路一个方面,你已经不是悟道,没有见到心体。回互,回向转来,彼此有关联,任何(一切)境。譬如一个空地建了一个房子,有十个门,每个门进去啊,彼此都有关联。进北门同东西南北门一样有关联。这个道理,文字就比较容易懂了。我们这个佛学叫回向,《易经》里头叫回互,叫互卦。“互”是彼此都有关联,就是佛学后来讲因缘生法,处处有关联,不要偏向于一门,你就看到“执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就懂了。
“门门一切境”,所以不坚执哪一点。“回互不回互”,所以禅宗的讲话,大禅师讲话,大护法问一个问题,如珠子走盘,一个玻璃盘子,一颗弹珠在里头转一样,没有靠边的,靠边已经着相了,不是。这个你把握不住,你说把握不住是什么关系啊?就是“门门一切境”,是回互又不回互。你说有关联没有?譬如男女两夫妻结合,变成夫妻了,是不是有关联?
大众:有。
南师:可又各搞各的,同床一定异梦。人家说骂人,你两夫妻同床异梦。我当年二十几岁,讲哲学上课。我说请问世界上哪个人同床不是异梦啊?同床作一个梦,那才是怪物。同床异梦是真人。可是呢,你讲心理学,偶然碰到两个朋友好,同床同梦,也有,少数少数。回互之间是不回互,心的境…
薛虎:老师,时间到。
南师:啊?到啦?(众笑)那么容易啊?
古道师:今天怎么这么快?
南师:那么快。只讲一点点吧。
古道师:咱们就休息吧,每天讲一点。要“回互不回互”。
南师:好好。
古道师:一直讲下去就是不回互啰。
南师:对对对,有道理,那现在就要回互一下。门门一……啊?
古道师:今天地热开得高。
南师:地热,所以不戴帽子。“回互不回互”,(众大笑)你就懂了,和尚。开了暖气头上暖,足底心凉,“回互不回互”。嗯,用得妙得很。
注:本书根据南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