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指月录》第08集


卷五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4-4)

南师:今天我们《参同契》讲到很重要一个问题来,用功的,与明心见性的问题啊。我们都晓得禅宗是佛法的心要啊,佛法的中心之心。一切的前面的用功加行、方便,这些法门都推开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怎么样见?怎么样是见性?怎么是见性成佛之路?我们大家刚刚听完了《楞严经》,还记不记得《楞严经》讲见性成佛之路,怎么样是见,见的问题在《楞严经》上是怎么讲的,还记得吗?很重要哦。我不晓得大家还记得没有?

大众:记得。

南师:佛也告诉我们,“开眼见明”,我们眼睛张开是看到、明白。“闭眼见暗”,《楞严经》上的话,眼睛闭、关起来以后有没有见呢?

大众:有。

南师:有见。所以佛也给阿难讲,问阿难,瞎子有没有看见,阿难说没有看见。佛说你错了,瞎子也在看见。等于眼睛闭起来,他看见是暗,明暗是两个现象。“开眼见明,闭眼见暗。”能够见明见暗的那个东西,不在光明与黑暗上面,光明黑暗是物理现象。也不在眼睛上面,眼睛上面是“开眼见明,闭眼见暗”那是生理现象。生理现象跟明暗的光的现象,这两个都是外物,外面的东西。能开眼闭眼能见明见暗的,不在眼睛上,也不在明暗的光色上。所以明心见性这个见,不是在眼睛上,也不是在外面光明与黑暗的境界上。能见性,明心见性这个见,有四句话,大家还背来没有,我当时叫大家背,哪几位能够背来?

大众:“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南师:对,你们诸位,好,你们大家好像都背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不什么?

大众:“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南师:“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就不在这个眼睛见上,心见。明心是智慧的明白。这是一个大原则。学禅宗直接走即生成佛,这一辈子不管那些经教的这些花样道理,一概不问,禅宗简单明了,就是明心见性,走这个见性之路,明心。这是对于《楞严经》这一段。

那么我们打坐,现在《参同契》这一段,希迁祖师直接从这里讲得很明白。“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万物自有功,当言及用处。”那么他用中国文化把佛法的大要,很科学性地当面告诉你。譬如我们现在大家都打坐,打起坐来都不敢开眼,把眼睛闭到,闭到来你干什么?闭到你在看吗?也看。不过你不敢看外面一切的事物现象,怕事物现象看见了,心就跟到外面跑了。所以闭到眼睛以为是清净,其实你在闭到眼睛,心还是在里面跑,而且眼睛闭起来还在看东西,看那个灰灰、昏昏蒙蒙的,好像早晨天没有亮,晚上天快要暗了,看这个阴暗面。这个所谓大慧杲啊,禅宗后来大骂,“默照”,就是冥……

古道师:“默照邪禅”。

南师:“默照邪禅”。就是守住了…大家,印度所谓讲冥谛,就看这个不亮也不暗,不黑也不白,浑浑噩噩,守住这个以为是做功夫,打坐,是个错误。

那么,他所以告诉你,从阴阳的道理给你说明了,“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其实我们白天看到光明,这是中国的《易经》、道家的道理。他不用《易经》道家的话,所以《参同契》,东方圣人西方(圣人)一样,《易经》、道家懂了这个。明里头已经有暗了,明是阳,暗就是阴。你说光明里头有没有暗呢?有暗。但是“勿以暗相遇”。当我们看到光明的时候,你看不到黑暗,其实光明里头就有暗。因为阳极里头就有阴。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到黑暗的时候有光明,但是黑暗的时候,我们眼睛只看到黑暗,看不到光明。其实暗里头有光明。尤其这句话在曹洞宗、道家,打坐用功夫在道家,尤其在《老子》,用阴,不用阳。譬如我们打坐坐起来,眼睛一闭,你在暗中有明,坐好坐定了以后,自己里头有光明起来。而且夜里打坐,你坐久了,眼睛张开,有时候突然,庄子所谓讲“虚室生白”,道家庄子。在暗中坐久了,心定了,忽然张开眼睛,黑暗里头看外面,一切东西同白天一样。那个光明,“暗中有明”。但是平常人呢?“勿以明相睹”。这个是理上叫你认清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那么实际上“明暗各相对”,明跟暗是对立的。《楞严经》用两个字、明暗各相“代谢”,代表的。明来了暗去了,暗来了明去了,表面的现象。他进一步告诉你,懂得中国过去,佛(法)没有来,已经讲过的,道家、《易经》都有。明里头已经有暗,暗里头又有明。所以生中有灭,灭中有生。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分不清的。它是一个东西两个混合体。所以“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暗来你就当暗而定,暗也是光。所以我平常给你讲,你要认识自性的光明,青黄赤白都是黑,这都是光色。光能它不属于青黄黑白,这个要搞清楚。

所以呢,“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也可以说,暗中…有时候黑暗里头打坐,夜里打坐,你反是看到光明。一看到光明,大家不懂,没有智慧,抓住光明…有功夫了,“哎哟,真的有道啊!我黑暗里头,眼睛闭到看到一片光明,哎哟,我得到灵丹了!我得到佛菩萨的光明…”就完全错误了。这是生命自然的,宇宙的法则同生命的现象一样。所以这两句话另一个意义说,“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你不管暗。譬如我两个(眼睛一闭),在光明里头就看不见了,你不要守这个境界。“当暗中有明”,定久了以后,有光明起来,你不要认为这个光明就是悟道了,明心见性了,这就是我悟了--那你错误了。“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这两个现象,能见明见暗,刚才提到《楞严经》,同他的道理告诉你一样,所见的不在明暗上。所以“明暗各相对”,他互相明来暗去。《楞严经》告诉你,暗来则明去。犹如“前后步”,前脚走了,后脚来,后脚走了…阴过去了阳,阳过去了阴。所谓明心见性那个见,所以你用功的时候,譬如我们打坐,你懂了这个,打坐起来根本就不理这个现象,都不是。但是并不是叫你不要这个现象,现象你也推不开,这是生命自然摆在前面,不过摆在前面不理而已了。等于我们桌子上有吃的东西,我不要吃嘛,不吃它不动念,这个东西摆在那里同你没有关系,你要先找自性。

所以“万物自有功,当言及用处。”所以讲到光明,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能见暗见明,那个不属于光明与黑暗的上面,明心见性是指那个见。所以宇宙万物“有”的方面,自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规范。“当言及用处”,我们现在用言语给你表达出来就不是禅了。用语言只好给你讲清楚,言语讲的是它作用上面,体上无话可说,体是空的。啊,空是个,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是要向你表达的时候,一定属于有相的、有用的地方。所以“万物自有功,当言(及用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剑锋拄。”这个说“理就是事”,成佛悟道这个理,悟什么?悟这个理。《楞严经》我们刚讲完,“理需顿悟,乘悟并销。”悟到,懂得了。由理懂得了,就没有理了,就变成事了,就是功夫。事到了以后就是理,功夫到了。啊,“事存函盖合”,这个事情啊,理跟功夫两个配合为一,你懂了道理,功夫做不到,你白学佛、白修道了。“函盖”是什么?一个东西,喏、这个茶杯是函,这个盖子是盖,事跟理要配拢来。“函盖合”,要合得起来,两个刚好相对,就不通风了,混合在一起了。“理应剑锋拄”,道理呢?像射箭一样远远打中。我们射箭等于打枪、打靶子,有个圆圈,你每一枪、每个箭要射到中心去,“剑锋拄”,要插进那个中心。你如果不懂理,跟事两个不合的,道理没有用,就是偏见,见取见,没有用。所以“事存函盖合,理应剑锋拄。”刚对到中心。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所以一切经教要通,一切祖师的话,用功的要明白。成就先圣先贤的语言,就是诸佛菩萨的经典,都要会之于心。“须会宗”,会到那个中心的种子里头去,会到心性道理上去。“勿自立规矩”不要自己乱加注解,玩聪明,有偏见地加上许多的道理。

“触目不会道,远足焉知路。”所以真正明心见性,参禅,“触目”,一看到东西已经回到心性方面,已经悟道了。所以祖师有见桃花而悟道,听声音而悟道,打破东西也可以悟道,跟人家对面一笑也可以悟道。“触目不会道”,处处皆是道,因为上面有一句话,“门门一切境”,下一句是什么?

大众:“回互不回互。”

南师:哎,对了,都有关系。所以你有智慧的人悟道很容易,不是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去修的。起心动念、“触目”,都在道中,道就在心中,就在目前。“远足焉知路”,你不懂这个宗旨啊,你尽管走。两个,我刚才前两天讲《楞严经》比方,白老鼠在笼里爬坡一样,永远在爬,嘿,你根本没有、前途无路。你看见很用功,一天念咒子啊,念佛啊,拜佛啊,吃苦耐劳啊,非常用功,与道不相干,不是心性的道理。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这是勉励人家的话,真的悟道,进一步,没有可进,就在本位上,进到哪里去啊?啊,就在你立足点上,一步都没有进。譬如我们走万里路,两个脚走万里路,你说走了多少?就在你本位上这一步。这个脚抬出去就是,没有一万步,就是这一步。进步也不是近,也不是远,处处会之于心。“迷隔山河固”,你自己当下这一念不认识,你去用功夫修道,是越来越远了,永远学不会。“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他就是这么几句话给你讲完了。

那么《参同契》的应用重点就是几句话,“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够用了,其他的都是不相干了。

那么,跟到来是希迁禅师,要看呐、要研究,《指月录》要带来了。青原禅师怎么悟道,再看接引石头是怎么样悟道,石头做了这个,然后来的石头禅师的弟子就很伟大了,是什么人啊?

大众:药山惟俨。

南师:药山,在江西人,这位大师就很、他的运气好,碰到……唐朝的文章、文化改变就在药山禅师一个人,是在药山手里。唐朝不是这个出了个韩愈吗?皇帝唐代宗(应为唐宪宗)要到法门寺,法门寺是在陕西啊?

古道师:是。

南师:要把这个佛骨请到长安,到皇宫里供养。那个时候,现在陕西(宝鸡扶风县法门镇)到西安火车吧?有吧?

某人:有。

南师:一个钟头吧?两个?

天风师:就一个钟头,对。

南师:对吧,当年把佛骨请来要多少路啊?要万人空巷到皇宫给皇帝看一看,拜一拜,供养几个月送回去,那个消费大得不得了啊!而且那个时候和尚满天下,太多了,那个时候和尚大概全国有十几万啊,那个时候的人口太多太多,基本是佛教的天下。所以韩愈出来反对,经济问题、国计民生的问题。他意思说,皇帝…不过他用的文字用得不好,又批评了和尚,对于佛很少批评啊。对这个佛教好吃懒做的,违反中国文化,生产问题,经济问题,还有呢,出了家不管父母,当然没有儿女了,这些不孝顺都在反对之列。所以韩愈遭贬了。

可是韩愈呢,这是他个人的思想啊,在政治上受了这个打击,他是提倡一代(文风),等于我们用西方语言来讲,他是唐代的文化大革命从他手里开始的,他就是、这个这个在西方文化就是文艺复兴。他提倡把文章的题材,学术的题材改革、变更过来,不要走那些文言文写得那么高深莫测,大家看不懂,道理也搞不清楚。是从他手里开始。

他的弟子就是李翱。这个人影响很大,他师徒两个啊,文章都是第一。李翱就是见了药山禅师以后啊,明心见性的。他所以回来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你们出家的和尚、修道的、讲中国儒家文化必须要读,叫《复性书》。啊,《古文观止》好像收的有吧?

天风师:《复性书》,对。

南师:啊,《复性书》。就是说,恢复自己明心见性,儒家的明,他由佛家的明心见性,在药山禅师那里悟道以后,回转来找中国的文化,儒家道家本来有啊。但是呢,他也同希迁禅师一样,等于东方圣人西方(圣人)是一个东西嘛,不过他没有讲佛不对,也没有讲…他就写,做学问、读书,就是一定要明心见性。所以《复性书》就引发了后来,在他以后,到了宋朝就有理学家的出现。那么从他这篇文章,中国的道家修神仙之道也变化了。所以中国在唐代真正形成儒释道三家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是李翱这篇文章出来最大的影响。韩愈的弟子。

韩愈被贬到潮州以后,到了广东以后,他参禅了。他也悟了。不过还没有他的学生李翱的成就。李翱当时后来做了四川一方面的诸侯,很了不起的。哎,有没有做过四川诸侯,好像有,我要想一想,查一查,历史上。那么重点呢,都从曹洞这个来,药山禅师。药山禅师是真是了不起的人。药山以后呢,才有《宝镜三昧》。云岩禅师著的,传给这个曹洞的良价禅师。那么这个叫做《宝镜三昧》。从来…曹洞宗这个《宝镜三昧》,像唐代的,就是等于密宗的密法,得法的弟子、入室的弟子、入门的弟子,他才给他看。这个里头就牵涉到刚才这个《参同契》,牵涉到道家的《参同契》、易经、儒家的文化,佛家,三家合一的。这个是《宝镜三昧》啊。

《宝镜三昧》呢,我想明天开始了,今天先提一下,回去(准备)。

天风师:“如是之法”。

南师:哎,这个锦扬抄的从哪里?

古道师:“如是之法”。

南师:前面还有啊。

古道师:没有,就是“如是之法”开始。

南师:不是,你在《指月录》上抽出来,上面有一句话是哪个交给这个……

谢锦扬:洞山。云岩禅师他…

南师:哎,交给洞山嘛。

古道师:洞山交给这个曹山本寂的时候有一段对话,他说我从师父那里得到这个。

南师:对对。

古道师:说“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南师:“如是之法”,所以上面有一句么,这个由你抄啊。交给他啊,“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古道师:“吾于先师处”吧,好像。

谢锦扬:你看看这个,这是重新写的。

南师:对啊,你们给他们、他们书都有吧?

大众:有有有。

南师:那就明天开始吧,今天到这里,好不好?

大众:好。

注:本书根据南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