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这段不管,还是次序,你把它…因为你将来要到洞山,先把这段圈点完吧,讲完了。
宏忍师:昨天到这儿吧?
南师:不是,昨天是后来跳过来不管啦。原来…
宏忍师:对对对,接着下去。
古道师:今天是五百六十七页,一二三四五,第六行。然后后面是昨天跳过来讲那个李翱的那个。
南师:念到那里再说。
古道师:对,现在还是按那个继续。
南师:昨天的。
古道师:按前面那个跳过来的,前面那个继续下来。就是“僧问”。
马宏达:“特牛”,补充一下,那个特牛就是公牛,就是公牛生孩子等着去吧。特牛就是公牛。
古道师:那就是驴年去,他的意思就是不说呗。
马宏达:嗯,“待特牛生儿,即向汝道。”
南师:到驴年,你不能带过去说不说,十二生肖没有驴年。
古道师:是,所以驴年再说嘛。
南师:这都是歇后语。中国叫做歇后语,后面意思你要去理解。
古道师:对。昨天这面到了这个,僧问,“年多少也。僧云。”“问僧。年多少也。僧云。七十二也。师云。是年七十二那。僧云是。师便打。”昨天到这面以后就跳过去了,然后接下来继续。大家找到了没有?
某人:找到了。
李素美:再说一次,五百六十七页。
古道师:就从五百六十七页正中间这面,正中间这一行下面那一句。“师坐次”这边开始。
南师:你要说明一下,用白话。“师坐次”,药山禅师。“坐次”,在那里,坐在那里。说打坐不打坐不管,打坐啊,等于。
古道师:“僧问”,大家一起念啊。
大众:“师坐次。僧问兀兀地思量甚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
古道师:这是一段。
南师:对,这都懂,但是自己要体会自己哦!看这些,《指月录》,自己马上,你当时把自己就要体会进去啊!文字懂了哈?语句不要翻了。
古道师:然后接下来,“问”。
南师:有人问。
古道师:对,有人问。“(问)己事未明。乞和尚指示。”
南师:我还没有悟,我自己的事情没有懂,请你开示。
大众:“师良久曰。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於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南师:诶,你讲一下这一段,翻成白话。
古道师:对,有人问,问师。
南师:翻成白话哦,现代话,不是白话,就是现代话(来讲)。
古道师:有人问这个药山和尚,自己这个修行的事啊,没有明白,没搞清楚,或者明心见性也好,这个宗下的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清楚,还不知道,没明白,那,请师父给我指示。
南师:开示。
古道师:然后药山禅师在那“良久”,就是沉默良久不讲话。
南师:半天都没有讲话。
古道师:不讲话,然后说,“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哎呀,现在,我今天给你讲一句,这个明白的话呢,倒是不难。只要你这个在言下,在我这句话的言下里面能够直接当下承当去,明白这个事情,这样的话,“犹较些子。”那就是还有点意义。如果“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那如果你再去思量…
南师:我讲一句给你,你也去研究,思量这个问题,用思想去研究这个问题。
古道师:研究这个问题,那就成了我的罪过了。
南师:对了。
古道师:“不如且各合口”。不如咱们都各自闭口别讲了,你也别问我,我也不给你说,免得互相“累及”,互相牵累了。是这么个意思,等于说了也没说。这是一段,到这里结束了。
南师:好啊,都要参一下啊。这是讲什么意思,不是开玩笑的。
古道师:“己事未明。乞请和尚指示。师良久曰。”
南师:“师良久”,点一点。
古道师:“师良久”。
南师:“曰”。开口讲话了。
古道师:“吾今为汝道一句亦不难。只宜汝於言下便见去。犹较些子。”
南师:他说我告诉你,你马上懂了,还像样一点,好一点。如果又不懂,去研究、思量……
古道师:“若更入思量。却成吾罪过。不如且各合口。免相累及。”
南师:免得相拖累,啊。
古道师:累及,拖累。对,接下来,接下来大家一起来读。
大众:“师令供养主抄化。甘贽(zhì)行者问。”
古道师:这个念甘是吧?
宏忍师:甘。
古道师:甘贽(zan)行者。
宏忍师:贽(zhì)。
古道师:哦,“甘贽行者问。”
大众:“甚处来。曰药山来。甘曰作么。曰教化。甘曰。将得药来么。曰行者有甚么病。甘便舍银两锭。意山中有人。必不受此。主归纳疏…”。
南师:嗯?
古道师:这个该怎么断句?
大众:“主归纳疏师”。
南师:什么?
古道师:就是,前面开始弄啊。“师令供养主”,供养主就是一个斋主是吧?
南师:对,就是。
古道师:一个斋主去抄化,抄化就是去化缘吧,化缘。“干贽(zhì)行者问。”这个去化缘的时候…
南师:碰到一个(叫)甘贽的。
古道师:“甘贽行者问。”
南师:行者,就是一个居士修行的啊,参禅的,就问。
古道师:什么处来?就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供养主呢,就回答说啊,从药山来的。
南师:来化缘的。
古道师:然后这个行者,甘贽行者又问,来做什么呢?“作么。”“曰教化。”也就说来化缘来啦,化缘的。那“甘曰。将得药来么。”
南师:你是药山来,你带药来了吗?
古道师:哦,就是带什么药来的,(带)来了没有?然后“曰”,那这个供养主就问那个行者,那你有什么病吗?
南师:问这个施主,你有什么病啊?
古道师:你有什么病吗?后来这个施主,甘便舍银两,啊,“(甘)便舍银两锭。”然后“意”,他想啊,“山中有人。必不受此。”他说。问他有什么病没有?那这个施主就、甘贽就没有讲话啦,就拿出来钱,既然化缘来了嘛,拿出来两锭这个银子给他。但是说这个山中啊,山里面肯定有人不受这个,不会接受这个。
南师:药山那里人。
古道师:然后这个就是供养主嘛。
南师:化缘的。
古道师:“主归”,出去化缘的这个人回来了,然后呢把这个拿来的钱呢,这个这个…
南师:交上去。
古道师:交上了。然后药山就问他,“师问曰。子归何速。”
南师:你从哪里回来?
古道师:“子归何速。”
南师:他说你回来好快。
古道师:哦,怎么这么快回来啦?然后“主举前话。”这个供养主呢……
南师:就把这段对话……
古道师:把这段对话给他说了。然后药山“师曰。”药山禅师就说“速送还他。子著贼了也。”药山禅师说,你赶快去还给他,你着了贼了,遇到贼了。“主遂送还。”然后这个供养主呢赶快就给他还回去了。然后那个“甘曰。”那个甘贽行者就又问他,“由来有人。益金以施。”
宏忍师:给他,他说原来山中还是有人的,知道这个理的。又多布施一些钱给他,“益金以施。”更供养多一点给他。
古道师:哦“由来有人。”这是一句是吧?
宏忍师:对,对。
古道师:然后“益金以施。”那就是……
宏忍师:他前面说“意山中有人”,他懂这个理的嘛。他说你拿回去的话,人家不会接受你这个钱的,一定会再送还给我的啦。结果果然如此。所以他现在,他说,嗯,山上果然是有人的。就是说后面有高人,又多一些供养了。
古道师:“益金”,就是再添了一些。
宏忍师:添一些钱,他本来是两个银……
古道师:银锭,两锭银子,最后又加了一些钱给他。这什么道理?
南师:嗯?
古道师:老和尚为什么说着贼了呢?是嫌给的钱少了是吧?呵呵,到底,这一段公文该如何理解?我没明白。
南师:他,药山是何等人啊?那个时候都是讲能够见道没有见道嘛,开悟了没有。
古道师:这时候他已经坐道场,早就开悟了呀!
南师:当然,所以他出来化缘,这个甘贽呢,当然知道药山禅师啊!也看这个化缘主有没有真的、有见地没有,这个对话。他说你哪里来啊?药山。那带什么药?这个化缘的也并不是说没有功夫,没有见地。
宏忍师:他说你有什么病啊?
南师:对啊,也有一套的。然后…
马宏达:甘贽,甘贽是南泉的徒弟。
古道师:谁的徒弟?
马宏达:南泉。
古道师:哦,南泉普愿禅师的徒弟。
马宏达:而且甘贽还接引了雪峰义存呐,还有岩头全奯(huò),都是他接引的。
南师:对,这些人都是在家都参究的,都开悟了。你(化缘)碰到对手。因此嘛,怎么样?诶,下面就懂了嘛,意思。你讲啊,你讲啊,宏忍师,你们二宏讲啊。
马宏达、宏忍师:这段结束了。
南师:大家意思知道了吗?不是,古道说没有清楚啊,你讲一下嘛。翻成白话读一下嘛。
古道师:为什么给他又、还给他呢,说你今天遇到贼了,这个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南师:遇到对手啦。
古道师:哦,赶快还给他去,然后就还回去以后,这个甘(贽)说原来有人呐。
南师:赞叹,赞叹,果然你们药山师父了解。
古道师:山里面有高人了,然后又加了一些钱给他。那证明这个老和尚,这个药山和尚,还是说,嗯,这个两锭银子还是少了点。
南师:不是多少的问题。
古道师:供养主就是寺院里面负责出去化缘的,哦。叫做供养主。
宏忍师:化缘回来供养大众的叫供养主。
南师:后来丛林下,明清以后叫缘头,化缘的那个缘。出去化缘的,负责给大家化缘。
马宏达:他说,他去化缘碰到甘贽,甘贽跟他机锋对答,他也机锋对答。他问甘贽说你有什么病啊?那甘贽也没有回答,就拿了两锭银子给他,可见甘贽懂了。他拿银子回去的话,药山当然是责怪他了,甘贽那个居士也不是个一般的一个师父吧,还给他吧,那个也是个道人。然后再返回来……
南师:还给他也不是真还给他,都是打机锋。就是表示你的意思我也知道,测验我们派出这个徒弟有没有真道行。
古道师:供养主。这是这么个一段儿。大概明白了。大概明白,呵。
南师:所以你将来在洞山,派来化缘的碰到宏达,宏达说哪里来啊?古道那里来,哦!他说,哦,古道?江西来啊?
马宏达:给两块钱吧。哈哈。
南师:算不准就给你二十块钱算了,测验测验。不过呢,走的时候,不过你回去恐怕山里头有人不接受哦。就判断药山禅师会这样做。
古道师:然后宏达问那个人,古道这个还有力气吃饭没有,哈哈哈。
南师:对啊。
古道师:好,大家读,下面继续下来。
大众:“师久不升座。一日院主白云。大众久思和尚示诲。曰打钟著。”
南师:这个药山说打钟,上堂!
古道师:打钟!哦,“敲钟著”,去敲钟去吧。
大众:“时大众才集定。便下座归方丈。院主随后问云。和尚许为大众说话。为甚么一言不措。师曰。经有经师。律有律师。争怪得老僧。”
南师:他说有些爱讲法,“经有经师,律有律师。”嗯。
古道师:这个药山和尚很久没有上堂说法了,等于。有一天呢,这个当家的和尚就跟药山禅师说啊
南师:跟师父说。
古道师:大家都很盼望你啊,给大家讲开示啊。然后这个药山和尚回答说,那你去打钟吧!那去敲钟吧。那钟一敲,“大众才集定”,刚刚大家都集定过来,大家集合到一起来,结果老和尚便下座回到方丈去了。那个当家的和尚随后就跟着去问呐,边走或者边回方丈,送老和尚回方丈边问他。怎么这个,为什么给大众不说话,一句也不讲你就回来了呢?然后药山禅师回答说,这个讲经有法师嘛,有讲经的法师嘛。
南师:爱讲经的法师多得很!
古道师:戒律呢,有那些专门讲律的法师嘛,那你怪我做什么?你怪我不讲开示做什么,不讲法做什么?老和尚偷懒,他戒律、经论博通着呢,他就装不懂。
南师:不是。不是偷懒哦,他要大家在这里…
古道师:呵呵,看我一理解的,把祖师们都给糟蹋了。
南师:对呀!庙子在这里头不是讲经说法,(是)大家自己真修持的见地是什么。他说我等于讲过啦,无言可说啊,言语道断…
古道师:心行处灭。
南师:对啊,那个才是佛法,经律论都在内,结果还要读那么多文章思想,还要讲话,讲什么开示,天天都在开示了。
古道师:等于也是一种开示。
南师:对啊!
古道师:无言说法。老和尚们都是这样玩。
南师:这就是禅宗。你要晓得药山禅师他是经律论无所不通的!
古道师:那这样一比,老师确实是比这些,比药山禅师是辛苦多了!一讲讲几个小时,要。哈哈。(众笑)
南师:下座!(众笑)
古道师:没办法,我们笨嘛!还是您多讲一点,因为我们不是药山的徒弟,您要是碰到药山那些徒弟,您也是不用讲了啊,关键这个徒弟不是那个徒弟。
马宏达:主要是经师、律师都不肯上堂,所以老师就一个人全讲了。
古道师:然后下来继续哈,继续。
大众:“问。学人拟归乡时如何。”
南师:问,有人问。有个,不晓得和尚居士啊。
古道师:对。“学人拟”,就是要准备回到自己家乡去了。
天风师:参学的人。
古道师:该怎么弄呢?这个时候该咋办呢?
大众:“师曰。汝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汝归何所。曰恁么则不归去也。师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示汝个休粮方子。曰便请。师曰。二时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古道师:天呐!有个有个……
南师:这一段你讲讲看。
古道师:有个学人,就是有个人问他。他说我啊,学生啊,就是按我们现在来说是学生,就跟老师讲的话,学生某某。“拟”,就是准备、想,是吧?准备归乡去如何。准备…
南师:回家去!
古道师:回家乡去,回家去,该如何。
南师:你注意哦,他这句话不是真的到俗家去哦!
古道师:哦!
南师:对啊!
古道师:那个家,此家非彼家。
南师:你先把这个,怎么回家呢?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就是,回这个家去啊。
古道师:然后,“师曰。汝父母遍身红烂。卧在荆棘林中。汝归何所。”
南师:他说你家里啊,你的父母遍身都烂掉了。而且都是卧在荆棘林里头,到处。换句话说,讲你回家稳坐?你杂念思想烦恼特别多。我现在给你…没有办法的解释啊,因为你们不懂嘛。
古道师:或者说你这个四大肉身都烂完了。
南师:你父母……
古道师:你跑哪里去啊?
南师:你回到哪里去啊?
古道师:等于离开这个四大你到哪里,还是……,啊。
南师:你的妄念多,你这个心里头的矛盾啊、思想啊、佛学啊、道理啊,都那么多,你回到哪里去啊?
宏忍师:“恁么则不归去也。”
南师:这样说我就不回家了,不回去了。
马宏达:这字念恁(nèn)。
宏忍师:哦,恁(nèn)。
古道师:恁么。
天风师:这么也不行,那么也不行。
古道师:那、那样的话我就不回去了。然后“师曰。汝却须归去。汝若归乡。示汝个休粮方子。”他说,你……但是,“却”,应该是但是哈。但是你必须要回去。
南师:对啊,必须要做到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古道师:“汝若归乡。”如果你回到家乡啊,要回家乡,我告诉你一个怎么样断粮的方法。
南师:对。
古道师:就是辟谷的方法,就是不吃东西了吧,哈?“曰便请”,那请师父告诉我。“师曰。二时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
南师:早晨晚上,不是佛教过午不食,晚上不吃饭了;“二时上堂”,不许咬掉一粒米。
古道师:哦,就这样辟谷啊?
南师:没有讲这是辟谷啊,辟谷是你加上的。你看你一天吃三餐饭,没有咬破一粒米,你做到吗?哼。
天风师:就是这个过程当中都不散乱。
南师:呵,不散乱,干吞米了。不消化了。呵。嗯,这是禅宗。然后呢?再下去看。
古道师:就这一段结束了。就这一段是结束了,完整的。
南师:参一参,好好参。一涉思量统统不是啊,不是你解释、用思想去解释。
古道师:成了鬼家活计。
崔德众:老师可不可以这样解释呢?就是说你要归乡呢,教你一个休粮的方子,教你一个不吃饭的办法。他说那怎样才可以呢?
南师:就请师父指教。
崔德众:“二时上堂。不得咬破一粒米。”不吃不就得了么?
南师:呵,那才正是教人家辟谷了,他并不是教人家辟谷啊!你要是一边吃饭一边……
崔德众:那如何不吃饭呢,不咬不就得了?
古道师:如果登(登琨艳)先生的话就可以回答,我本来就不吃,你咬破什么米?然后转身就回去了,老和尚一看没办法。
南师:那摇个头,这个人不可教也。
古道师:不可教(众笑),哎哟哟,完了,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
南师:你,崔德众讲到这里,崔德众你应该记得赵州和尚说,我是勉强给你做注解啊,崔德众!根据你的刚才的思路啊,就头上安头给你做(注解)。赵州和尚说“老僧二六时中”,一天到黑,昼夜,“除二时粥饭”,早晨吃个稀饭嘛,“无别用心处。”还勉勉强强可以解释。讲的是实际功夫。随时随地都在定慧中,都在那个功夫境界中。是这个道理,勉强可以这样说啦,啊,就是你比较好了解一点啦。这个意思。好吧,再看,下文怎么说,这段完了没有?
古道师:完了,对。下一段。“师与云岩游山。”
南师:现在记录的都是,记录下来都是药山禅师的这一套教育方法啊,当时是对话,都是要点,修证去的。
大众:“腰间刀响。岩问。甚么物作声。师抽刀蓦(mò)口作斫(zhuó)势。”
古道师:斫势就是砍的那种姿势哈。
宏忍师:“蓦口”,就是迎面、当面。
古道师:就是迎面拿刀砍,他做了一个迎面拿刀砍的姿势,是吧?师徒俩在山上走路呢,游山,也就是吃完饭在山上经行啊,或者干什么,哎。
南师:以前唐宋和尚这里不是有带(刀),我们现在和尚衣省了嘛。
古道师:哎,两个带子。
南师:以前这里有戒刀的,戒刀后来中国、日本的部队,八九(十)年前我们军服,要把它,这里挂一个剑的,短剑。这样长(师比划约两掌长),这叫军人魂!军人的灵魂。战场的时候,如果真打不下去,自己抽刀自杀,不但杀人。以前的戒刀的意思,为什么和尚挂戒刀呢?戒律守不住不如自杀。后来,所以唐代有三武一宗之难,有些坏和尚就拿戒刀来抢人杀人了!因此后来把这个去掉,明清以后留个两条带子表示了。当时带的戒刀,这一段要了解这个道理。
古道师:腰里绑的刀,或者有声音在响,可能。
南师:走路时候,刀就有个套子嘛,有声音了。
古道师:然后这个云岩和尚就问他师父,问药山禅师。
南师:他说话。
古道师:问什么东西在响?
南师:其实都知道。师父,这是什么声音啊?然后呢?
古道师:结果师父…
南师:拿出刀来。
古道师:把刀抽出来,迎面做一个砍人的姿势。
南师:砍头。
古道师:然后这一段就结束了。也没说这个云岩和尚明白了什么。
南师:两个人就是这样,好像幽默开玩笑一样。其实,这个时候拔戒刀,就是随时要切断一切杂念了。嗯。
古道师:然后下来这个是昨天念过了,这个朗州刺史李翱问师的这个。
南师:这一段是中国文化的转捩点啊。
古道师:大家就干脆念一遍念过去,昨天老师讲过。
南师:这一段你千万注意,如果研究文化历史,这个时候是李商隐啊、杜牧啊,这一批名师都在这个阶段,人才济济啊。李翱在这个唐代文化,后来儒家的兴起,是个转捩点,很重要的。你看都在药山禅师手里开动的,药山的这个影响多大,普通不晓得研究看这个书就不懂了。
古道师:然后翻过来到五百七十页最后第二行这边。“月下披云啸一声”,后面这里开始。
南师:开始。
某人:上堂。
南师:上堂!他就说法了,对大众讲话。就是现在党校啊,黄埔同学,全体训话!呵,他的讲话好好听一听,研究一下看。
大众:“(上堂。)祖师只教保护。若贪嗔起来。切须防御。莫教掁触。是你欲知枯木石头。却须担荷。实无枝叶可得。虽然如此。更宜自看。不得绝却言语。”
南师:刚才你慢一点念。
古道师:“自看不得”。
南师:怎么断句啊?刚才你们念,重念。
大众:“更宜自看”逗号,“不得绝却言语”句号。“绝却言语”,对。
古道师:“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
天风师:就是其实第一个语当话说。
古道师:“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他那个本来无耳目等貌。时…”先到这边吧,先到这边,“等貌”。对。
南师:怎么说?
古道师:“上堂”,这个药山禅师上堂给大家开示说。
南师:你变成现在话来说。
古道师:祖师们呐,只是让我们好好地保护自己的这个…
南师:念头。
古道师:念头。若贪嗔痴啊等这些念头啊起来的时候呢,你要“切须”,但是还须…不是说这个东西不起,起,但是要防护好,不要让自己的这个念头,被这些贪嗔等动摇了。
南师:《金刚经》说善护念。
古道师:“莫叫”这个是什么意思?宏忍师父。
宏忍师:掁(chéng ) ,就是触动。
古道师:掁触。
南师:宏忍师来讲讲看!
宏忍师:下面我讲不来这句,“莫叫掁触。”
南师:宏达!
古道师:师父讲不来,怎办?
马宏达:心理斗争嘛,“掁触”就是心理斗争,斗来斗去,当下善护念,防御,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纠缠了。
南师:对啊,你们这样讨论就对嘛。
宏忍师:物来则应嘛,过去不留。
马宏达:后面都有。
古道师:哦,虽然贪嗔痴这些念头起来了,是要防御,是要防御的,但是你不要跟这些在那面纠缠在一起,纠缠不休。
宏忍师:然后这句,第二句就难了。“是你欲知。枯木石头却须担荷。”
南师:你讲啊,变成白话。
宏忍师:就不懂这句。“是你欲知。枯木石头”,是你想要知道,“枯木石头”,这个解释不出来。
古道师:“是你欲知。枯木石头…”
宏忍师:“却须担荷。”
南师:哪个欲知两个字啊?
宏忍师、古道师:欲望的欲,知道的知。
宏忍师:“枯木石头”。
古道师:应该是不是…
南师:你想做到贪嗔痴慢都不起,心思死了,你变成一个枯木石头一样,那个枯禅,这样懂了吧?欲知嘛。
古道师:“却须担荷。实无枝叶可得。”
南师:那你就要做到一念不生哦,随时任何善恶念都不起了,变成枯禅。
古道师:“却须担荷。”
南师:你自己要承担哦,一路就定下去。
古道师:自肯承担,是吧?认得这个,并且要自肯承担。但是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没有其他可玄妙的东西。
南师:任何起心杂念,不但贪嗔痴慢,任何微细杂念都没有。
古道师:“虽然如此。”
南师:如果做功夫做到这样,“虽然如此。”
古道师:“更宜自看。”
南师:这个里头还要看清楚,不要认为这个是悟道哦!
古道师:“不得绝却言语。”
南师:你要可以讲话、会动作哦,此心一点都没有乱过哦!这个就是定慧双修,等持了。
古道师:“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无语底。他那个本来无耳目等貌。”
南师:我现在同你讲这一套话,我现在这样给你讲这一套话。
宏忍师:是为了显示出来那个没有言语的。
南师:诶,我现在给你(讲),那个法门无言语可说,无文字可谈的。这样搞懂了没有?再来,古道你搞懂了?你再来啊,不懂你问啊,他们也讲啊,不要等我讲哦,你们也发挥。
古道师:“我今为汝说这个语。”显示的显,“显无语底。他那个本来无耳目等(貌。)”
南师:无眼耳鼻舌身意嘛。
古道师:“耳目等貌。”我今天说这个,就跟你讲这些道理,让你明白的那个东西呢,本来就无相的东西,“无耳目等貌”,没有任何相貌的。也可以反过来说,是不是也是非耳目之所到的那个意思?
南师:对啊,当然。
古道师:然后“时有僧问。云”
南师:讲到这里,他话说到这里,当时有个和尚站起来问话了。
大众:“云何有六趣。”
南师:嗯?
宏忍师:为什么有六道轮回,“云何有六趣。”
南师:半路来杀出来个程咬金,就问。
大众:“师曰。我此要轮虽在其中。元来不染。”
南师:哪两个字啊?
宏忍师:轮,轮回的轮,“我此要轮”。
古道师:“此”,此时的此,“要”是不要啊。
南师:那下面呢?
宏忍师:“虽在其中。元来不染。”
古道师:虽然的虽,“虽在其中。元来不染。”染污的染。
南师:他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啊?他说。
天风师:“云何有六趣。”
南师:对啊,六道轮回嘛。他说我那个东西,有一个东西在这个轮回里滚来滚去的,不会(染污)的。这样看懂了吗?
宏忍师:看懂了。
古道师:“虽在其中。”原来就从来就没有染污过。
南师:对啊!
古道师:原来这个东西从来就没有染污过。
南师:并不是说断去六道轮回,就在轮回里头滚,没有染污。
古道师:有一个不染污的东西。
南师:对啊,要你认清这个。
古道师:也就是有个不染、不轮回的东西。
南师:对啊!学佛是要你认清楚这个。
古道师:对。然后那个和尚又问,“问不了身中烦恼时如何。”
南师:心里头烦恼断不了怎么办?
大众:“师曰。烦恼作何相状。我且要你考看。更有一般底。只向纸背上记持言语。多被经论惑。我不曾看经论策子。汝只为迷事走失。自家不定。所以便有生死心。未学得一言半句一经一论。便说甚么菩提涅槃。世摄不摄。若如是解。即是生死。若不被此得失系缚。便无生死。”
古道师:先到这边吧。
南师:这一段话多严重啊,讲得多好。就是懂了许多佛家道理,会写文章会记经论,统统给你骂光了。不是骂哦,真实的哦。他怎么说啊,这段,宏忍你讲一下,翻成白话,现在话。
马宏达:刚才那个“我此要轮”啊,那可能断句如果这么断就好了,“我此要”,就是我这句话的大意。
南师:对对对。
马宏达:“轮虽在其中”,所谓轮是轮回啦。
南师:轮回,对。
马宏达:轮回“虽然在其中。元来不染。”这样断就清楚了。
南师:对,没有错。好,这一段宏达讲吧,还是宏忍讲?你两个宏。
古道师:宏达师来。
南师:有一个人问,有个和尚站出来问。这一段很重要啊!
马宏达:问,这个不了身中烦恼时如何,就是我这身体觉受啊,什么心理这烦恼,这个了不了怎么办。
南师:空不了。
马宏达:空不了,断不了。这个药山禅师就说,烦恼什么样子你拿来我看。
南师:对啊,烦恼是个…
马宏达:你自己仔细查看你的烦恼到底什么样子,不管是感受啊,还是思想情绪啊。
南师:感觉知觉。
马宏达:抓一个来看一看,“更有一般底。只向纸背上记持言语。”
南师:现在一般的学佛的。
马宏达:一般的修行人,学佛的、修道的,就是拿一本书背一点儿这个…
南师:经典啊。
古道师:奇言妙语的。
马宏达:奇言妙语啊,或者是…
南师:经典的道理。
马宏达:乃至于背诵整个经典,“多被经论惑。”就是被经啊、论啊这些迷惑了,看了自己没有看透。“我不曾看经论策子。汝只为迷事走失。自家不定。”所以便有生死心。
南师:没有明心见性。
马宏达:对,就是读书一般读经的,都被这个经困惑了,这个你要想超越他的话呢…应该超越它,不要被它困住,“我不曾看经论策子。”我不会整天去寻经摘句,在特别的这一些考据啊、论证啊…
南师:搞思想。
马宏达:文字上、逻辑上啊去搞思想,走那个路子一定迷惑的。“汝只为迷事走失。自家不定。”因为你自己迷惑了,所以自家看不清楚,自己心里边也搞不清,所以迷惑了,不定的、不安的嘛。“所以便有生死心。”因此就生死轮回啰。“未学得一言半句一经一论。便说甚么菩提涅槃。世摄不摄。”还没学的怎么样,像古道师说的,通常一个人来刚学一两个月或者三五年,就开始讨论什么那么大的问题。
古道师:菩提涅槃了。
马宏达:基础很浅。这个……
南师:没有好好用功。
马宏达:也没有见地,也没有好好用过功,就讲什么菩提涅槃,这个好高鹜远,脚不点地。世间法啊、出世法啊,这个四摄六度啊,“若如是解。即是生死。”就是如果这样去做的话,当然还是迷惑啦,还是更在生死(里边)。
南师:六道轮回中。
马宏达:对。“若不被此得失系缚。便无生死。”如果超越了这一套呢,能够说,一个过量的人啊,能够说不被这一些什么得失啊,对错啊,是非啊…
南师:经典的语句啊,道理啊。
马宏达:经典的语句啊,逻辑啊,不被这些困住了,那你大概有点希望,可以超越这个,可以真的有见地了。完了吧?
古道师:对对,好,大家往下继续。
南师:这一段文字搞清楚了吧?既然研究,就要搞清楚一段文字,免得下次再用力。
古道师:“世摄不摄。”就是什么出世法呀、世间法呀,这个在那乱分别一通,是吧?
南师:拿世间学问啊、出世间的经典来下注解,都不是。
古道师:好,下面继续吧,大家。
大众:“汝见律师说甚尼萨耆突吉罗。最是生死本。虽然恁么。穷生死且不可得。上至诸佛。下至蝼蚁。尽有此长短好恶大小不同。若也不从外来。何处有闲汉掘地狱待你。你欲识地狱道。只今镬汤煎煮者是。欲识饿鬼道。即今多虚少实不令人信者是。欲识畜生道。见今不识仁义不辨亲疏者是。岂须披毛戴角。斩割倒悬。欲识人天。即今清净威仪持瓶挈钵者是。”
宏忍师:这个是念qi。
古道师:哦,挈(qiè)钵,就还是拿手拿着钵的意思是吧?
大众:“即今清净威仪持瓶挈钵者是。保任免随诸趣。第一不得弃这个。这个不是易得。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此处行不易。方有少相应。如今出头来尽是多事人。觅个痴钝人不可得。莫只记策子中言语。以为自己见知。见他不解者。便生轻慢。此辈尽是阐提外道。”
古道师:好先到这儿。
南师:先到这里,这样,还没有完哦。
古道师:很长哦这一段。
南师:这一段这个和尚问如何是生死轮回,引发出来他批评了那么多。当时骂的,你看看现在更严重,一样,他在骂人。他讲得很清楚,不是随便骂人,你再解释一下,你们俩,二宏来解释吧。
古道师:二祖“宏忍”法师,哦,五祖“宏忍”。
南师:宏达、宏忍,来啊来啊,继续解释吧。就是前面的还没有完哦,刚才停掉的。
古道师:刚才这个律师说的这个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南师:“尼萨耆”是讲戒律的,戒律的。
马宏达:他是泛指这个犯戒、犯重(轻)罪的。(注:在所有犯戒种类中,突吉罗是属于罪行最轻的一类。)
古道师:哦,重(轻)罪来讲,是啊。
南师:好,讲啊。大声点!
宏忍师:他说,“(汝)见律师。说甚尼萨耆突吉罗。最是生死本。”
南师:他说一般……
宏忍师:他说一般讲戒律的,动不动这一个就犯了重罪啦,这个就犯了什么轻罪啦,或者是……
古道师:无间地狱罪啦。
宏忍师:这样哦,他说这一个,这是生死的根本,一天到晚都是在生死。
南师:计较,讲戒律就是一天到黑计较人我、是非、善恶。
马宏达:困在这里。
南师:困在戒律里头了。
宏忍师:他说虽然这样,“恁么。穷生死且不可得。”
南师:虽然你守戒守得好。
宏忍师:但是他想要了脱生死,像这样下去是不可能的。
南师:你虽然把善恶是非人我分得很清楚,规规矩矩做人,守到戒律,你想了生死这是不可能,你困在是非善恶中了。
宏忍师:他说“上至诸佛。下至蝼蚁。尽有此长短好恶大小不同。若也不从外来。何处有闲汉掘地狱待你。”
南师:这个先讲。
宏忍师:他说啊,从上(到)诸佛下到一切的蠢动含灵啊,蚂蚁啊,很小的生命,这些不管是,因为都有长有短嘛,有好有不好……
南师:有善有恶。
宏忍师:有善有恶,有大有小。
南师:有是有非。
宏忍师:“若也不从外来。何处有闲汉掘地狱待你。”假如说我们能够从一念上,能够明白了自己自心这一念,自心的这个佛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
南师:不着相。
宏忍师:不着这个外面的现象,哪里有一个人会…那这个地狱是谁给你挖的呢?“何处有一个闲汉掘地狱待你”呢?哪里有人那么无聊去挖一个地狱等着你呢?其实意思就是说,地狱天堂都是自己造的。你想了解,“你欲识地狱道。”你要想了解地狱道是什么样呢,“只今镬汤煎煮者是。”
南师:这些杀……
宏忍师:就像是我们的心,其实像有时候一念的嗔心呐,或是害人的心啊,这些已经自己心里都在翻滚看,像在烧油锅在那里翻滚了,所以“镬汤煎煮者是。”
南师:在开示。
宏忍师:这一念就已经是地狱了。所以你要想“欲识饿鬼道。”的话,那么“即今多虚少实……”
南师:做人多虚少实,吹牛说大话。
宏忍师:“不令人信者是。”
南师:幻想。
宏忍师:爱吹牛是吧?
南师:不踏实,对。你讲啊。
宏忍师:“多虚少实”吧。
马宏达:“不令人信”,失信于人。
宏忍师:然后这是饿鬼道嘛,饿鬼道就是外面看起来…
南师:都是你自己心理行为,将来的造业的结果就是饿鬼道。
宏忍师:你要想了解“畜生道”怎么来的,就看看“见今不识仁义”,做人不懂得仁义。
南师:道德。
宏忍师:道德这些。“不辨亲疏”,也不管自己的父母啊,师长啊,都不管,自以为是。
南师:学佛要度众生,自己亲属都度不了。
宏忍师:“不辨亲疏者是。岂须披毛载角。斩割倒悬”呐!他说像这样的人,哪里需要等到说你要变成畜生啊,像鸡啊、鸭啊、牛啊,其实现在就能看见了,不需要等到说变成牛啊、鸡啊、鸭,披毛戴角那个时候,才认为已经堕畜生道,其实现在自己这些行为就已经是了。
南师:拿现在话,我们人性,经常用自己的兽性来做人。起心动念,这个就是现有的畜生道了。
马宏达:老百姓骂人,常骂人畜生。
南师:嗯,畜生道。
宏忍师:还有,不要等到变成畜生被人宰割啊,“倒悬”就是地狱道的意思,非常的痛苦,像人吊起来这样叫“倒悬”,就表示很痛苦的啊。他说“欲识人天。”你要想(知道),什么是人什么是天的境界呢?他就是像现在,“即今”,我们现清净,心里很“清净”,没有什么烦恼,外表“威仪”。
南师:他骂的骂我们修道出家的啊,在家都骂了。
宏忍师:然后“持瓶挈钵者是。”他说就是要持戒啦,要修行啦。
南师:外面穿个和尚衣到处去化缘,人家烧香的三支还不够,要一百块,门口售票等等。
宏忍师:他说能够这样清净的威仪,真正的内心上很清净庄严的话,那么“保任免随诸趣。”这样的话保你人天的这个果报没有问题啦。“第一不得弃这个。”他说要“保任免随诸趣”的话,“第一不得弃这个。”你要认识心就是佛,你要认识这个。
古道师:不能离开这个去找啊。
宏忍师:这是我加的啊。这是当下这一念心,时时都是清净。“这个不是易得。”这个能够随时保持这样的清净的心,这是不容易的。
南师:念念清净不容易。
宏忍师:“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必须这样,等于说,我们说……
南师:一念不生,“高高山顶立”,忘我忘人,“极高明而道中庸”,行为处处要小心,事无大小都是戒律。“深深海底行”。
宏忍师:“此处行不易。 方有少相应。”必须念念这样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这样子才有少许的相应。
南师:才有修行的这一点可能。
宏忍师:“如今出头来尽是多事人。觅个痴钝人不可得。”现在啊,现在出来的都是这样子。
南师:现在投胎出来做人的,“出头来”,出头来做人。
宏忍师:都是好(hào)事,一天到晚闹事,让他闲着都闲不了的。想要找一个踏踏实实的…
南师:老实修行的。
宏忍师:好好的修行的。
南师:很难,都去玩聪明。
宏忍师:很难。“莫只记策子中言语。以为自己见知。”你不要只是记着这些话,佛经里的话……以为自己的知见。
南师:不要拿佛的道理啊!
古道师:当做自己的知见、见解。
南师:不要学佛修道把佛的道理、说的,拿个尺码专门看人家,自己不反省。
宏忍师:“见他不解者.便生轻慢。”然后自己生起傲慢,自己懂得背得一句两句,自己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然后看到人家不了解或者不懂这些道理,“便生”,自己就傲慢,“便生轻慢。”
南师:看不起人家,说不懂佛法。
宏忍师:“此辈尽是阐提外道。”像这样的话,就是一阐提,就是说善根不具的人,一阐提就是善不具的人。
古道师:没有善根的外道。
宏忍师:没有善根的人,就是外道。“此心直…”
古道师:大家一起来。
宏忍师:到这里了。
古道师:对。
大众:“此心直不中。切须审悉。恁么道。犹是三界边事。莫在衲衣下空过。到这里更微细在。莫将谓等闲须知珍重。”
古道师:结束了。
南师:这几句补充讲完了,他的说法。你看一通训话,这是讲佛法了,你以为禅宗光是在那里东一句、西一句,这些是重要了。那刚才怎么讲?这段补充。
宏忍师:“此心直不中。”这句话就不会讲。“此心直不中。”
南师:什么直啊?
古道师:直接的直。
南师:直心是道场嘛。
宏忍师:“此心直”,那“不中”呢?
南师:念念在空灵中嘛,在空嘛。
宏忍师:“切须审悉。”必须要仔细地在勘察自己啊。“恁么道。”假如是这样,“恁么道。”
南师:这样说的话。
宏忍师:这样说的话,“犹是三界边事。”
古道师:就是能做到这样子,还是三界边的事,还超不过三界。
南师:对,还没有跳出来三界。此心很直,念念在这个境界上,在清明,还并没有了生死,还并没有,还在三界中。都是讲真实话了。
宏忍师:“犹是三界边事。”还在三界里面。他说“莫在衲衣下空过”,像我们出家人那,穿这些衣服,出家衣服,不要在这里空过。“这里更微细在。”这里的话就是在……
南师:很仔细很仔细。
古道师:到这功夫了哦。
南师:然后?
宏忍师:啊?“空过到”还是、还是“空过”?到“空过”吧?古道师:然后就是到了这种境界啊,还有…
宏忍师:“到这里”,“空过”。“到这里更微细在。”用功点点滴滴,更仔细地、要很仔细去参究哦。
南师:最后你看,最后师父很客气,什么珍重啊?
宏忍师:“莫将谓等闲”呐。
南师:不要认为马马虎虎听过去啊!大家,大家保重,下课啦!保重!珍重。你看,他很客气吧?你要懂中国外国过去大师的礼貌、谦虚。给大家训话了以后,一番严厉的训话,最后大家,散去吧,回去吧!保重啊!好好修行。就是这样。这是上堂说法。
马宏达:后面还一句。
薛虎:还一段就完了。
大众:“太和八年十一月六日临示寂。叫曰。法堂倒。法堂倒。众皆持柱撑之。师举手曰。子不会我意。乃告寂,弟子奉全身塔於院东隅。”
宏忍师:唐文宗了,太和。唐文宗太和八年。
南师:唐文宗太和八年,晚唐时候啦,他要走啦,有一天什么?
宏忍师:十一月六日他快要走啦,“临示寂”。
古道师:临圆寂了在那边喊,法堂要倒啦。
南师:自己叫了。
宏忍师:法堂倒了,法堂倒了。
南师:就是说我要走了,这个身体撑不住了,不要了,身体坏了。
注:本书根据南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