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指月录》第20集


卷十六 洞山良价禅师(3-8)

南师:“向、功”,你把五个写出来黑板上,字,“向、功”。古道师、天风师:“向、奉、功、共功、功功。”

南师:还有呢?五首,五个方向,五位。

薛虎:老师准备好了。

南师:准备好啦!大家注意啊,我们现在是《指月录》拿出来,刚好讲《楞严经》以后,配合这个古道要恢复洞山祖庭的,禅宗曹洞宗的。他们,佛法到了中国以后,为什么到禅宗手里,剥掉了一切佛教宗教的外衣,赤裸裸地用中国文化表达?一句,等于说,一句经典、一句佛都把他拿掉,是中国文化的出场,一个佛教,全世界非常特别一个文化。

尤其是唐代的中国文化影响唐以后一千多年,所以现在大家随便讲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什么?我常常问,很笑地问他们,中国文化是什么?(讲)儒家啦道家都是狗屁,不懂禅就没有中国文化了,在唐代。所谓儒家、道家都归到佛家,三家合一归到禅里头来。禅,我们现在看来,大家讲了几次了,从六祖以后,变成曹洞宗的、接六祖的法统,我讲过哪几个重要人啊?

大众:青原行思。

南师:不对,第一个是永嘉禅师,都走一路,后来写了《永嘉集》、《永嘉证道歌》。第二个?南岳怀让。第三个?

古道师:青原行思。

南师:第四个,神会。

古道师、天风师:菏泽神会。

南师:这几个传统,这要注意的。那么他之所以影响唐代的文化……六祖这个(唐初)阶段就在逃亡,唐太宗已经刚死,唐高宗的起来到武则天这个阶段。所以武则天一方面非常敬重禅宗一位大师,就是神秀,六祖的师兄,写的偈子是“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对不对呢?他悟道了没有?悟了。他走渐修之路,由渐修见性,就走功夫的,禅定功夫,达到明心见性成佛之路。用中国文字来表达,“身似菩提树”,形容,“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推翻了印度佛教佛所讲的小乘修定的法门,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没有提了,不提,那觉得还差等。中国直接走大乘般若智慧成就禅定的路线,没有四禅八定这一套呆板的功夫。四禅八定还是唯物方面,身体方面的功夫多,心性方面的最后一点,甚至搞错了,四禅八定变成外道定。

所以到了神秀手里已经露出来了,禅宗从达摩祖师来以后,走的是完全般若智慧成就的路线,不讲功夫已经有功夫了,推翻了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依此法门,成佛之路一路到《楞伽经》所谓讲渐修成就,一步一步的,没有四禅(八定)。

可是你们注意哦,不要口头听了以为不要修定就是了,完全错了,必须走这个路。六祖也在赞成这个路,不过不讲。至于六祖后来写的偈子刚好同他相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为不用功夫修证吗?那是功夫到家,以体来讲,就是回向的问题。六祖讲的明心见性(是)直见本体、悟后渐修,功夫以、等于《楞严经》上四句话,“理需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他从这个直接一刀就进去了,单刀直入,由体而讲悟。换一句话说,先悟可以后修,或者是修悟同时,这个要注意。

你们从这个注意起呢,才可以听这些课,研究。所以我讲,给你们大家讲是,讲的好玩的。对不起啊,我讲真话,并不以你们诸位作对象。两方面都没有,此其一。

第二,把宗教的,一切的宗教,尤其佛教的外衣都剥掉了,没有宗教的迷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众生个个是佛,如何找出自己父母生来以前的本来的功能,生命的。直接走这个路线,这是禅。那么,中国从达摩祖师以后,统统照这个,直接向这条(路线)。从梁武帝以后,一直到一千多年,所以到了唐代,这把火就点得很大,几乎说禅宗影响了全世界。那现在人乱吹牛的。

其实西方文化还…西方文化在这个时候是干什么呢?在禅宗中国鼎(盛),在西方哲学文化史叫黑暗世纪,是天主教教廷那个幕拉下来,完全是困在教廷里头自己研究神学,究竟生命有个主宰没有。所谓现在的科学文明影子都还没有呢。

而这个时候在东方是、整个是,东方像一个太阳一样,它的光芒是照遍了全世界。它的影响之大呢,影响了整个的亚洲,尤其是朝鲜,由朝鲜是到日本、东南亚。凡是亚洲的世界在禅的文化整个笼罩之下,包括了我们本土的儒家、道家。你们必须要懂这个,配合自己的修持功夫。

然后回转来影响了自己本土的文化,(包括)儒家,从黄帝,轩黄帝开始,诸子百家的学问。因为禅一来,等于像,做个比方,诸子百家的文化都是豆花,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诸子百家,做好了还不能变成豆腐。豆花把它变豆腐必须靠那个卤水,呵,盐水的卤一点下去,豆花冻拢来变成豆腐了。诸子百家所有文化中心的一点就是禅,就是佛法来。这一点,东方文化是整个的起了一个大的不同的作用。现在科学所追究的生命科学啊、认知科学,包括这信息科学都在内,是这样来的。

尤其你们大家讲修持的更注意,以为禅宗讲了半天,奇言妙语那么多,啊,背起来,究竟怎么样用功夫的?好像没有讲打坐修定,打坐修定功夫都在内。不用任何…就是《楞伽经》讲,佛说的,真正的佛法有什么方法修持呢?什么法门?《楞伽经》佛答复你,“无门为法门。”没有个方法。有一个方法,不是了。那么释迦牟尼佛说这一句话的时候,他的要点在哪里?你们不是最近研究了石头希迁禅师。“无门为法门”即是“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懂了吧?这下懂了吧?

你不要说,诶,像天风说,听到老师你还要讲《参同契》,不是讲过了?好像讲过了,他就听懂了。我在当下笑,讲过了你就懂了,那我就是白玩了,还不是这回事。“无门为法门”,门门都是他的法门。包括外道、魔道也都是他的法门。啊,“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看你能够悟到(否)。悟了以后,一切都相关,不悟,一切不相关。等于我们读儒家的《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一个道理,啊,这些要特别注意的。

第三点,我们为什么提出来曹洞来讲呢?我们的因缘。因为古道发心,要振兴这个曹洞,所以从曹洞讲起。然后我叫你们注意,六祖以后石头希迁禅师,他改变了六祖的教育法吗?好像在改变哦。六祖明明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什么到了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禅师来,《参同契》一出来,里头内容明明有一些法,明明有这个。这是很难研究,你们做功夫体会才能研究。石头希迁以后的最严重的大师呢,就是这个,谁啊?

大众:药山。

南师:啊,药山了。好,对了。药山禅师讲他的出身,他先学什么啊?

古道师:博通经史。

南师:他一切经论,佛经学理统统通了,就是没有开(悟),最后完全放了,所以他的成就非常大。换句话,我们严格来讲,他见过于师,几乎超过了石头禅师。六祖也可以说,来媲美的话,六祖当然是古佛再来,不认识字,能够讲一切经。药山禅师通一切经论,放弃了一切经论。然后最得力的,他的文采风流。

这个时候呢,就是中国唐代的诗词歌赋的文章,这个文学最好最美的就是李白啊、杜甫啊这一批人,都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啊,文学里头。学禅离不开文学,注意哦,讲禅宗离不开文学。文学的基础不深厚来研究禅宗啊,上海话一句“谈也伐要谈了”,谈都不要谈了,你没有影子入的。尤其到曹洞宗,很厉害了,这是有关唐代文化。

为什么汉唐,中国文化是汉唐两代在世界上那么闻名?你看所以我们走过巴黎,走过美国,到处有唐人街,没有说汉人街哦,哈。唐的疆域的扩充比汉武帝还严重了。啊,而且唐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是、实际上是个杂的民族,杂种的民族,各种。你比如昨天有几位客人来,不是北京来,李传洪带来姓澳的,澳大利亚的澳。我一听,我说你两位哪里啊?他说蒙古。我说你们不是蒙古族啊,是匈牙利、匈奴那一边过来,三国的时候曹操那个(时候)规划过来。就是姓澳,澳洲的澳,啊,中国很少见。我(说)以前很多啊,中国一共是有一万个姓欸。譬如我们姓南的是不是由外来的姓掺杂进来,都是问题。这个民族是非常伟大一个融合性的一个火炉啊。这些都是提到有关的,禅的,所以文学特别注意。

讲到药山,药山以后倒学得少了。药山的得力的弟子道悟、云岩,就是同洞山的师父。然后,这个德诚,船子德诚,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最后下来才到洞山。那么你,刚才叫你们留意研究云岩的,他比较是渐修之路。换句话,我们直接讲话,对祖师们的批判,云岩比较是钝根的,不是利根。二十年很老实规矩修行人,二十年跟到百丈。二十年干什么?也在打坐参禅,始终悟不了,很用功,功夫方面很切实。不过禅宗呢,语录很轻视这一面,不提功夫,只提他的见地。但是我叫你们研究,他说他不像药山欸,二十年跟到不开悟,然后到哪里才悟道?悟道还、上面语录记载有分寸的,不是说“言下顿悟”,不是四个字哦!(是)“有省”,这个门打开了。可以说他也先悟到一点点,后修,靠一辈子努力修行到达。这些着眼点要注意。

而且呢,他就到他手里不同了,根据石头希迁的《参同契》一路下来,写了《宝镜三味》。《宝镜三味》内容为什么停留在那里不讲?要给你们讲太吃力了,程度问题。我也讲过《易经》,你们也听过《易经》。《易经》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你都不会背。而且什么叫偏、正、回、互,四个字,根本不知道内容,怎么说呢?所以停留在那里,叫你先了解洞山。

然后转来看到洞山了,昨天讲到洞山,洞山从六岁起就参话头了,就怀疑。六岁起读《心经》读到“无眼耳鼻舌身意”,一下,咦!佛经怎么说人没有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他摸摸自己脸,我们有啊!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有嘴巴、有身体啊!佛怎么这样说呢?他是追究这个生命的根本了,是不是啊?

大众:是。

南师:就要注意了。他等于说,现在讲他是学…如果拿现在人做比方,等于学自然科学,学物理出身,学医学出身,(学)生理出身,明明有这个生命,有这个身体,为什么讲这个生命的身体是没有这些东西呢?我们听了笑一笑,觉得乱七八糟,如果在一个智慧高的一个科学家听了是问题。哟!生命有这个东西,为什么这样讲呢?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来参话头?然后又提到,怀疑,无情怎么会说法?一切物理的东西,石头泥巴,乃至枯木、木头、树林、山林都有感情,都有讲话,跟人这个灵魂都是通的,这是什么鬼话嘛?在科学家听来说值得研究,在一般人听来你说鬼话嘛!他一直在参这个话头,对不对?

大众:是。

南师:那么这个里头有多少年他开悟呢?他见到云岩的以后,不过解决了一个问题,他说无情说法这个问题,还记得吗?

大众;是。

南师:都记得啊?他悟了,“有省”。也不是大彻大悟。他真到大彻大悟,就是古道要去的地方洞山,自己过河看到水,看水里头有他的影子,悟了。生命是两重东西,一个人活到,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父母所给我们,是个男性的精虫,父亲的精虫跟妈妈的卵蛋变出来这个肉体。而这个肉体也是两重的,这个肉体是,这个生命,看到我们一个人坐在这里,是一个花一样开瓣的。如果你现在假使研究科学、医学基因,不是前两天有位基因的专家在这里,我们这个男性精虫到了妈妈卵蛋里头两个一接触,基因配合了,它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嘛,两瓣的嘛,一阴一阳。男的精虫阳性的话,女的卵蛋就是阴性的,是两片合在一起的。然后这个基因在这个娘胎这个卵蛋里头啊,喏,它基因分化两瓣,两瓣以后变四瓣,又分开,四瓣以后是变六瓣,六瓣以后再两瓣、八瓣,慢慢…,你看,一路一路两个东西分解。这是科学生命的。现在还在搞这个。我们人类文化到现在,生命怎么来,还只研究到基因。那么在古代呢,他早知道是两个东西。

洞山过河,看到自己影子已经知道了,“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在身体上做功夫以为修行,“他”,就是这个身体,我们这个脑子有思想,现代医学讲是脑子的智慧就有思想,几千年来儒释道三家不承认。所谓唯心是什么?脑子是身体的一部分,是个根。我们那个性灵,生命的本来,通过这个脑子发生作用,它是两瓣的组合。所以他悟到了,“切忌从他觅”,背一背看看。

大众:“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南师:对,那么这个就是话头了。譬如我们刚才吃饭,晚饭,山东白菜这个煎饼非常好吃,大家吃得很高兴,“他”在吃哦,不是“我”在吃哦!你那个知道这个好吃不好吃那个自性不在白菜油条上。我们吃进来那些东西又是“他”,不是“我”哦,找生命的根本。所以,洞山祖师第一句话来,“切忌从他觅”,你不要在身体上做功夫以为是修行了,根本影子都没有。

第二句是“迢迢与我疏”啊,你是越是在身体上打起坐来修行做功夫,越来越远了。可是身体不是“我”吗?诶,“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随时离不开身体的作用,唯心离不开唯物的关系,就是回互了。要你这样参究,在禅堂里做禅定是参究这个,不是四禅八定了。这是不是定呢?这个定就高了,所谓楞严大定,如来大定,直接追寻本体。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我们离开身体能够有知性吗?能够成功一件事吗?能够吃饭吗?你离不开他,可是他是假的,不是我。后来所以讲,道家讲身体是假的,可是你离不开假,借假才能修真。钞票是假的,同我们屁相干呐!这个人几千亿几万亿,同你屁都不相干。可是你离了钞票不能做事了,没有东西买了,借假修真。“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都是“他”,生命活到是“他”起作用,你那个本性在哪里?找不出来。

“渠今正是我。”“渠”,现在到广东到香港,你像讲“渠”,就是他。他,是个代号,就是这个唯物生理这个东西。“渠今正是我”,我们现在活着所谓我,哎,古道,古道就一定这个肉体答应。“渠今正是我”,可是“我今不是渠”,你那个自性不在这里。当你睡着了,无梦无想你到哪里去了?“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不是他。这个肉体有一天他也走了,坏掉。从妈妈生下来第一天起,早就走掉了,第二天的我已经不是那个我。十岁的我不是一岁的我,不是九岁的我。啊,像我们现在九十多岁的我,同我原来妈妈生的那个我,早不相干了。譬如我们的指甲、我们的头发,每半个月理一次,每个月理一次,指甲每次剪了,剪了多少指甲?剪了多少头发?

所以我常常说,你们懂得中国文化就懂得禅。李白的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们小的时候读这个诗笑,那个时候我们八九岁、十来岁,同学们笑,这个李白真会吹牛,白发有三千丈啊?李白的头发是什么做的啊?诶,你想想看,我们一辈子的理发,每一次头发接起来有多少丈?有“白发三千丈”啊。“缘愁似个长”啊,我们心里的烦恼思想,这个东西,如果是一个物质你把它连起来,一天的思想烦恼连线起来有多长啊?啊,那李白的诗也对了。文学就是禅。“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啊,哎,我们老了照照镜子,自己满头的白发,嘿哟,冬天了,快要下(霜)了,我们自己快要死了。明镜、白发,这个很优美啊,这是文学。“何处得秋霜”,同冬天的霜雪差不多啊。这是临老的悲哀,可是文学没有痛苦,讲得很美。

同样的你看,所以你研究曹洞,刚才真的给你提出来,我说我讲到那停了,不讲。哎呀,我们这一代人,文学底子就没有。好,我们提出来,曹洞昨天讲到什么?功、向,第二个是什么字啊?

大众:向、奉、功。

南师:第二个什么呢?

马宏达:第二个是奉,第一个是向。

南师:奉,第一个向,第二个奉。第三个呢?

大众:功。

南师:第四个呢?

大众:共功。

南师:第五个呢?

大众:功功。

南师:好,这是曹洞了。到洞山手里会变出那么多花样,把整个的佛法,你看他讲到佛没有?讲到道没有?

古道师:没有。

南师:屁都不提一个。是不是佛道做功夫呢?修养功夫在内,他用文学来讲的。向是什么?即使你研究了佛学,你知道向是什么?我考问考问你们,都是研究佛学,喏,这里都是(研究)佛学,可惜了,把那个什么各个大学的宗教研究、讲佛学(的)大师找来听听,我问问他看。保你答不出来,这些教授们。什么是向?我给你点个题你就懂了。学佛修小乘道,修到罗汉道,四果罗汉,没有到罗汉果以前叫什么?

宏忍师:向。

南师:预流向嘛!啊,你就懂了。譬如你们现在,我们都在打坐修行,对不对?不管我们有没有悟道成佛,是不是在学佛啊?

大众:是。

南师:是向的功夫嘛,至少在这个方向在走。

天风师、古道师:去向,趋向。

南师:所以呢,教理上讲预流向,有一步一步的功夫的,一步一步的成就、成绩的,修行。你修行一天到什么,所以得定有未到定、中间定,啊,都有,有四禅八定,都有,这是向的功夫。向的下面是什么?

大众:奉。

南师:奉。

古道师:供奉的奉。

南师:供奉的奉,布施、供养。出来布施一切法,所谓教育,知识度一切众生,布施。佛说的两种布施。我们拿钱财布施给人家,庙子上出一点钱盖个庙子,这个人生病了没有钱,我们要拿钱的布施,对不对啊?穷人没有饭吃拿饭的,都是布施。这是有形的布施、物质的布施,不算数。法布施是精神的布施。法师们出来说法,拿智慧来拯救一切众生,思想意识的,这是法布施。布施分几种啊?

宏忍师:三种。

南师:第三种是什么?

大众: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南师:啊,无畏布施,支持,精神上。无畏布施是无形象的。我常常(被)人家问,你们学佛,什么叫无畏布施?譬如这个人快要自杀了,或者怀疑,“老师啊,我要死,我想去死了。”

“什么事啊?你那么灰心干什么?”

“哎呀,我家里出了……”你给他解决问题,“不怕。”

他说,“哎呀,我明天不晓得怎么样啦,或者明天拉去枪毙了。”

“哎呀,不怕不怕,枪毙了十八年以后还是一个好汉嘛,再来投胎就是了。”比方。给人精神的支持是无畏布施,啊,你不要打击人家。所以教育上奖励一个孩子,奖励,慢慢有到达成就,无畏布施,要学到这些。这都是“奉”。

那么,你看,所以讲到曹洞严重了吧?文学看注意,不是现在人写白话诗哦。把唐诗,为什么把……到了曹洞这个时候是晚唐,这个诗的体裁是跟到李商隐这一批人的,杜牧这一批人,诗的方向。杜甫、李白这个体裁是另一种。因为你们也不懂文学史,现在给(你们讲),禅离不开文学。我讲禅,你们也没有看我的书,我写的《禅海蠡测》,我说禅有三样东西相似,哪三样?第一样是文学,文学好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呢?你注意哦,文学好的句子,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以拿逻辑来讲文学,不,逻辑是科学,一点都不好听。所以科学的书越看越头痛,它是分析逻辑的。文学是归纳的,可以理解,言语文字表达不出来。

比如我们随便讲一首诗你们熟的啊,“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第二句,下面是什么?“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哎,我问你,“人约黄昏后”是干什么的?你们一想,哎哟,男女关系抱在一起上床。哎……“人约黄昏后”,不一定干这个坏事欸!这是上半阙,这是欧阳修的啊。“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对方死了吗?还是分手了?还是他到出国去了?想他谈一句要紧的话,不在,难受啊。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你不晓得什么…;不像现在白话诗,我想你嘛,你嘛也不想我啊!那成什么话?对呀。哦,你要懂得。你看洞山这个“向”怎么说,他第一首怎么讲啊?

大众:“圣主由来法帝尧”。

南师:“圣主由来法帝尧”。第二句呢?

大众:“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

南师:诶,所以要朗诵啰。(南师朗诵)“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这是“向”。这是什么禅呢,你说?哎,你懂了以后呢,懂了诗跟词的,在可解不可解(间),你明白了。“向”,比如你打坐起来,今天我们到禅堂两脚一盘想打坐。这个是干什么,“向”,做功夫啊,想走清静这条路,那你就要两个腿一盘,学古代的皇帝一样上朝,端身正坐。所以《大学》讲诚心正意,修身修心,端端正正坐起来。“圣主由来法帝尧”,等于皇帝登座了,你每一次盘腿打坐。“御人以礼曲龙腰”,很规矩。他说帝尧,中国儒家推崇尧舜是圣帝,公天下的,不是后来的帝王,都不谈。尧舜当皇帝,天下太平,圣人,内圣外王,他得道了,等于皇帝,他没有自己觉得皇帝,“御人以礼”,任何人来见他皇上,他还起来呢弯个腰,哎,不要客气了。“御人以礼曲龙腰”,弯一下答礼,如此而已。“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可是他做了皇帝,天下绝对太平,就是说你坐起来妄念,如闹市丛中过,尽管心里头有思想妄念动,你坐到那端然不动,是“向”的功夫。

他从文学表达佛学,表达修养。你如果不懂中国文学呢,所以现在所讲这一套有什么可讲的?现在的教育文化方面什么都没有了。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一块,五块就五块,手纸自己带,十块就十块,上当来得快。那就不要讲了。他第一个,第二个呢,讲什么?

古道师:奉。

南师:“奉”,供养。以法布施大家。喏,这个这个就更美了,这首他怎么讲呢?

古道师:“净洗……”

南师:“净洗浓汝为阿谁。”诶 ,一起念嘛。

大众:“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南师:宏忍师父,由你那个音带到,你们会念了,再来再来,这一首啊。

大众:“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

南师:这个是为什么他做这一首呢?偈子,是诗,在唐诗的,他是唐代人啊。这个是什么?

古道师:奉。

南师:就是弘法、贡献,出家。你怎么出家了?你个古道为什么出家剃了光头,父母妻子都丢掉?“净洗浓妆”,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明明是个皇帝他不当,剃个光头去出家当和尚,到雪山修道去。“净洗浓妆为阿谁”啊?为了谁呢?像一个漂亮的小姐,头发剪了,剃个青鸭蛋的光头,穿个尼姑的衣服,为了什么?为了求道。求道为什么?得道了以后利众生,度一切众生。

“子规声里劝人归”,子规是什么?鹧鸪鸟。鹧鸪鸟我们晓得小的时候,乡下晓得,春天江南更多,我们江浙一带、江西一带,三江都有。子规,“咕咕咕,咕”,古人的诗说,子规鸟叫什么?“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所以中国人很多唐诗里用到子规,出门的人一听子规鸟,怕听子规鸟,还不如回家去,去做个什么官啊?还在外面那么辛苦,不如回家吃糯米饭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是子规。所以“子规声里劝人归”啊,为什么出家自己?出家为了悟道。悟道干什么?不是为了自己那不叫佛法了,自己成就了,内圣外王,想救一切众生,度一切人,就是佛菩萨,这是功德的目的。所以“子规声里劝人归”啊!

度众生是痛苦的时候,自己修行也…啊,“百花落尽啼无尽”,像子规一样,春天永远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回去。啊,“百花落尽”,乃至一个人都不理你,不听你,你还是要慈悲布施,啊,“百花落尽啼无尽”。诶,没有人听你,只好古道一样跑到江西曹洞去啊,“更向乱峰深处啼”啊!好好去修去啊!就是黄石公《素书》传给张良,“大丈夫得机而行,而成绝代之功。不能得意而行,则没身而已。”自己归隐,修自己。这是一方面讲。

二方面也是你用功啊,我们打坐用起功夫,你打起坐来两个腿一盘,也是“净洗浓妆为阿谁”,自己找生命的本来。“子规声里劝人归”,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念头一放当下清净。“百花落尽啼无尽”,不要忘记了念念回机,归到本来无生清净的呀。“更向乱峰(深处啼)”,心里越乱,念头清净越重要。讲明白了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个就是,什么?

宏忍师:奉。

南师:功呢?

大众:“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南师:就是你用功的时候打起坐来,“功”了。一静正是禅定嘛,他不讲四禅禅定。四禅禅定(是)小乘,大乘禅定没有方法,你心里说清净,一念回机,放下就清净了。第一句怎么讲?

大众:“枯木花开劫外春”。

南师:啊,枯木花…,你身体盘脚一打坐,不是一具枯树一样?“身是菩提树”嘛,枯木。逢春,里头是生机蓬勃的。内心里头,并不是说,盘起腿来眼睛一闭,你死,死也死不了啦。诶,心里生机蓬勃。药山禅师告诉李翱,“云在青天水在瓶”,生机勃勃。里面不要把念头压下去嘛,枯木逢春。

古道师:“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

南师:讲心脉。你一静下来,里头气发动了。这个气在身里头转来转去,那么道家的奇经八脉、密宗的三脉七轮都来了。禅宗不理这一套,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是并不是不要,知道。“倒骑”。

古道师:“玉象”。

南师:这是形容词。

古道师:“趁麒麟”。

南师:诶,这是独角兽,身上的气脉在这里转。然后呢?

古道师:“而今高隐千峰外”。

南师:一下念头空了,就是身上的感觉随便你怎么样变化,乃至全身你都看到放光也不理,“而今高隐”。然后呢?

大众:“月皎风清好日辰,”

南师:“月皎风清”不要解释了吧?啊,等于秋天万里无云万里天,心中明明亮亮,正是这个时候就是用功。他都告诉你了嘛。所以你,不然曹洞你看了干什么?在那里摇头摆尾地读他的诗,他不把你赶出去才怪呢?你懂我的诗,懂个屁啊?啊,就是讲这个。你看这里不提佛法,什么涅槃啦,什么菩提呀,什么阿弥陀佛,屁都不用一个。他就用中国文学来表达了。然后呢?

大众:共功。“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南师:更妙了。你们也该…你来讲嘛,现在我这样讲了,你都会了。嘿,这个讲什么呀?

古道师:“共功”,共同的共,以后呢是,后面功是功夫的功。

南师:对了,呵,大家一切是菩萨道。

宏忍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南师:对了,也没有佛,也没有众生。什么明心见性,心也空,一上来就空嘛,随时随地,不要盘脚。

天风师:“不相侵”就是不相对立。

南师:对啊。

天风师:一体不二。

南师:都是一体不二,也就是回互,都在其内。

大众:“山自高兮水自深”。

南师:本来自然,山是那么高,水是那么深嘛。那是当然了,都现成的嘛,不是要你去用功造出来一个功夫啊,你只要静下来,你就是佛,就在道那个境界。“山自高兮水自深”啊。

大众:“万别千差明底事”。

南师:各种法门、各个宗教,宗教啊、哲学、科学,都是找这个生命本有的东西,人类众生几千年文化就是这么一件事,生死问题。

大众:“鹧鸪啼处百花新”。

南师;观音法门。正在你坐的好的时候,所以有人一下“喀!啊!”你开悟了。“鹧鸪啼处百花新”,自然的,到了那个是自然,不要你用功,这就叫,什么开悟不开悟,就开悟了。

古道师:瓜熟蒂落。

南师: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啊,是不是这样?

大众:是。

南师:好像我说的都对了一样,哦?然后呢?你看他。

古道师:功功,两个功夫的功。

南师:功夫的功。

大众:“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

南师:啊,对。

大众:“迢迢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

南师:“功功”,你们不是拼命出家要大家学佛修道用功夫吗?怎么不开悟?那都是乱讲,什么佛学,你本来开悟了,个个都是佛,此心就是佛。他第一句怎么样告诉你啊?

大众:“头角才生已不堪”。

南师:他说“头角才生”,等于那个动物生下,麒麟啊、鹿啊生下有头有角。我们中国人形容这个孩子,哎哟,你生了个孙子啊?生了个孙女,我看看!“哟,真好啊!头角峥嵘,一定有出息!”啊,那么你们有出息,跑去出家为什么?为想成佛嘛,头角峥嵘,“已不堪”,有这句功啊,已经完蛋了。

古道师:“拟心求佛好羞惭”。

南师:本来你就是圣人,个个是圣人,个个是佛,结果还要念阿弥陀佛去学佛,好丢人哦!嘿,好丢人啊!

古道师:“迢迢空劫无人识”。

南师:学佛的成就是空嘛,谁知道从父母生来以前本来就是空,我不是常常告诉你们,你们把念头空了,念头本来空你的,不是你去空它的啊!你只要认识,“迢迢空劫”以前本来就是空的,嗯。然后呢?

古道师:“肯向南询五十三”。

南师:还用什么善财童子到处求名师,访道拜佛,都是空事,白干了的,白辛苦的。你看他讲了什么?你看洞山,哈,你看他这是反动吧?哈,明明自己出家学佛,他把佛…出家学佛都是错了,他讲学佛是“好羞惭”哦,好丢人啊,一切众生本来自性是佛。嗯?

古道师:他可以那么说欸。

南师:对呀,只好你再去羞惭去吧。诶,这个“羞惭”也可以,把它改两个字,好“修禅”嘛,好修禅宗去嘛!对不对?好,第五首呢?都懂了嘛?

大众:就五首完了。

南师:五首完啦?

大众:对。

南师:那今天先五首喽,再来一首就拉痢疾了,又是一首,又上厕所一次。

古道师:对对,又一首,一首一首又一首。

南师:啊,他是这个。那么后来讲五位君臣,君与臣的用功。就是曹洞讲五位君臣,临济不用君臣,用宾主,用逻辑的方法。教育法不同。就是《楞严经》的,客尘烦恼,是客尘嘛,是宾嘛。啊,自性本来知道,那个能知之性是主嘛。就是这样。那么今天先解决这个问题,是到时间了啊?

薛虎:到时间了。

古道师:超过时间了。

南师:好了,这五首你念念看,这很好的,啊。

大众:“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

南师:做首长的,像杜书记啊,你看很有礼貌。

古道师:用那个唱吧。

南师:唱吧。

宏忍师:哦,大家唱。

南师:朗诵,不是唱。

大众:“圣主由来法帝尧,御人以礼曲龙腰。有时闹市头边过,到处文明贺圣朝。净洗浓妆为阿谁,子规声里劝人归。百花落尽啼无尽,更向乱峰深处啼。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趁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头角才生已不堪,拟心求佛好羞惭。迢迢空劫无人识,肯向南询五十三。”

南师:善财童子开悟了,文殊菩萨的弟子,《华严经》上。为了不彻底,他叫你去访遍天下名师,所以善财童子从雪山,印度,从我们中国雪山南面开发,一直走遍了印度,访问这些菩萨。“烟水南询”,走了一圈,见五十三员大菩萨。这些菩萨干什么?《华严经》的佛教,有做妓女的,有杀猪的,有做皇帝的,有做和尚的,五十三参。啊,七十二,马祖弟子有七十二员大善知识,各人教育方法不同,个个是菩萨。那么这个里头,他说你不相信再去找名师访道,研究完了再转回来,学佛。这是禅宗。这是曹洞的作风。你看曹洞,那后面你要研究这一段,唐代的文学的文化史的转变,都在这个后面的,好像有小字,有七八页吧?

大众:有十二页,十几页。

南师:里头都是每一代在研究这些东西,发挥。啊,现在怎么办?现在连文字都搞不懂啊,非断不可了,呵,要另起一段了,另一个方法来。现在只有走一条路,是自然科学的路子,就是这个话。

古道师:降低一点,踏踏实实做功夫。

南师:对了,降低一点,踏踏实实,所以走到十六特胜,走这个法门,走这个达摩祖师这一系下来老实修行路子。啊,还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么你看洞山祖师还是走这个路线来,云岩、洞山都走这个老实路线来。

注:本书根据南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