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讲到所谓无我,一切都是唯心识所变、唯心所造的道理。跟着讲到外境的无我,外面一切境界的无我。
“外境随情而施设故,非有如识”。认为一切外境,我们这个六根所接触的所有外面的境界、所有外面的现实的现象,我们所谓讲外面的现实,包括物理世界等等这些东西,他说本来也是没有的。譬如我们的建筑,上次也提到我们这个信义路上,台北市的这些建筑,几十年前同二三十年以后,都是人为假设的而变出来的。“随情”,随意识的情绪变化;“而施”,假设的、构造出来的,是唯心所造的。当然不是我们想的,我们心识变动了,借重这个外境的外力,配合内识,共同地假现出来。所以它本身不实在的,就是“非有”,并不是真实永恒存在的,“如识”。“非有”就是没有的。像我们内在这个心识的现象一样。譬如我们思想、情绪,好像觉得身体内部有个东西在做,这个东西是没有的,随时变去了的;每一秒钟(一秒钟是我们现在通常讲的话,这个话严格讲不够的。)所以每一刹那,佛学用刹那,就是说人在一弹指之间六十个刹那,那么快速,它马上变掉。所以一切的外境是“非有”,并没有,像内识一样,“如识”,像意识一样,不实在的。这个文字注意啊!
“内识必依因缘生故,非无如境。”相反的,也是相对的道理,那么讲到我们自己身体内部这个思想意识这些东西,它怎么来的呢?这个心识不能孤起,单独起作用不可能。所以唯心所变,心的表达出来它的作用、它的相(现象)和用,必须借重另外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心的一部分变出来的;“物”,就是物理的东西。
那么这个物也好、心也好,毕定不是单独能够生的,自己不能够生,也不靠他生。假使自己能够生,譬如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两个人都会生人;但是单独他不能生出后一代,必须仗两个因缘凑和,“必依因缘生故。”所以“内识(内在这个意识、心意识)非无”,不能认为像一般唯物论的断见论,认为彻底没有;它是有作用的。
“非无如境。”同外面物理世界的境界一样。物理世界境界譬如这个房子、一切东西、任何的种子,一颗种子它能生出来,生生不已。但是这一颗种子不依仗因缘的话,不靠日光、空气、水、土地等等,它是生不出来万物的。但是有些种子可以留个几千年。譬如我们现在都晓得,挖出来有几千年以上的坟墓里头带着有植物的种子,结果呢还是能够生长。那么这些东西的道理就是说:“因缘会遇时”,它还是“果报还自受”,还是能够生长得出来。一个是讲不是空的;但是也说不是有的。这个道理要搞清楚。
“由此”,由于这个道理;“便遮增减二执。”我们凡夫众生对于本体这个观念,不是把它增加上去。譬如讲有一个本体,我们一定把它想成月亮那么大、汤圆那么大、或者是我们看到的虚空那么大,或者讲到空,就把它想成像洋火一样烧了就没有;不是增,就是减。他说这个东西是寂然不动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两种执着,空、有的执着都不对。执空也不对,你认为是空,也不对;认为是有,也不对。
因此大家有个了解,你们用功打坐各种的境界都是心识所变。但是心识,你说我现在打坐什么都没有想哎,它出来一个菩萨、出来个光,这个总是了不起啊!然后
“我什么也没有想。”那已经在想。很简单嘛!这个逻辑很简单,你没有想你怎么晓得你有光啊?怎么看到有个光?那个没有觉得动念,那个就是心识的作用,此其一。
第二,它也毕竟是因缘所生。譬如你看到光吧,你身体的内部这个“物”,物质这个身体生理,内部在变化。譬如我们静坐在那里,不管你哪一种,道家、密宗、乃至各种瑜伽密宗的方法在做,你坐在那里静,是心念的、外形的静态。因为人真定下来,那个血液的循环,生理机能的照轨道的那个活动,比我们现在平常有规律,而且能够循环得更好更快。因此在这个内在就是行阴方面,我们身体这个动态;譬如你打坐在这里入定了,你心脏还在活动不在活动呢?还在活动,你的血液循环照样在动,在某一种情况动得比平常还要快,比跑步还要快,不过但是不累。在某一种情况,慢得很慢,如果做心电图的研究,它很久时间才跳动一下。时间延长了、速度迟缓了,可是不能说完全没有动;这个完全还要加上时间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内在各种境界的变化,都还是所谓“内识非无”,从因缘所生的。
因此我们由这个了解了,所以学佛学道,追究生命的真谛,不会落在增减两边,或者自己把它加上许多观念。譬如这个东西加上宗教外衣,就变出一个上帝、一个神,或者印度人……各方面,变出三头六臂,又是三个眼睛,或者是几个头,各种各样的花样,都是你心识所变,都是你心识里头有。譬如一个人看到鬼,或者梦到什么,梦到仙也好、鬼也好、神也好,或者打坐起来看到,他看到的东西一定没有超过他这一辈子知识范围的东西,或者知识范围所有的拼影把它拼拢来,都是唯心识所变的。那么你说神通看三千大千世界以外,有没有呢?有啊!那也有啊!神通也是心识所变,心识变动那个照远的功能、照大的功能它就起来了。
所以说:“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识是假境所依事故,亦胜义有。”两方面。因此说外境,像我们这个外面物理境界,乃至于你打坐起来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入定了,你说得到那个境界,还是外境。这个“外”,心识的,不是身体内外之外,外尘同内在的。这一句话也是假设,内、外是假设的分别。所以“境依内识而假立故”,还是唯识所变出来的、假现的。一切境界的有——世俗而有,依世俗的观念、人世间的习惯的思想、理念而讲有这些境界。包括佛经所说的空、有,这个还是世俗观念,因为我们人类的观念在这个里头嘛,只好拿人类的观念所到达得到的来表达。
这个心意识本身呢,“识是假境所依事故。”外面一切境界(外境),它的根本的功能是什么呢?心识。外境界没有根本的心识的功能,变不出来的,所以它是它的所依。所以这个心念这个体究竟是空啊还是有呢?是空的。可是这个空就是有,叫做“胜义有”,不是世俗的有。我们世俗的有,觉得得道、得个证果,以为得到一个苹果一样,或者证了果的时候头顶上连电灯泡都不要买,头顶就会放光啦,连饭都不要吃啊,或者自己肚子里头就长出一颗饭来了,就会饱啦!这是世俗的妄想观念,世俗的有就是如此有。它心识的存在的有不是这样的有,胜义有。什么是胜义有?形而上的,不是我们世俗所能够想象的。也不能叫它“空”,也不能叫它“有”;为了表达起见,我们只能说它那个也是有。你说我得到了空了,我证到了完全空了,空了你得道了,得到什么?得到空啊!那个空就是胜义有,也是有。
跟着另外由这个道理下去,让我们认识清楚,“我”与“无我”是学佛基本的道理。
“云何应知实无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呢)?实我实法不可得故。”最后一句是答案,讲原理的答案。“云何”,就是“怎么样说”;我们应该知道,实在除了唯心以外,没有另外的存在,所以它是彻底的唯心论。“实无外境。”一切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唯有内识似外境生”,都是内在的意识所变。变出来什么?“似外境生。”意识行久了,变成一股力量,相似的、差不多,外面这个境界起来了。所以外境界的一切都不是真实,只有相似的。即使你完全大彻大悟悟道了,悟道以后修道成道了,你能够千百万亿化身变出来另外一个我,好像同我差不多,还是有些不同,因为那个我“内识似外境生。”
譬如我们人类理想的物理世界的构造,建筑一个房子、搞一个房间,乃至插花,你插上,我一看:哎!你的花插得真好,就像真的一样!还不是真的,这个里头还是有差别。所以说,很多人喜欢神通,乃至于小的算命看相。不要去迷信了!这种事情啊,小事保险很灵,大事绝对不准。没有这回事。况且你最高明、高明到极点、百分百地准确,也不过百分之九十六、九十七,总有几分不对的,为什么道理?一切外境都是内识所变现所生的。
真正真实的我,什么是真实的我?什么是真实的法?这个真实在哪里?真实这个东西“不可得故”。一切都是幻象,都是假象。所以说,我要拼命去修道,如何得出一个道来,那已经永远不会得道了,这个道理不清楚。不过你会得道,得到了是什么呢?唯识所生的内识所变现出来的,“相似外境”,是不真实的,最后还是属于外道,或者进入魔道去了。所以我经常说:任何我们修道的学佛的,任何人学哲学的都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道理不清楚,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本来要达到空嘛,但是我们嘴巴是那么讲,你修道打坐不是在求空哎!你一定在求有,都是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这是基本的错误。这是修持方面特别注意!那么跟到他理论的分析,“如何实我不可得耶?”怎么样说真正那个我是没有的?我们这个“我”都是假象的存在。因此他分析了,“诸所执我略有三种。”人类社会的哲学思想一切的观念所认为这个生命的真我,大概他归纳起来有三种,哪三种呢?
“一者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处造业,受苦乐故。”首先一种,就认为我们这个生命的本来、这个体(生命之体),“我”无所不在,到处都有。譬如其他宗教哲学“上帝是无所不在”。乃至佛家也有这样,譬如《楞严经》,如果搞得误解了《楞严经》的道理,也认为《楞严经》讲那个心之体无所不在,这就错了。“执我体常周遍。”周就是没有一个地方不在的,遍满的。那么认为我们自己生命的本体量同虚空,虚空有多大,我们的量就有多大。“随处造业”,说哪个地方制造了这个功能、出现了我,因此有我这个生命。因为现在我们造这个业,得到这个身体、肉体这个生命,“受苦乐故”,所以这一生受苦,乃至于享受一切。虽然如此,但是认为我们有一个根本的生命无所不在、处处皆在。这是一种。
另外一种呢,“二者,执我其体虽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有卷舒故。”认为这个我啊,我们本来生命那个我,它的体永恒存在。譬如学瑜伽师的,你们真正研究瑜伽,不是你玩两个动作就是懂得瑜伽。瑜伽学派的、瑜伽哲学的理论,认为我们这个身体上面的我是假的;那么锻炼身体干什么?(认为)那个真我的东西进入这个身体里出不来了,现在我们把这个身体气脉炼好了,这个东西就跳出来了,跳出三界外,同我原来那个真我、那个“量同虚空”就合一了。很多宗教大部分哲学都如此:等我死了以后归到那个大体一起,跟上帝同在;或者回到我那个本来去了。大概我们一般人学佛修道也是这个观念,说快一点打坐,好像很快就跳出来,跳出来“唔”就到那一边去了。到哪里去了?小心!呵!那就不晓得心光啊……在哪里,搞不清楚了,一般人如此。“执我其体虽常。”
量呢?这个本来的我,他的量(大小)有多大?多高?不定。那么现在变成我们的生命,“随身大小”。我们身体小,像我的个子跟明光法师俩比比差一大截,所以他现在的“我”比我大,比我那个“我”要大得多、高得多,呵!这个“我”就是这个身体大小,像空气一样,装了多少就是多少了,这个“我”是这样的。那么像瑜伽、很多的宗教最后的哲学都是这样。
在印度当时,所谓胜论、数论,后来等于当时西方科学数理学派、数理哲学的。胜论、数论,所谓佛家称他为外道的,包括无惭学派就主张裸体,所以我们现在全世界到处登哪里跳裸体舞了、哪里有个裸体的天体会了,没有什么稀奇!几千前以前早就有很多人提倡了。人体,父母生下来本来是光的,这个衣服穿上都是自己找了麻烦!找了麻烦看习惯了以后反是使人容易犯罪,因为看了衣服就要想象衣服内在是什么,加了许多幻想;结果统统裸体看惯了,你看那个狗啊、猫啊大家裸体在跑,根本没有什么。这一派所谓叫做“无惭外道”,什么惭愧不惭愧,都是人为加上去的。
所以当时那些胜论学派、数论学派,他们的修持的方法也讲修持,也要跳出三界;根本是裸体,一进去都是天体;大家打坐,男男女女老老幼幼都是裸体,看惯了也没有什么。人嘛,同狗一样、猫一样,看惯了也没有什么稀奇的!那么,其实你看人类玩的花样几千年以前同几千年以后,没有超过。所以我们了解了古代,现在人有许多人:“唉呀不得了!”现在青年犯罪的,那想不到的都想得到了,而且所有的这些行为、犯罪古人都做过的;好事也是照旧。人嘛,不因为时间、空间的差别,他就是那么大的本事。
这些学派们很多哦!你看现在到印度,你假使到锡兰小岛上看看,也有许多人。那个小岛比较自由了,现在可以修道的人很多,修密宗啊、各种各样,瑜伽、打坐啊、脱光啊,你看各人不管各人。你穿着衣服穿皮袍也没有人管你。所以很多人喜欢跑到那里去打坐。当然你要有饭吃了,第一个要台湾的便当吃,要注意啊!这一种人他就认为这个“我”是跟着现有身体大小而转变。
“三者,执我体常至细如一极微,潜转身中作事业故。”中国有的道家也是这样看法,认为现在这个我变成灵魂,这个灵魂,我们不是看到道家许多观念人物睡着了,古代的画,画一个画,头顶上像一条线一样就出来了,这个灵魂就出去了、做梦,这个很小,认为这个体是很小的,“至细如一极微”,像个微生物一样,结果闭着眼睛在身体内部找不出来自己的灵魂。那么这个灵魂、这个“我”在哪里呢?现在是潜伏在我们身体里头,我们一切所做所为,受这个过去灵魂造的业影响。归纳起来就有所谓“我”这三种。
现在讨论。“初且非理。”第一种,认为“我”,我们的真我遍满虚空,无所不在;现在找它也找不到,无所在。他说这一种哲学的理论不合逻辑。“所以者何?”理由在哪里?
“执我常遍,量同虚空,应不随身受苦乐等。”这个逻辑很简单嘛!假使说我们有个生命的真我“量同虚空”无所不在的话,那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很小嘛,给刀、给针刺一下,觉得全体我都在痛;因为我们在虚空、遍虚空,那个地方怎么不痛啊?因为我们的“我”遍虚空嘛,所以这里揪它一下,那个窗子上应该也痛起来呀!而且玻璃不会把我们隔住了,墙壁也隔不住啊!这是不合理的。这是第一。
“又,常遍故,应无动转,如何随身能造诸业?”再说认为这个我遍满于虚空,也无所不在,真常的,它是不生不灭永恒遍在的,应该没有变动,应该也没有转动;怎么样说它跟到我们这个肉体会造业、会做一切的事、受一切的罪;高兴的时候会笑,不高兴的时候会哭,这个我怎么会跟到这个肉体来动作呢?他说这是什么理由?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