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113讲 违一因论

《成唯识论》卷一十三页,正讲到当时佛法的对所谓外道,这个名称并不刺耳的,在宗教观念上很刺耳;实际上当时的意思,我们再三提过的,凡是在心外求法的,统统叫做外道。换句话说,他对于心性的本体认识有偏差了。那么这个观念在印度的当时很严重,差不多有几十种学派。但是有一点,我们如果要研究人类文化史,看出来印度它的文化整个的体系,乃至它所谓各种的学派,有一个共通的长处,他们是始终以求证修道为目的。那么现在站在佛学的立场,尤其站在唯识的立场批驳他们,而认为他们最后对于道体(心性之体)这个见地(见解)上的偏差,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思想上的邪正的差别,逻辑上的论辩。

我想这一段有同学提议,关于上一次我们讲到的是数论,外道学派的这一套理论。可是在哲学的论辩上,非常重要;但是太哲学化了。要专门学过哲学、或者专门对于逻辑有深刻认识的,那么对这个研究就觉得非常有价值。在我们一般人,对于哲学的思想没有专修,对于逻辑论辩也没有专业地训练过的,那是感觉到干燥无味。数论跟胜论,我们上次也提到过胜论外道。那么这些东西呢,不但在哲学方面,如果我们研究佛学的有些名词,譬如四大地、水、火、风,所谓四大皆空,地、水、火、风这些名称,乃至各种佛法的数字的名称,同他们都有密切的关联。那么这些再研究下去,有专门研究哲学的同学们认为:很头大,很讨厌。想暂时把中间有个两三页先跳过去,跳过去将来把它摆在那一边作个专题的演讲、专题的研究。

现在我们十三页,翻过来十四、十五、十六页,到十六页这个地方,还是在讨论另外的学派,也是在批判他。准备从这里起,先空个三页,这三页我们将来要补充的,专门作专题来讲了,乃至配合中外的思想方面、哲学方面来讨论。

现在讲十八页的第二行开始,“有执有一大自在天,体实遍常,能生诸法。”这一段的开始。这一段,拿现在的学术观念,因为现在我们青年同学们知识渊博了,世界的文化的交流,因为传播事业的发达,都很清楚,那么这个名称呢是属于宗教哲学的范围,在国内外的大学开课,也属于比较宗教哲学的范围。

现在开始讲的,我们刚才念了三句,包含意思很多,是批判什么呢?印度当时,在佛在世的时候就有,一直到护法菩萨著作《成唯识论》这个阶段,千百年来都还存在的,甚至到现在还有存在的。这一段是批判什么呢?印度婆罗门教(在印度文化里头,婆罗门教比佛教还要古老,乃至到现在印度教也是婆罗门教的支流)。但是印度教是印度教,瑜伽(就是现在我们大家都学过的yoga)学派也是一个教派。他们的哲学思想,婆罗门教的发展下来,在当时有一派的学派叫做投灰外道。所谓投灰外道,等于我们中国过去有些修道的人疯疯癫癫的,穿破的衣服、也不洗脸的,身上脏得要命。诸位大概在台湾少看到,像我们在大陆上看到不少,有些故意变成乞丐一样,叫做修道。而且睡也不好好在家里睡,也不在庙子里睡,一定要睡在马路上,甚至要睡在牛栏、猪栏、厕所上面。在中国的道家的修道的里头也有这一套的传统,不过同印度的投灰外道他们没有亲属的关系。在另一个观点我们看到,世界人类文化为了追求一个形而上的道,有各种的方法、各种的设法子,自己要求怎么样跳出这个物质世界以外;因此,古今中外有许多走的错路都是相同的。现在讲的这一派是投灰外道,是印度婆罗门教变出的支派,他们的哲学认为。

可是我们现在讲了,同现在一千多年快到两千年的宗教思想有关的,他有一派坚执认为有一个主宰,这个主宰就是叫大自在天的天主。那么这是两个意义,一个,与宇宙万有我们生命的主宰的,这个主宰是叫大自在天的天主。大自在天在哪里呢?我们如果研究佛学的同学们都知道,三界天人里色界天的有顶天,这个是大自在天。那么大自在天,所以我们平常表达他的相貌,乃至基督教的《圣经》新约全书里头,“约翰六书”里面有一个基督教、天主教一般不大敢碰它的,譬如《启示录》,这是研究宗教基督教方面的,很不敢碰它。那么在基督教里头呢,认为这一些学问,《圣经》里头这些都属于基督教的密宗。那么《启示录》所讲的那个天主的形象,就同印度文化里大自在天的形象差不多了,都是白衣服,那个天主出来是白衣服,头有金冠,头上戴着金色的帽子,白的衣服。有各种的化身,天主教大概主要是白色的,白衣、大自在。那么,也是把形而上的道体变成一个神话、天上的神;也变成人格化,他有感情、有思想的。另一个,大自在天的天呢?这都代表道体,宇宙万物都是他的变化,世界也是他的创造;婆罗门教、投灰外道等等的思想也是如此。所以原文我们注意文字。

有一派宗教哲学执着(认为),超这个物质世界以外,作万物的主宰的,有一个大自在天;他是万物之主,万物都是他创造的。那么这个天是不是神一样,神格化;或者是同我们人一样的具备无比的威力呢?他的哲学理论也达到相当高了。现在我们讲这一段,我们很多国内外的青年研究yoga、学瑜伽的,基本理论都在这个里头出来。他说这个大自在天也代表了一个名称道体,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所谓“体实遍常”。大自在天这个道啊,他的本体是实在的,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他们的名称把他叫做大自在天。遍,无所不在、无所在,看不见摸不着,无所不在。常,是永恒存在的,不生不灭不死的。

所以婆罗门教的投灰外道早就有了三身之说。那么,法身就是大自在天的体,这个大自在天他具备了三身,体(他的实体),周遍一切处,无所不在、量同虚空。所以我们研究佛学的特别注意哟,有时候佛学思想觉得是在讲佛,实际上是讲外道思想了,就偏过去了,所以差的极微之间。所以啊,他说大自在天的这个“实”这个体啊,法身是周遍一切,量同虚空。第二个身呢就是他的第一身,就是刚才讲的,“有一大自在天体实”,这个体很实在的。第二个“遍”,是他的受用身,我们佛法后来也用到这个名称;受用身就是现在得道,受用身就是变成大自在天了,白色的衣服,金光、一身放光,为万物之主,一切天人鬼神都要崇拜在他下面,这个是大自在天的受用身。在哪里呢?在色界天上,色界天的有顶天。我们注意哟,佛法里头讲三界天人,这一部分有相的东西同他几乎是完全一样哦!所以研究佛学特别注意啊,如果没有研究过印度哲学思想,我们有时候在讲佛学,实际上讲到这个范围去了,这要特别小心!还有第三身变化身,这个变化身是随形变造,就是宇宙万物皆是他的变相。

所以可以说,我们现在讲的西方宗教,实际上五大宗教都不是西方的,都是东方文化。五大教的教主都是东方人哦,几乎没有一个西方人,不过文化是传达到西方。所以最近新出来的那个电影,很正式的耶稣的传,就是耶稣有十几年找不到,证明是在印度啊、西藏啊学这个东西;是不是,还待后人很多的考据。有赞成的一派,也有反对的一派,姑且不谈。不过他这个理论同作法,也说明耶稣穿的衣服也是白色的,也是同印度衣服一样,右肩膀这样搭过去的,一切一切都很相近;而且说达赖的宫廷里头还有个秘密的记载,在西藏学过的,回去以后给人家谋杀了,钉了十字架了,现在这个资料据说都出现了。那么这些关于考证的问题我们不管,顺便地提到。因此他们经典上讲,所谓讲到大自在天的变化身,一切有形的万物都是大自在天照他的形像变化出来;这个同西方现在流行的宗教哲学说法完全一样,它的根源是这个地方来的。这是这一派,印度哲学学派。

那么现在我们主要的不要忘记,《成唯识论》一直到现在,在辩论一个什么主题呢?佛法讲“无我”;这些宗派都坚执生命后面有个真实的我。我们真正的佛法,不管般若谈空、唯识说有,重点建立是个无我。怎么样是成佛了呢?证到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就证得菩提。现在讲的无我的建立,佛学的“如何是无我”这个真理,在批驳所有各宗各派坚执有一个“我”的有见、错误的见解。这是我们现在的主题。那么上面有各种哲学学派讨论了,现在讨论到婆罗门教的哲学了,他们坚执有一个大我,这个大自在天呢就是我们的大我,我们是他分化出来的,最后还回归于他,死了以后还是归到他的前面,最后善恶业果、果报还是由他来处理,是这样。

我们再把原文念一下,拿白话顺手把它翻译了,“有执”有些人、有一派执着了超越物质世界、人身以外,有一个真正存在的大自在天的一个体、道体;这个道体啊,它是真实不虚的,法身遍满一切处,量同虚空;他的受用身在有色天顶上,他是永远长存,不生不死。这一派这个学理。而且宇宙万有的一切东西是他变出来的,等于基督教的圣经上,“上帝照他的形状变了人”,第一天造什么,第一天造天造地,这些理论都差不多,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差不多。他说这个大自在天能生万法。这是提出来,浓缩了他们的宗教哲学的理论,执着了有一个真正的我存在,这个真我总名叫做大自在天。

现在,著作《成唯识论》的护法菩萨等批驳,“彼执非理”,他说他们所认为所坚执的这个意见在逻辑道理上不合的,见地上不通。“所以者何?”什么原因呢?他讲逻辑的论辩:“若法能生,必非常故。诸非常者,必不遍故。”

他拿一个现实的证明。现实的世界一切万法能生,生得出来一定死得掉。这个生命的东西只要有今天生,或者一千年、一百年、一万年、或者下一个钟头;他一定死,有生就有灭。一切物质的东西,存在,它必定要消散,必然的法则。所谓诸法就包括了一切事情、一切理、一切物。他说一切法如果能生,有一个东西的力量,他自己要他生出来就生出来,“必非常故”,必定不是经常存在。“诸非常者”,假使认为这个能生万有的这个主宰,他不是永远常在不变的话,“必不遍故”,不常在的东西不会遍满一切处。所以生在中国的东西美国不一定有,日本不一定有,欧洲不一定有;生在欧洲的东西,东方不一定有,西方有…,它不能遍的,在逻辑上它就有问题了。但是这几句话在古代逻辑的论辩,四句话够了。我们现在两千年后的文明的发展,思想的复杂,照因明唯识的逻辑辩论宗教哲学,这四句话是不够的,还有很多理由可以辩驳的,我们现在不演绎开了。如果演绎开来不得了了,这个里头一岔开这四句话,起码半年的课就要论辩下去了。我只提醒诸位青年同学,所谓在研究部的、研究班的念硕士博士的,这种地方就要注意了,配合宗教哲学、西方哲学要真正下一道功夫了,你才了解这四句话并不足以批驳现在的演变到三千年以后的宗教哲学的理论,(已经)不能盖遍了;那人家认为你这个思想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以偏概全,你这个也是偏见;拿你偏见的论辩否定了一切,他说也是错误的;其理由不太充分,不能满足人的思想论辩的精神。

那么我们再念一下原文,为了诸位研究起见:“若法能生,必非常故。”它不能永远,有生就有灭。“诸非常者”,你看现实的世界,一切东西有生就有灭,就是无常;不常在的东西,不能普遍存在的。所谓普遍,在时间上也是普遍,去年有、今年没有,就不算普遍;这个地区有、那个地区没有,不算普遍。说我们地球上有,太空里头没有、月球里头没有,或者火星里头没有,不算普遍;“法身周遍一切处”这个理论不存在了,他说你本身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第二段,“诸不遍者,非真实故。”既然一个东西有生就有灭,他不能遍满一切处的,这不算本体,不是道啊!我们所谓要修道证得菩提、得道,得到那个生命的真体,真正是不生不灭啊!既然在逻辑上不成立,不能遍一切处(“处”者就是空间),不能遍一切时(遍满一切时间),那么它不是道体、不真实了嘛。它有生灭,同我们是一样,有生来就有死,呆板的;一个水果能够成长,它就要腐烂的、就要毁灭的,这是万物不易的法则,不可变动的一个原则,他说你这个逻辑本身错误了嘛。

“体既常遍,具诸功能,应一切处时,顿生一切法。待欲或缘,方能生者,违一因论。”这是论辩的批驳。假使你说你这个主宰、大自在天、这个道体、道的本体,本来遍满一切处、无处不在,它是常的,永恒存在的;遍满的,没有时间可以限制它,也没有空间可以限制它。你注意啊,我们古文只四个字,包含包括那么多东西。

“体”,你讲道体,既然是真常、永恒存在、遍满一切处的话;“具诸功能”,换句话它是个全能的东西,具备了一切功德。拿现在宗教哲学的观念,可以不用功德这个名称。那么你这个本体这个主宰的就是全能、无所不能,具备了无所不能的力量。既然你认为这个主宰、这个道体具备了全能的力量,应该是一切处任何地方,月球也好、太阳里头也好、任何太空里头,一切处(空间),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时间);“顿生一切法”,他要另外存在,这个世界就永远存在;他要人类不要战争,只要手摆一下,这个主宰说:“你们不要打仗了!”英国跟阿根廷“不要乱!”两方面武器停摆了。他说有没有这个全能啊?没有这个全能。如果能“应一切处时,顿生一切法。”用不着七天来创造世界。说:我哈一口气,你看,人就男的女的变出来了。先有鸡先有蛋呢?先有外公先有外婆啊?哲学里是个大问题,宗教哲学到现在没有答出结论来。如果你这个主宰是全能的话,哈一口气,鸡也来了、蛋也来了、小鸡也来了,不需要等到今天变蛋、明天变鸡、后天又变老母鸡,没有这个事,因为你是全能的主宰嘛!何必“待欲或缘”,何必等待心里想要怎么做?这个“欲”想怎么做,做不到哦!

我想喝一口茶,必须要去打冷水,到那个烧水的地方开了瓦斯,加上时间把它烧开,还要有茶叶把它泡开,还要等一个时间,等它冷了温了,我这个嘴巴才能喝到一口茶,一切万法因缘凑拢来才构成。他说你假使这个主宰是全能的话,不必等待“欲”(心里想),也不必等待因缘凑合才现变成一个现象。他说,“待欲或缘方能生者”,你这个主宰就是能生万法,还是要第一天变出来什么、第二天变出来什么……,还是要因缘凑合拢来才能够变出来。好!他说你的哲学思想错误了,晓得吧?犯了一个矛盾,什么矛盾?违背了一因论。“一因”,现在的宗教哲学叫第一因。我们也晓得今天宗教哲学的发展,过去讲有个神、上帝、主宰,他造万法;发展到现在在学术上哲学上不那么讲了,不用这个名称了,不是叫做神,不是叫做主,也可以不叫做上帝,他叫什么?有一个“第一因”,一切万有是这个东西来的,“第一因”变出来的。

现在哲学科学“第一因”这个名称我们觉得最时髦,其实翻开佛教的文化,我们古老文化几千年早就有了,没有逃出如来的手掌心,还是佛的手掌心大,呵。他说如果这个主宰还要靠因缘生万有的话;好了,他说你小心,你的宗教哲学根本立场错误了!矛盾了嘛!那么你那个全能的大自在天这个主宰不是宇宙万有的第一因了。他说你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所以你这个哲学理论不成立。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


请购本书或者其他图书请点击https://buy.quanxue.cn或者微信联系袁老师:13138640099
联系方式:微信、手机:13711206674,或者QQ:43093713、email:43093713@qq.com;
劝学网建立了5个微信群:儒家、佛家、道家、易经、中医。需要加群时,请先加微信号:quanxue_cn
南怀瑾全集 |论语 |老子 |韩非子 |鬼谷子 |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