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014讲 八识规矩颂

乃至畜生、恶鬼、地狱这三种(同)在(第一地),叫“五趣杂居地”,普通的凡夫。

在这个高级的天人、天人里头就有分别了。欲界天,欲界天还有欲哦,同我们一样有欲哦!再上去是色界天的初层,这所以叫大家你们同学们,“三界天人表”一定记清楚啊!如果我们基本讲佛学,现在也要重新讲三界天人(表)了。就是宇宙生命的分类,分成三十三层。严格地分,六十多层。

【断录】借用来用。外层空间的生命,在佛学、两千多年、认为是六十多层,是有生命存在的。到今天自然科学太空总署你问他,月亮、月球里面究竟有没有人,他真正的负责人不敢答复这个话。还不知道诶!你不要认为人到月亮里头去了,已经证明没有人了,这是不懂科学的乱讲话。真正科学家到今天为止不敢下这个定语。还不知道。那么我们并不一定说它有没有,我们现在是讲佛学。在佛学的理念的范围,你看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高明的理论。

那么我们人,当然在“五趣杂居地”以内的。当然有眼睛、耳朵、鼻子(呼吸),鼻、舌前五识都有。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初禅就是“二地”了,超过了“五趣杂居地”到了色界天的初禅天了。这个时候,鼻识、舌识两个不起作用,只有眼睛、耳朵、身体三识还存在。怎么讲法呢?入了定的人、初禅的人,呼吸没有了、停止了么,所以鼻识不起作用了。嘴巴当然不吃东西,连口水都不咽了。你们初学打坐的还嫌咽口水啊咕噜咕噜还在咽,到了真正入初禅定以上,连口水也不需要咽了。那么呼吸自然停止了么。鼻、舌两识不起作用了,不是没有哦,潜伏了、不起作用了。只有眼识还存在、耳识还存在,所以入定的人,你叫他,有时候听不见。你拿引磬,这个引磬“叮——叮——”这么一敲,他就可以出定了。

有时候定了自己出不来的时候,你们学打坐的注意哦在家里。万一瞎猫撞到死老鼠的时候,你们在家偶然入昏沉定,出不来定,这就拿着这个东西,吩咐旁边人千万不要碰你身体,千万不要碰;更不能摇动。那么,就拿这个引磬,在耳朵边上慢慢地敲,慢慢地敲、慢慢敲,他就会出定了。所以这个叫引磬。也就是通“官印阀门”,是什么道理呢?讲物理的道理,这是中国的医学,中国道家:耳通气海,所以“官印阀门”效果大,其理由如此。拿物理的、生理的道理,耳通气海。那么这是附带告诉大家的。

所以“眼耳身三二地居”,这眼、耳、身三个识还都存在。如果超过了二禅以上,那前三识也慢慢退化了。所以真得眼神通的不是这个肉眼了,所以叫“天眼通”,不是这个肉眼。得天耳通也不是这个耳朵了。所以你们注意啊,你们一般打坐修道的,包括……这个眼睛闭起来打坐,实际上脑神经没有休息。脑神经属于什么?身识。所以脑神经没有休息,在昏沉境界里头,哦看到什么,自己以为眼通,你还正在眼识那里玩呢!哪里是眼通哦!那是神通的兄弟、老三,叫做神经。千万注意啊!有时,打坐觉得耳朵边上有菩萨跟我讲话,教我什么,也是耳神通的老弟、老四,也叫做神经,不要搞错了。换句话说,在这个时候,前三识没有离开。所以入定,不管如何走,身识。识,我们讲唯识这个识,你们注意哦,千万注意!要记得!识是三种东西一定连在一起的,心物一元的道理:暖、寿、识。暖、寿、识三样连在一起的。

所以真正入定的人,刚才为什么告诉大家吩咐家里人真正打坐的时候不要碰呢?真正入定了,身体整个的骨节、整个的经脉,软得跟棉花一样、跟面粉一样的。你就拉拉他的手,算不定把手拉拉拉出来一丈多长,因为这个柔弱无骨了。所以入定了以后,他身上的温暖、温度,(有点)低温,没有退的。甚至温度还有高温的。你看到很低的温度,摸到还有一点暖,可是你拿别的东西,拿物质的东西一接触到,假定你用个小茶壶,放在他身边,肚子、胸口这么一放,算不定过个个把钟头,那个茶壶开水会滚起来了。生命活着,暖气永远存在的。死亡就冷冻了,就僵硬了。所以暖气在的时候,生命在,它一定有暖。所以老年人为什么骨头硬了?虽然叫做老啊,老就是死亡的前面一半啊!所以啊,本省话、闽南话就叫做“顶壳壳”了,硬都可以打鼓了,他越来越……所以有暖气在就越来越柔软。所以我们晓得,经典上有时候翻译,善行功德到了,“软地”,又翻译成“柔地”,那么我们讲教理的人啊,“软”的解释啊,这个恶业轻了叫做“软”。实际上“软”也讲真正功夫的境界。禅定功夫证到了,这个肉体你不要练什么武功、不要修什么气脉,它自然柔软,越来越柔软。

那么说“暖”一定存在。寿,凡是暖、没有冷却以前、没有冷冻以前,它生命仍然存在的。所以真正入定的人,纵然一定八万四千劫,乃至于说十二万年,他只要体温还存在,他并没有离开;第八部分的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过身体。

那么这里又有人要问了,道家所说的出阴神、出阳神,那是第几识啊?这里是个问题,你们去研究研究看。有没有这回事?那是第几识的作用?第几识带什么作用?第六意识带质境。出阴神是第六意识带质境;出阳神不同了,假定修到了,几乎近于佛所说《楞伽经》佛法所说的“意生身”的境界。等于“意生身”的境界。所谓“意生身”的境界呢?报身、化身两个合在一起的。这都是实际的功夫。所以暖、寿,暖寿存在,识的作用就在那里。识,这个要注意。这个是“眼耳身三二地居”,这个作用。

第三句呢?第三句是讲意识所起的心理现状。现在我们注意,年轻的同学,还在读研究所的你们诸位博士们注意,这个就是最新的“心态学”。这就是新名词,外国人爱弄个名词,中国人随便翻译又是一门新科学。前几年,大家流行研究心理行为,现在心理行为学过去了。心灵学、心态学,又是最新一门学科了。心理的形态,其实也就是心理行为的那个形态。实际上呢,你如果跟着外国人一迷糊啊,你都搞不清楚了。实际上翻来覆去,人类玩不出新花样。还是那套旧酒,不过取一个名字你就不懂。

我们晓得唯识学里头心理行为学包括了政治领导学、工商业的领导学、心理行为学一切等等不在话下,这许多名称。心灵学、心理能力学、现在乃至心态学,这个分门别类太多了。你要把《百法名门论》有心理意识部分都要搞清楚,你就可以创作了,可以发展了。沟通东西文化、形而下的作用,我可以保证你可以写一百篇的博士论文(也)写不完,有一百个不同的题目可以做。

那么这个重点呢,研究唯识必须要研究一本书,叫做《百法名门论》,世亲菩萨作的。《百法名门论》,换句话说,它把一切唯心的心法、色法,色法就是物理。心法、色法,有为法同无为法归纳起来。这个心的作用,归纳又归纳,不是分析啊,假如像我们现在走科学的路线,要分析再分析。但是你晓得古代归纳又归纳你觉得不过瘾哪?非常过瘾。因为正好给你现在去拿学位。这个里头包含的东西你拿出来,把旧瓶里头拿出来,变成新酒去卖,你把那个旧东西归纳性地拿来分析再分析,这学问就觉得你,唉哟!好渊博哦!而实际上,古今以来,什么叫学问?唬人的,都是一切众生自生妄想。

但是,你不要(轻)看妄想哦!妄想就很伟大。诸佛菩萨神通智慧有多大,众生的妄想本事就有他那么同样的大。不要轻视了众生的妄想。科学是妄想出来的。但是呢今天科学是非常可怕!你不要认这个科学不是智慧哦!它属于什么智慧呢?是般若里头的方便般若的“工巧明”这一部分。你研究了唯识就懂了,属于方便般若里头的“工巧明”的这一部分。这是科学的这个智慧的范围。所以下面,讲前五识,包含的心态作用有几种呢?有遍行——五遍行它具足的。五遍行,具备的。我们对于五遍行特别要注意啊。现在如果名词没有分析,暂时不管它了。下面表都有,什么叫五遍行?这个诸位如果你手边有这本《楞伽大义》,你翻开下面《八识规矩颂》的法相表,里头都有了。什么叫五遍行?都有了。

所以五种遍行它是具备的。前五识,别境,有特别的境界,它也具备。善法具备了十一。讲这个前五识啊,心态作用。换句话说,有第六意识帮助它。乃至第六意识,现在心理学注意哦,所讲的“潜意识”、“下意识”,乃至于说“第六感”这些等等,还是唯识学第六识的范围哦,没有跳出来哦。

有人认为说,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所谓“潜意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那你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那是大错而特错的事,不要跟着错哦!那我的门牙更要笑掉了,连我的假牙也笑掉了!不能玩的哦,不要搞错了。你要晓得,这些所讲的是前五识配合第六识所引发的心态。“中二”,它前五识,有中烦恼的心态两个、两种。

“大八”,大根本烦恼、大烦恼的心态有八种。不具全啊,不像第六识。第六意识那坏了,善、恶、无记样样都俱全。前五识有些有、有些没有。根本三种烦恼前五识都俱全,“贪嗔痴”。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烦恼,三种,贪嗔痴它都俱全。

那么我们先讲根本(烦恼),大概提一下啊,不作详细(讲),详细在《成唯识论》里头再研究。比如眼睛它具备了根本烦恼――贪。眼睛一看到好的色相,那个眼睛就给它吸住了,它就贪起来了,贪看色相,贪住了,所以眼睛给它拉住了。别人好看的东西,譬如说这两天买金币。我看到那个台湾银行,起来一瞅,唉哟,我说街上怎么排队排到我们门口来了。我下了电梯,我说这是干什么的?说买金币的。哎呀我说这是……正好看到一切众生的贪嗔痴。这个事有什么那么好玩嘛!(据)说还有人(架)行军床啊,夜里就铺在那里等了。这很奇怪,我想我们当时如果看到金币,那两个眼睛……说“走吧!走吧!”“哦,好嘛!好嘛!”眼睛一定给它拉住,眼睛会这个贪,眼睛贪色。

耳朵贪声。所以我们文学人讲,好的歌声,听好的音乐,语音嘹亮,这个什么绕梁不绝啊!其实那个音乐早过了,那个语音在里头哇,那个就是耳朵对于音声的贪。所以眼睛嗔不嗔恨人啊?我们一切众生都是嗔恨眼睛看人。尤其人看到那个讨厌的人,就是这样,那个眼睛就马上嗔恨,这个眼睛坏的很呐!识都具备的。

但是眼识啊,譬如拿眼睛来讲,它根本三烦恼是具备的。除了悟道的菩萨、佛,能够转化了,是佛眼看众生,没有这一套。一切众生具备。可是你要晓得前五识啊贪嗔痴三样,三个根本烦恼具备的;哎,它没有犯罪。帮忙它犯罪的是第六意识。它是教唆它犯罪的。前五识啊,等于一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它很天真,有这个贪嗔痴这些根本烦恼的成分,它没有强去贪嗔痴,那个后面那个坏东西、第六意识,加上去啊,它根本烦恼了,犯罪的行为大了。所以换句话来说,第六意识想去犯罪、那个理想想去犯罪啊,前五识不帮它的忙,第六意识也没办法。它们是互相在因果在作伴的。那么前四句偈子大概扼要,详细的我们由《成唯识论》的时候再作研究。先休息一下。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