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180讲 故亦说此名闻熏习

翻到《成唯识论》卷二第60页,现在讲到关于我们修持的根器问题,以唯识的专用名词讲,即种子的问题。现在,我们是60页第五行开始,继续上一次的问题,没有完的。

“诸圣教中虽说内种定有熏习。而不定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宁全拨无本有种子。”这是论辩,上一次的辩论没有完。现在说,一切的佛经,佛所说的,所谓称“圣教中”。这个在佛学有个名称,叫做圣教量。我们学过唯识的都晓得现量、比量,世界上一切的知识学问都是属于比量,不是现量。凡是思想学问,(都)是比较出来的,是相对的,拿现在观念(讲),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现量境的那个是真理,证得了现量境就是得道了;那个真现量很难证到,形而上、形而下的真现量很难证到,一切知识都是比量。另一个量是非量,我们的幻想,靠不住的那些境界,打坐时有些出来的境界,平常的思想那是非量。再有一个名称就是圣教量,圣教量就是佛所说的佛经的内容。

现在这里提到“诸圣教中”,是讲圣教量的内部。虽然讲过我们内在的,前世今生三世因果所带来的一切种子,是由熏习而来的,都由熏习起来的,是习气养成的,但是,没有固定地说“一切种子皆熏故生”,即一切的种子统统都是由熏习来的。这里头有个问题。

“宁全拨无本有种子”,“宁”是古文,现在讲就是哪里,哪里可以说,完全拨开了“无”,哪里可以说本来是空的,完全空的,本来是空怎么生出来?无中生有怎么生这个种子,“本有种子”?乃至说,本来空当中,何以具备了一切种性?这个道理。

“然。”但是。“本有种。亦由熏习令其增盛。方能得果。”进一步说,就是说一个人,每个人生下来个性不同,譬如说我们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与唯识(有)连带关系,做个比较。以及现在的教育心理学所讲的每一个孩子的性向不同。这个性向,尤其是现代的教育,是注重性向的教育。同样父母生的孩子,每个儿女的个性不同,他的智慧,他的长处的发展,必须要了解性向,加以教育,事半而功倍。那么,我们现在晓得,这个性向的不同,都是父母的遗传所生的,那么,遗传现在看起来很重要,不过在科学上,现在还在怀疑,还在研究,人的大部分的思想观念、个性,靠遗传的影响有多大的力量,这是个问题。

在唯识方面,认为父母的遗传是四种成分里头的一种,一种当中的一小种,属于增上缘之一,等于一个人的种子的增上缘。父母的遗传,男的、女的两个人的遗传、家庭的环境、社会的环境、国家世界的环境、时代的环境,都是增上缘。每一个人生下来,他带来的种性不同,不是光靠二元和合,假设只靠父母遗传的因素而得生的,这个观念还是属于唯物论的哲学的基础。那么,在佛法里头,当然不是唯物论,而且唯识是心物一元论,认为有三世因果,不是三元和合不能生一个人。那么,当年有人也提出过试管婴儿,试管婴儿也是三元和合,不一定说一个精虫、卵藏必定成功。在唯识的观点,另一个因缘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就是我们所谓讲的唯识名词:异熟生,异熟等流的。所以,我们本论上也叫做异生性。这个力量加进去,才能构成一个人的生命。所以讲“本有种子”,是包括了三世无量劫以前,无量劫以后。

“然本有种。亦由熏习令其增盛”,一个人的性向,譬如有些人,我们看性向。如果做一个性向的调查:社会上很多人,有人有宗教信仰的,天然生下来就有这个性向。所以,你们青年同学们很多年轻就出家,在我们看来很不稀奇,他有这种性向,他不向这条路发展也没有别的方面,他到社会上也是另外的典型,乃至对一切东西的看法是悲观性的看法,一切的看法不同。可是,也有人绝对没有宗教倾向,绝对的,到死的时候还是不相信。性向不同。但是你不能说,他的自性里头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哲学因素的种性,(实际上)是有的。是因为没有经过熏习,没有爆发,都是有。因为人对人生都有个怀疑:生命是哪里来的?譬如说,今天过了明天如何?前途如何?国家的前途如何?未来的前途如何?这些都属于哲学因素,依心理(学)的观点,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就讲一个修行的人,假设有这种种子,“本有种”子“亦由熏习”,慢慢使它“增盛。方能得果”。所以,大家同学们修行,想要证果,固然有这个发心动机,不熏修来不行。所以,因此也要了解一切无量法门誓愿学,慢慢熏习,恢复那个本有种性的发起。所以,即使到成佛,一个人到成佛没有什么稀奇,因为是“本有”,我们自己有这个种性。只是这个种性被埋没了,现在经过各种熏修(恢复)。所以,我们有时候对修行,在佛学上,就用这个“熏”字,修持的事,慢慢去练习,恢复自己的本来。

“故说内种定有熏习。”因此“故说”,我们内在的种性,要想它种性爆发,发出辉煌的成果,还要熏修熏习而来。

“其闻熏习。非唯有漏。闻正法时。亦熏本有无漏种子。令渐增盛。展转乃至生出世心。”他说,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虽然说性向个性里头本来有这些种子,但是,一个人要想成道,其间,必须要经过这个过程的中间,必须要经过熏习。这个道理不是讲“非唯有漏”,就是世间法的一切种性,这个“有漏”就是世间法的一切性向。就是我们现在站在佛学的立场,佛法的立场讲,听到佛的正法(而修持)。为什么有些人说,听到打钟,到一个庙子,我们随便借用唐人张继的名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常常有人听到教堂、庙子的钟声,另外有一种感受,那种感受如果没有宗教信仰,讲不出来那一个味道;那么,有人听了觉得很讨厌:正在睡觉,把我吵醒了!管你钟不钟啊,很想把它打破了。这是个人的性向、感受不同。就是听闻正法的时候,也是熏习本来就具备有的“无漏种子”,所以,加以修持,“令渐增盛”,这个互相为因果,互相“展转乃至生出世心”,出世法的心。

譬如说,我们依学理来讲,出世法在佛学里头叫出离心,这个出世法的心很难生起来,即使我们很多人有宗教的信仰,甚至于乃至出家了,做神父啊、当牧师啊、或者是当和尚啊、当比丘尼啊,不一定说你生出了出离心,说:我出了家还不叫做出离心?那很难讲,那是生活形态的不同,离开普通的家庭,进入另外一个集体的家庭来生活,向这个修持的路上去熏修。真的出离心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除非你证果,所谓证到空果。譬如说,佛说这个物质世界是空的,你没有证到空以前,这个柱头还是有的,过不去的,一个帘子就可以把你拦住了。所以,佛经形容出离心,在《楞严经》里形容五阴的修持中间,到了想阴境界,修持到这一步的工夫,有一句话形容得非常好:“如鸟出笼”,解脱了,跳出来了。普通我们知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一种抽象的形容,如果真讲修持,它是实际工夫的境界,如鸟之出笼,跳出来。所以,真的出世心,并不是那么简单,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

所以,在经典上,在《成唯识论》上告诉我们,出离心的出生不是简单的。譬如说你喜欢打坐、喜欢修道,乃至不管你修什么道家的、瑜伽的、密宗的、显教的,你只能说你有这个性向;没有证果,没有生出真正的出离心,甚至我们有许多人讲:哎呀,我这个修道要在世间啊,要做很多的救世救人啊,那都是自欺的话,自己都救不了!要真正救人救世的话,除非自己有所成就,自利而后利他。自己没有成就而救人,就如同我不会游泳,看到一个人掉下水里去,只好在那里叫。假使真要成就的话,一个指头可以一吊就上来了,那多好呢,可能不可能呢?可能。非要经过四禅八定,出离心的生起而得成就的,真得“出世心”。所以,出世心这个名词很容易懂,但要修证到达,非要经过熏修,就是刚才讲的“熏习”,“令渐增盛”才能生出“出世心”。

“故亦说此名闻熏习。”因此在佛学的学理上,在唯识的学理上,叫做“闻熏习”。所以佛经上经常提到多闻,多闻就是多听,多听善知识的请教,多了解;多听也包括多研究。譬如到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时代,以佛法的理想,还不是末法时代,还是像法时代,经教佛像还在。到末法时代,佛教没有了,佛也遭遇业果,到那个时候完全没有佛教了,剩下来的人只晓得一句“阿弥陀佛”会念,或者有几个咒语还剩下,到那个时候是末法时代了,什么都没有。“此”,因此。我们现在的“熏习”多闻,一切经教还在,自己多去研究,中间修持的方法都可以找得到。所以这里说,“故亦说”,这种的路线,在学理的名字叫做“闻熏习”,多闻多研究。

我们晓得研究佛法是四个步骤:闻、思、修、慧。多“闻”,这就是科学性的,所谓科学性是先从理论系统地了解,假设修持,应该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这从多闻来,要知识渊博;然后“思”,好好地研究,慎思明辨;研究好了“修”,正式放下来修持求证,由求证当中所谓大彻大悟而成就;成就了,得出世法的智“慧”。闻、思、修、慧,这是四个阶段。闻什么呢?是教理行果,研究圣教,佛经的理论,这个理论通了,教理行果加以修行,所证到的,求证到的确有这一件事,所以叫做得果位,有结果,“教理行果”。

那么,这还有相类同的四个字,这个宗教性多一点,“信解成就”,知道了这些教理以后,绝对的相信,理论清楚了;但是迷信不行,要理解,还是要研究,佛法不是注重迷信,不是光崇拜,说拜拜佛啊,烧烧香啊,我会成佛,没有这回事。那不过是实行你的善心,一种信仰,这不是证成的道理。信解,要理解到,道理上要通达,还是注重于修行,实行、证得这个果位。

所以,这就是佛教经过中国文化的整理,这四个步骤是天台宗与华严宗所归纳出来的,差不多是呆定的。所以,现在我们讲到“闻熏习”,修行是从闻开始,多在理论上了解,慢慢地熏习自己固有的种性。

“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无漏性者非所断摄。”所以说,讲到真正的修持,是闻、思、修、慧,刚才提到的四个阶段。真正所谓懂佛学(的人),我们也看了几十年,虽然我们过去看到大陆上老辈子的学者,居士当中最有名的,法师们不管了,出家法师有显教的,密教的很多活佛,有些都是我皈依过的师父,跟着学过法的,如贡嘎师父、根桑上师等,这个活佛那个活佛一大堆,法师们暂时不谈,我没有讲活佛在内,没有讲评语。

居士们,譬如欧阳竟无先生,我们是忘年(之交),年龄相差一大截,是朋友,我可不是他的学生。跟着他的系统下来,就是熊十力,你们年轻人都知道,很有名的了,熊十力先生下来的这个系统,现在还有几位学者,年纪都很大了,都是他的学生。佛学非常高明,讲修持,个性看了我都有点害怕,我当时(觉得),研究佛学(若)原来如此,我就不搞了,脾气比我还大啊。很多行为方面,个性方面奇奇怪怪的,有时候为了一毛钱都争的很厉害。我说:学佛修行若到了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可谈的,这个很多。那么,看了有很多人佛学学的很好的,人很古怪,同现实的世界距离太远,连这个人的样子都有些变了,岂止这四个字: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人蛮多,不合于现实世界的那个时代,宜就是适宜。

你们诸位同学注意啊,不管在家、出家的,我们常常发现,读书读多了,很多不通世故人情,不合时宜,时代所不需要的,变成废物,个性古里古怪的。如果学佛学到这样,绝不是佛(法),佛法是合时宜的。所以,一个真通了佛法的人,他比普通人应该还要普通,一切近于人情,这个道理就很严重了。

所以,在“闻熏习”当中,当我们研究这一门学问,准备开始修行,在接受这个“熏习”中间,“有漏性者”,凡夫的有漏性包括一切心理,就是说以普通人凡夫的心理,基本的,我们佛法归纳起来:贪、嗔、痴、慢、疑。所谓根本烦恼,一切的贪、一切的执着、一切嗔心、一切痴。什么是痴呢?譬如多情,多情就是痴,多情的结果,任何一点心理作用,也是心理的归纳,详细的分析,诸位要看《百法明门论》了,那还是归纳。贪嗔痴慢疑这个是总归纳。

在佛学里头,这个叫做思惑,贪嗔痴慢疑是思惑。就是我们观念上,不要你去想,它本身就是一股力量。我们人对哪样不贪?第一个基本的是年纪,像我们总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多活几年。所以,有些老朋友来找我谈学佛,他打坐,我说:你为什么学?为了健康长寿嘛。我说不要学了。佛法叫你不要贪嘛,“无寿者相”,今天死、明天死、昨天死差不多,床上死,在医院里死,都差不多,反正有这一天。

贪着这个长寿,有没有这个方法?有,可是这个动机不应该有。因修行做工夫而附带地达到而不在乎,那个可以说是无贪心。为什么要获得长寿?就是身见。刚才讲贪嗔痴慢疑就是惑,前天我们讲到带业往生的见思惑,这个就是业。

见惑是什么?观念理解上的:身见、邪见、边见、禁戒取见、见取见,这五个是属于见惑,就是思想上的迷惑。所以,我们对于自己有了这个生命,这个身见很严重。如果真要闻法,理解了佛学以后,晓得这个身体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等于电通过了这个电灯,通过了这个机械,其实这个电能是无所不在的,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是我们真正生命后面的那个生命功能,要找回来自己生命的功能,就是证得了道。尽在这个上面(身体)搞是靠不住的,这个一定要毁坏的,这个机器用一用就完了,这不是我们。可是,一切凡夫被身见困住了,身见就是见惑上的第一个,很讨厌的,身见。譬如诸位大家天天在打坐,最大的痛苦就是身体障碍呀,结果这里痛,那里酸,哪里难过了。那么修气脉的朋友认为身见是最宝贵的。哎呦,我气脉通了!这个气脉通,通到哪里去呀?是通到电力公司去吗?还是通到自来水厂去呀?你再通还是离不开身见。

所以,气脉是一种方便的说法,是经过禅定啊,你现有的这个身体所必需要(经过)的,但是它不是佛法最高的究竟。这些观念就要靠“闻、思、修”了,先要把这个理论懂得,不然就搞错了。所以,这个身见很严重。如果真懂了佛法,由闻、思这个阶段,晓得色身的存在是我们借用的,真正的生命通过借用(色身)在这个世界用,这个肉体只能在这个世界里;假设在另一个星球啊,这个肉体不能活得了。可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功能的那个生命,到任何一个世界,乃至我们现在假定说到任何一个星球,没有妨碍的,都可以活着,肉体就有困难。所以,我们这些理论都要懂得。

那么凡夫的有漏性,就是由贪嗔痴慢发出来的。刚才讲了,我们这个痴方面,哪个人不痴?哪个人不贪?昨天还有一个同学来谈,我说:是非太分明就是嗔心,这个话很严重了。这个同学就问:是非分明怎么是嗔念?是非分明的人嗔念一定大。这个善恶是非是拿人世间的标准,人道方面的标准,而且有许多道德性的善恶是非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两样。所以,拿形而上的道体来讲,这个是非不是绝对的标准。像我们今天大家穿的这个时代的衣服。刚才吃晚饭的时候跟一帮老朋友谈衣服的问题。那么,现在看来很习惯。在我们当小学生的时候,看到这些女同学还要膀子露到这里,那我们敢看啊!?我们小孩子喜欢看啊,偷偷看。老头子们骂:这是妖怪呀,那还得了!我想想,我们当年那个老师们,父亲(辈)老师们,看看现在女同学们穿的衣服,他们大概会发疯了。要发疯,这个世界怎么变成这样!

这就是此一时,非比那一时,究竟哪个对呢?无定论,这是哲学的道理讲。所以,人的是非观念,真正的是非不是这个,除了菩提道以外,没有真正的是非。人为的一切是非很难定标准,但是,它是公德,为什么呢?处在人类的世界,一定要照人类世界的标准来做,所以它是公德,是有这个是非。我们讲形而上的是非就很难讲,因此说,是非分明是嗔心所发的。

那么,你说这个人,对什么事情都没有是非善恶观念,个性好不好呢?那就是得道了?不是,他是大痴,大痴痴到同白痴一样了,是非都分不出来嘛!所以,能分别善恶是非。所以《维摩经》一句话:“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对于世间法的善恶是非分得很清楚。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