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生已灭。无自体故。”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心理作用要搞清楚噢。佛都告诉你了,我们大家念《金刚经》:“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要在那里打坐,明心见性要见哪一个心啊?你们要见哪个心啊?过去心不可得,过去过去了嘛;未来心不可得,未来还没有来嘛;现在心,所有的现在它都不停留,空掉了,现在心不可得。你要明心见性,见哪一个心?
所以,你看禅宗的典故,你们都知道,我们禅宗最有名的,在唐朝有个德山祖师,在四川讲《金刚经》最有名的,讲得非常好,是个大法师。所以,那个时候啊,外省各地都晓得四川有个大法师,把他的法名、法号都忘了,外号叫他“周金刚”,讲《金刚经》讲得好。讲经的法师认为,一个人学佛到成佛之路,非三大阿僧祗劫不能成佛,结果听说江西、湖南一带有禅宗的出来,一念顿悟,立地成佛。哎!那是魔说的话!那是魔啊,魔道。他发愿,非要出来消灭这些魔道不可。因此把自己的《金刚经》的著作,古代没有印刷啊,都靠写呀,挑起来。
我们读书时也挑啊,我们读书出来同你们不同噢,那个书箱啊不是皮箱啊,我们在座老辈子的都知道,竹子做的,后来又有藤结的,已经很进步了,那个竹子箱方方的,好高好大。挑书箱出来,到了湖南。禅宗那个时候都在湖南、江西一带流行,所以,和尚们都在湖南、江西两省走来走去,叫做跑江湖,“江湖”是这个意思,江西、湖南,是这样来的。现在讲跑江湖,好像就是卖膏药的,这是两回事了。
那么,他到了湖南一带,哎!那个时候,湖南、江西一带南方的禅宗大流行。四川经过这一路下来,到了湖南境内,交通当然没有那么发达,他在路上肚子饿了,看到有个小茅棚搭在那里,卖点心的一个老太婆。这个老太婆学禅的,参禅,这个老太婆很厉害了,悟了道的。你看,悟了道的不一定跑到十一楼打坐喽,她去做小生意卖点心去了。这位周金刚看到有卖点心的,就把担子一放,肚子饿了想吃点心,这个老太婆一看这个和尚,心里有数了。得了道的人、悟了道啊,没有神通也有通神了。
她说:“法师啊,你哪里来啊?”“四川来。”她问:“你挑的什么东西啊?”“书啊。”“什么书啊?”“《青龙书钞》”,他自己著作的名气很大,就是解释《金刚经》的。这个老太婆学禅啊,她当然晓得这个名称,她心里晓得:这是某人啦!哈,某某法师。“好,那你法师是讲《金刚经》的啊?”老太婆也把那个便茶倒了一杯给他喝,喝完了他要买点心,问这个老太太:“老居士啊,我要吃点心啊。”老太太:“对不起啊,法师,我这里的点心规矩不同。我有话问你,你答出来,我供养不要钱;答不出来,出钱也不卖。”德山禅师一听,这个人很古怪,他说:“好吧,你问吧。”她说:“法师,你不是讲《金刚经》吗?”他说:“对呀。”“《金刚经》上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法师,你要吃点心,请问你点哪一个心啊?”好了,愣住了,老太太说:“对不起,我点心不卖,你请吧。”第一棍就把他打闷去了。所以,后来到了江西,就投降了,结果自己的著作就烧掉了。
那么,烧掉了以后,他讲了两句名言,认为学问、学理讲得好有什么用呢?出家是为了修道,学理有时候没有用。“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那个哲学思想、那个理解之高有什么用啊?学问好与修道(一点都没有用),真到万缘放下的时候,这个思想没有用了。“竭世枢机”,用尽了心思,“似一滴投于巨壑”,用尽了心思把书写好,文章写好出了名,这些用心有什么用啊?等于一滴水滴到那个山谷里头去了,无底的那个山谷里头。那个自性般若智慧的大海,那个无量大,无边的广阔,这学问有什么用?
我们岔进这个禅宗的故事,就为了说明本论当中的一句话,“未生已灭。无自体故”,已生的已灭,过去了;当生的现在,也空了;未来还没有来呢。你说我想想:我下一个念头要怎么想,你那么一想不是下一个念头,是现在念头又空了嘛。所以,“未生已灭。无自体故”。怎么叫“未生已灭”?虽然“未生”就不是现在,现在也本空嘛,这是讲本来空的道理。
“依生现果。立种子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但应说与果俱有。”对第二点的理论反复多解释一点。那么,我们讲一切众生有种性、有种子的,“依生”,根据现有的生命,根据现实“现果”才会看出来过去的果,果报。“立种子名”,因此在理论上建立了这个种子,学理上的这个名。“不依引生自类名种”,并不是说,我的心里现在有个什么想法,这个想法会引出来同类的思想,没有变,那糟糕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心理现象不会是这样,“不依引生自类”。如果心理的现状能够“引生自类”,我们一个学数学的人,什么都听不进了,看到人:哦,有多少数字啊?那神经了,那就不对了。“不依引生自类名种。故但应说与果俱有”,所以在理论上说,这个种性哪里来的?种性如何看得出来?从果上看出来。
等于我们人世间道理一样,一个东西的好坏。譬如一个青年人,我们现在看一个小孩,你能够断定他一辈子将来是做什么?谁都不敢吹这个牛,你算命也好,看相也好,不敢断定。必须等人生的境界,也是依果索因。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一个人活了一辈子,等到死了的时候,盖棺论定,棺材盖下去了,这个人算是什么?忠臣奸臣?好人坏人?依果索因。但是,依我看人生的经验,我常常有个理论,盖棺论都不能定。我发现有许多人冤枉在棺材里头,带走了,乃至受了几千年的冤枉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伟大的许多人、事,我是崇拜那些人是菩萨。人类的是非善恶没有公论的,很多人是冤枉带进了棺材去。所以:盖棺未必论定,这是我的话。如果这个坏人早死几十年啊,你还不晓得他的坏,你能说盖棺论定吗?
但是,在我们凡夫境界,所以佛经有四句话,我们要注意啊,尤其我们做人做事,尤其出家、在家修行的同学们要注意:“菩萨畏因”,真的修行的人,菩萨,起心动念,这个思想想一下自己都害怕,不敢乱想,怕错了因果。“凡夫畏果”,普通人要看最后的,最后受了报。譬如说,你要买股票发财,“买不得啊,这个东西不能玩啊!我也喜欢,不敢玩呀,不得了呀!”哎,每个人都有这个观念,很危险。“不过,凭我这个判断,凭我的聪明,不会!”最后,我也看到老辈子的朋友、年轻的同学,凭他的聪明,最后还是完了。所以,前天我给一个同学打电话:“怎么样啊?”“老师啊,惨不忍睹啊”。我说:“这就叫作凡夫畏果。”“嗳,对了、对了、对了,老师啊,就是这个话。”不能干的事你不听话,凡夫畏果。所以,在果中产生这个因,第二个理由来说明,它的种子是建立在果上的,与“果俱”生的道理。
第三点,“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所谓种子理由的第三点,就是说,一个行为、一个思想、一个动作,“恒随”,永恒地跟着在转动,跟着生命,昨天、今天、明天,永恒在转。“要长时”,要长时间这一类,连续不断在转,永恒“相续”。到了最后的结果,到了“究竟位”才构成种子,这就叫“种子”。这个理由是,“此遮转识转易间断。与种子法不相应故。”“转识”,我们这个思想、心理意识的作用随时在转变、转念。“转易间断”,在转变的时候有间歇性的,有间歇性的不算是种子,构不成种子,它构不成力量,“与种子法不相应故”,这一类的观念、思想不叫作种子。这个道理,“此显种子自类相生。”这个理由就是,我们这个心意识的作用构成“种子”是“自类相生”,说构成一个习气,同样一个行为,譬如喜欢打牌就是习气,喜欢抽烟、喜欢喝酒等,“自类”,它本身连续下去。这是种子的道理。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第四点,这个不是明心见性的那个“性”。所以我们看佛经,常常一个“心”、一个“性”把我们迷惑住了。因为我们习惯的观念,一看到“性”字就以为是明心见性讲那个本体的性。有时候,因为我们过去古文的词汇不够,这个“性”字有时候是假借。性质,譬如我们现在假设在科学上应用:这个东西的性质是什么?有时候用:性能是什么?“性能”跟“性质”严格讲起来,在逻辑上这两个名称不能随便(互)用,有差别:一个是能;一个是讲它做成物质以后,构成后天应用的这个作用。
所以,这个“性”是“决定”性的。所谓种子啊,是前因带来的,“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有“决定”性的,前生带来的。譬如这个人的个性特别不同,有人个性就是坏,好好的他自己都跟自己起烦恼,照照镜子看自己,一天不找几个烦恼来发发脾气,他过不了日子,他的种性坏,带来的。“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性的,这个叫“种子”。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种性转了,就是转这个种性,转成佛性,佛是纯善的,要注意噢。
第四点为什么理由呢?“此遮余部。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因缘义。”这个理由啊,唯识家为什么成立六种种性的理由?这是讲,佛过世以后,不属于唯识学派的佛的弟子们,小乘学派的“余部”,其他那些宗派,他们的理论是“执异性因。生异性果”,有不同的因果观念。那么,他们忘记了一个理由,(对)“因缘”所生这个理论不太注意。所以,唯识学家种性的六义当中,有“决定”性的,即行为思想这个性质有“决定”性作用的,把它放进去,就是(第)四类。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