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是很重点的,唯识所讲的四分,四个部分:相分,一切现象;见分,见一切现象,一切知觉就是见分。相分、见分这两分讲过了。这个四分法是佛过世以后,弥勒佛说出来唯识的道理,然后加上历代的唯识大师的研究,把它分析清楚。
譬如,我们大家习惯地念过《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譬如般若经里《金刚经》的这四句话,包括了两部分:一切有相的,有现象、有境界的,都不是实在的。不但是打坐的时候,不但是修持的时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我们觉得是真实的这个世界,这个天地日月、宇宙万有,这都是相。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相是见分的作用,是我们看见。不只是眼睛见,有些是指心见,这个“见”字不要只想到是眼睛啊。
譬如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就有一个景象出来,这是相分;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是什么景象,这是我们见分的作用,这些都是虚妄的。“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相都不着,不着一切相。普通我们用中国习惯的佛学名词,就是一句话:不执着,不着相。一切不执着不着相,那么,见到自性的境界,这个自性也是相,也是名相啊。譬如说,明心见性四个字,是两个观念,也是相,有名就有相。以现在的观念来讲,“名”是个观念或者是观点;“相”是个现象。所以,把一切名相皆空了,即是见性,见到如来自性,如来是个代名词,见到自性。但是我们要知道,即使如来这个名称,也是名也是相。甚至说,我们见到空了,空也是个名、也是个相。所以,执空、执清净、执如来,还是着相;这一切相都不着了,那么,接近到自证分的境界。下面告诉我们证分的道理,如何是证道的这个“证”。
“执有离识所缘境者。彼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这是经典的原文,用现在的观念翻译过来:假定我们学佛的执着了,认为有离开心意识的作用而“缘境者”,如果执着了,说:“我现在心意识一念不动了。”不动怎么样?“啊,好空啊,很清净。”你说,他犯了错误没有?有个空、有个清净不是境、不是相吗?同样是着境,着相。
所以说,经文的原文告诉我,如果有人执着地认为“离识”以外,另有“所缘”的“境”界这样的观念的话。“彼说”,他们认为,“外境是所缘”,一切我们的外境是所缘的作用,是攀缘的作用,那么,这个攀缘的作用是相分、外境。譬如我们抬头一看,诸位在我的前面,我在诸位的前面,这个前面就是外境,“外境”是“所缘”。假定,我们一抬头眼睛看外面,外面有个亮光,亮光是所缘;眼识看到这个亮光是能缘,一个“能”,一个“所”。换句话说,一个是能够看见,一个是被你所看见的,“能”、“所”就是这样的差别。
他说“外境是所缘”,因此,他认为“相分”,所谓唯识学的佛学名词,什么叫相分呢?“名”,这个观念是指“行相”,一切行动,一切外面的这些境界、现象,叫做相分。见分,刚才我们比方,这个眼睛看东西,看到前面的境界光或者什么,就是所缘,能看见的这个是能缘,这个是见分,“见分名事”,叫做事实。他说,一般是这个样子。
“是心心所自体相故。”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外境界的现象,以及我能够看到外境界的现象,都是由于我的本“心”,乃至心所起的,自己心的本体上所起的现象。
“心与心所同所依缘。行相相似。事虽数等。而相各异。”他说,我们八识“心”王的体与“心所”,以及我们心理所起的各种作用,“同所依缘”,同样的都是“所依缘”,所起的作用。所以,能跟所两个,相分跟见分几乎很难分别,什么道理呢?原经告诉我们四个字,用的非常恰当:“行相相似”,它的作用差不多,自己没有仔细参究,几乎分不出来,它的“行相”,它的作用、现象差不多。
“事虽数等”,可是事实上是两回事啊。当我们眼睛看见,或者这个眼睛完全瞎了,看不见了,你说瞎子看见东西没有?也看见了,他同我们不同的一点是,看到前面永远是黑暗的,黑暗也是看见。像这样的情形,“事虽数等”,事情差不多是一样,而境界有丰富的差别,“而相各异”,因此现象就各有不同了。
“识受想等相各别故。”现在,我们要了解相分,刚才拿眼睛做比方。真正我们学佛要了解,不要光拿这个眼睛做比方。这是我们欲界凡夫用这个眼睛、耳朵、鼻子用惯了,实际上,我们真的眼睛不在这里。譬如做梦的时候,你也看到啊,做梦的时候看见的不是这个肉眼看见的,那是意识所起的前五识的作用,梦中也有眼识。假定我们现在就断气死了,变成中阴身这个灵魂,我们看不看见人呢?看见啊。不过,他摸摸我们:“你不要哭了,我反正走了,算了。”他照样看得见、听得见,可是我们感觉不到,这是眼识、耳识这些识的作用。
我们了解了这个,所以我们就晓得,“心”、“心所”所起的现象,除了色法,色法就是物质的世界,我们肉体身上的骨头、肉,属于肉体的都属于色法,暂时把它摆在一边不讲。除了色法以外,我们容易体会“受”,感觉。譬如今天现在天气凉了,我们今天来加衣服;加了衣服,现在坐在这里人很多,又觉得暖和起来,这是感受。感受也是一种相,一种现象,这是跟着外缘而转的。假设我们现在把冷气全部开开,我们又觉得凉了。这个感受的相有热、冷、痛、苦、快乐、不快乐,都是相,就是相分。我们现在知道自己:哎呀,又热了一点,要脱衣服了;又冷了一点,要加衣服了;这个知道为什么我要加、要脱的,是因为我感觉到冷、感觉到热,这一点东西是见分。这是受的方面,要分别清楚啊。所以五阴要分别清楚,学佛不能马虎,一马虎了以后,自己的路错了一下,就错得很远。
“想分”也是这个道理,譬如我们现在心里在想,这个想最严重,在五阴里头,它的次序排列在中间。想当然是意识作用,人离不开思想。你说:那我们要断气了,或者开刀时麻药麻过去了,有没有思想呢?有思想,什么思想?“无记想”,也是想。感觉到什么都不知道了,你不要认为不知道的那个不是想,依心识的道理,那个属于无记。这是一段短暂地进入昏迷,所以在唯识的道理,这一段叫做“闷绝”,闷过去了,麻药迷醉了就是“闷”过去,突然昏倒了是“绝”。这是一个心理状态,并不是死亡,也并不是什么可怕,属于无记的心理范围。
因为你麻药过了,醒过来,搞了半天还是醒了:哎呀,我已经醒了,手术动完了?你还是记起来,所以,那是个心理的状态。那么这个“想”,我们一边在思想,就是“想”的相分。我们晓得自己思想:现在想几分钟了,或者是要喝茶了,这个是想。我们同时又知道自己:我现在想这些干什么呢?觉得我在想,那个“觉得我在想”是见分。要搞清楚啊。那么,修行要找的是了见分,不要管相分,懂了这个,你就方便了。
所以,你们常常说:我要去妄想。我常常告诉大家同学们:你去妄想干什么?你有那么多时间去妄想啊?那个妄想如空中的浮云,飞过来、飞过去,随时在飞。你要忙着去妄想,那不是大妄想嘛?!你不理它,那都是外相,浮面上的。你知道“现在我在妄想”,这个没有去想,你只要把握这个,大势基础就稳了,入道之门,就在此处,千万注意啊!不要天天想去除妄想,你想去除妄想的时候就是大妄想。
我既然知道了妄想,妄想早跑了。譬如我现在说话是不是妄想?诸位听话是不是妄想?都是妄想,你看留得住吗?它如行云流水,不要你去空它的,它来空你啊。所以一般人说学佛求空,我说:你留意啊,不要你去求空,它来空你的。你空它?你有什么本事空它?你说:我打起坐来空啊、空啊,你在打妄想,想求空之念就是妄想。其实这个妄想其体本空,你想把思想停留住做不到的,它一切无常,本空。你知道无常、知道妄想、知道空的这个见分,它没有动过;你也不要用力去把持它,随时都在。从此体会,那么你学佛、学禅、学净土念佛、学密宗差不多了,有资格谈了,可以入其门矣。否则的话,我们引用古人一句话,“痴狂外边走”啊,都是自己在痴狂中。
“识受想”,要注意,讲五阴,“等相”,刚才我分析这个“相”,相就是这个形状,怎么叫“受”,怎么叫“想”。“各别故”,哎,为什么有那么多呢?譬如我们都晓得念《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鸠摩罗什法师翻到这里为止,我还是坚决认定鸠摩罗什法师翻的。下面他懒得翻了,不是懒得翻,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如果照梵文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跟着下来:“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同《大般若经》翻的那样啊,罗嗦透了!所以,他照中文的方法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同“色”一样的,就完了。翻译的就好了。
为什么五阴色、受、想、行、识,分成五样呢?“相各别故”,它起的心理作用的现象不同。如果笼统讲呢,这五阴就是一念,一念就是包括了五阴。
所以,你们有些人学佛讲禅宗的,我讲了几十年,最近好像也蛮流行了,“哎,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体即空啊。”这个是什么?大妄想。为什么?你们不要认为:我心里这个思想过了,后面的思想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的,这个就对了。这是想阴境界,你那个受阴感觉还在,还在一念中啊!就是你感觉都没有了,身体感觉都没有了,心理意识思想都没有了,可是你行阴还在,血液还在流行,呼吸还在动,还在一念中,这是行阴境界啊。
所以叫你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体即空,是五阴齐了(liǎo),一齐了了,那么,可以谈当体即空了。不要瞎扯了,不要乱搞,“哎呀,前念已灭,灭了;后念不生,没有来,嗯,现在就是!”那是你自己玩意识境界,你狂妄乱玩。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这样不是。所以,五阴都是一念,要注意!五阴都是一念,前念不生,已灭,五阴就了;后念不生,当体即空,差不多了,那才可以谈了。
因此回转来,我们说本论。“识受想等相各别故”,它都是一念起来、一心起来的作用。可是,它起来的行相、心理作用、心理现状,现在心理学有一个新名词,“心态”的表达就不同了。现在的人乱炒名词,会炒的很啊。你这样给他讲佛学,他就不懂了,你如果看过现代心理学,“哎,这就是心态。”“你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或者加大、哈大的?还是你大我大的?哎,他就信了。其实啊,都是换汤不换药,换了一个名词而已。“相”是它的行相、心态不同。
“达无离识所缘境者。则说相分是所缘。”所以,真正一个学佛修证的人,“达”,通达了,了解了。没有说“离”了“识”以外,另有“所缘”的境界;凡有境界,我了解这个境界,就有“所缘”。譬如说,我不是常常告诉你们青年同学,有些问做工夫的:“老师啊,昨天我很好,修定啊,空啊。”我说:“空了?”“空了。”“空了怎么样?”“噢,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是啊。”“你觉得没有?”“没有啊。”“清净?”“清净啊。”该打耳光!你要晓得清净,晓得有,空了,这不是有吗?怎么叫什么都没有。
一切都是心意识“所缘”的境界,没有所谓的离心意识的“所缘境”,这是“相分”之“所缘”,所以了解了,一切“相分”都是“所缘”的境界。
“见分名行相。”一切境界,凡有境界(都是外境)。譬如我们学密宗的观想起来,有些人学密修道的,“哎呦,看到光了!”我说:光怎么样?还不如二十块钱买一个小手电筒,光还强,随时可以发亮光。光也是相啊,凡所有相皆非究竟,不永恒。你看太阳的亮光蛮亮吧,它给我们半个地球只亮了十二个钟头啊,相又怎么样。所以,一切的相都是外境。你知道我现在内外有光的,能知道光的这个见分,它不在光上,既不在无明上,也不在光明上;光明来它知道光明,无明来它知道无明,这个是不变的,这是见分。先要了见分,见道以后,才能修道。因此,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的话:“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啊,你没有了见自己的本性,修什么法都没有用,不是没有用,有功劳、有功德,可是呢,不是修行般若的成就。
功德是靠有为,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般若是靠空掉的。所以,修福是需要努力去实行啊,一点一点的行为,善行累积起来,这是修福,福报到了以后智慧才能开啊。所以,修行千万不要只注重:“哎呀,我打坐修行,万事不管。”你不能成道啊!学佛要从行为上来,“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做人做事尽可能地行善。智慧开了是要大福报智慧才开,福报不到,功德不到,不会开智慧的。你说:我智慧为什么那么笨,不开啊?因为你业重,功德不够。这是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所以,这是两个路数,一个道理,等于一棵树上的两头,一个边边,一个根根,千万要注意啊。
“相见所依自体名事。即自证分。”刚才讲,见道以后才好修道。
因为佛学流行了,老师啊,我来求你印证一番。很多年青同学现在大概看禅学书看多了,我听到头就大,我说:我都没有开悟,我给你印证个什么东西啊?这是第一句话的错误。第二句话的错误:如果我是开悟了,你怎么求我印证?你求我印证,你认为你开悟了,才求我印证,对不对?我假设是开悟了的人,我没有讲你开悟了,你叫我印证个屁啊!好嘛,你要我印证,我说:我到菜场买一个冬瓜,刻一个狮子印,冬瓜上面刻个狮子印在你头上盖一个就是了,真是开玩笑!
所以,玄奘法师在印度留学的时候,印度的风俗同我们中国不同。佛教快要衰灭了,那个时候,玄奘法师去的时候,只有几个老前辈还在,有一位师父都一百多岁了,等玄奘法师来着,哈,你来了,就是等你,把唯识等传完了,我也走了。
在那个时候,印度外道跟佛教订了契约辩论,输了,你们统统要还俗跟我来修道;如果我们输了,剃了光头当和尚跟你们修道。辩论得下不了台,佛教几乎输了,玄奘法师到了,一个外国留学生,年青人。那么佛教徒们说:只有你上去了。叫他来解决。所以有名的两句话,就是辩论什么呢?是外道跟佛法辩论到自证分的道理:你说得了道,证了道,怎么样可以拿得出证明来?这个话在当时可以,现在还很难讲了,科学时代这个话用不通了,勉强可以讲。玄奘法师最后来解决,八个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总算把这件事情过去了,佛教被他救住了。那么,现在的佛法碰到的时代又不同了,你说你证到了,拿出证据来看。
你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不一定,科学时代不同了,我们两个神经感受不同,感受水的温度两样的,那你怎么说?科学时代的佛法是不同了。同样的光线,所有人的眼睛看这个光,没有一个人一样的,因为有近视、有老花、有什么(散光),各人不同,感光不同,形象也不一定同。你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不通。
时代不同了,佛法的解释又两样了。你们青年同学们多多努力,我们可以溜了,溜了以后就是你们的事了。如何适应未来的时代,把这个佛法怎么样弘扬,这是个问题,你们注意啊。但是,也很好办,你要了解,今后学佛的非懂科学不可,不要逃避。你们学佛的最不喜欢念书,更不喜欢学科学。不学科学,越来佛法越衰没;其实你懂了科学,科学越懂得多,越(可以)对佛法下注解。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