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198讲 心与心所同所依根

“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行相各别。了别领纳等作用各异故。”这是分析的,所以,参禅讲“明心见性”,不要随便说啊,一定要分析清楚。所以“心”,这个心的体,“与心所”,心理所起的这种现状,“同所依根”。这个要特别注意,我们这个心在哪里?它的功能找不到,必需要工具,要六根做工具,眼睛、耳朵、鼻子、身体,要它作工具啊。譬如一个电池,你没有个手电筒,发不出亮来。所以“心与心所同所依根”,同等都靠这个根作用。所以我们佛学把“眼、耳、鼻、舌、身、意”,叫做六根。关于“意”,“意”在哪里?现在是科学时代,我们几十年研究这个很厉害,尤其是在西藏学密宗的跟我们显教,大家辩的很厉害。

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什么是“意”呢?现在人讲意是脑子的思想,脑子当然不是心脏,脑子的这个思想正是意,是第六意识的作用,脑子的思想是第六意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照学密宗、瑜伽的人说:第八阿赖耶识是在中脉里头,这个我们根本不承认,中脉不过是身根之一。第八阿赖耶识,下面就开始了(介绍了),第八阿赖耶识究竟在哪里,(从)这里起的一段都是非常的重要!不管你学哪一宗的佛法,这个教理不通,你的修持统统没有用的。所以,现在先做个交代,这里开始都很重要的。

“心与心所同所依根。所缘相似”,它所起的对外缘攀缘的作用,“心”是“能”了;“心所”,所起的作用。“同所依根”,譬如我们刚才比方,眼睛看到的是相;眼睛看的同时,“哎呀,我看对了没有?”这是眼识通过了意识了解,这是见;然后,“哎呀,我真的看对了没有?”这是自证分。相分、见分、自证分,“同所依根”,就是在这里起作用。“所缘相似”,差不多。可是,(虽然)差不多,“行相各别”,作用不同。这个作用要逻辑、要头脑,是科学性的,要分析得很清楚,“行相各别”。

假定说,我们现在到医院里开刀,这只眼睛看不见了,假定去开刀。开刀的时候,只有一点点亮光看见了,这个是眼睛所见相的……眼睛所见、看外相的这个功能差了。可是呢,我们自己觉得,“哎呀,我这只眼睛要坏了,看不见了。”医生问我们:“现在好一点没有?”“不行啊,还是看不见。”知道自己看不见的那是见分。然后我们确定地说:“医生,你不要给我动手术了,真的看不见,算了,我不要看了。”这个了解了是自证分。都靠这个根起作用,所以“行相各别”。

“了别”,我们一切意识心理上,对于事情:诶,这个人穿的是灰的,这个人穿的是红的;或者,这一件事情他是骂我、他是笑我、他是恭维我,心里头清清楚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了别”的作用。“领纳”,现在我很舒服、现在我很痛苦,这个是领纳的作用。了别跟领纳的心理作用不同。“了别领纳等”,“等”还有很多了,心理状态。“作用各异”,每一个心理的“作用”不同。

“事虽数等。而相各异。”“事”情虽然有各种的差别,有分数,分就是分开,不是打分数这个意思,分是分开;“数”是每一个每一个不同的数字。“事虽数等,而相各异”,而现状,心理所感受的现状,心理的状态,每个不同。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识受等体有差别故。”五阴里头的色、受、想、行、识,每一个不能乱来的。“等体”,色受想行识等等,它的体段,它所代表的性质、性能“有差别故”,各各不一样。学禅的、学佛的,普通讲:“哎呀,谁管它那么多,就叫做一念!”什么念?一念里头有那么多的差别。因此,普通佛经上佛说,一念之中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什么叫一念呢?普通解释,我们这个呼吸一出去,一吸进来,一呼一吸之间叫一念。那么看到佛经,我们仔细一研究,了不起!真科学。我们的呼吸来的慢,思想来的快。一呼一吸中间,你真正修过禅定的人,就晓得这一呼一吸中间,不晓得想了多少事了。

这样还不容易了解啊,有一个事情,我问你:当你给你父母写信、给你家里写信、给你的情人写信、给你的丈夫、给你太太写信,你不大会写,拿着笔,心里想起很多,写了半天还只写了十个字。字虽只写了十个,那个时候思想想了多少?多不多?有没有这个经验?思想比动作快,对不对?可见,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个是形容,虽然数字没有那么多,严格讲起,几乎有那么多,没有错!所以,一念之间,心相的形状的差别有那么大。因此,你学禅、念佛、学密宗,这个道理都没有搞清楚,就在那里玩境界。

尤其学密宗的,天天来说梦话:“老师啊,昨天我做个梦,怎么样啊……”然后,“我这个境界怎么样……”痴人才说梦啊,你又不是痴人,来说梦干什么?你现在还没有睡醒呢,我常常说,你来跟我谈梦话,我说:你现在还没有睡醒呢,睡醒了的人不说梦话。已经知道是梦了,还要研究:这个梦很灵验啊。去你的!梦很灵验,那你怎么不去永远做梦,何必清醒呢!笨啊,没有智慧啊。所以,这一类人就是喜欢搞神秘的,脑子都是神经的,都是“神字辈”的,神经啊、神通啊都是神字辈的嘛。所以,学佛是智慧之学,不是神字辈啊。

所以,“识受等体有差别故”,它中间有差别,你都要搞清楚。

“然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因此我们懂了这个道理。

“然”,拿白话来翻译就是“那么”、“那么的”,我了解了,这个“心”的作用,同心理状态所起的作用,每一个思想、每一个观念生起的时候,用推理分析一观察自己,“各有三分”,相分、见分、自证分,都具备了。这三分了解了。

“所量。能量。量果别故。”唯识讲“量”,现在科学也讲量。过去的物理科学晓得物质不灭,这个定理被推翻了,现在叫能量互变。我们这个思想观念有量,尤其是我们的思想,无量无边啊。你这个念头现在一想:哎呀,我想要把这个人口袋皮包里的那几块钱拿过来。这个念头一动不要紧哟!这个念头放射的“所量”、“能量”,水波纹一样就在太空里转,越转越大,出去了。所以说,起心动念,诸佛菩萨与一切鬼神看得很清楚啊,看你的思想,心里在做什么。是真的,这是科学,不是迷信。现在科学已经到达这里,你想些什么,光可以照得出来。大概想坏的,那个光是黑的;红的,等于说是这个人贪心很重。红黄蓝白,最好是金光、白光。

所以,“所量”、“能量”硬是有量,心量心量,就是有个心量。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这个人度量宽不宽,就是这个“度”。不是“肚”啊,是度数的“度”。你说“肚量宽”是肚子弄得很大,那不得了。所以人的心量,是有心量的,但“所量、能量、量果”有差别。

“相、见必有所依体故。”相分、见分自然有它所依的体,这个所依体是“证自证分”,我们普通来讲就是见性。所以,明心是明心,见性是见性。如果你要解释怎么样叫明心?到相分、证分、自证分是明心,证自证分与真如相应,那是见性。这是勉强拿教理配搭起来讲。

“如集量论。”这是一本佛经,经律论三藏论藏里头。“如集量论”“伽他中说。”“伽他”就是偈子,这是翻音。

“似境相所量。能取相自证。即能量及果。此三体无别。”是一个东西。等于一颗葡萄,根根是一个,长了好几颗葡萄,相不同。所以“似境相所量”,这个“似境”注意啊,我们大家看到这个人、看到山、看到河、看到玻璃窗、看到画、看到这个房子,依我们的习惯,你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境界啊,这是个环境。在懂佛法(的人看),这个是假的环境,“似境”,心量的反影。

譬如我们同样的插一瓶花,摆一个东西,有人说:“嗯,插的好,这个境界很美。”有人说,“不行,还是差一点。”那么,对于这个善恶、美丑外境的判断,都是由于我们心境主观判断相似的境界(而)确定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所以,佛经第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就要留意:“似境相”,好像有一个境界,好像有这个现象,这就是“所量”的范围。

“能取相自证”,我们知道这个境界对不对,这是心量“能取”的作用,能取外境,就是“自证”的道理。这些道理就是“能量”、“所量”,都讲完了。“及果”,“果”就是这两个凝聚、综合起来的成果。所以,能量、所量、量果,“此三”,这三种,“体无别”,在自性上、体上是一个功能。

好了,这一段解释的是自证分,下面解释证自证分了。

“又心心所。若细分别。应有四分。”唯识发展到最后,到陈那、护法这些大师手里,快要接近到唐朝了,玄奘法师快要去取经了,还早一百年,这个佛法发展到顶尖了。“心”、“心所”,“若细分别”,仔细地把它分析,三分还不够,“应有四分”。

“三分如前。”相分、见分、自证分前面讲过。第四,“复有第四证自证分。”你说你证到的自证分对了,你自证的究竟对不对,还要研究,即证自证分。

那么,一般学西洋哲学的,把这四分拿来,讨论西洋哲学的知识论。西洋哲学知识论的分析,没有那么精密的科学。是讲得很深,西洋哲学关于知识论,即认识论,也讲得很深,但是绝对不及唯识归纳的科学。可以说,它(唯识)是个科学的哲学。所以,到这里,它有个第四分,证自证分:你这个所谓认识的本身是不是对的。

“此若无者。谁证第三。心分即同。应皆证故。”几乎都是四个字一句的文字啊,学汉朝的文体。他说,假定你认为证自证分没有,不可能成立的话,那么,“谁证第三”?自己证道悟道了,谁能够证明我现在真的悟了?这个作用是什么作用?如果说承认有这个作用,就有第四个部分——证自证分。为什么呢?“心分即同,应皆证故”,因为相分、见分都是心起的作用,“应皆证故”,应该可以同时证得第四分的作用。

“又自证分。应无有果。诸能量者必有果故。”再说,第三分,我们心理的第三部分作用“自证分”,自证分没有个成效、结果,当然应该有个结果,“诸能量者必有果”。不管是物理的或者是精神的,有能、有所,“能量”的东西一定能够成“果”。

所以,我们学科学的就知道,一切东西都是能量的互变出来的,有这个能就会起这个作用,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这个心性之体既然有这个能,我修持能不能成佛?绝对可以成佛。只要你路子做对了,真的修持。因为我们的心量有这个功能,有超越于物质世界,超越三界的功能,因此我确定,“能”,必定成佛,能修得成功的。就是说,“诸能量者必有果故”。

“不应见分是第三果。”那么你说,我修道见道,这个见道就属于“第三果”。

“见分或时非量摄故。”如果说:“我见道了,哦,我真的悟道了!”这很危险啊,这是属于心理的见分作用。“见分”有时候不是现量,有时候是“非量”。

譬如我现在神经了,我看到前面:哎呀,有个人老是跟着我,你看你看,他又骂我了,哎哎,他要来杀我了……你到神经病医院看看,我们看了心里很难过。我们旁边的好人,没有这个病的就骂:“不要听他的,神经!”我说你不要那么讲。他是神经,为什么受那么大的威胁?(因为)他看到的是真的,他看的那个是什么境界?非量境界,是有这个东西。你说这个是鬼、是魔,所谓鬼、魔还是唯心所造的了。他看到的就是站在他的前面,而且他也感觉到被打得痛。可是我们拿手去抓——没有东西。这是心所起的,心所变相的不同。

所以,现量、比量,我们一切的思想是比量。譬如,“看这个手表好不好?”“这个不是欧米伽,比欧米伽差一点,不过戴在我手上比伽米欧还好。”各人不同,比方说了。因此,这个手表好不好,这是比量。一切学问知识统统是比量。

真正悟道的,我们看上面讲过的:“一切唯有觉”,觉悟了的那个觉,成佛的真正境界,那是现量,不是比量。所以你真见道了?那个“见分”,“见分或时非量摄故”,不但是比量,有时候还属于非量,你见的是错误的啊!所以你们注意啊,你们修密宗、学禅、念佛啊,有时候:“哎呀,我现在修得很高兴,很有成果,很有境界。”对不起,你所见到的那个境界,已经是很危险了,落在非量境界,你已经快要到那一边“神字号”去报到了。当然不是神通,神字号的隔壁,第二号神经。那很严重,要特别注意啊!所以,非量、比量、现量要搞得很清楚。所以,“见分或时非量摄故”。

“由此见分不证第三。”因此,见分是见到相的那一部分,叫见分。自证分不是见分见到的,非见分之所到。因此我们看《楞严经》上的四句话,佛说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你看《楞严经》,又好大家又怕,难读难懂。如果我们懂了唯识,你再看《楞严经》,怎么可以说这本经是假的呢?梁启超等一帮人,还有宋朝有个和尚,这不是开大玩笑嘛!这就叫做自己毁灭佛法的魔道。

佛说的很清楚,“见见之时”,现在,我们讲到这里,你再去研究《楞严经》就看懂了。见道有一个境界,第一个“见”是能见,第二个是所“见”,是相分见分,你见道的时候,见到这个道的境界,“见见之时,见非是见”,那个见道,明心见性那个见,不是像看到相分所见的这个见相,“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就是明心见性见了道的那一见,一见了以后赶快要丢掉;你抓住那个,着了见相的话,那个见道之分变成相分了,“见犹离见”。“非见所及”。真正明心见性的人,那个悟了道的,见道了以后…你如果问我,假设我是悟了道的,你问我:“你见了道没有?”我说:“我见了你这个鬼!”什么道,哼,见道也空,才说见道,有一个道,已经非道也。你看《楞严经》,说的那么彻底:“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所及”啊。

这一本经典的翻译同玄奘法师的文字又不同了。玄奘法师讲唯识,我的妈呀!把我们在外婆那里吃奶的力量都拿出来才搞懂,这个文字翻的那么艰涩。可是《楞严经》的文字翻的那么流利,两样!一个流利得太漂亮了,使我们看不进去了;这个是太丑陋了,也使我们看不进去,这两样文字境界都困难。这是个科学性的,《楞严经》是文学性的。所以,我们碰到高度的文学性也吃不动了,碰到高度的科学性也吃不动了。

所以说,“由此见分不证第三”,见道之见这个见分,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自证分的道理。因此,“证自体者必现量故。”因此,“证自体者”,所以立一个证自证分,真正悟道了,明心见性,证到自体了,现量境界,不是比量!我们现在打坐起来,你觉得清净啊、空啊,那是比量境界,不是道,不是空。那么你说,空在哪里?现在就是空的,你现在看到的就是空的嘛,你不空就看不见了。如果有个东西给你挡住,你能看见了?看不见,不空嘛。现量境,见到“自体者”“必现量”境界,当然更不是非量,所以,现量境是证道境界!

那么,证道的这个时候呢,我们推开唯识的理论,再用《楞严经》的话,真的见道了,“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现量境界是真实的,不是理论。也就是古代禅宗祖师们所讲的“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超越了时间空间;“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这个是现量境界,这个也就是学禅宗的所谓讲见道、明心见性的境界,要懂这个。

跟着下来说,“此四分中。前二是外。后二是内。”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把心理状况解剖分析开,前面相分、见分二分“是外”,后面两分“是内”。

“初唯所缘。后三通二。”开始的相分是“初”,是“所缘”的境界。“后”面的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通二”,这后面同第二个见分相通。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