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00讲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

上次讲到最重要的这个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分的问题已经介绍清楚了。不管是专学唯识,或者修禅宗、密宗、修止观,这一定要搞清楚啊。

现在跟着下来“如是四分。或摄为三”,一切经典里头,把这个如何见道,了解相、修道,自己证到了某一个程度,是自己明白的。那么,在其它的经典里头,“摄”就是把它归纳起来,变成三分:相分、见分、自证分,怎么是三分呢?第四个证自证分“摄入自证分故”,就把证自证分归到第三分自证分里头去了。“或摄为二”,或者把它归纳浓缩成二分:相分与见分。“后三”,因为后面的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心自己的“能缘性故”,是心的功能,本来有这个功能,所以用不着分开。

就像《金刚经》上所讲的,我们都很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相分排遣开了,不着任何相。我们知道一切皆是相,不着任何相而自己见道,那个当然是见分。所以《金刚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么,只讲相分与见分。为什么般若方面不提出四分呢?因为自证分同证自证分,包括前面的见分,这三种俱是“能缘性故”,都是自性的功能,根本的功能,“皆见分摄”,所以,统统把它们归纳到见分里头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要了解“此言见者。是能缘义”。见道然后才能修道,自己都没有见到道(怎么修道)?见道然后才能修道。譬如我们肚子饿了,看到饭看到面,看到了见到了,晓得我现在饿了,要吃这个才能够饱。一直在学佛修道,道是个什么东西?在理解上、在理路上,思想上、理论上都没有见道,你修个什么?那都是盲修瞎练。所以,要了解“是言见者。是能缘义”,是自性自心的能缘,本来的功能,能缘生一切法的。“义”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很多的大乘经典,没有那么多的分类法,“或摄为一”,就归纳是一个,就是这个道,“体无别故”,因为这三种的自体就是一个功能起的作用。

所以,像大乘经典“入楞伽”,这是一本佛经,可惜我们中文过去没有翻译过来,现在没有了。我们有《楞伽经》,《入楞伽经》没有了。现在只在别的经典上,看到偶然引用《入楞伽经》的经文,这里也引用经文中的一个偈子,“如入楞伽伽他”,就是偈子,这个“他”不念ta,念tuo。“伽他中说”,这个偈子讲:“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

我们在中国的大乘佛教,所有庙子里的念唱,乃至学唱念,学二十字的节奏、韵节,都用了《华严经》的一个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切都是唯心所造。

所以,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佛学是个纯粹的唯心哲学。西方哲学分唯心的、唯物的。但是,西洋哲学里的唯心,依我们佛法的立场看起来,他的唯心不彻底,不究竟,差不多是把思想当成心。我们能思想的这个是第六意识,还是相分,不是见分。我们知道自己能思想的那个知,不属于相分,那个是见分,见分还不是全体的心。这是第一点同西洋哲学不同的。

第二点,西洋哲学把心,我们能思想、感情的心同这个物理世界分开了,分成二元。那么,佛法的哲学,心物是一元,它是一个东西,宇宙万有,这个世界的万有万相都是心变出来的。所以《楞伽经》上说,整个的地球,整个的太空,乃至日月星辰,都是由于一切众生自心生的执着,抓得很紧。因此,心起动这个力量的作用,这个起动力量也叫做业力、习气,“心似外境转”。注意这个“似”,好像有一个外境,实际上,这个外境是假的。

譬如说,我们有一个可以了解:大家现在坐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家庭,有个房子、有个家。回到家里时,每个人都很伟大,都觉得权威统治一切,家里的沙发、椅子全属于我的,你要打破它可以,要把它包起来也可以。那你当皇帝一样,这个权力属于你的,回去很可爱,样样越看越可爱。尤其女孩子们买一个什么企鹅啊,一百块钱买一个狗熊啊,放在枕头上抱着,哎哟,不晓得那个多可爱。执着,好像真的一样,“心似外境转”。可现在坐在这里,那一切都不属于我的,现在,那一切都不属于我,那个外境都变成了一个假相。所以,一切的境界如梦中相似,是瞪起眼睛在做梦,现在回想家里,什么什么都不是我的。

“心似”,相似的,是心理境界上所产生的。“外境”,这个注意了,这一句因为是古文翻译的,我们会容易看含糊,看乱了,“心似外境转”,好像是说我的心跟着外境在跑,对不对?在文字上看,是不是这样?外境的一切转动,这个宇宙,乃至太阳日月星辰,这个地球的转动,都是我们本心本性的功能,好像它在动,(实际上)它没有动。

因此,你就要了解我们中国佛法哲学的名著《肇论》,肇法师的《肇论》有一篇最有名的《物不迁论》,宇宙万物都在它的本位上,转了半天没有转。这个本位是什么?本体。转了半天,等于《西游记》上说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一翻,十万八千里,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就是这个比方。《物不迁论》,宇宙万物没有动过。

所以,提到物不迁论的道理,譬如今天晚上,我们现在到台北站,上火车买一张票,或者坐汽车快速公路到高雄去,四个钟头以后,觉得到了高雄。你还在台北,没有动。因为什么道理?我们现在以整个宇宙的观点看,现在这一秒钟上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上火车,向南部走,实际上地球也慢慢在转,转了半天你觉得跑到高雄了,在这个地球面上,我们觉的跑到这里来了,实际上那个地球正在转,转到还停在这里,永远在这里,没有变动过。物不迁论,没有变化。

“心似外境转”,那么,外境物理世界一切的变化转动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心性的功能,这个影像发生凝结起来,这股就是业力,这股力量构成,好像有个外境在转。“彼所见非有”,我们认为有个外境,外面的境界,或者有个物理的世界,心外有物——其实都不是,空的,没有,都是假的。“是故说唯心”,一切都是唯心造。你就是有个空的境界,这个空的境界也是你心造的,这也是“心似外境转”。因为你听到:学佛要空啊,达到空的境界就得道了。坐在那里拼命啊,饭吃饱了造一个空,嗯,现在我很空。你都晓得空了,还空个什么?你都晓得空嘛,那还空个什么!那还是你心造的。所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故说唯心”。

四分的道理同学们千万要记得,考试的时候必定考到的。你为了考试只好记一记,不是为了成佛,我们必须要记一下啊。“如是”,下面跟着相似的,“如是处处说唯一心”。所以佛经上,你看到的每一本经典,每一个地方处处都讲“一心”,念佛也要念到一心不乱。

“此一心言。亦摄心所”,那么,什么叫做“一心”呢?譬如,我们大家都晓得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可永远做不到一心不乱。一边佛也在念,一边其它还是在乱想,一边念佛,一边想:不得了,家里那个电锅啊,插头没有拔掉,不晓得怎么办,我的妈啊,最好是什么人看到后,给我拔一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请阿弥陀佛帮忙,还在念佛。你说,这个怎么叫一心不乱?

这等于说一个石头,地下都是草,你怕草长出来,拿个石头来压草。压到了,看到没有长草,实际上这个草都在石头的旁边长,长的更茂盛。结果,长了很久以后,石头都看不见了,都被那个草包围了。所以,我们修行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块石头还看得见,阿弥陀佛是石头,慢慢乱想多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石头看不见了,阿弥陀佛看不见了,只看到乱想,哎呦,不晓得跑到哪里去了……哎呦,明天不晓得火车赶不赶的到啊……这不是一心不乱。

所以,“此一心言”,佛经上所谓讲“一心”这个观念,什么叫一心?“亦摄心所”,也包括了我们心理状态所起的这些作用,所起的现象。拿唯识来讲,有五十一种心所。五十一种心所,本院同学们听了《八识规矩颂》一定要记得。没有听过的自己看,不能推脱说:老师没有讲过。老师没有讲过,你干什么?老师是没有讲过,你在干什么?你不会自己看啊!这种推脱话,都是没有出息的话。像我们读了一辈子的书,都是老师教过的啊?那我也可以推脱啊,唯识学老师没有给我讲过啊。没有出息!

“此一心言。亦摄心所。故识行相。即是了别”,现在明告诉你,什么叫唯心、唯识?就是我们心里清清楚楚一件事,明了分别。所以,我们进来一看:哎哟,那么多人!你马上心里明白了,赶快,那里有个空位就挤进去了。这个就是心识的作用,它能够了别,明了分别:我应该坐在那里,或者看哪里有个空位。这个不要思想的,自然去做,心识的作用。什么叫一切唯心、唯识?识的行相,“行”就是它的动作、作用这个现象。“即是了别”,你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这就是心的作用。

现在就告诉我们什么是见道的见分?“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所以我们进来就看见了:哎呀,那边还有位子。这就是见,看到,见道之见也是这个见。

不过,我们凡夫平常把这个见用到外面去,见道的见是把这个见反转来,反回来找自己这个心所分别的来处,找到了,那么回到《金刚经》上:“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心不可得”,未来还没有来;当下,现在讲一声就是当下了不可得,没有!你当下即空,你不要给它加一个名字叫做空了,不可得就是不可得。从此了别去,识“即是了别。了别即是识之见分”,所以,这个见是人人有的,见,能够见道之见,平常我们用之于外面。所以,像达摩祖师告诉我们的八个字,两句话:“一念回机,便同本得。”这个就像机关开关一样,你把它倒过来,回转过来,不向外面跑,回转来一照。那么《心经》上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啊,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观啊、照啊,讲来讲去还是这个“见”所起的作用,见道这个见。这个见道另外在哪里找呢?现在唯识说到这里,我们搞得很清楚了,你就在了别心上去找。

什么妄想,妄想并不错啊,哈,妄想就是了别的作用。读书啊、分别这个东西啊:这是表、这是茶杯、这是烟灰缸,一看就知道,了别、分别得清清楚楚,这个功能很伟大。所以,我们一进来,眼睛就看到:哎哟,这边是男的,这边是女的,看的清清楚楚,不要第二个念头思想。你看,我们心境的了别功能那么厉害!抬头一看,这是天上的星星,若有天文常识的,就晓得这是什么星什么星,一下就知道,一秒钟都不到,他整个的就了解了。回转来,见道的功能也是那么伟大。所以,真见道了,一通百通,万法皆知,不要思想。所以,“了别即是识之见分”。

现在开始麻烦来了,麻烦大的很,现在开始讲心物一元了。过去的唯识学家讲经典啊,都是偏向于修道方面讲,在人类的思想上没有发挥。那么,你们年青的同学,将来要想成为了不起的唯识大师,或者想成道,心物一元,现在开始要留意了,更要留意,很容易懂,但是也很难懂。

“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这一段,它的文字翻译,“所言处者”的“处”字是什么?处就是那个目标,那个地点,我们接触……现在我们在复青大厦十一楼,这个所在、地方就叫“处”。那么上面,刚才我们开始讲的“如是处处说唯一心”,这“处处”两个字也可以讲是经典上说,也可以讲是每一个地方,处在哪里。

“所言处者”,佛经里所讲的“处”是什么?“处”的含义、内容:“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了。“所言处者。谓异熟识”,“异熟识”是什么?异熟识包括了三世因果:过去、现在、未来。

你们本院的同学应该记到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这些等等的偈颂马上脑子里就要出来,才能够研究,才能够了解。那么,我们所谓讲投胎再来,这个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投胎它是先来,只有阿赖耶识。所以,胎儿这个生命是阿赖耶识入胎,这个胎儿没有意识,没有现行意识的思想,是阿赖耶识入胎。“去后”,死的时候最后离开身体。识是三个东西连起的:暖、寿、识,所以气一断了,身体冷到哪一部分,识就离开哪一部分。整个的尸体要完全冷却冰了,识才整个地走开了,这个暖寿识三个是一体的。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去后来先”,死的时候最后走,投胎的时候最先来。

有时候这个人还没有死,已经到别处投胎了,自己还不觉得。那么这种人或者是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你叫他也不知道,他的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已经转到另外一个生命去了。“去后来先作主公”,阿赖耶识。婴儿生下来的时候,这个婴儿没有第六意识,没有现在这个思想。所以,婴儿你喂他大便啊,牛奶啊,他也分不开啊。等到这个地方不跳了,封起来,才会讲话,现行的第六意识才慢慢形成。到老了,说是老顽固,一点都不错,现行的第六意识越来主观越强了。这个第六意识的现行主观越强啊,又变成来生的种性,变成来生的习气。所以,这个叫做异熟识,等于说是异时——时间不同;异地——空间不同,境界不同而成熟的。它也有等流的作用,普遍就在这个宇宙间。

“所言处者”,第八阿赖耶识这股异熟碰到因缘,变异而成熟。等于这个水啊,比方我们这个水烧开了,抓来一把茶叶,一封一泡一盖,这不叫水了,这叫茶,水没有味,现在我们喝的是茶味。如果把这个水拿来做酒的话,我们现在一喝不叫水了,那是酒。做成毒药,那个水就是毒。做成补药,它就是补(身体),水做的(东西)很多了。水是一个体,但是这个水因作用不同变异了,不同了,成熟了,构成另外一个东西。

所以,我们第八阿赖耶识有异熟的作用,我们这个生命就是异熟。普通经典上把这个生命或者叫做无明啦,或者投胎的时候叫做中阴啦,在唯识的道理就是异熟。异熟识有“共相种”,唯识叫共相,共同的现象。那么,在别的经典上,这个名称叫做共业。我们说业力分两种:共业、别业。什么是共业?譬如我们现在统统在台湾,台湾的安全、安定,台湾的进步,或者台湾社会的腐败,或者台湾的一切变动,我们凡是所有在台湾的男女老幼都有关联,这是共业。

什么是别业呢?个别的业力,同样在台湾,有人发财发得睡不着觉,有人失败失败得睡不着觉。同样在台北,苦乐感受种种不同,个人的别业,个别的业力不同。譬如我们现在坐在十一楼,至少现在这一两个钟头以内,我们是共业,所有的电灯,所有一切的享受,我们共同(承受)。可是有不同啊,这个椅子都是同样的,都是共业的;别业不同,有人坐坐腰酸背痛,有人觉得这个椅子还蛮舒服的。矮一点觉得这个椅子背刚刚靠到背脊骨,这个椅子真不舒服;高一点的人觉得这个椅子的靠背怎么在腰这里,也很难过;不高不矮的人,坐起这个椅子蛮好,很舒服。共业里头别业不同,个别的业力不同。业力就是果报。

所以,同一个时代的人类是同一个时代的共业。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