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10讲 以是遍行心所摄故

“在欲色界。具三所缘”。那么刚才提到四禅八定,所谓修定,打坐不是修定啊,打坐是修定的一种练习。所谓定不一定是打坐,站着、普通坐着、睡着,随时随地都是一样的。

“无色界中。缘有漏种。”超越了欲界与色界,到达了“无色界”。欲界是指我们这种肉体,一切有欲的,有男女之欲,人最大的两个欲:饮食、男女。此外一切的贪欲都具足的,这些种性都具足。那么,因为修持,心理的状况净化起来,慢慢升华了,才能够得到上一层。这个“上”不是故意的界限,并不一定这样上下,就是扩大(的意思),才生色界。色界不是这种肉体,有光色的。这个肉体是不是像我们一样,还有头、有眼睛?你眼睛是不是要带眼镜?不知道。或者牙齿掉了还可以镶不可以镶?都不知道。那个色界的人不一定是这个样子,不过都有光的,在那中间的本事也很大。超越色界是无色界,连光都没有。

所以我常常说,同学们可以做一个论文,不过要参考很多佛经,大藏经里有很多了。我们叫它是人类的想象也可以,叫它是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每个世界的婚姻制度,每一天人的婚姻制度;饮食的米饭,吃些什么东西,各有不同;穿些什么也不同,很好玩。这是另外写一部神话,那非常有意思。到了无色界里头啊,声、色都没有了。那么,他得了道没有?还没有跳出三界,不过在最高层,“缘有漏种”。

因为他的定力,他“厌离色故。”讨厌了,像我们现在做人,有时候活着真不舒服,讨厌这个身体。今天一冷,如果从高雄跑来,穿一件衬衣的话,大感冒回去。这个身体多讨厌,招呼它,一天吃啊、冷啊、热啊,那么还要洗脸啊,很多麻烦啦。那么,因“厌离”这个欲界的肉身啊,修持到了变色界的身;到了色界身,再向上上进啊,厌离色界的身,修持到无色界,“厌离色故”,就不要了。

那么无色界里“无业果色。”没有实质的这些东西,不是像我们这样有实质的。那么,这个境界是什么?“有定果色。”定力所生的生命,等于我们道家所讲的出阴神。其实,我们现在讲,假设修道得到了出阴神,灵魂可以离开身体,当然不怕冷了,也不怕热,也不怕风大了,也不怕火烧了,还没有什么了不起,还在欲界中,色界比这个还要高。假设到无色界,是“定果色”,定中所产生的境界。

所以,对于这个三界的道理,都跳不出阿赖耶识,三界都还是阿赖耶识所变的。所以,我们的《西游记》啊,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的手心,就是以这个理由来写这一部小说的。

他说,无色界中,“彼识亦缘此色为境。”虽然叫做无色,是比较的,跟色界两个比较起来,跟欲界比较起来叫做无色界。实际上,它还是我们的心,唯心所造,唯识所变。“彼识”,这个“彼”就是它了,这个指什么呢?第八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本身的所“缘”,还是有“色”的作用,无色界。不过,不是我们习惯性所看的光与色。那么把这一段交代完了,第八阿赖耶识的介绍差不多了,这个概论告诉我们了。下面,还有一节的结论。

“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我们的第六识很容易懂。我们晓得,自己的想都是意识的作用,是第六识,叫意识,容易懂哦。第七识就摸不着边了。

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是第六意识的一部分,还不是第七识。第七识,现在的心理学、哲学、科学还没有摸到边,第八阿赖耶识更不谈。

所以,叫你们要记熟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第八阿赖耶识“性惟无覆五遍行”,下一句怎么样,你们本院的同学接下去。“界地随它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什么?我本来想叫你们背,结果我背了,“由此能生论主诤。”第二个呢,第二首你背背看,我不背,你们来写吧。你们举枪吧,哪个举枪啊?所以这个都要记熟。它是“受熏持种根身器”,重要的第八阿赖耶识,“受熏持种”,保持一切种子。我们受生,我们投胎,都是它来的,投胎是第八阿赖耶识先来;死的时候,最后离开肉体。“受熏持种根身器”,它生成了“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身”,肉体;“器”,物质世界。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心物一元的,很难懂。

“去后来先作主公”,生的时候投生,它先来投胎;走的时候,最后走。那么,是这样一个东西。要你们必须先背会《八识规矩颂》。

“或此所缘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外器世间量难测故。名不可知。”这个“不可知者。谓此行相”,第八阿赖耶识这个动能、这个作用非常“细”,太不容易懂,“难可了知”,一般人以凡夫的知识、智慧来推测它,不能知道。

“或此所缘内执受境亦微细故”,那么,第八阿赖耶识缩小范围来讲,我们这个身体以内,当然有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了。“内执受境”,内面,里面,身体的内部。譬如说,我们今天大家坐在这里活着,这个里面闹热的很啊,你们现在看了科学节目,电视上也有广播,讲生理的教育,我们的细胞,血液的流行,里头的工作闹热的很啊,它们昼夜在劳动、在工作,就是它的“行相”。可是我们现在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习惯了。你如果把心脏跳动的声音,用科学仪器形容出来,比打雷的声音还大。我们普通人呢,把耳朵蒙起来才听见,那个“咚咚咚”的血液流通,心脏跳动,声音大的很。这个“内”部的“执”,它永远抓的牢,是个规范,我们现在叫它有规律。这个规律谁在做主?它本身自主,感觉是内部的感觉。

那么,我们因为这个“行相”,动能快了,习惯了,(故)不知道。假设我们内部有病了,譬如说,胆上有颗结石了,有个小小变的石头,硬起来就是胆结石,那我们就觉得痛了,因为这个规律不通了,这里受阻碍了,“执受境”,就有感觉。至于我们健康的身体,内部的“执受境”就不知(觉)了,“亦微细故”,太微妙了,太细了。所以,我们不了解第八阿赖耶识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功能是怎么样的。

那么,要怎样才能了解呢?譬如说得定的人,他就了解了。真正得定了,甚至自己身体内部血液的流通到哪一部分,譬如到肝脏、胆、胃,一切的经过自己看的清清楚楚,感受的清清楚楚。因此有些修道的人到了某个时间,他预先可以告诉你:我差不多了,还有几天,还有几个月要走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功能,这个机械只能用到多少程度了,到时间再见。或者,有些人故意玩个花样,写个偈子给你,笔一丢,眼睛一闭,就走了。他为什么如此呢?这没有什么稀奇,因为他自己反照自己内部的功能,已经清楚的很了。所以,“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可是很微妙,不是凡夫一般境界所能了解的。

同样的,外在的我们也不容易(了解)。外在来讲,都是阿赖耶识变出来的这个物质世界。譬如我们在座的,很少学科学的,也没有一个真正学科学的。这个物质世界的变化,声、光、电、化,一切的化学作用,我们只晓的用,回去开一个电钮看电视啊,这个原理都不知道。

所以,阿赖耶识所变出来的“外”面的“器世间”,也是“难测故”,“量难测”,也“难测”,普通人不能够推理。除了真正的科学家,现在科学家靠仪器、靠种种的计算推理出来,那是很伟大,是很了不起啊。坐在地面上,就靠那个头脑的数学,靠这些公式的推理:到月球,一定要这个火箭带多少的重量,多少的速度,转几围,多少时间,算算,刚刚到达月球的某一点。本事非常大!这是凡夫的神通。我们打开电视看:哎哟,又到月球了!“哈哈”笑,笑得莫明其妙,好像吃鸡蛋那么容易,那痛苦的很啊,那要算的那么准确!所以,“外器世间”,这不能说不是智慧啊,是大智慧,当然,不是得道成佛的智慧。“难测故”,因此也叫做“不可知”。

其实,不可知、不可思议是可以思议的,是凡夫不可思议。修持到达某一个境界,他是知道的,在凡夫讲是不可知、不可说,其实也可说、也可知,得道人与得道人的谈话,我们坐在旁边也听不懂,不晓得他们谈什么。他不是故意瞒你,你没有那个程度听不懂。等于我们现在找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听唯识的课,那叫他活受罪嘛,他怎么听懂,他也觉得不可知啊。就是这个情形,一样的道理。

“云何是识取所缘境行相难知。”那么因此提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阿赖耶识怎么样,“识取所缘境”,这个规范开始动能起了以后,为什么成了这个规律?“行相难知”,它的作用,“难知”,也是对凡夫而言,讲不完,一下讲不完,很难使你了解。

我们看历代以来研究唯识的人,始终不多。民国以来呢,因为杨仁山先生的影响,只有欧阳竟无先生。欧阳竟无先生以后,他的弟子们,包括熊十力,还不能算是真了解这个东西。那么,一般人没有办法,因为都是在道理上去推理。实际上,一部《成唯识论》是告诉我们在修持上去求证的,所以,用学问上去推理,永远是不可知,“行相难知”。

什么道理呢?“如灭定中。不离身识。应信为有。”这个唯识怎么给你讲,譬如一个人得了道,入了灭尽定,最高的定力,一定可以八万四千劫,这个地球可以毁了又成,他还坐在那里不动,并不是说坐在虚空中可以入定。乃至真定力到了,很高,大阿罗汉,地球整个的爆炸了,他的肉身不一定爆炸的了,那是靠他的定力,也可以叫做神通了,神通定力的关系。因为什么道理呢?在入定的时候,阿赖耶识还在这个地方,为什么呢?暖、寿、识还有,不是僵化的,人死了这个骨节硬了,入定的人,他纵然几百年以后,你摸他的肉体,还有微温,还柔软。那么,拿医学来(讲),这个细胞还在新陈代谢吗?不知道。那么,如果拿现在的(仪器)去测量一下,他的心电图还动不动?脑电波还动不动?不知道。也许可能是动,非常慢。我们普通的脑电波、心电图假设是这样动,一个入定的人,它就是拉平的慢慢动,或者很久很久,突然那么动一下,又过去了,乃至入灭尽定的人,他永远一道(平直线),好像死亡了的,可是不是死亡,他暖、寿、识,身上的微温还在,内在的微温还在。

你们学密的所谓拙火,拙火就是温度啊,微温啊。有些学密宗的,学到了肚子里头发烫了,认为这个是得了拙火。那对不起,那赶快吃消炎药啊,真的啊,那是肠胃里头发炎,不然有东西了,你不要搞错了。所以真正的拙火就是得暖,暖寿识。暖还在,他的寿命还存在,那么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身体。所以这里讲,“如灭定中。不离身识”,“身识”也没有离开,阿赖耶识也没有离开。

所以叫你们《八识规矩颂》要背好,“眼耳身三二地居”,口鼻呼吸停了,鼻识不用,舌识不动,不要吃东西了嘛,他也不吃、不拉、不屙,大小便都没有了。最后到灭尽定,生死还存在,那么可见,阿赖耶识在这个地方,求证到你就可以体会。

“然必应许灭定有识。”那么得了道的人入灭尽定,大阿罗汉他为什么生死还在呢?他没有灭生死?因为众生是叫一切有情,这一点,这一条线,藕断丝还连呢。所以说,最难了的,难解脱的不是欲念,不是男女饮食的欲念,情最难了,情最难了。因情才有爱,有爱才有欲,这个情最难。情这个东西啊,你就是没有办法,习气。那么,“有情摄故。”阿罗汉的“有情”呢,阿罗汉绝对无情的,所以得道,有一点情在,不能证得灭尽定。其实阿罗汉有情没有情呢?还是有情,习气未变,这个习根还在。

所以说,“如有心时。无想等位。当知亦尔。”他说,“如有心时”,譬如我们凡夫,凡夫有几个时候,意识不起作用了:睡眠的时候、晕过去了闷绝,昏倒了、入定的时候(无想定位、无想生位、灭尽定位)这几个时候,有五个位置叫做无心位。其实是闷住了,这个道理就是这样。

那么,我们把第二卷阿赖耶识解释完了。现在开始第三卷,第三卷比较容易了,不过,虽说容易也不容易,学心理学的人,特别要注意了,这都是讲心理现状的。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那么现在还是在讲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即整个心、心的体,它所起的作用与几种“心所相应”。心所有五十一种,归纳性的,是佛法的心理学。把非常复杂的心理现状归纳又归纳,归纳成五十一个心所,心理所起的现状,这是属于有为法。无为法得道的境界还不在内,若加上得道境界的心理状况,一共合起来有一百个,所以叫做百法,这还是归纳性的。所以佛学里的一本书叫《百法明门论》,现在研究这一题目,本院研究佛学的同学最好是对照着《百法明门论》来看了。

第八阿赖耶识与几个心所相应——相应即yoga,我们现在学瑜伽,瑜伽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相应,互相感应,等于电感一样,互相交流的作用。有几种心所相应呢?我们晓得,在心所里头有一个名称叫做五遍行,普遍都存在的。哪五个遍行呢?“触”一个、“作意”是一个、“受”是一个、“想”是一个、“思”是一个。

所以,我们说相思病,中文相思病的这个是“相”字,不是这个“想”,心字要去掉的。思想,是这两个字颠倒(想思)。中文里“想”是想,“思”是思,这两个心所、心态现状绝对不同,这里分别得很严格,不能混为一谈。我们普通人说:我有思想,思是思,想是想。那么,现在我们记住这五个心所:触、作意、受、想、思。

在《百法明门论》里,把五遍行的次序稍稍调一下,先是“作意”,再“触、受、想、思”;在《成唯识论》“触”是第一,“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第八阿赖耶识里头有的。这个心所的作用,为什么叫五遍行呢?因为八个识里头它都具备的,它都有。

那么本论上讲:“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仍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第八阿赖耶识从“无始”以来,无始就是说从有生命以来吧,我们佛学的名词。你说哪一天开始?不谈了,给它定一个名字叫“无始时”。我们现在勉强点讲:从有生命以来,它就存在。

“乃至未转”,当我们没有把第八阿赖耶识“转”识成智,转业成佛的时候,还没有转过来的时候。“于一切位”,在任何(位置)。你做鬼也好、做人也好、变牛也好、变一条蚯蚓也好,它都存在。所以,你做鬼它也存在;你说变一条蛇,它还是存在;你成菩萨,菩萨看哪一地,没有成佛,它还是存在。“未转。于一切位”,它与五种“心所”,心理的触、作意、受、想、思这五种心所,一定要有关联的。“相应”就是有关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以是”,因此。“遍行”,这五种遍行普遍地充满在一切地方。“心所摄故”,但是,这五遍行起作用是在“心所”所起作用的范围。

这是一个题纲,知道了这个题纲,现在我们同学们写硕士、博士的论文,最好的论文格式就是《成唯识论》,这种论的纲要都很清楚。所以你看,我们现在是照西洋方式写论文,你看,我们在唐宋的时候,这些论文的格调早已经确立了,几千年(前)就有,纲要。不过,不像现在人,“第一章,纲要。”(古人)不加上(章节序号),你给它一加上,就很清楚。

现在讲五遍行的分类。触,什么叫触?“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这是原则。什么叫做“触”呢?我们这个“触”字就是感触了,就是两只手这样一捏拢来,我们自己有感觉,像磨擦一下就发热,这就是“触”;或者我们碰到一个冰的东西:觉得很冰——触。你说:我现在什么都不碰,有感觉没有?有感觉啊,气候一变,发冷——触。这是“触”的问题,接触的触。

“触”是讲什么?“谓三和”,哪三和?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境”,外界,内心跟外界;识,中间加一个识别的了别,说:哎,这个很冰,这个是心识的作用,是“三和”。触必须要根,六根,我们这个肉体的六根,同外面的境界相对的,中间加一个识。譬如说,现在两个夹板把我夹住,好痛哟!要两个夹拢来,我们等于夹在中间,我们的识就晓的:哎呀,这两边的力量好重啊!这个是“三和”。

触是讲“三和分别”,使我们的意识起了分别,“变异”的功能,起了意识“分别变异”的功能,心理起了变化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异”就是不同。那么,所以“触”是第一位。“令心”,使我们整个心的体与“心所”,心理的现象,“所触境为性”。譬如今天的天气,你看我们大家的触感都非常灵敏,每个人都穿上秋装、冬装,都穿上。而且每个人对自己都很爱惜的,有人体质弱一点,穿厚一点;还有同学还只穿一件衬衫,他身体好,他的感受并不太冷。“所触境为性”,接触到外境的这个性质。

“受想思等所依为业。”因为触,接触到外境,引起我们的感“受”:“哎呀,今天冷了,要加衣服。”心里的感受是心理上的。穿什么衣服好呢?穿毛衣还是穿棉袄?还是加一件羊毛衫,不穿毛衣?这是“想”,想了以后还有“思”。“思”很难解释,下面会有。“受想思”就跟着来,“所依为业”,它起作“业”了。

“谓”就是讲。“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说为彼三和合位。皆有顺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他说,这个触与“根境识”跟着来的,“更相随顺”,所以叫做“三和”。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