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24讲 法有四种

请打开《成唯识论》第三卷第84页,现在还是讲第八阿赖耶识。第八阿赖耶识的问题还没有完。

“法有四种。谓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这四种。所谓“法”,是佛学上的一个名词,就是包括一切事理,理论跟实际的事情。那么现在,在唯识学方面,归纳起来“有四种”法:善法、不善法——不善就是恶,但是不用。唯识为什么不用“恶”这个名字,相对的名字?因为善恶相对的名字,非常固定,这个固定的用,在某些地方有问题,因此,他翻译,不用善恶的对立,因为善的反面就是不善,等于光明的反面就是黑暗,那么有时候黑暗浅一点,还有一点点亮光,那就不能叫它完全是黑暗。所以,他用这个翻译的方法,善、不善。

第三种是“有覆”,就是盖住了的“无记”性,“无记”就是完全丧失了记忆,一切都不知,就是无明,普通我们在佛学上叫无明。

第四种,“无覆”,没有遮住,不盖住的“无记”性。这四种这个“法”。

“阿赖耶识何法摄耶。”假设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心意识的体、根本,阿赖耶识,它归于四种法的哪种法?下面是答案。

“此识。”第八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它属于四种法里的:不谈善、不善,没有盖覆、没有遮住,遮不住的,它普遍充满,是“无覆”,不是有覆;但是是“无记”的,所以,一切就是糊里糊涂无明的;可是,是“异熟性”,异熟性像一股瀑流水一样,它随便奔流,流到哪里,流到江里是江水,流到海里是海水,不定的,异时、异地而熟。那么,这是一个总答案。

所以,我们同学们背诵的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第八阿赖耶识是“性惟无覆五遍行”,第八阿赖耶识的性能没有盖覆,它的心所作用只有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三界九地,完全从本身的业力,起心动念的心所起来。“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生论主诤。”就是说,后来的法师们研究佛学搞不清楚。“二乘”是大乘、小乘的人。“不了”,没有彻悟,没有透彻证到这个作用。所以,因此发生了“论主”的争执。“论主”是后来的法师们,佛后世的弟子,各人造作论着,这些成就的大祖师们所著的叫做论。

那么,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每一个部分都是三首。第八阿赖耶识第一首的偈子就是这样,就是根据这里(的道理)来的,“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现在有问题了,那么,什么叫做异熟呢?

“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第八阿赖耶识这股业力,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物一元的。界地,三界:欲界,欲界包括了我们这个世界,包括了这个宇宙的空间、时间、万有;欲界的上面是色界;色界的上面是无色界。三界九地,九地是指有成就的人,走四禅八定的这个九地,天人的境界,都在第八阿赖耶识的范围,这个宇宙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演变出来的。

拿西洋的哲学来讲,按柏拉图的分类法,这个世界一半是精神的世界,一半是物质的世界,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分类法。佛学还不止如此,是四分法:器世界,就是物质世界;有情世界,就是众生世界、精神世界;国土世界,就是实际上的这个地球等等;还有圣贤的世界。

现在讲,“异熟”识假设“是善”的,阿赖耶识是善的,善的被“染污”了,本来性善。这个问题牵涉到一个哲学问题,譬如说,像我们中国文化,孔子在《论语》上也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本来这是个大问题,在中国哲学里,几千年来的一个大问题: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讲“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当然也是主张性本善。同样的一个儒家,荀子跟孟子两个同时代,他是讲人性本来是恶的、坏的,善是后天的教育,把他改正过来,人生来就是坏的。那么另外有个人,也跟孟子同时代的告子,他是主张人性不善不恶的。这是个大问题,人性究竟是什么?那么,我们再看整个人类的文化,一切宗教家讲的人性,本来是善的,不是恶的,也都是走这个路线。譬如说基督教,就说上帝是照他的样子造了人,人生来也是善的,后来吃苹果吃坏了,给毒蛇、魔鬼诱惑坏了。那么,换句话说,不管他们的宗教说法,原始都是讲人性是善的。

可是,(说)人性恶也有理由,人性生来就是要自己活着,就是要在妈妈那里吃奶,你不给他奶吃,他就要哭了,他自我需要占有,天生就有,就是抓得很紧,都是为了自私自我。现在,阿赖耶识等于说(是)讲到了人性本来是善或不善的边缘了,阿赖耶识还不是性的根本问题,是根本发起来的作用。

那么,阿赖耶识是善呢、是恶呢,还是不善不恶?所以,假设照一般宗教的说法,认为人性是本善的,就是善的,因为被后天的烦恼、习气这些罪过染污了,因此它变成黑暗面了,不是光明面。如果是这样认为,对不对呢?

譬如我们学佛法,有时候也可能会讲这样的错误,认为我们的自性本来是光明清净,不光明清净是被后天的习气、烦恼、染污盖住了。那么,这种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在根本的佛法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假使人性本来是光明面,现在的问题来了,“若是善染污者”,我们看这个原文,玄奘法师翻译得很古老。

假设说,阿赖耶识本来是善的,因为被心起的作用,心理的各种烦恼习气染污了,就是现在讲的污染了,因此变成了糊涂的黑暗面,如果是这样的说法,认为是不对,理论上不对。

“流转还灭应不得成。”那么,一切六道轮回,生死的“流转”中,以及这个染污,修行把它擦干净了,回到那个本来光明的完美中,“应不得成”,理论上不成立。是这样的说法。那么,我们一听,一定莫名其妙,这是怎么讲法?哎,因为,你说是本善的,本来善的,不会受了灰尘,不会受染污,既然能够受染污,在逻辑上就不能说它是善的,是这样一个道理。他翻译文字,是用论辩的办法,所以我们读起来很痛苦。

“异熟若是善染污者”。那么,“流转”法、“还灭”法“应不得成”,应该在理论上不成立,善的本来就是善,染污也染污不上,怎么会被染污呢?这是一个问题,讲逻辑问题。“又。”再说。“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假定认为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我们心性根本的这个识是善的,因为被后天的这些烦恼、妄想、习气染污了,所以变成黑暗面,如果是这样说的话,那么,这个善染污者,它的本体可见是不善的,没有那么健全,(若)有那么健全,就不会被染污了。能被染污,那么坏的可以染污上,好的也可以染污上啊,它变成一塌糊涂,厚得很了,什么东西呢。“互相违故”,这在观念上自己矛盾、对立。“应不与二俱作所依”,干净的、善的也可以染上去,坏的也可以染上去,这个是矛盾,不成立。这是第二点。

“又。”再说。“此识是所熏性故。”所以我常提,研究法相唯识很痛苦,还不如看《西游记》。《西游记》把第六识心的作用变成了猴子孙悟空,上天堂下地狱,神通变化之大,齐天大圣,上帝对他都没有办法,他跟上帝两个一样,所以叫做齐天大圣。但是,他到底不是上天,不是玉皇大帝,他到底是个妖怪,是个猴子、猴子精。可是他的本事,同玉皇大帝一模一样,上天堂下地狱,三十六变,七十二变,样样都会,这是第六识。

猪八戒是第七识,比较坏,固执的很,是个猪,我执很重;所以我们的感情,情感化,喜怒哀乐这个都是猪八戒,他只晓得吃饱了睡,喜欢享受,理性很差,所以常常跟孙悟空闹别扭,第七识是意根,但是,孙悟空有时候对他也没有办法。那么,第三个师弟就是沙僧,沙僧有时候比他犟,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没有什么头脑,非善非恶,不善不恶。所以他在旁边只挑行李,行李就是比方第八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种子。唐僧是心王,八识心王。那一匹马是海里的龙王太子变的,那是讲身体生命里的气,所谓龙马精神,就是我们生命活着的那个精神。

所以,《西游记》这本书,道家的解释完全是修道的工夫,一个普通人要想修行成道,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一关一关要打透,名是一关,利是一关,吃饭饮食是一关,男女是一关。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是修道的境界,各种的关很难打破,打破了以后才能够脱胎换骨而成道。

现在的青年同我们当年不同,一部《西游记》好好地看过没有还是问题。现在,大家是看漫画、连环图了,浓缩的那个《西游记》看过了,那不行。老实讲,《西游记》我一辈子看过了好几遍,现在又想拿来看。经验越多了,越看他写的越好,把各方面的人情世故什么都写完了,那写的实在好!所以,这个千古名作的一部小说并不简单。

那么,我们为什么引用这里呢?就是讲这一句话: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是所熏性”,等于《西游记》上的那个老三,那个师弟沙僧,所以沙僧的法名叫沙悟能,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有时候孙悟空走开了,猪八戒骗他——好,他听也是好,被猪八戒熏染;孙悟空回来说:你这个糊涂蛋,那个老猪还有好的,骗你的,那师兄你说的好,就听你的,这个是被所熏的。所以,你大概怎么去熏染,第七识的意根,怎么样去熏染它,它就变成怎么样的个性。

等于刚才我们吃晚饭,我们这一代老朋友都在一起谈,谈到人生。因为有一个老朋友过世了,我们年纪大了,我就说,现在啊,我每天看报,先看讣闻,看老朋友哪个走了。结婚喜事不看,因为这些家长都不认识了,年轻的嘛,有些是儿女的下一代结婚,跟我们隔了好几代,都不认识了。只看老朋友哪个走了,要留意留意。因为这个话题谈起,谈到人生,有个老朋友就讲:一个人的命运,一辈子的命啊,所以我们中国有两个字,性命性命,这个人是什么个性,就决定了他这一辈子是幸福不幸福,所以这个个性就决定了命运。一点不错,是这个样子。所以,这两个中国字就连着,性命,本来性命不是这么解释的,但也可以那么解释。一个人是什么个性,就决定了这个人这辈子的命运,不要算命了,看他就看得很清楚了。

我们这个第七识也是这样,第七识的所作所为,熏了第八识,等于第七识是个性,熏习了这个命运,这个命就变成什么了。

“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假设你认为第八阿赖耶识的本身是至善的,人性本来是至善的,不善是后天的染污上去的,那么,既然是至善,顶好的了,顶好的至善(应该是)香的臭的都熏不上去,它都不会接受,因为它是超越了善恶两方面的,才算是至善。那么,假定善恶都熏习不上去了,那么染因同净因,我们学佛修净土,譬如说,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净土的一种,那么染因同净因,染与净都熏不上去,(若这样),佛法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那么这个因果的道理、因果的原理就不能成立了,就无所谓因果了,这对吗?

就是说,古代到现在,有许多人对第八阿赖耶识有这样的误解,是错的。那么,真的不错的就要记着一个原则,假使我们记着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它的性能是“性唯无覆”,无所不在,不善,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是这么一个。

“故此唯是无覆无记。”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无盖覆,遮不住的,你挡不住的,但是,它是“无记”性的。我们晓得,佛学把一切性能归纳出了三类:善、恶、无记。它是无记性,“无覆无记”。那么,现在给我们解释,怎么叫做覆呢?有覆跟无覆的差别在哪里?

“覆谓染法。障圣道故。”“覆”就是把它包起来,譬如说,我们一个东西,一个手表放在这里,拿个碗、拿个什么把它盖起来,它就看不见了,把它蒙住了,就叫做“覆”。阿赖耶识蒙不住的,善也把它蒙不住,恶也把它蒙不住;如果蒙得住的话,我们修行想成佛永远也做不到,这个蒙住的东西怎么弄开啊,所以它是无覆。

“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所谓覆,盖覆住了,就是我们这个心被它蒙住了,永远没有清醒的时候,永远没有善心。可是人性,最坏的人也有善心,没有人绝对没有善心。坏到极点,你说这个人非常非常坏,恶到极点,或者他对于自己的儿女,或者对于父母、太太,至少他对自己很爱,这一点还是善心,也有同情心,所以他不会“蔽心”完全“不净”。

“此识非染。故名无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熏习来的,不守善恶道,永远变不了的。所以叫做“无覆”,盖覆不住的。“记。”无覆无记的记是讲什么呢?

“谓善恶。”就是讲我们这个记忆当中,讲到善的、恶的。“有爱非爱果。”有可爱的,不可爱的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特别超越,“自体可记”的,自己有理想,很超越的境界,或者过去经过一个美妙的,或者我们想象那个天堂,或者佛国的“殊胜”,特别,这个“自体可记别”,可以使我们在理性上记得,分别的出来。所以,我们要记着,第八阿赖耶识是无覆,“性唯无覆”,没有盖覆的,它也不谈善恶,“此非善恶。故名无记。”第八阿赖耶识是这样一个现状。

那么它起来的作用呢?前面已经介绍过五种心所:触、作意、受、想、思,这五种遍行的作用。那么佛学所讲的触啊,这个很难办了,可以说有几个层次。那么,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个触字可以用现在的观念解释:交感,交感是发生感应的作用。所以,“触等亦如是者。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阿赖耶识心理的行为,这个心所的五种心态:触、作意、受、想、思也是这样。触、作意、受、想、思也同阿赖耶识的作用一样的。

“诸相应法必同性故。”“相应”是互相交感、互相感应。所以,我们心理所起的这种作用,跟阿赖耶识的本身是同一个性质。那么就是说,我们心理所起的感受。譬如,我们有时候一个人情绪——我们拿普通的话来讲,不用佛学的名词。有些青年人,有些家里的小孩,或者老年人,也是一样,反正每个人都有。我们心里不想烦恼,也不想发脾气,可是心里很闷,因为闷啊,你正在发闷的时候,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那么在很烦的时候,你正跑来问一句话——不管你是逗我笑,都不愿意笑,讨厌!你跟我笑个什么?就是烦闷……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