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绪,我们分开来说,是什么呢?是生理上不平衡,内心上不平衡,或者身体内部有病,或者是荷尔蒙分配的不平均,常常有……我们有时候坐在这里很难过,心里很难过,并不是你思想上有什么真的痛苦、烦恼的事,是这个身体不舒服,四大不调和,或者是脑神经不健全,这些都是触的作用,在佛学唯识都属于触。这个触法是业力所带来的。
其实,拿现在的分类,这是生理的问题,不是心理的问题。在佛学的归纳呢,那个生理也是心理所变的,心物一元,还是一念心的问题,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所以,当我们生理不舒服的时候,已经影响了心理的沉闷,几乎所有的人,一切凡夫众生,都是在痛苦中过日子,除非是得了道的人。所以得菩萨道,我们晓得四个字:慈悲喜舍自然会养成。每一个细胞都会变成这样,因此他是祥和的,看起来是喜欢的。可是我们凡夫众生,连脸上、浑身的细胞每一天都是痛苦的,有脾气的,讨债的面孔,就像《西游记》上讲的那个沙僧,第三位师弟,青脸的,脸色都发青。坐在那里,没有事都是一个讨债的面孔一样,抢人的那个眼神,讨债的面孔,再不然就是昏昏迷迷的,都是这样。这就是触的问题。
“又触等五。如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俱不可知。”所以,你自己的心所起的这个作用,自己都搞不清楚,除了有定力、有修持的人才能反省、反照到自己,不然的话,没有办法了解自己。所以,像中国文化,老子就讲过两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啊,看人家很容易,了解别人还容易,知识够了,聪明一点,就会了解别人,把别人看得很透;天下人没有办法把自己看透,把自己真了解的人,这个人叫做明白人。人没有办法了解自己,很容易了解别人,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自知才算是明白人。同样的,佛法的说法不同,譬如在唯识学,这些“触等五及阿赖耶。亦是异熟所缘行相”,它自己做不了主,随缘而变,“俱不可知”,自己无法了解。
“缘三种境。五法相应无覆无记。故说触等亦如是言。”所以这个触、作意……“作意”就是现在讲的注意,譬如我们一思想,一想这个问题:现在他讲的我没有懂,你感觉到没有懂,这就是作意;或者:诶,对了,我懂了。(这就是)作意,心理作用。
“触”是坐在这里,对于外境界的舒服不舒服,内心的就是触。“作意”就是留意、注意,注意以后:这一下,我注意听了,对了。不过,一对了就想:这个道理是什么?那就是“想”了。想通了以后,心里就知道的那个就是“思”。这五种。这五种“缘三种境”,哪三种呢?根、身、器——六根,根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身体(整个的身体包括脑神经)、意识——我们现在的第六意识,六根。眼、耳、鼻、舌、身这五根连着六根,就是根。佛法过去讲五根,现代进一步说脑的关系,脑子的思想是第六意识的范围。身,整个的身根。你说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这些都是身根了?不是,佛法的身根是命根。
命根有两种的说法,小乘的说法,男女的生殖器是身根,也是命根。所以我们中国学医的,乃至学武功的,晓得有种地方不能打,以前我们学拳的,老师们告诉我们:这几种地方不能打人的,绝对不可以打,不像现在的人,先学打人家要命的地方。以前练武功是先学守告诫,要命的地方不准打,除非是对付敌人,到了某一个程度,不然拿武侠小说来讲,是犯了武林的规矩,不可以,不准打。那是身根,这是小乘的说法。大乘的说法,这个身根那是整个的器,情识。
还有第三种:根、身、器,器就是物质世界。
第八阿赖耶识这五种心所的作用,五遍行,“缘”,攀援物质世界,我们身体活着的生命,“缘”这“三种境”。五法是学唯识必须要知道的,尤其本院的同学要记得啊,你们看《楞伽大义今释》、《八识规矩颂》。学唯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一定要记得这些术语。
什么叫五法?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就是五法。这是唯识的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个“三自性”不是三种境啊,本院的同学可以查那个《楞伽大义今释》,前面就有。五法就是名、概念,一切外相都有它的名,也就是观念,有相就有名,有一切现象就有一切理念。换句话说,佛学里讲名、相,有时候是连起来用的,相就是现象界,现象所指的范围叫做相;名就是理念、理性的范围,谓之名。那么,名相是怎么来的呢,都是因为人的分别意识所发生的,所以是分别心,这些都叫做妄想。如果我们不被外界的名相所转移,不起分别心,所谓以正智观察一切世间,自然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受内外的动摇,那就是如如不动,就可以学佛法了。这就是五法。
他说,阿赖耶识所起的五种心所“缘三种境”,与“五法彼此相应”,有关系,是“无覆无记”的,因此这几种心态的作用,也是“无覆无记”。
“故说”,因此说。“触等亦如是言”,也是这个样子。“有义。”可是有人提出来。“触等如阿赖耶。亦是异熟。及一切种。广说乃至无覆无记。亦如是言。无简别故。”另外有一种道理说,这个“触”,交感的作用,也同阿赖耶识一样,是“一切种”子,因为有交感,才发生心态、心理的作用,所以,扩大来说,叫做“无覆无记”。这种理论,翻过来说,“彼说非理。”不合理。“所以者何。”什么理由?
“触等依识。不自在故。如贪信等。不能受熏。如何同识能持种子。”譬如我们现在,今天晚上坐在这里,我相信大家感觉到气候暖和一点,不太冷,对不对?这一种感受是由触而来,影响了我们心理的感受:唉,这个气温比较暖和一点。它是“依识”而来,依心意识而发生。“不自在故”,它是有所依赖才有这个感觉,假定我现在是个死人,坐在这里,意识已经离开身体了,这个气温的暖和不暖和同我没有关系,触已经不起作用了,因为我死亡了,那个意识离开了。现在我活着坐在这里,意识还在这个肉体上,所以,“触等依识”,依身识而来,“不自在故”。这个触,交感的作用,还是靠心理起的作用。
例如“贪”等,贪是个普遍广义的贪,一个生命活着,一定有贪。所以我们普通说,人活着有占有欲望、支配欲,对于这个金钱的占有啊、权位的爱好啊、虚荣的求得啊,这些等等都是贪欲,贪欲属于不善的。好的一面,翻过来是“信”,正信修行,或者正信佛教、宗教,觉得自己这些贪嗔痴都是不对的,正信佛法,这属于善法。一个是善的心理,一个是恶的心理。现在提出来,“贪”与“信”,善与恶等等,“不能受熏”,它的本身是个心理作用,它不是接受外面的什么熏习来的,它不能接受,它本身是个独立的心理作用的状态,它不是根,是一个现象之一。“如何同识能持种子。”所以怎么样能说,它同第八阿赖耶识一样,能够保持一切种子呢?这个理论不通。
“又。”再说。“若触等亦能受熏。应一有情有六种体。”所以,这个“触”字我们现在讲是个交感的作用,假设这个触,这个交感,它本身也像阿赖耶识,接受熏习的话,那么一个人,有情就是众生了,一个众生分成“六种体”,因为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一个生命,眼睛同时在看,耳朵在听,手还在翻书在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样都在动,这六样作用,他对于外界、对于内在的神经都有“触”的作用、有交感的作用。譬如我们现在、意识上了解这个问题,马上晓得脑子想翻书,手里就翻书了,眼睛也看书上了,耳朵还要听这个道理,这六个作用一时来。这个作用没有加以意识思想的话,开始这一刹那之间,一接触那个是“触”的作用,他说你看,难道是一个人有六种体吗?
“若尔。果起从何种生。理不应言从六种起。未见多种生一芽故”,他说假设认为,一个人同时这个“触”的体有六种的话,那么,所谓因果的作用,这个果从哪里起呢?譬如我们讲,现在我们坐在这研究《成唯识论》,刚才提出来了比方,我们是一个人(是“一有情”),每个人都是一个单元,有六种作用。六根:耳朵在听、脑子在想(意识在想),眼睛在看书、手在翻书、身体还坐在这里感觉,同时六种作用一起起。那么,有这个六种生理健全,所以,有此因有此果。那么,有此因而得此果是当然的。他说,你是由六种,一个因是由六种起的话,“未见多种生一芽故”,世界上物理同生命道理一样,很多的种子在一起只生一个芽子,他说还是没有的。一个种子就生一个芽,六个种子就生六个芽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