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42讲 太极图、无垢识

刚才我提到善因生恶果,恶因生善果,有不了解的地方。所谓善因生恶果,我也常说,譬如佛说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等,或在你做一件好事,一切佛法以般若为主,做一件好事要智慧。我们人生的经验上,许多当时感情冲动,认为做了一件好事,最后非常不好,这就是善因生恶果。

譬如说,救人不算是坏事吧,那一定是好事。可是有时,我们经验上,救一个人,当时一念慈悲救了他,可最后啊,因他手里杀了很多人,这个等于间接是我们杀的。当时他走了还好,不慈悲他还好,诸如此类的很多。善因生恶果,恶因生善果,这个因果观念是属于无记法,是我们有时候理性不够而做的。

譬如说,你忽然今天脾气不好,感情不好,情绪不对,这个人并不坏,来找你有什么事,你忽然骂了他一顿,从此他也不来了,这是很恶的恶因;可是呢,有时候得很好的果报,(虽然)这不是你本身的问题,也不是他的问题。无记法,他(却)因你这一下的刺激,他反倒改过向善了:“你看我不起,格老子!我做给你看看,我比你还行!”结果他成功了,这不是恶因生善果嘛,很多的道理。

总而言之,这两句话说明,学佛是智慧之学,成道是智慧的成就。不讲智慧的话,我们一般学佛就是宗教性的,所谓宗教性就是情绪化的、感情化的;感情化的来学佛法有时候是背道而驰的,不行的。所以,这个学佛法要抉择,要非常抉择,自己要选择,这个“择”字就是要智慧的思考。

第二个问题是,蚯蚓砍为两段,可以分生为两个生命,是阿赖耶识一分为二,还是另有一个中阴身投生进去了?这个问题我先问你:蚯蚓砍为两段,它两头都会活着吗?不晓得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没有吧,不要搞错了。蚯蚓也好、蛇也好,砍成两段三段,它都会动。你说这两段都会分别地活下去,没有这回事。动一动后,兜不拢来,接不起来,它还是会死掉。

蚯蚓砍成两段,两头都会动,一条蛇一样……就是我们开刀,有时候把好的肉割下来一块,这块肉还在那里跳动呢,我们人体上也是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唯识答复的很清楚:余力未断,生命的余力。等于我们的电风扇,你把电风扇的开关已经关掉了,但是电风扇还是要转一阵,慢慢慢慢,由快转慢,由慢转停了,这是余力未断。蚯蚓砍成两段,两段都在动,余命未断。余命要过一段时间,好像是几秒钟、几分钟后,它就完全死亡了。你问这个蚯蚓砍为两段,两头都会活着,还是另外加进去一个中阴身?我没有看到过这个,所以我要向你请教。假定你抓个蚯蚓来把它砍两节,当然,你先要背因果了,杀生嘛。你砍它两段,我们给它加一个中阴生进去,使两段都活着吗?不可能。

还有,动植物可以相互转生,是不是说植物也有阿赖耶识?它们之间的转化情形又是怎么样?我没有变过植物,不过,可以告诉你道理,植物同矿物质都是阿赖耶识的辅助的功能,它们并不是代表了阿赖耶识,是辅助的功能。

等于过去有人问过,这很早了,我算算有四十年了,那还是在四川成都的时候,西藏有个喇嘛,黄教的。西藏都是密宗,不过有很多的宗派:红教、白教、花教、黑教,黑教也叫乌教,四川人“黑”叫做“乌”。达赖、班禅是黄教。

那么,当时有一位黄教的大师出来讲经。这位黄教的大师是格西,藏话“格西”就是大法师。譬如最近这几天在台北,大喇嘛在传佛法,仁波切。所以有许多同学就问,我说:你们都去,要去参考,各方面看看,都是佛法,不要分门户宗派,应该观摩的就去观摩。但是,有许多学密宗的人很有兴趣啊,一听到密宗头都昏了,那就发烧了。(同学)回来,我说:你晓得仁波切是什么意思?他说不懂,“仁波切”是“萝卜切”呀?那是藏文,翻译过来就是宝贝的意思,法宝。那么,我讲句笑话就是“活宝”,不是活佛。

活佛是经过中国政府批准,皇帝给他们的封号。譬如大宝法王是呼图克图,是我们元朝、明朝的政府给他的封号,叫呼图克图,翻译过来就是活佛,活着的佛,同显教的大和尚、大法师是一样的意思。所以,仁波切是宝,法宝。那么,我们元朝封他为大宝法王的法统传承下来的,就叫仁波切。

现在讲到几十年前黄教有位大师出来,他是格西,叫东本格西,藏文的名字,格西就是大法师,那很难的。依经教,黄教密宗学佛要六岁开始上学,学佛学,十二年,考试通过了,这十二年都是研究佛学哟,六岁开始,这就是把佛学的基本弄好。再过几年才来考格西,够得上当法师了,还没有修法,还不讲修行,学理先搞清楚。

考的时候不是像现在我们考硕士、博士,一排坐到,法官问案一样。像我们这里,如果我是这个博士生的指导老师,这个人算是我指导的,我自己只好坐到边上来,请来七八个教授,加上教育部派来的,十几个,一排坐起就问,一点一点问:什么叫异熟哇?还是几时熟?五分钟、七分钟啊?电锅里熟啊?譬如说了。若答得出来,那么学位通过了,就是博士的口试。那么,这个觉得是很严重了,所以每个学生考博士、硕士的一上来,一个人坐在那里,我们那么多问他的老头子,还有些故意刁难的。有时候考急了以后,已经不考学生了,就转过来考你这个指导老师了。有时候搞得很为难,很难办,老师替他答出来,又不是他的学问,就通不过了,很难办。这个还不严重,考格西才严重。

我主张真正的教育要用那个方法,两边高台搭起,这边都是老格西、老法师、活佛、呼图克图,坐一排。那边对面坐着年轻的和尚,譬如从智法师啊等,新的考格西的考法。这边老和尚出问题,那边要答出来。下面在家、出家人,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听,公开的,大家都认为对了,这下考试通过了,算是格西,取得了法师的资格,这已经二十多岁了。

慢慢修加行法,拜佛啊、念经啊,拜佛一拜就要拜满十万个大拜,磕大头,一块板子都拜光起来了,十万是起码要拜满的,磕头拜佛要拜满十万拜。当然,你们学佛已经拜了一百多万了,所以可以有资格了。人家那个还是加行法,拜佛、供养种种,修上师相应法,慢慢修得差不多了,已经三十快到四十,才正式传你修法,才开始修。慢慢修得有相当基础了,四五十岁了,有资格去闭一下关了。密宗学到最后,这一切法器都没有了,同禅宗一样,光溜溜一个,证道了。

证道了以后,还不一定称呼图克图。呼图克图要报到我们政府里来,过去要报到皇帝这里,西藏过去也是属于我们的了,就是在元朝、明朝时,要报到我们的宫廷,皇帝通过了,封号给他:呼图克图。那么,呼图克图藏文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现代活着的法师”,拿白话来讲,“活着的佛”一样,所以叫做呼图克图。那么,他的本身的资格才够得上叫活佛,不是每一个喇嘛都是活佛,不要搞错了。

当年东本格西出来,章嘉活佛还没有死,这一代的章嘉活佛就是在青田街过世的这一位,章嘉活佛是蒙古的。当年宗喀巴大师死后,四大弟子:达赖、班禅、章嘉,还有一个叫什么?外蒙古的,一下忘了。这四大弟子,就是宗喀巴大师吩咐他们生生转世来度人的。这一代的章嘉大师的确是见道的哟,那我可以证明,的的确确是见道的,他的境界高得很,好得很。在成都,(我们)常常坐在一起。他是蒙古真正的呼图克图,我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也封他是呼图克图,这是真正的呼图克图,真正的活佛。

那么,那个东本格西(格西还是法师),要见到章嘉活佛他非要磕头不可。他毕竟是活佛地位,学术地位、宗教地位都很高的。那么,东本格西在成都西面的少城公园讲经,我们大家年轻啊,都赶去听的,都凑热闹,同你们一样,赶鸭子似的,哪里有个法会也赶啊,哪里有个道场也赶啊,管他活佛死佛啊,反正是佛就要啊,男佛女佛都可以。那个时候求法是很热情哦,那不像你们这样,我们当年真是很热情。看到你们现在都不够热情,求法求法,我们硬是去求啊,不是说法来将就你。

有一天我也在场,他那一次是讲《菩提道次第论》的基本,讲修持方面。因为西藏有个观念:中国人没有佛法,汉人内地没有佛法,这个观念很糟糕的。所以,有一个居士已经听得不大乐意了,就提出来一个问题:请问格西,提问题也照规矩啊,就要在大众里站出来。这些你们现在都没有看到了。到了前面,格西法师坐在上面,还是盘腿坐着的,跟讲经法师一样的。这个人就来磕三个头,长跪一站,法师就知道有问题了,“请你问。”他就问:“请问格西”,那么,旁边有人给他翻译了,他话讲得很清楚,那位居士很有名。“山河大地是不是佛?”听懂了嘛?山河大地就是石头、泥巴、草啊、树啊,都包括在山河大地以内了,是不是佛?东本格西说:“山河大地不是佛。”这个居士磕一个头,站起来就走,经也不听了,大家都回头看他。那么,在座有很多佛学好的,修持好的,很多了,就对这个走了的居士,我们都认识,不讲人的名字了。因为他这样就出去了,不满意才出去的,我们大家只好对他点一个头,笑一笑。这个东本格西法师讲经也尽管讲下去,他心里也知道,这个人没有服气。

这个话就到了章嘉活佛的公馆里来了,章嘉活佛的公馆在另外一个地方,那房子都很大。成都在古代,几十年前是有名的,叫小北京,同北京一样,每个房子都是四合院,很漂亮,很大。所以,章嘉活佛的办事处,等于政府的一个机构,里头也很大。他坐在那里,我们也到了,这个居士也到了,就谈起来了。他也是皈依章嘉活佛的,“师父啊,我刚才问东本格西,他不行嘛,怎么到内地来讲经,那么狂妄?”大家说:这个佛法不要这样,不要动我见啊,就劝他。后来这个章嘉活佛说——章嘉活佛的国语也很好了,他就问:“你问的是什么问题呢?”他说:“我问山河大地是佛不是佛啊?师父啊,你说呢?”章嘉活佛笑一笑,也不说话。他问:“他怎么答法呢?”“他答:不是佛。”章嘉活佛笑一笑,很有风度。他不好讲的,他讲对与不对都不好意思。

蒙藏,蒙古、西藏两个都是佛国,稍稍有不同的地方,都是佛嘛,僧赞僧,大家彼此都是出家人。那么后来,这个问题吵得很厉害,有一天又到章嘉活佛处,我说:“你们吵这个问题有什么意思嘛,人家讲经讲得很好嘛,偶然有不对,大家捧捧场嘛。”再后来,我说:“你问我。”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气盛。他说:“好啊,你是学禅的,我问你。”“你问。”“山河大地是佛不是佛?”山河大地你们说是佛不是佛?你们讲讲看,我先不讲我的答话,你们诸位答答看,你们不是学佛嘛,这里学密宗、显教的多得很啊,那些活佛呢?都坐在后面了,你们不答,你们是客气啊。

我当时答复,“山河大地都在佛性中!”回答了!我也学作法师的派头。“山河大地都在佛性中!”回答了!这个居士呀,他跪下了给我磕个头:“如果你去当呼图克图,我就同意了。”是,山河大地是依报,非正报。你刚才问的动植物是不是众生之一?是众生之一,植物是有生而无命,不是动物哦,动物是众生哦,有生有命。生命是有灵知之性、有灵性、有知性,那就是生、命俱全。山河大地,矿物植物生生不已,有生无命。不过,有没有感觉呢?它是有感觉,不一定有知觉,不是像我们一样有思想有感情。

以阿赖耶识的道理,你懂了唯识,你们这些同学大概《八识规矩颂》没有研究过,若研究过《八识规矩颂》,阿赖耶识下面有个偈子,“受熏持种根身器”,阿赖耶识包括物质世界,山河大地在内嘛。“去后来先作主公”,等于我们的身体,假定我们悟道了成佛,你这个肉身是不是佛呢?不是佛,肉身同山河大地一样;不是佛吗?悟道了色身也转了,也变了,也是!它是个依报。正报是你的知性、心性,就是这个道理,懂了吧?大概不晓得我讲清了没有,不能说你懂了没有,不晓得我懂了没有。这个就讲到这里,这个问题答复了。

“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刚才异熟讲了。

第八阿赖耶识还有个名称,经典上“或名无垢识。”“无垢识”不是凡夫了。

“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怎么叫做“无垢识”呢?刚才我们在休息的时候,有位老居士跑来找我,他说:阿赖耶识是不是同易经八卦的那个太极图一样?我说差不多了。那个太极图画得跟两条鱼一样,一个黑一个白,代表阴与阳。所谓阴阳就是染与净,阳性是白的,所以,佛学里善的叫做白业。一个是黑的,黑业,黑的就是阴,白的就属阳。有两个眼睛一样,阳中也有阴,阴中也有阳,重重不尽的。但是,黑的在佛学里叫做黑业,代表恶的;白的这一面叫做白业,白业就代表善的。所以,太极图还有阴阳存在就是阿赖耶识。那么,怎么样成道呢?阴阳都不在了,黑白这两个界限没有了,圆明清净,一片光明,所以是一个圆圈,也不叫太极了,后来中国文化加一个名称叫“无极”,无极之极。那么这个无就是空,空到究竟就是“无垢识”,这个里头就是非阴阳,所谓染法、净法皆空了。懂了这个意思,就答复了这位居士了。

那么,这个境界就是无垢识了,悟道了。无垢识绝对清净,“最极清净”,“诸无漏法”,六根都不漏了,“无漏法所依止故”,证了道是六根无漏,圆满清净。什么叫做“无漏”?就是圆满,我们现在不圆满。这个“诸无漏法所依止故”,这个叫做“无垢识”。

“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无垢识只有成了佛的人有资格称,阿赖耶识转了,就等于刚才讲的太极图,变成这么个圆圈了,这个圆圈也是假定的,连边边都没有,无所不在了。所以,“无垢识”只有大彻大悟成佛了的人才有资格,没有阿赖耶识,转了,转过来叫做“无垢识”。

一般的“菩萨”,大菩萨们,包括“二乘”声闻、缘觉“及异生”以及一般众生,那么,这所有这些位置都“持有漏种”,六根都有漏的,六根不清净。“可受熏习”,六根不清净还受外界的“熏习”。没有得到至“善”,没有得到至“净”,所以才有第“八识”,叫阿赖耶识。

第八识成佛的时候就转一个名称,叫做“无垢识”。禅宗的祖师六祖,怎么讲转呢,转识成智?“转其名而不转其实”,六祖这句话在《六祖坛经》上很彻底了,说得很清楚了。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就是这个东西,转了用。我们手里假设拿一把刀,永远在杀人的这把刀,现在转过来给医生用,开刀去救人,刀还是这把刀,用处不同,“转其名而不转其实”,是转识成智。

下面,“如契经说。”这是一本论,现在又引用佛经上的话,佛经说:“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成了佛的人悟了道,不叫阿赖耶识,证到如来境界叫做“无垢识”。无垢识才是真正的净土,完全“净”了,那才叫一切“无漏”。这个时候成佛了,才叫一切真正的“解脱”。这个时候的第八阿赖耶识转了,所以不叫阿赖耶识,另外一个名称,大“圆镜智”,“圆镜智相应”,大圆镜智能够照见一切皆空。那么,这一段是引出佛说的经典。

“阿赖耶名。过失重故。最初舍故。此中偏说。”刚才讲过引证佛的话,在经典上有记载的,四句话讲过了。所以,普通叫做“阿赖耶识”,为什么有“阿赖耶”这个名称呢?阿赖耶识包括染的、恶的、无记的,它是有很多的“过失”错误的。

“最初舍故”,成道先要把阿赖耶识空掉,先要注意这一点,要把它空掉,才达到佛的境界。“此中偏说”,所以我们现在讲了好几个礼拜,讲阿赖耶识,特别偏向于说明阿赖耶识凡夫境界的作用。

“异熟识体。菩萨将得菩提时舍。”这个功能不是抓得很牢吗,使我们在生死,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生命转动中,前生来世都是它的作用,这就是“异熟”的作用。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