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48讲 谓由有此第八识故,执持一切顺流转法

现在是说明第八阿赖耶识能执持,我们这个心念被抓得很牢,执着得很牢,形成种子,种子变成现在的现行。那么这个中间,就是变识,“即变为彼。及为彼依。”这是原文经典上所讲的。说宇宙一切万有,乃至我们的身心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转变。

“为彼”,“彼”就是它,代表了一切东西,并不是指人,或者是指物。就是变出来物质世界、物理世界。“即为彼”,乃至为物理世界所依止的,物理世界根据这个变出来的。

他自己的解释,“变为彼者。谓变为器及有根身。为彼依者。谓与转识作所依止。以能执受五色根故。”他说,变出来的是它,它是什么?是物质世界的器世界,“变为器”,“器”就是物质世界,“及有根身”,乃至我们的身体,六根,眼睛、耳朵等六根,阿赖耶识所变的意义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说明物质世界以及我们现有的肉体生命都是阿赖耶识的转化,变出来的。

第二点,解释怎么是“为彼依”,给它们作依止,“为彼依者”,就是讲“转识作所依止”,心一变,心能变物了,变出物质来。

“以能执受五色根故。”因此就绞住了,变出了五色根。只讲五色根啊,眼睛、耳朵、鼻子、舌(整个的舌头嘴巴)、身(整个的身体神经),“五色根”,我们整个的肉体就是这五样。意识不属于这个肉体部分,第六识意根不属于这一方面。这是讲“五色根”。那么,“五色根”为什么有个“根”字呢?我们看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里说的,“五识同依净色根”,眼睛、耳朵、鼻子、身体,现在讲就是骨肉的一部分,神经系统乃至各种细胞都是靠净色根变出来的。佛学里提到的这个名词很严重,照现在(的理解),净色根很难下定论。那么,也有学医的人研究唯识,讨论的结果认为,这个净色根可能就是指蛋白质。那么,一般学唯识的以及我个人都是不承认的,不对的!不是蛋白质,蛋白质还不是净色根。

所谓净色根,以什么才可以证得呢?除非这个人修持的工夫到了,这个人的肉体都能够转化、转变了,肉体转变了以后,了解这个色身,我们普通的肉身转成琉璃体,琉璃体不是玻璃一样,不是硬性的,是透的,光亮的,没有杂质,没有业力的根,那个样子叫净色根,所以很难解释。现在只能够说,在学理上,这个根是讲净色根,净色,色就是物质。

“眼等五识依之而转。又与末那为依止故。”所以,眼耳鼻舌身前面五个识,是属于与阿赖耶识有直接连带关系而转动的,所以,前五识是阿赖耶识的现量境界。第七识,“又与末那为依止故”,末那识就是第七识,第七识也可以叫它是意根,意的那个根;普通佛学的翻译也可以叫它是俱生我执,它是与生命同时来的,自然有一个“我”的作用,这是意根。

所以第八识,前五识是依止它而转,根据它而动;第七识也是根据它来的。没有第六识,第六识是由于末那识而转变。譬如我们的思想,越年轻,越小的时候,思想越没有那么复杂,越老越复杂。所以我常普通讲句笑话,骂老头子的,“老顽固!”不是笑话,很恭维,是真的。那个第六意识越来越坚固了,又变成未来的阿赖耶识的种子。所以“第六意识依之而转。”第六意识依末那识而转。

“末那意识。转识摄故。”第六意识的转是靠第七识发起作用,由我见、我爱、我想,由于“我”而来,所以有我一套的主观成见思想。所以,第七识与第六意识“转识摄故”,这两个是同体,转变的现象不同,这一转就变。

“如眼等识。依俱有根。第八理应,是识性故。”这个比喻眼睛、耳朵,眼耳鼻舌身,“眼等识依俱有根”。什么是“俱有根”呢?就是与生命同时来的,就是色根,我们有了身体,一入胎、一怀胎,只要有了这个肉体的第一点,精虫卵藏一结合了,“俱有”,那么,眼耳鼻舌身这个神经慢慢形成长成了,就是“俱有根”,前五识没有这些东西,机能就发不出来作用。

比方像电一样,电在虚空中是本来有的,可是若没有这个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扩音器、没有机械的发明,这个电发不起来作用。前五识也是这样,靠“俱有根”来的,(与)生命同时来的时候,有了眼耳鼻舌身,它就起作用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理应”跟它互相感应,“是识性故”,所以叫它是识的作用。

“亦以第七为俱有依。是谓此识为因缘用。”同时也可以讲,第七识俱生我执是与生命俱来的,这是“俱有依”,与生命俱来的就有个我相。那么,这个我是从哪里来的呢?也是从阿赖耶识的种子带来的,“是谓此识为因缘用”,靠第八阿赖耶识起“因缘用”。

“由此有者。由有此识。”因为第八阿赖耶识这个东西的存在,“由此有者”。

“由有此识”,因为有第八阿赖耶识的存在,所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六道轮回互相转变,这样一个作用。整个的宇宙世界,六道轮回,天堂地狱等等,“有诸趣者。”所谓畜生、饿鬼、地狱、天堂等等,“有善恶趣。”“趣”就是六道,有各种六道。六道是我们佛学的分类,各种分类有十二种类生。因此受这个果报,有善报、恶报。

“谓由有此第八识故。执持一切顺流转法。令诸有情流转生死。虽惑业生皆是流转。而趣是果。胜故偏说。”所以,我们心的体段,那个能记忆的,能(执持)东西的第八阿赖耶识,它是什么东西都抓得很牢,过去曾经历过的,乃至未来的,都抓得很坚执,很坚固。“顺流转法”,跟着那个自然的,像流水一样,跟着世法的六道轮回来转,顺流而去;如果倒转来就成佛了,只有减,空掉了就成佛,空不掉啊,都是加法,都是加起来的。所以“令诸有情流转生死”,“有情”是一切众生,所以在生死之间“流转”。

那么,这个流转的力量是有一个人主宰吗?没有人主宰,是我主宰。“虽惑业生”,都是因为自己业力的烦恼“惑业”,惑业是个名称,见-观念,思-思想,见思变成“惑业”。“皆是流转”,流转就是轮回,“而趣是果”,所以前生种的因而得今生的果。“胜故偏说”,第八阿赖耶识的这个力量特别强,因此对于第八阿赖耶识,我们特别偏向它,多讲一点。

“或诸趣言。通能所趣。诸趣资具。亦得趣名。”这个“趣”字注意,就是六道,佛法把生命分成六个道,六个部位,在古文就是“趣”。这个“趣”不是兴趣的意思,是趋向,向这条路上走。所以上三道是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是下三道,简单的分类,这样叫做六道。现在所讲的“诸趣”两个字,就是这个六道的趋向。

“通”“能”趣与“所”趣。譬如说我们这个生命,像我们的手去抓东西,我们现在伸手去抓一个茶杯,就是所趣;能趣在头脑,我们脑子心里想去端茶杯,所以手去端,能趣在这里(思想)。这是拿身体作比方,这只是作比方。

进一步,我们的生命怎么会活在这里,思想感情不断的会发挥,这是“所”。而能使我们的生命活着的,那个能使我思想,能使我去搞清楚的那个“能”在哪里?不在这个身上,也不离这个身上。那个是生命之能,是阿赖耶识,“能”、“所”都是阿赖耶识所起的作用。所以说,现在在经典里讲六道轮回,“通能所趣”,通六道里的“能趣”与“所趣”。

什么叫“诸趣资具”呢?譬如说,“趣”,六道里有畜生道,畜生就跟我们人两样。畜生这个名称是我们叫它的,也许它们叫我们还是畜生呢,立场不同嘛。譬如假使生来是做马,或者做牛,它的“资具”,资养它所需要的工具就是草多的地方,有草有水,就能活了。如果做了一天牛,一天马,生的地方是在边疆,没有水也没有草,痛苦。乃至做的牛是被人家养起来的菜牛,将来终归要被宰,总要被杀掉,可是它是在还债啊,还得蛮痛快的,至少没有被杀以前,吃得蛮好。所以“诸趣的资具”,这个“资”是资生,生命活着需要有这个资本;“具”就是它一切的东西,这些器具。

“诸趣的资具,亦得趣名”,这是附属的。

那么,普通的教理,像我们说的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这个地区为什么那么好呢?那是依报。我们生在这个世界,穿的衣服、房子,你的动产、不动产,或者一辈子有钱、没有钱是依报不同。正报是这个身体,这是我的正报。属于我使用权的,属于我一切关系的是依报。所以讲成佛的人,正报、依报都很庄严,所谓依报庄严,就是他成就的环境、时代都特别好。所以说“诸趣资具”,六道轮回中不管哪一道,他所附带的依报,资生的工具也是属于六道的范围以内。

“诸惑业生皆依此识。是与流转作依持用。”“诸惑业生”,一切六道中为什么有六道轮回呢?这是因为我们有烦恼业力这个“惑业”,烦恼业力就叫做“惑业”,自己头脑不清。“皆依此识”,怎么来的,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来的,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与“流转”,六道轮回中的转动“作依持用”,它是根本。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投胎的时候先来,死去后最后走,所以“去后来先作主公”。

“及涅盘证得者。由有此识故。有涅盘证得。”所以一切佛,我们普通任何人(都)是佛,但是我们没有经过修持,没有经过洗练,所以不能回到那个本来清静的面目,修行就是处处经过反省,洗练自己,回返到本来清静的那个面目,证得“涅盘”。所以这里告诉我们,“涅盘证得者”,成了佛,证得这个道的果,佛的果位,证得涅盘果,无为涅盘之果,它是靠什么呢?“由有此识故。有涅盘证得”,因为我们的生命功能里头有第八阿赖耶识作用,有了这个作用,所以到那一天悟道的时候,我们就证得涅盘果位成佛。

“谓由有此第八识故。执持一切顺还灭法。令修行者证得涅盘。”因为我们的自心体性,自性里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第八识是把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能抓得很牢。譬如一个善于读书的人,书读得很多,或者是善于记忆的人,不读书记数目字的人,脑子里的数目字特别多,平常都不知道在哪里,一用到,它不断的出来,这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执持”的作用。不但能够执持现在,也能执持过去。这个科学也承认,佛法讲的第八阿赖耶识不是这个头脑,头脑跟心脏部分是身识的一部分,第八阿赖耶识不是头脑。头脑不过是第八阿赖耶识接触的,最尖端的一个机构而已。第八阿赖耶识能够执持的,不只是现在、过去,而且能够执持未来的一切种子,所以得了道的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为什么呢?因为自性有这个功能。所以,第八识“执持一切顺还灭法”。

譬如我们凡夫一般人,这个“凡”字我再三讲过,为什么佛学叫凡夫,这是古文的翻译,凡的意思就是平凡,就是一般普通的人、平凡人,所以叫凡人、凡夫,一般人,这个水准都是一样的。智慧特别高的人、成就的,就不是凡夫,不平凡,那是另一个名称了,或者叫圣贤,或者叫仙、佛等等。阿赖耶识有凡夫法,也有超越凡夫的菩萨、圣贤等法。可是我们凡夫呢,“顺”,顺流而去,这个凡夫都是顺流,跟着时世生死之流在转;这个时代怎么办,没有办法转变环境,人只好跟着环境顺流。修行人,老实讲,是自己制造自己的环境,不跟着外境转;大的(方面)讲,也不跟着一个时代的趋势转。

道家有两句话,我们可以引用。你们都晓得道家有个神仙叫张三丰,对了,打太极拳的人都奉他为祖师的。张三丰祖师是个道家的人物,他的诗文很好,字也很好。我也经常提过,我在成都青羊宫,那个道家的第二大道场,看他的石碑,十几个石碑,好大,看到张三丰亲自写的字,亲自作的诗,无根树的诗。他的字写得与众不同,那真是太极拳,每一笔都旋,一气连下来都是圆圈画下来的。假使你们一看很高兴了,(像)你们写的原子笔啊、钢笔啊,乱七八糟,我叫做龙飞凤舞,青年人写的字我都认不得,既不是草书,又不是行书,好像是张三丰那一体,又不对,反正是各有一体呀。可是他那个真是不同。

他有两句话都很对的,“顺为凡,逆为仙。”一般人顺着自己的思想、情绪呀,这就是一般人;所以修道,学佛、学神仙是倒转去,“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就在这个中间,巧妙就在这个中间。凡夫的求名求利,乃至要一切,要吃、要喝等等;修道人恰恰走相反的路子,最后到达不要吃不要喝,不求一切,他回转去了。回到自己的第八阿赖耶识转成清静本来,就得道了。所以,道家的这个话也对,“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都是韵文,诗词尤其很妙的。

现在我们讲“执持一切”“顺”、“还”就是回转来,回转来修道“灭”,灭去一切烦恼。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晓得修行?譬如,我们坐起来为什么要打坐?为什么要念佛?为什么要念咒子?上帝叫你念?菩萨叫你念?不是的,是自己,阿赖耶识种性的功能,使自己回转来(走)这个路子,“令修行者证得涅盘”,还是自己的功能。

所以你说,靠佛菩萨加被,我们注意,修密宗的,你们学佛的常常有时说:哎呀,菩萨加被!真正一个学佛者讲这句话要搞清楚,菩萨加被,并不是你投靠、拜了一个好像是青帮啊、红帮的一个老师,犯了法都靠他会保佑你,没有这回事哟。加被,譬如说你要做生意,赚了一千万的钱,要找一个有一亿的大资本家,请他帮一点忙。他看你不错,你已经赚了一千万嘛,我再借你五百万,给你贷,有胆借给你,那么你变成一千五百万了。所以,“自助人助,自助天助”,加被的道理是这样。(若)我自己不修行,就跪在菩萨面前:加被我呀,你加被我呀!那是依赖,依赖他他也没办法,自他不二,自己站不起来,依赖善知识、依赖菩萨、依赖上帝、依赖阎王、依赖神、依赖城隍,谁都没办法。

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教的俗语:请诸佛菩萨加被。这个“加”字你就要搞清楚了,是你已经有了,他再给你加一点;“被”就是盖住,你已经有了,再给你盖住,被护是保护的意思。等于你是个孩子,是个三岁的婴儿,走路都歪倒,这个大人看到了,就要扶你一把,是被护,保护的护。你若不是个孩子,是个死人躺在路上,大人看到是不是扶你一把呢?不会扶的。

所以我们学佛的青年朋友们注意啊,求佛菩萨加被、上师加被,要懂得中国文化的道理,“自助天助,自助人助。”“人贵自立。”你站得起来,别人才好扶你一把,你站不起来怎么扶你,扶起来没有用啊,扶起来你还会倒下去。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