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49讲 由能断道,断所断惑

我们现在修行,何以能够修得成功呢?就因为有阿赖耶识这个关系,(是)自己修,自己成就。那么,跟着这个问题来:“此中但说能证得道。”“此中”,现在我跟你讲佛说的这个道理。“但说”,由于第八阿赖耶识,所以自己能够反过来求证,得道了,(但)清静涅盘这个境界并不是靠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能够得道。所以我常常做个比喻:火不是火柴哟,任何东西都可以燃烧,燃烧起来的那是火;火柴也没有火,不过呢,别的东西燃烧不起来,要借用这个火柴,擦一下才能烧起来,火的本身不属于火柴,可是非借用它不可。

涅盘,得涅盘之道不是阿赖耶识,可是靠我们心意识自己来修,才能证得,阿赖耶识是心,你没有心去修道,道也证不得。所以,这里怕我们搞错了,交代了一句话:“此中但说能证得道”,阿赖耶识可以帮助我们,我们的心力,心的这个力量,能够帮助自己证道,最后证得的那个道叫做涅盘。

“涅盘不依此识有故。”它并不是阿赖耶识变的,你要搞清楚。

“或此但说所证涅盘。是修行者正所求故。”为什么那么说呢?“或”就是另一方面讲。“但说”,说明。“但说所证涅盘,”由于我们心理自己的功能,所以证到阿赖耶识的作用,证到涅盘的果位。这个道理是说明、告诉一般修行人“正所求故”,你要晓得求道是求什么?求菩萨帮忙你得道?没有这回事,求自己。成佛得道也是你,下地狱也是你自己,上天堂也是你,所以“正所求故”,修行人要求别人没有用,一切事靠人家没有用,只有要求自己“正所求故”。

“或此双说。涅盘与道俱是还灭品类摄故。”另一说,上面讲的理由,这个心的第八部分阿赖耶识的作用,它同成道、得道没有关系吗?有关系,“双说”,一句话两边都包含。包含哪两边呢?“涅盘与道俱是还灭”,我们普通人这个思想是不断地流起走,像流水一样向前面走;修道的人是把思想感情尽量的清净、清净、清净,减,减到最后……

在这里,我们又想到中国文化道家老子的思想,老子说过两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所以人很难,又要修道,又要学问好,太难了。以学问来讲,是“日益”,一天一天修有为法,一天一天累积起来,今天多读一点书,多求一点知识,多懂一点,为学是“日益”,一天一天加上去,是加法,算术上是加法。为道呢,修道呢?“日损”,是减法,一天一天减掉,不但要把烦恼、痛苦、妄想减掉,乃至你的学问都要减掉,都要丢掉,丢到一字不识之境,一个字都不认识,没有了,不管中文、英文没有了,空了,是减法。所以“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就是空了,空的那个还要空掉,损掉,“以至于无”,最后什么都没有,彻底空,那就得道了。这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与佛法是同一道理。

所以修道是“还灭”法,倒回来走。我们普通作一个凡人,一切事情都是前进,不断地前进;当然前进到底也好,前进到底最后就是回到本位。但是人不会前进到底的,所以学佛修持的办法是向后转,回到你那个本位。所以禅宗常常问人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叫做问问题,古人就叫做参话头,话头就是一个问题。那么,学禅宗的,古人叫你参“父母未生以前”,当我们父母还没有生我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

我究竟是什么?换句话说,“未生之前谁是我?既生之后我是谁?”这种参究修行的方法,就是走的“俱是还灭”之法,就是减法,拿算术来讲,修道是减法,一切越减越好,不是加法。

所以“涅盘与道俱是还灭品类摄故”,它是一个档段的,归在一个“品类”。

“谓涅盘言显所证灭。后证得言。显能得道。”他说,因此呀,什么叫做“涅盘”呢?涅盘是梵文的翻音,用中文翻译的意义就是寂灭、寂静、圆寂、圆灭、圆净等等。但是,这些中文翻译的形容词,都不能够完全形容它,因为像这些代表涅盘的中文,都(只)是一部分,而涅盘同时又包含了常乐我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的意思,所以涅盘很难翻译。

“谓涅盘言”,为什么叫它是涅盘?这个意义“显所证灭”,就是表示你所证到的那个境界也是空的,证到那个空境界,最后空也空。不过,虽然是空,在人类凡夫的境界上,必须有所表达,“后证得言。显能得道”,你证得一切灭了,妄想、烦恼、心念都灭掉,清净干净了,空的境界就得道了,因此“显能得道”,表示呈现出来的这个境界,叫做得道了。这是涅盘与道的解释。

“由能断道。断所断惑。究竟尽位。证得涅盘。”这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尤其你们青年人现在喜欢讲禅宗开悟,什么叫开悟?懂得了,“哦,我懂得了!悟了!悟了!”那你真误了,那是言旁一个口天的“误”;也是二月间快速公路上撞车的那个“雾”,那不是悟。所以真正的悟是什么?“由能断道”,是能断金刚波罗蜜,就是《金刚经》的经题,有几种翻译,明朝的经题上还加两个字“能断”,切断这一切,《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是形容坚固,颠扑不破。等于我们中国文学上讲的两句话,也是佛法的观念来的:“拔开慧剑,斩断情丝。”一切都切断了,能断。

所以我们真正到悟道的那个境界,“由能断道”,一切烦恼妄想乃至生死,都不相干,一刀切断了,解脱了。等于一个东西、一个绳子把我们绑起来,刀一割,解开了、脱开了,非常自在自由了,不被绳子牵制了,“能断道”。

断个什么呢?“断所断惑”,一切思想上的、见解上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等等一切生死问题,一切业“惑”,这个惑有个业,业力所生的是业惑,烦恼业惑。立时顿断,叫做顿悟,一刹那之间,“啪啦”一下都切断了,进入那个空性,这样叫做顿悟。不是说看了一点禅学的书,“花开花落啊,池塘春水生啊,青蛙跳下水,“噗通”开悟了!”那真是不懂,那是青蛙跳下水——不懂(噗通),那不是的。

“由能断道。断所断惑。究竟尽位”,心空、身也空、空也空、空空也空掉了,一切切断了,“究竟尽”,生死已尽,不受后有。

所以大阿罗汉们证得涅盘,要走的时候,跟我们大家告别,不像我们普通人死了,要别人给他告别,行个礼。得道的罗汉快要死的时候,就向我们告别,他要走了,再见。大部分在佛经上的记载,说了四句话,“我生已尽”,我在这个娑婆世界的生命到头了。“所作已办”,我应该做的事统统作完了。“梵行已立,不受后有。”所以,修持的功果都到了,到达了,“不受后有”,对不起,你们诸位这个地方不再来了,我不到这个地方来了,他到别的地方去了;在这个欲界里头,“不受后有”。

那么,这是小乘境界究竟位的话,不是菩萨境界。梵行的“梵”字也是翻音,整个的意义就代表清静。那么,在佛学里头的这个“梵”是色界天中一层天的境界,叫大梵天,大清静自在天,色界天,不是欲界的,很高层。得了阿罗汉也不在色界,也超越了无色界,但是比较多住一点在无色界里头,非究竟。真正的究竟是成了佛,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跳到第四界去呀?那么在第六行中啊?都不是,他是在三界内外来去自在,五行之所不能拘,这个就是真究竟位,这个时候是所谓证得涅盘。好像刚才一声磬响,好长一样,证得涅盘。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