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54讲 此识能持寿暖

基本的道理都说明了,下面下去好几页都是讲这个问题。我把它跳过去,为什么呢?并不是说大家程度不够,是太专门了,这是个哲学上的讨论,就是阿赖耶识究竟是唯物啊,唯心啊,你会听得头很痛。像我们研究,自己那么看,就觉得看的很烦。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的人会很喜欢,越讨论详细越好。那么我们跳到哪一页呢?跳过好几页,还在讲阿赖耶识,跳到第116页右手,讲阿赖耶识。

我们晓得,佛学的唯识有三个要点:暖、寿、识,三个是连着的。我们现在的生命活着就是有寿,这个寿命。一个孩子生下来他就有寿,高寿、低寿,一岁是他的寿命,两岁是他的寿命,一岁跟一百岁死一样的,都是一个单元。所以道家讲,一百岁死,一千岁死,一岁死,都是差不多,是迟死早死而已,生出来的任务就是等着死亡,当我们第一天生下来的时候,是等了一百年,才最后回去,如此而已,就是庄子的观念,一点没有错。

但是,我们这个生命活着有寿命就有暖,等到我们身体的哪一部分老了,就是老年人说的脚发冷了。去年年底,有位老朋友跟我讲,年龄比较大了:“老师,我现在才发现,我们老了,你晓得哪里最怕冷哦?”我说:“你说呢?”“这两个腿。”我说:“一点也没有错。”人的死亡啊,精从脚底生,精神从脚底来,所以人的死亡也是从脚底来。你看老年人走起路来,两条腿就不行啦,而婴儿小孩子的两个脚啊蹬得厉害。这个就是说,识存在,暖就存在。所以老年人脚发冰了,我们从前讲:你年纪那么大,还是香港脚啊!脚心出汗,睡觉腿盖不住被子,一定长寿。这个老人年龄大了,冬天两个脚是冰的,夏天还发凉,这个不得了。暖、寿、识三位一体。

所以人死的时候,真正死亡完了,身体全部冰完了,这个时候才算是死过去了。每一个死亡不一定的,我给你们讲过生死问题,讲死亡的时候,有些人是从下部冷上来,有些人是从上部冷下去,全身都死亡完了,都冰了,那个死人的冰是很难受的,我经常形容像那个瓦斯的冰一样,很难过。摸到那个身体还发黏,不过我常摸了,老朋友死了去摸摸他,这个味道很难受。

一身都死亡完了,最后心窝子还温暖的,这还没有死过去哦,这是人中再来,还要再投胎来变人。最后都冷却了,这个面部、头部发暖的升天道,往生西方的是头顶最后冷,阿修罗道也是面部,阿修罗与天道同类,所以死的时候不要使他生气,动一个烦恼的念头,暖是暖的(这里还是暖的),这个脸很凶,走阿修罗道变天人,天人也是魔道。下三道就没有办法摸了。一身上面冷下来,冷到小腹肚脐以下最后死的是畜生道;膝盖头最后还温的是饿鬼道;脚底心(最后还暖)是地狱道。下三道不要摸了,没得时间给你摸。下三道的人一断气已经变了,来不及了,测验不出来。上三道的人还可以测验。现在是介绍暖、寿、识,阿赖耶是与暖、寿、识连在一起的。

“又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所以我们生命的第八阿赖耶识,“契经”就是佛自己所说的经典里说:“暖寿识”三种。“更互依持”,互相交换的关系。有暖的地方,身体还暖,这个暖不是发烫,发烧也叫暖,阿赖耶作用?那不是,那是生病,那不是暖。暖就是生命的活力,拿现在话讲就是生命还有活力的。“更互依持”,互相的关系,“得相续住”。我们这个生命的存在就是这三样东西。

换句话说,生命的活力拿现在的观念讲:活力(暖),寿(健康),识(精神)。这三个是连起来的,古文叫“暖寿识”,我们给它换一个名字,是生命的活力;存在、健康、每一部分都很健康;还有就是精神,精神就是识的作用,这三样东西连续的存在就构成了现在的生命,阿赖耶识的作用。

“若无此识。能持寿暖。令久住识。不应有故。”那么,这个生命的活力,暖同寿命的存在……一个人会活到几百年,或者一百年,几十年,为什么存在呢?是阿赖耶识所变。“令久住识。不应有故”,假设说没有这个心意识的精神功能,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这个生命就死亡。所以,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中讲到第八识,有个名句,“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第八阿赖耶识“受熏”,投胎的时候;“持种”,它把过去生的因果一切的种子带来,带到现在、带到来生。“根身器”,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这个身体都是它变的。“器”就是物质世界,也是它变的。

“去后来先作主公”,投胎的时候,所谓我们普通讲,是灵魂来投胎,是阿赖耶识先来。意识没有,所以,胎儿在娘胎里是没有意识,有第八阿赖耶识、第七识这些作用。所以一个婴儿没有分别心,没有思想。婴儿生下来,等到头顶这里长满了,一开口会说话,第六意识慢慢形成了,意识是后天慢慢形成起来的。所以,这个“来先”,投胎是第八阿赖耶识先到;“去后”,死的时候,那个身体最后完全冷却了,最后走。

因为照古礼,人有假死的病,有些人死了一两天会重活起来,若随便把衣服一穿,棺材一钉,就完了。那么佛学也是这样讲,非要冷却到二十多个钟头了,完全冷却了才准动,不能碰他身体,还有感觉,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这个时候你碰他、摸他的身体会很难受,不是他肉体难受,是他那个灵魂意识很难受、很难过。这个余力没有断,等于我们讲的一个蚯蚓,你把它剁成两截,这个蚯蚓断了变两截,但它两头还在跳啊,滚啊,就是那个东西,还没有断,还在痛苦中。所以我们这个寿命也是这样,暖、寿、识是这个道理。“去后来先作主公”,所以,这个生命的投胎、死亡,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生命的存在是这个。

“谓诸转识。有间有转。如声风等。无恒持用。不可立为持寿暖识。”譬如我们的第六意识,现在我们大家这个第六意识都很清明啊,我们现在坐着,能够思想、能够感觉、能够听话,这个是第六意识的明了意识作用。那么,现在的心理学都是讲这个,第六意识有两部分哦,现在能够思想、能够感受的是第六意识的明了作用,也叫作分别意识,第六意识能分别,能思想,晓得这个字是什么字啊,对不对啊,我听懂了没有啊,这就是分别的心理作用,叫做分别心。做梦,进入幻境啊,幻想一来,精神病,那是第六意识的后面,独影作用,现在的心理学叫下意识、潜意识。

现在的心理学,照我们唯识的观点,认为它只到了第六意识,第七识它就不懂,第八识的影子也没有摸到,那就更差得远了。现在有些新的名称啊,什么超觉意识啊,人很会造名称啊,造了半天还是在第六意识的境界,都不是!第七识、第八识很不容易懂。那么,第六意识同前面的眼、耳、鼻、舌、身都叫做“转识”。所以,经典上的这四个字注意啊,“谓”是讲,“诸转识”,第六意识同前面六个识等等都是转识。

为什么说它是“转”?它像个轮子一样转得很快,不停留地在转动,所以我们的脑子会转,就是第六意识在转,这叫做“转识”。

这个转识“有间有转”,它是有间歇性的,一下想这里,一下想那里,一下想到很好的时候,每个人的面孔也漂亮了,就变圣人、变菩萨了;一想到恨起来:格老子非要杀掉他才好!马上变恶魔了,它有间断性的,有间接性的,“有间有转”,这是普通的第六意识等等。它犹如“如声风等”,我们的思想、意识作用犹如声音,这个声音一敲就响,响过了就没有了,这是转识的作用,生灭的;犹如风一样,吹过来就有感觉,没有吹就没有感觉。所以,其它的意识等等“如声风等。无恒持用”,它不能永恒存在。

“不可立为持寿暖识”,所以,第六意识、第七识、前五识等等都不是生命的根本;生命这个投胎先来,死时最后走,连续不断的是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所以前面这些都不是,因为它“有间有转”,叫做“转识”。

“唯异熟识。无间无转。犹如寿暖。有恒持用。故可立为持寿暖识。”这里又出现一个名词,第八阿赖耶识有三个同名,一个叫阿陀那识,刚才讲过。

现在我们从头研究这一本经典,大家过去听过的应该还记得,第八阿赖耶识有两个作用。我上次告诉你们,学期考试留心啊,现在我不刁难你们了。第八阿赖有异熟、等流两个作用,异熟果就是等流果,我们这个身体第八阿赖耶识犹如等流,像那个海水一样,普遍的遍满一切处在流动,就是生命的活力充满一切处,佛学等流的意思。怎么叫异熟呢?它有因果的作用。这个因果报应不是说我今天打你一个耳光,你明天一定要踢我一脚,不是那么呆板的,因缘会遇时是异时异地会成熟,也可以说我们这个生命就是异熟,我们现在的生命就是异熟。

你看我们这个生命为什么叫异熟?所以佛学的名词很难懂。当妈妈生下我们的时候,我们吃妈妈的奶水,当然,现在是有个牛菩萨帮忙,有牛奶给我们吃,吃了牛奶才长大。然后我们活到现在,我们是靠什么成熟的呢?青菜、萝卜、牛肉、鱼、虾子、豆芽,绿豆芽、黄豆芽、辣椒、酱瓜,还有一大堆东西,包括感冒药、阿司匹林啊,所以把我们异熟,共同凑拢来,使我们这个生命存在、成熟。

所以,我们有时看我们的老祖宗们,这些大菩萨、大法师们的翻译啊,不晓得用了什么头脑,这个文字用得那么好!同样是中文字,所以,我常常告诉那些基督教、天主教的朋友,我说:你们啊算了吧,不要搞了,翻译的不好。你们那个《圣经》上说,“生来就有罪”,格老子,我没有罪!讨厌,生来就有罪?!用得不好,好的字被佛学用了:生来就有业!我承认,业不一定是好是坏,你不用业字,你说我生来有罪,我就不承认,我没有罪,我妈妈也没有罪,我祖父也没有罪,你不要胡扯了,我揍你!乱讲!佛不是这样说,生来有业啊,有业就有生命,业是包括了善业、恶业,这个字用得好!你看中文字,你找第二个再用吧,没有了,被那些老辈子的法师们把好的中文字用完了。你们的经典生来就有罪,这个就要了命!我第一个就不服气了。所以这个翻译的文字之重要!

你看,“异熟”,这就告诉你们现在的青年们,翻译英文什么,我一看,乱七八糟的翻译,连我这不懂英文的也比你们翻译得好。我一听就知道你错了,每个人的翻译给我一听:错了!保证错,那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古人的翻译,每一个字都慎重慎重地研究,“异熟识”,阿赖耶识有异熟的作用,有等流的作用。

“无间无转”,它有这个作用,异熟的意思是概括了时间、空间,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中,它都在这里起作用,空间也包括在内。但是,时间、空间经过几千万劫,它不能停掉,解不开,“无间”。“无转”,它也不受外界的变动就变了相,你那个果报就是存在,所以异熟也就是果报的意思。“无间无转。犹如寿暖”,这等于我们的生命活在这里,有寿命就有活力,就有暖,“犹如寿暖”。

“有恒持用”,它有永恒存在、保持的这个功用。“故可立为持寿暖识”,所以第八阿赖耶识才能帮助我们生命保有暖寿识。

有没有问题啊?青年同学们,研究佛学,佛学不是迷信啊,你要拿出问题来。同学们有没有问题?我借此喝一口茶。有问题,我代表你们,我要问了:老师啊,释迦牟尼佛啊,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本师。那我要请问了:一块肉,或者我现在的眼睛要捐给人家,我还没有完全死过去以前,还没有断气以前,这个眼睛的眼识还没有完全死亡之前,赶快要挖下来,不然不能移植给人家了,完全冷过去了就不行了,对不对?好,挖下的眼睛,在医院里要放到冰库里,冰库不暖啊,可是寿命保持啦,请问您老人家,怎么叫暖寿识啊?

那么你所谓的讲暖,一定要温热的条件吗?温是当然了,譬如说我们台湾或者东南亚,细菌特别多,温暖的地方生命的繁殖力量大,冷度高的地方生命繁殖力量不大。所以,冰库里是全冰的,没有暖啊,怎么叫暖寿识?对不对?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结果你们听到这里都不发生问题,就是学佛有问题了,学佛不是盲目的迷信!要一个问题追下去。所以,我们虽然头发白了,脑筋不老啊,比你们新多了,你们那么乖,年轻人都没有问题。我经常看书,看世间的书啊,佛法,我一看都是问题,问题多得很,坏蛋,坏脑筋,但是就要这样研究,佛学是科学。

我现在告诉你,佛经所讲的暖并不是说温度高就叫做暖,刚才我不是用了另外一个名称,生命的活力。你不能说北极没有生命的存在,北极自然有生命的存在。这个不是温度的问题,也不是体温的问题,这个暖是生命的活力。

那么,物理世界冰冻的冷度同温度,这两个是所谓“有间有转”的现象,这个水烧了就变成开水,冷却了变凉水,冷度再降低了变冰水,它是“有间有转”,但是这个水的生命,它这个水变成冰也好,变成水也好,变成开水也好,它这个生命本身的作用,物理世界不叫活力,叫作用。它这个本身物理的功能的作用,是质能互变,这个质能互变就是暖寿的道理,要搞清楚了啊。

尤其是你们现在学法师的,不然将来跑到科学世界,到西方世界讲佛学,“暖寿,暖就是温度……”你就错得一塌加糊涂,那就全错了。所以叫你们留意现在的科学啊,这个旧文化、新文化、东西文化是一个东西,只是自己头脑不清楚,被不同的名词困扰了,你懂了那个道理啊,名词不会困扰你,特别留意这点道理啊,暖寿。

现在继续原文:“经说三法更互依持。而寿与暖一类相续。唯识不然。岂符正理。”你看佛经都是辩论哦,《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你以为经典是木鱼一敲,“啵啵啵……”以为佛那么乖啊,佛的弟子们很不乖哦,我们现在叫经典啊,当时记录下来的都是学生问老师的问题啊。你看《金刚经》,佛刚刚吃了饭,洗了脚,打坐好好的,一个人出来问问题了:打坐这个心啊,怎么降服得下去啊?他老人家刚吃完饭,消化都没有消化就要开始讲《金刚经》了,你看这一口饭很不容易吃啊。佛经都是问答问题记录下来的。

讲到这里,有人问了:“经说三法更互依持”,好,佛说的,“三法”,暖、寿、识这三种,三个因素,“更互依持”,互相为因果,等于我们拿三只筷子,把它搭一个架子在这里,你说这三只筷子立在这里,中间没有支持的,重心在哪一只筷子上?你说在哪一只筷子上?哪一只都没有重心,哪一只都是重心,少了一只这个三角架搭不住了,“更互依持”,互相维持。

“而寿与暖一类相续”,但是这个寿命,我们活着的这个生命跟这个暖、生命的活力,它两个连在一起,这个我们懂啊,有生命活着,当然就有活力。生命的活力是物理、生理作用;识,能够思想的这个意识,“唯识不然”,它跟我们的生命怎么合得拢呢?如果合得拢,说我这个腿麻痹老了,要死亡啊,麻木了,说唯识可以起作用,我天天想:“你通、你通、你通,你马上给我走路,马上给我走路”这个腿难道就能走路吗?不能啊!既然不能,你说暖寿识这三个是搭在一起“岂符正理”?逻辑上不通吧?道理不对吧?

你看释迦牟尼佛那时的说法,很严重啊!现在叫经典,当时就是讨论。你看他经常带领几万的学生,每一个都在修持打坐,随时有问题问他,他说法教育了四十九年。所以啊,为人千万千万不要去做佛,做佛是很可怜的,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每个人有问题都要找他。

“虽说三法更互依持。而许唯暖不遍三界。何不许识。独有间转。此于前理。非为过难。”好,这个问题你要了解,虽然说暖寿识这三法“更互依持”,互相为因果、支持的作用。“唯暖不遍三界”,这个“暖”,生命的活力不遍三界。我们学佛要懂三界,佛教的宇宙观。学佛要跳出三界,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不管是人乃至细菌、昆虫,甚至于说植物、草、杨桃、水果,都有两性的作用,阴阳——公跟母,男的跟女的,都要两性结合才有这个生命的延续,这是欲界的生命。拿我们现在的观念讲,都有性的作用,男女两性的作用,结合了才能再生生命,乃至一颗稻子、一颗麦子,它也要雌雄两性结合拢来才能够生,这叫欲界。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