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行的下面,“四者”,第四种“识食”,就是心的作用、唯心的作用。这个“识食”我们很难理解,什么叫“识食”?“执持为相”,抓得很牢,就是说我们这个生命活着延续下去,最重要是这个东西,“执持为相”。“谓有漏识”,凡是心意识这个“识”,是讲没有成道的一般人、所谓一般凡夫有漏之因,“有漏”是生灭的意思,是有生有死的。拿我们现在的观念就是精神的作用,精神的食粮。
“由段触思”,“由”,前面的“段”,我们普通分段的吃饭、饮食;“触”,就是感受空气、日光、水等等的感触;“思”,思想。“势力增长”,唯心的作用关系非常大,越来越大,心力越坚强。譬如我们一个人有病要死不死的,求生的意志非常坚强,还多活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个是“思食”的关系,思想的这个“思”。所“增长”,意志力坚强,“能为食事”,它同饮食作用一样,使人生命活着的。
那么,现在的第四个“识”呢,同“思”不同,思想我们还感觉得到。可是没有思想,比如说我们睡眠,完全睡着了,没有做梦、做梦还是思想作用,完全睡着了,这个生命作用就是识,心意识这个“识”。“识”在昏沉的状态叫作睡眠。譬如一个动物冬天到了,动物的冬眠,钻到洞里一躲几个月,这个就是“识”的作用,可以入定,这就是第四个“识”的作用。
“此识虽通诸识自体”,同前面第七识、第六的意识,前面眼睛、耳朵、鼻子(眼、耳、鼻、舌、身),“而第八识。食义偏胜。”他说所谓“识”啊,虽然同前面意识等等作用有连带关系,但是属于根本的第八阿赖耶识,而为之一切众生生命存在的、有饮食的同样的意义,“偏胜”,特别地偏于这一边的。“一类相续执持胜故。”这个作用就是简单明了两句话,这八个字,就是维持我们生命能够存在的。好了,这里交代了四个“食”他的解释,“段食”,佛学里头讲饮食有四种:“段食”、“触食”(感受、感触)、“思食”(思想)、“识食”(这个心意识的这个“识”)四种。
“由是集论。说此四食。三蕴五处。十一界摄。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坏断。故名为食。”他说先介绍了佛法里面四种饮食,所谓饮食,佛经里头有一本经典叫《集论》,集中佛所说法的各种要典的,这一本论,说这一本经典上记载,这四种食。
“三蕴”,我们知道这就是佛学的名相、名词。佛经讲“照见五蕴皆空”,五个“蕴”,他这里只有“三蕴”。“五处”,佛法里头讲“六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他这里只讲“五处”。“十一界”,就是“六根”、“六尘”(十二根尘),“十八界”,他这里只提到“十一界”。他说这个“四食”的关系属于这个。
那么,这里我们有麻烦了。因为在座有些没有研究过佛学的,可以跳过去了;可是在座的大部分还在研究佛学的就要注意了。“五蕴”里头他怎么只属于“三蕴”呢?这个“段食”分段的。我们譬如说吃饭,人类一天分三餐,或者吃两餐,分段地吃饭叫“段食”,也叫作“抟食”;它一个“触食”,感受这个作用;一个“思食”,维持生命的思想这个作用。
属于哪“三蕴”呢?“色蕴”,色就是空;“行蕴”,就是这个宇宙万物、生命永恒活下去的动力“行蕴”;“识蕴”,就是精神的生命。是属于“色”、“行”、“识”这“三蕴”。本来五蕴,有两个没有,对不对?“受”跟“想”没有(“感受”跟“想”没有),五蕴里头的感受,包括生理的一部分、心理的大部分。
比如说,这个人对我很不客气我现在很不好受;这个人对我太好了我心里也难受(感谢的难受)。“受”的作用,心理的占大部分,同这个饮食有没有关系?太少关系。譬如说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味道好不好,咸甜苦辣酸,到了喉咙根根以下已经不分辨了,滋味的感觉都在舌头上。那么,这个“受蕴”吃下去以后,假使中毒了,对与不对,那是个另一件事情,那是“色法”中毒。譬如我们吃了东西,味道很好吃,结果中毒了,假设在“段食”里面讲,那他怎么没有“受蕴”呢?应该是有感受,这个感受是色蕴中毒。
我们这个身体地、水、火、风,生理上起了毛病,再反应过来我们心理上觉得很难受。所以,这个饮食的直接关系呢,它只属于“色”、“行”、“识”三蕴。
怎么叫“五处”呢?“段食”第一个,分段吃饭的,“香”、“味”、“触”三处,这个吃东西这个味道香、香代表了香、臭,味道,“触”,我们吃进去了身体讲营养,对身体营养好不好,这在佛法属于“触”。那么“段食”呢,“香”、“味”、“触”——包括了这个“三处”段食。触食与思食是“法处所摄”,这已经进入了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法处所摄”。唯识这个“识”呢,“意处所摄”(第六意识这个“意”)。这个三处。
哪三处我们再提一下。分段吃饭饮食的这个“段食”,所谓香、味、触、思(食法处所摄)、识(意处),就是这样。所谓十一界:“段食”第一个;“触”,有香味触这三界;“思”是法界,刚才讲过了;“识”,意界,以及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关系,所以,关于饮食的分类有“十一界”。
“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坏断。故名为食。”这四种饮食的作用,能够使一切众生“身命”——身体能活着这个是命,在中国哲学里头分两种,“性”与“命”的差别,“性”不一定是这个了。不过在中文这个“性”有好几个是借用的,大的“性”就代表哲学所讲的本体论,形而上、形而下的关系的作用。其次呢,我们的个性、秉性不同,每个人禀赋不同。那么,现在通用的就是个性不同,也是这个本体的“性”所起分别的功能。后来借用的文字所谓“性能”、“性质”,关于这个“性”的很多,这个“性”的东西另外一部分的作用。
命,身体活着就有命。所以,这四种饮食关系,“能持有情身命”身体活着的寿命,“令不坏断”,他之所以活着不死,是饮食这个作用很大。因此,这四种都叫它为食。譬如思想与饮食,上一次我们讲的,譬如一个人思想灰心到极点,这个人会死亡的。所以,庄子也提到“哀莫大于心死”,真正一个人心死了,人也死了。
那么,过去在西方、在德国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的测验,测验心理作用与生命、身体的关系。说曾经把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拿来做一个心理的测验,就告诉他现在因为某一种原因,死刑还是免不了(拿现在来讲,在几十年以后给现在人安乐死),我们准备给你安乐死,愿不愿意?这个犯人非常愿意。
那么,这个心理医生怎么把他安乐死?就是把他送到一个很偏僻的房间,他看到工具:一把刀、一个水桶、一个橡皮管。现在你安详躺着(眼睛蒙起来),我只把你血管割开,然后这个橡皮管子接到你这里,你的血就会慢慢流到这个水桶里面,一点痛苦都没有,然后就死了。好,然后犯人同意了。然后到了这个房间里医生把这个血管一割,橡皮管给他绑起来,然后听到水桶里自己的血“滴滴答答”地流下来,那滴到后来慢慢没有了,后来他就死了,真死了!但是医生没有给他割开,就是那么弄一下,他真的死掉了,断气了。当然赶快把他救活。这就证明一个东西:心死了,人也跟着死了。所以,“思食”就是这个作用。
所以,这四种饮食我们现在晓得最重要“段食”,分三餐吃饭的。比如说我们说那个婴儿光吃那个奶啊,尤其我们小的时候连奶都没有啊,母亲假使没有奶,哪里讲牛奶、羊奶?那也不会吃,那个人怎么会吃牛的呢!那弄些米浆啊慢慢煲起来,慢慢这样喂啊,那还长得很大。所以,婴儿有时候活着,这很奇怪的人。有些生物界它吃得很少,平常不容易找到吃的,可是它寿命照样地活着。这后面还有三种饮食,一共合起来叫“四食”。
那么,现在进一步解释“段食唯于欲界有用。”我们三餐吃饭,这“段食”的作用只在欲界里需要。佛法分类,宇宙生命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欲界到什么界限呢,依佛法讲,这个太阳、月亮在欲界天的中间。所以,照旧的解释,假使把这个世界变成个立体,有人说太阳、月亮在须弥山,有人说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这个不一定啊。佛说在须弥山的中间,那么到须弥山顶这个地方都是欲界。下至十八层地狱,上至须弥山顶,日月以上,这一切众生、天上的人都还有欲。
这个“欲”,包括“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好看的、好听的,好闻的味道就是接触。那么,在人的世界所谓“笑、视、交、抱、触”,这是欲界的。人啊,动物啊,植物啊,这个两性之间有这个五欲的作用。笑一笑啊看一看啊,对不对?过了欲界上面是色界,不谈这个饮食,第一个饮食“段食”不谈了。无色界更高了。所以“段食唯于欲界有用”,只在欲界里头起作用。
那么,“触意思食虽遍三界。而依识转。随识有无。”所谓“触”,就是感触,我们毛孔都会呼吸,这就是“触食”的作用。一个人假设没有呼吸了就马上死亡,所以说呼吸那么重要。其实不只鼻子的呼吸,毛孔也在呼吸感触——“触”食。“意、思食”,我们第六意识精神等等,“触”食跟“意、思食遍三界”。所以,打坐起来真正入定了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是绝对做到没有呼吸的哦,鼻子呼吸停了,身体毛孔还在呼吸。不过不像现在那样毛孔呼吸的那么快,很缓慢很缓慢,假设一个真入定的人,做脑电波、心电图研究的还动不动?还动。很久很久很慢很轻微地动一下,就是这个道理啊。
“触、意思食虽遍三界”,所以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也有。只有“段食”,我们饮食吃的喝的这个作用,只有欲界里头有。
下面三种饮食呢,“而依识转”,跟着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在转动。“随识有无”,假使真修到了第八阿赖耶识转了、达到空的境界,无心地了,灭尽定,那么这个精神意识可以暂时停止,“随识有无”。
“眼等转识有间有转。非遍恒时能持身命。”所以讲最重要维持生命第八阿赖耶识,心、意、识作用这个第八阿赖耶识。不是讲第六意识同前面眼睛、耳朵(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不是讲这个。因为眼、耳、鼻、舌同第六意识,“眼等”就包括六个识。“转识”它的功能,它自己也由第八阿赖耶识的作用转变来的。“有间有转”,“有间”,它有间歇性的,不是常时存在;“有转”,而是跳动性的。这个意识,假使有个东西眼睛看到后吓坏了,一吓了以后那个意识会停顿一下,停顿一下不去想了就叫作吓昏了,所以它有间歇性。“非遍恒时”,不是普遍的、不是常时的。所以它不是普遍常时能够保持身命的作用,保持身命。他说是这个作用。那么,这是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除了懂这个道理以外,佛法所讲的唯识心理作用主要要我们修持的人懂得学理才能谈修持。
“谓无心定。熟眠闷绝。无想天中。有间断故。”就是说有五个状况,一个得道的人真正得“无心定”。无心定,有小乘罗汉的无心定、菩萨的无心定,得到无心定差不多算得道了,初步得道了。
无心有几种?一,睡眠,完全睡熟了,“熟眠”;二,闷绝,昏过去了。比如说被一个车子撞昏过去了,吓昏过去了——闷绝。呼吸好像停止了,闷绝;无想天,无想天是一种定境。无想定与无想天,一共有五位。哪五位无心:睡着了、闷绝了、无想定、无想天,讲五位。在这个时候,第六意识不起现行,眼、耳、鼻、舌、身也不起现行,只有第八阿赖耶识作用,所以说无心——睡眠、闷绝、无想天,“有间断故”,前六个识是这样。
“设有心位。随所依缘。性界地等。有转易故。于持身命非遍非恒。”除了这五位,五个情形,这五个状况都叫作无心位。但是有差别,真得道到了无心定那就是得果了。我们普通有时候也无心啊,睡眠了就无心。昏过去了,阿赖耶识没有死亡以前,它还有动作,算不定你碰他一下……(酒喝醉了不算的了,酒喝醉了还是有心的了,醉了不在内。)我们常比喻真睡着了蚊子咬你脸上,你“啪”一下打了,无心位。打完了马上把你叫醒:“你打死一只蚊子!”“不知道!”这是阿赖耶识作用,不是下意识(下意识是第六意识的反面)。所以说,闷过去了、无想天这是有间歇性的。
那么,我们普通“有心位”当中,“随所依缘”,是依他起的,因外界关系。
“性、界、地等”,三界、十八界,三性:“善、恶、无记”,这三个性归纳的,我们一切心理行为归纳起来:“善”的、“恶”的,还有个非善非恶的、不善不恶的
“无记”性,三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九次第定,四禅八定。所以三性、三界、九地等。
“有转易故”,意识的境界有层次的。譬如一个普通的人,慢慢发了财,开始给你今天赚一千万,当然你牙齿都笑得合不拢了。但是过了个把月,下个月天天给你赚一千万,你不笑了。一千万已经看得很习惯了,希望的是一亿了。等于你当了皇帝以后就想上天。这个欲望意识境界,三界境地不同,“有转易”,它依他起,受外境的影响而变动。但是这个生命我要活着、意识做不到的,谁的意识都想自己起码活一百岁,可是到那个时候你要老、要死了,说我不想死,对不起!你还是走了,意识作不了主。因为第八阿赖耶识它的功能,不坚持这个东西。只有第八阿赖耶识依持生命才是普遍的、永恒的。就是说“非遍非恒”,就讲第六意识的依持。
“诸有执无第八识者。依何等食。”讲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他说,那么有些人坚持一个主张,一个理论,过去那些哲学家理论,“诸有执无第八识者”,譬如小乘的佛学,只讲到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等于现在的心理学一样,意识的反面有个“下意识”、“潜意识”是有,潜意识的后面还有第七个、还有第八个?他不承认。佛法里头小乘经典也是这样哦。大乘是讲到八个识,是释迦牟尼佛裁定的哦。那么大乘有的讲到十二识,佛说那一个分类太多了,把它裁定为八识。
他说有些学派的人坚持认为没有第八阿赖耶识,因为第八阿赖耶识是心物一元的。这个身体同这个精神世界,三界共通的。意识,我们自己还想得到——这是我的意识作用;第七识我们就找不清楚了;第八识更不知道了。所以有人执着没有“第八识者。依何等食”,他说你这个饮食规律、把四种饮食归到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那么,假使在哲学的理论上没有第八识(不承认有第八识),“依何等食”,那我们的生命“依何等食”维持?
那么他的答复,“经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非无心位。过去未来。识等为食。”他说佛经告诉我们,一切有情众生都靠这四种饮食,生命才有。但是佛经没有提得道的无心位,得道到达了无心位,可以不要饮食了。说“过去(同)未来,识等为食”,得道到了无心位,一入定(讲小一点,不要说八万四千劫,太远了),他一定可以入定几百年、一千年。
在我们中国过去是有这个经验,将来有没有再发现就不知道了。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上,武则天的时候,在四川我们中国有很多的大佛都是那位女皇帝武则天修的,她建了很多的大佛像,所谓云冈石窟就是她盖的。她当了皇帝拼命修建这些佛像,那佛像很大。在四川建一个庙子,盖一个庙子,有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很古老了,一砍树心,看到一个老和尚在里面打坐。那么有人一看,这个历史记录在《佛祖历代通载》里头有,那么大家晓得这恐怕是入定的人,就不敢碰他了,赶快拿个引磬来在他耳朵边上一敲,“叮、叮”慢慢敲,这个老和尚出定了,坐在树的中间,树心里头有个洞,一敲醒了一问,他一看“你们干什么?我的哥哥呢?”他说“你的哥哥是什么人?”“慧远法师啊”,净土宗的创宗在庐山,晋朝的时候,是慧远法师。“我们现在是唐朝啊,唐太宗都死掉了,现在是武则天的时候”,什么唐太宗、武则天他都不知道,他来找哥哥,因为慧远法师是山西人,后来到江西庐山,天下大乱,也同我们一样,他走开了,到江西庐山南方来了,在庐山创白莲社净土,念佛的,陶渊明这一班人都在一起了。所以,慧远法师的堂兄弟也出家了。他说我来找哥哥,到了四川在路上休息一下,打坐,一入定就过了一百多年了,所以一出定先问他“我的哥哥现在在哪里?”“谁啊?慧远法师在庐山,早过了!”他说这早过去了。他站起来就走了,到哪里去了,后面的事就不知道了。
譬如印度有个和尚叫宝掌千岁,活一千年,印度活了五百年,到中国来又活了五百年,所以他的名字也忘了,中国人都叫他宝掌千岁,名字就叫宝掌(他的法名),中国很多庙子他住过。所以我在杭州、我有个地方,我有个朋友出家了的和尚,我的好朋友,他同他的妈妈两个人,抗战胜利以后就住在飞来峰灵隐寺后面有个小庙子,叫中印庵(中国跟印度的)。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