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66讲 余心所法。无不皆依触力生故。

刚才讲这些道理,一个真正学佛修道的人不管是学显教的(显教包括净土啊,禅宗啊,天台啊)、学密教的(密宗的黄教的了,白教,花教,红教等等各种法门),教理不清没办法修行的啊。所以我常说,再三提醒,学佛修持就跟科学一样的东西,理论通了去试验。盲修瞎练终归无用,现在讲的都是原理,也就是方法的大中心所在。所以只作思想来听没有用,思想不清楚修行也没有用,这两样是不能偏废的。

现在又讨论到:“又此定中。若有思等。亦应有触。”好了,问题来了。所以真正入定的人,得了灭尽定——无心位。灭尽定,上面还有个总纲的,叫作“无心位”,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无心位只有得灭尽定才是正位,学佛得道的正位。

“无心”有五位哦,要注意哦。“无心”五位、假如本院同学唯识要考试就来了,“无心”几位?无心五位。哪五位?睡眠是无心;闷绝,昏过去了,晕过去了或者脑震荡昏过去了无心;无想定、无想天,这些都属于凡夫哦;灭尽定就得道了。“无心”五位。所以,学道修禅的人常讲:“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把凡夫的无心定当成是道就错了。

那么,譬如道家吕纯阳有两句话大家知道的,道家吕纯阳修道讲的很好的诗、偈子,“一日清闲自在仙”,什么是神仙境界?人一天能够得到真正的清闲,就是人当中神仙境界。“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就是六根都很安详、都很舒服、身心无病,就是人活着一天这样的境界就是神仙境界;“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这是吕纯阳的名著。那么,吕纯阳、我们应该把他高推一下,他这个“无心”也是到达正定的无心,那就是真的是道;如果说只是无想定的“无心”(就)不算道,不是得道。这个道理要分别的很清楚。所以说,禅宗祖师讲“莫道无心便是道”,你不要认为“无心”就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那么,无心有五位,把“无想定”当成“灭尽定”,看起来差不多,(其实)差别很大。

现在讲“又此定中。”无心位的灭尽定中,“若有思等。”并不是不知道哦,还是知道,这个知道就属于“思”,“亦应有触”,那好了,那就有“触”的作用,能够知道就有“触”。好了,我们要研究佛学的心态要搞清楚了,“触”和“受”两个俩弟兄啊,“受”就是感觉,“触”就是接触。譬如我们今天这个气候很沉闷,你怎么晓得很沉闷?因为我的身体感受到了,这是很自然的,这个就是“触”的作用。譬如我们现在在台北很沉闷,马上进高速公路以最快速度的三个钟头的快车到了台中以南就很舒服啊、很干燥,同这里是两样,马上要脱衣服。

他一触到那个地方,环境不同,感受就不同,所以“触”同感受,这个中间看着是一样,(其实是)两重境界。譬如我们打起坐来觉得舒服不舒服,这个腿有麻没有麻,这个时候已经“触”,坐在这里很舒服稳当,坐久了那个麻、腿发麻发涨发痛那个是感受,“受”来了你受不了,所以受得了、受不了,“受”和“触”有程度的差别那么大。

“触”又分成“外触”和“内触”,所以真正得道的人、入定的人,现在是讨论有心、无心的问题,没有详细讨论入定的人那个定境界,定境界大阿罗汉同菩萨入灭尽定的时候,说菩萨“内触妙乐”,内在的有无比的舒服,所以不肯出定不肯下坐,那么这要进一步问,何以一个人能“内触妙乐”?不是普通的快感,特别的,那非要把四大色身转化了,气脉通顺。

那么,“内触妙乐”一起其实也是等换的,外面所谓男女关系了、饮食关系都不需要了,为什么不需要呢?所谓“他道德好、戒律清高”?我看也不是道德好、也不是戒律清高,也可以讲也是道德好、也是戒律清高。因为,他更妙的“妙乐”在那里,看世界这一路看不上了,他吃惯了好的当然不吃粗的了。说“菩萨内触妙乐”,就是“内触”所发生的。那么,就进一步问了,这个好的、吃的“内触妙乐”,“内触妙乐”也是一种饮食。所以,我们讲入定以前先罢饮食,什么食?触食啊。对不对?不要忘记了,那个是触食的关系。人有四种饮食,除了吃饭以外还有三种,所以触食是非常重要的。就要连带起来你把学理搞通了才能谈修行。因此,你一步一步自己很清楚走到哪一步了,走错了路没有。

所以,真正的佛法,在佛经、尤其像唯识宗的分析得非常清楚,不然你修什么法都是外道,都是错了!就有那么严重!所以,大家听过去了,过去的都要记住现在都是连起来一个的,所以现在有人提出问题,真正得灭尽定入定“若有思等”他有知道,那就应有“触”了,应该有“触”的作用。

“余心所法。无不皆依触力生故。”这个注意哦,他说我们心里头啊,每一种思想每一种观念“心所法”,心理所生起的这个思维法,都因为有“触”的力量才起来的。这个很严重哦,现在心理学不能谈了。那么,到了这一步看现代心理学你了解觉得很粗了,唯识心理学就细得很。我们在这句话、尤其现在人研究的很多了,“触”是什么?刚才提到“内触”。那么,我们普通人说“你今天脸色怎么这么难看?那么悲哀的样子?”“哎呀,我内心有感触啊。”这里就是感触,“触”就是感,感就是“触”。

所以,有人问“我在那里打坐好好的,不打坐还好,打坐麻烦了,不应该想的事情都会想起来?”那么,简单的答案这就是“业”啊,“业”个什么?“捏”鼻子的“捏”?“捏”到哪里?“触”的力量。就是有所感,这个“感”要研究起来多了,所以心里的事情,有许多事情平常没有想到过,在入定静到极点它会来。有没有外魔呢?有啊,鬼神妖魔的力量,那个天魔的影响也有啊,但是真有定力不会受外境的影响。为什么呢?“触”的力量。所以,“触”(色、声、香、味、“触”),很难懂“触”法。

所以说现在提出来,假设入灭尽定有“知”,既然有“知”就应该有“触”,那“一知”与“触”有所感、相通的。那么既然有“触”,“余心所法。无不皆依触力生故”,就是有感,所以叫感应,“触”的道理我们普通就叫做感应,有感就应。譬如普通人的心理,为什么说你在国内,你亲人在国外,她心里有什么事你的心里自然会很难受,过了很久,果然那一天我心里很难过,果然有一件事。朋友之间,别人有什么事也已经知道了,所以“他心通”也就是“触”的来,人家一想念你你已经知道了,当然有定力的就知道是某人,他不会搞错了,他那个电波收到就感应“触”。所以,诸佛菩萨你一求他他就感应,他的定力深,你一动他那里电波就起作用了,心电波就有“触”的作用。

所以,一切这个“触”法——这个感应,假如“触”的作用不存在、“知”的作用不存在,那么,诸佛菩萨、一个修行成就的人能够保佑别人、加庇别人就没有这回事了!那就是鬼话。他有这个心理,这个“触”法。所以,这个“触”,感应的道理是很严重的一个东西。“若许有触。亦应有受。”来了,十二因缘法都来了,既然有“触”,“触”就是接触了感应了,交感、感应,也叫做瑜伽。瑜伽术,我们现在练瑜伽就是“心瑜伽”;“声瑜伽”,念咒子就是声音瑜伽;打坐、入定、念佛啊都是心瑜伽。“心瑜伽”印度没有了。瑜伽在佛法里头《瑜伽师地论》,像这些都属于心瑜伽。

那么,十二因缘法里头都来了:既然有“触”,“亦应有受”了,就有感受了,“触缘受”(“十二因缘”)有“触”就有“受”,所以,“受”感觉到,开始一动那是“触”,等于我们手触电,一碰到——麻,这一点麻到了,麻是“受”,一接触那一刹那之间那个是“触”。

所以,“既许有受。想亦应生”,既然有了感受当然有思想了。“不相离故”,因为这一串是因缘法连带的,一步一步连着,一个一个连一个,这一连串心理作用就起来了。等于有了感受,受就缘爱,喜欢的就贪啊爱啊,受缘爱、爱缘有、有缘生(就生命存在了)、生缘老死(十二因缘)。

所以,前面这个它是连带的,所以受呢就缘爱。但是“非一切受皆能起爱”,并不是一切的感受都能够使你发生爱。哎,感受到这个东西很不舒服,譬如吃菜很不好吃,这个菜一碰到嘴里“触”,味触就来了,味触来了好吃不好吃就是感受作用,这感受的当中,“非一切受皆能起爱”。“哎呀!苦瓜我不吃,辣椒我不吃!”我们喜欢吃辣椒:“好啊,嘴巴都发麻,头上都有汗流,痛快!今天吃好菜!”不会吃辣椒,鼻涕眼泪一起来,就像哭。所以,受缘爱,“非一切受皆能起爱”,并不是说一切的感受都能够起爱、贪求,有些并不贪求。

“故触缘受。非一切触皆能生受。”同样理由,你要了解,“触”只要一触、一交感就有感受。但是,同样的同“爱”跟“受”的理由一样,“非一切触皆能生受”。有些我们一碰到就觉得不舒服,譬如我们打开厨房里的瓦斯,指头一碰——冰的,这一触手就拿开了,这个“触”我们不想受,不觉得是享受。可是,宇宙间有些生物很喜欢那个味道,就不同。

等于我还给年轻同学讲,你现在赶快学驾驶车子啊、飞机都要会开啊,我说我小的时候第一次到了上海,一个同学驾驶汽车,我上汽车“呕”要吐,这个同学就骂我:“嘿!做现代人汽油都要喝,那么大的少爷,汽车味道、汽油味闻到还要吐?你还够资格做现代人?!”我说我就给我那个同学那一顿骂下来,“格老子!就不吐!”做现代人要喝汽油?我说你们现在石油都应该喝了。所以,这个“触”,再说有时候不对(的)这个“触”,不会接受。但是,你说一个人普通人可以把它训练起来,不愿意接受就会变成习惯,这个是什么道理?这个就是业力,触力所反映。那么,我们所讲到这里修行就知道,所以,一切修行都是违反那个习惯的路子走,习惯路子——“触”、无明念头一动,有“触”就生“受”,有“受”就生“爱”,就贪着了,由“爱”就生“有”,由“有”就有了现有的生命,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死了以后再来,因为着“触”,就是这一股力量的作用。

那么,这个道理我们顺便又带到返回来讲,现在本经告诉:“由斯所难。其理不成。”哎呀,老兄你呀佛学研究多了,把这许多道理提出来“所难”,就故意讨论那么多的问题,“其理不成”,不合逻辑。“彼救不然”,哎,你说我不合逻辑呀?

“彼救”,你要帮忙坚持你那个理由、救你那个道理“不然”,也不对哦,“有差别故”,这不能说不对哦,那么啰嗦研究也是对的哦,这个中间受、爱、触、识,心态上有种种的差别,他那么先给你解决问题十二因缘里头的话。

“谓佛自简唯无明触所生诸受为缘生爱。曾无有处简触生受。”他说你不要乱来好不好?你既然懂佛说的话,佛的十二因缘法。“谓佛”,“谓”,就是讲;佛,释迦牟尼佛;“自简”,他自己选定了、规定了,简选过了、整理过了;“唯无明触所生诸受”,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就是入胎了,就是胎儿了),名色缘六入(六根),六入缘触(有了生理机能);换句话说,“触”,现在观念叫什么?现在医学观念(认为是)神经的反应,也可以说是生理机能神经的反应,是反应作用。但是,人怎么会、神经何以会有这个反应呢?神经也是每个细胞做的,那么它何以有这个反应呢?因为“无明”来,无明以前不谈了,佛的小乘法门切断了这“无明”,那么什么叫无明呢?可以说莫名其妙就叫无明,无明等于就是“莫摘羊”(不知道),“莫摘羊”就是无明,广东话就是“莫是嘎”,那就是不知道,也可以是黑暗的,糊里糊涂的就是无明。

“无明触所生诸受”,先由“无明”变成“六入”,“六入”缘“触”,由“触”所生诸“受”,然后再缘“爱”、缘“取”等等。

“曾无有处简触生受”,佛并没有说“触”和“受”了这个关系它中间有个因缘连锁关系,不是那么直接来。“故若有触。必有受生。受与想俱。其理决定。”因此,要知道有“触”(有反应、有感应),才有感受,身体也是这样,情绪也是这样。

“受与想俱”,有了感受就有思想,同时来的。“其理决定”,这个心理状况是呆定的不能变的。

“或应如余位。受想亦不灭。执此位中有思等故。”那么,还有些观念(另一个观念),“或应余位”,不属于无心位。譬如说无心五位。睡眠,我们普通人没有得定的,在睡着了这也等于无心位了。睡着了的时候“受想亦不灭”,他会做梦、会想,即使不做梦、实际上没有一个人睡着的,他都在想,(但)不像现在的想,比较暗昧的想。我们醒来以后说:“哎,昨天睡得很好!都没有想。”实际上都在想。你不相信做试验,可以逗人说梦话,他的习惯都是那样,你慢慢逗他说梦话,他一边睡觉一边还跟你讲话,他醒来都不知道。

你还可以有很多的逗法,心理的实验,那么不教你们了,这个方法一教了,有时你们会做坏事去了,就不对了。所以,想讲讲了一半就不能说下去了。所以,这个“余位”“受”、“想”不灭,譬如睡着了感受并不灭,(如果)你不信,睡着了你亲自拿个热气在脸上一烫,如果你拿电暖气给他在这轻轻的一烫(不要烫得太烫),他会很舒服还会笑,他的受、想并没有灭。

“执此位中有思等故”,因此理由你执着入定的时候,会执着这个“思”并不会灭。“许便违害心行灭言。亦不得成灭受想定。”如果说真正入了灭尽定,还有“思”的作用,这一“知”还存在,“违害心行灭言”,好,同佛的所教的方法不对了,佛说得道的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你这个理论相违背还有“一知”在。“亦不得成灭受想定”,那么,还有“一知”在,就不叫作灭尽定,“受”、“想”没有灭完,所以,不得灭尽定。

所以,在这个地方你们诸位,我们这里从来也没有讲过禅学,不要认为这里在讲禅学,从来没讲过,也没有传过禅宗,真讲禅太难!譬如讲禅宗里头洪觉范讲到禅,洪觉范的禅,始终推崇“一知”,过去有许多禅师说悟了道“一知便休”,这个“知”就是觉。所以,《心灯录》这些,后来雍正下命令消灭了的,他就推崇这“一知”就是悟。

那么,王阳明的所谓“良知良能”,也从禅里头变、这“一知”当成的悟,就大错而特错了!那所谓“心行处灭”就不对?是洪觉范禅师那么有名、著作那么多害了后代禅宗很多人,眼睛给他搞瞎了、知见给他搞坏了。所以,当时他的同学雪岩钦禅师就大骂洪觉范,所以,《禅源诸诠集都序》这些都是问题。后来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不管是陆象山、朱夫子,他们最高的境界承认这“一知”,所以,第七识偶然认到,第八识影子都不知道。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