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75讲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

所以,你们诸位自己修行的,都要懂得啊,有时候打坐修行蛮好的,忽然来个怪思想、怪毛病,是你前生种子发现,我相来了,把这个空得了,就行了,空不了啊,所以要搞清楚啊。好,现在这一段搞清楚了,这个与修行的关系很重要。

“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他告诉我们,一切“心”,我们一切万法唯心;心起的作用叫做“心所”,拿现在的观念就是心态,心理的现状、心理行为。这个心所,唯识把它归纳又归纳,所以有五十多种心所,心所将来都要讲。所以“诸心心所皆有所依”,这个心态、心理起的作用,不是无根的。所以你们有些说,

“哎呀,我这两天好怪呀,有个思想,我从来想都没有想过它,怎么会来呢?”因为你自己不修行,不懂。“皆有所依”,它不是无缘无故来的。

有时候,有一种怪思想是什么时候发现?是你真正修道,宁静到极点它会发现。那是怎么来的呢?是你过去的种子爆发。譬如天才儿童,天才儿童是过去他在这一方面特别专长,固执的很牢,这一生就在这一面发展,有他的种性,就是现在教育心理学上所讲的儿童性向问题。还有呢,这个人修定或者受了某一种刺激,心宁静到极点了,那个灵感特别大,那个灵感的作用不是偶然的哦,就是接近到第七识、第八阿赖耶识的种性来的,都是有所来根的,真的。所以“诸心心所皆有所依”,因此有些人读书特别聪明,有些人读书特别糊涂,他的种性问题。

“然彼所依总有三种”,归纳,总的归纳。

“一因缘依。谓自种子。诸有为法皆托此依。离自因缘。必不生故。”第一个“因缘”所依,什么是因缘呢?种子起现行,前生带来的业种,业果报应,业力的种性,这个是“因缘”。那么,我们为了明白起见,这个名称加个字,叫“亲因缘”,种子起现行,现行生种子,这个是亲因缘。

父母的遗传,后天的教育,社会的(影响),这是增上缘。为什么这两个人,一个男一个女变成你的父母?我们为什么变成他们的子女呢?是前生累世的因缘、因果关系。或者是还债,或者是讨债;或者是冤家,或者是亲家;或者一半冤一半亲,又爱又吵,半爱半亲,冤亲平等。所以,父母的遗传作用,这个生命带来的,这个是增上缘。

那么,这一生种子生现行,前生的业力带来现在的现行,现行生种子,这叫所缘缘。所缘缘是一个圈子接一个,前生、这一生、来生,来生再变成前生、这一生、后生等等,所缘缘。就是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连续下去叫所缘缘。这个所缘缘用了千生万劫,因果相连,叫等无间缘,平等的,没有间断的,等无间缘。这三种缘就叫疏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这三种是疏因缘。

亲因缘是什么东西最亲呢?我们自己带来的,就是种性,业力种子。所以,这一生修行,赶快修行,赶快培养来生的种子。我不是常讲:好好读书啊,好好学佛啊,来生聪明一点。有些同学讲:老师啊,我已经来不及了,太笨了!你笨,因为笨,这一生努力,来生变聪明啊;笨了又更想偷懒,那来生笨的下面不晓得变成什么了。所以这个要注意啊,因缘是这个道理。

“离自因缘。必不生故”,所以,一切法离开亲因缘这个种性,没有办法起作用。

“二增上缘依。”什么是“增上缘依”?“谓内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在、内心里头色声香味触的进入作用,六根六尘到了里面起来的作用,即“内六处”。譬如我们,哪几位法文、德文好啊?在座的恐怕不多,我们最好的是中文,都认识

(中文),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内六处”的意识用中文用多了,很熟,中文变成了我们的增上缘。假设是文浩儒(美国学生),他英文的习惯应该比中文高明,因为他从小生下来,这个增上缘是先接受英语的教育,进去了“内六处”,就是靠这个增上缘来。

“诸心心所皆托此依。”都靠第七识这个我来的。

“离俱有根。必不转故。”离开了生命俱来的这个“俱有”的道理,它一定不能起任何转识的作用,这是增上缘。

“三等无间缘依。”这个“依”字是外文的倒转的翻译句,换句话就是,“依等无间缘”,刚才讲过了。

“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譬如说我们的思想,昨天的情感,昨天的烦恼,昨天的思想,过去了,昨天已经过去了,即“前灭意”,前面的意识灭了,真过去了吗?不会,你再一想,还来。假设昨天看了《甘地传》,今天想想,“好不好?”我只要逗你一句,“好哦!”“难过吧?”“掉眼泪呀,越想越难过。”就是前面已经过去了,这个意识,对不对?“前灭意”,可是它还在,应该还在的。“诸心心所皆托此依”,这就叫等无间缘的作用。

所以你们晓得,有时候修行好的时候,突然一个观念、突然一个东西,从来一辈子,从婴儿起都没有想过的来了,这是前生前世的等无间缘,那个业力“嗵”冒上来。有时候变成你的增上缘,有时候变成你的障碍,所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等无间缘的作用。

“三等无间缘依。谓前灭意。诸心心所皆托此依”,都是第七识的作用。

“离开导根。必不起故。”离了这个第七识的开导根性的作用,它起不了作用。另外一个不要讲了,所缘缘,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亲因缘,就是因缘的本身;增上缘,等无间缘。

“唯心心所具三所依。”所以我们这个心起作用,第八阿赖耶识这个心起作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尤其我们经常念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心怎么造出来的?就是这样造出来的,因缘所生,这个“所依”。

“名有所依。非所余法。”所以叫它是“有所依”,“非所余法”。那么,现在解释第一个,“初种子依。”什么叫“种子依”呢?

“有作是说。要种灭已。现果方生。”有一派学佛的人的理论认为:要修行也好,讲人生也好,要把过去的种子空掉、灭掉,“现果方生”,现在才能证道。所以,要把业力消灭了,才能呈现道果出来,也可以说是这样讲。这是一种说法,一种观念。

“无种已生。集论说故。”另一派,有一本佛经叫《集论》,三藏里,论藏中的《集论》。《集论》说,不需要这个种性,它已经生出这个作用,这是《集论》的理论。那么,这两派的意见等于是相反的。

那么,“种与芽等不俱有故。”一颗种子,在理论上,以逻辑来讲,譬如兰花,兰花不用种子啊。一颗麦子,一颗苹果的种子,一颗桃子的种子,把它种到土里,我们拿这一颗桃子的种子,如果讲逻辑论辩啊,你们看到桃花没有?我们一定说:你是疯子,这是桃树的种子啊,怎么有桃花?对于一个学逻辑科学(的人),有种子,桃花就在这个种子里头嘛。所以,我也可以说这个种子里头已经具备了有桃花;不但是有桃花,你应该是拿到种子的时候,嘴里已经吃到了桃子,种子是有这个功能。

但是,不是那么样讲法,这中间是有个时间次序呀,有个因缘作用,这个种子是亲因缘,这颗种子必须要埋进土地,这个土壤还要相合,这个土壤刚好可以栽种桃子,它才能够发芽,(光有土壤)还不行,土壤是一种,日光、空气、水、种种肥料,保养它,它才发芽,发芽以后,再抽枝,抽枝以后再开花,开花以后再结果。“不俱有故。”不一定是同时来的。虽然说不是同时来的,这一颗种子里头,它已经具备有花、果。

所以,这个里头有个大问题喽,你把世界上所有植物的种子打开看看,诸位,这是一个科学啊,佛学要科学。像我以前研究佛学,很傻的,不像你们那么聪明。佛经上老是比方芭蕉,像我那里就有芭蕉,香蕉没有。那个梦、幻、空,我就知道,芭蕉我不知道,为什么比方为芭蕉啊?结果我就找人去砍了一支芭蕉,我就坐在那里扒,扒完了,芭蕉的中心是空的,我懂了!原来这个中间心是空的。任何的种子都是阴阳两片合拢来,你打开,中间什么都没有,空的。所以真正的空,证到了空,所谓一切神通、妙用、智慧都起来了。真正最后的功能,生命的力量是在真正的空里。

你看桃树的种子杏仁吧,杏树的种子桃仁,你到药店都能买到。桃子的种子,你把它敲开来看,一阴一阳两瓣合拢来,打开中间一看,什么都没有。可是为什么这个空的里头,会发芽,会抽枝,会开花,会结果?所以,空的重要。

然后,才晓得灵山会上,为什么拈花一笑,才能结果?他怎么不拿颗种子给大家看看,对不对?这是个话头吧?话头里的话头,找找这个头看,参不出来就头大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