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83讲 阿赖耶识,业风所飘

“第七八识。既恒俱转。更互为依。斯有何失。”是嘛,我们晓得,第八,第七识“我相”一起转动的时候…,譬如说,我们大家现在坐在这里听唯识,)比较还平静一点,人在外面做事情,有时候,跟人家意见不同的时候,越想我越对,对不对?跟人家论辩,辩了半天,好像他对了,“好了好了,算我错了。”过了五分钟,“格老子,还是我对!”回到家里想想,越想越对,对的啊,哎呦,睡也睡不着了,因为我相一来呀,八识都动了。脑神经也动了,眼睛也瞪了,然后,一路啊,一夜等到天亮,“明天七点钟我就要去找他,非给他讲清楚不可。”对不对,是这样吧?

所以呀,这个第七、八识,也“恒俱转”,一个动了,通通都动。恒常,常常“俱转”,同时转。你说哪个靠哪一个?哪个都靠哪一个。眼睛不靠意识就看不清楚,看到不晓得是什么东西;意识想看,没有眼睛帮忙就看不见。第八阿赖耶识虽然我们看不见,生命功能不旺盛(的话),(会)想都懒得去想。所以“更互为依。斯有何失”?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应该说,它同前面七个识“俱有依”,这样的理论,这样的观念,也不错。“斯有何失”,这样讲法,“斯”就是这个,这个有什么毛病呢?就是逻辑观念,因明、逻辑的论辩。

“许现起识以种为依。识种亦应许依现识。”他说,根据我们唯识宗的理论,现在的行为、果报,是过去的种子来的。你既然“许”,就是承认。“现起”,现在起来的这些识的作用。“以种为依”用过去的种子为它的根本。那么,同样的逻辑道理,应该说,这些识的种子,也靠现在的行为表达出来呀,不然它也起不了作用啊,“许依现识”。

“能熏异熟。为生长住依。识种离彼。不生长住故。”所以,第七识、第八识起作用的异熟作用,异熟也是第八识的种子演变,因果报应转过来,才有今天的我,“为生长住依”。所以我们生命的生生不已呀,就是这个唯识的异熟功能。等于我们现在,明天的生命靠今天的营养吸收为止,等一下把营养排泄完了,消耗完了,我们赶快又要吃东西补充进去,所以我们的生命是异熟。牛肉、虾子、鱼、青菜、萝卜、空气、日光、水,还有等等,还有瓦斯了,瓦斯虽然是间接地同我们有关系,也是异熟,这个都是异熟作用,一切生命异熟。异熟的作用“为生长住依”。

“识种离彼”,这个识,心意识的种子,离开这些它就死亡,外缘一错也会死啊。给你一个月、两个月不喝水,一点水都不给你,也会把你烧干了,离开外缘不“生长住”。

“又异熟识。有色界中。能执持身。依色根转。如契经说。阿赖耶识。业风所飘。遍依诸根。恒相续转。”这个异熟识啊,在欲界、色界里头,这个色界也包括三界中的色界,也就是说,现在物质、生理这个范围。异熟识这个生命,“能执持身”,就靠它,我们今天才有这个身体存在。这个异熟识就是中国文化所讲的生生不已的功能。“依色根转”,但是这个异熟识啊,就靠我们现在这个肉体,它的功能生生不已来的。

“如契经说”,佛经里说。“阿赖耶识。业风所飘”,这个异熟主要是这个气,这个精气神的作用。这股精气神在我们道家所谓修炼精气神,这个就是我们业风的根本。这个业风并不一定是坏哦,你注意,是这个“业”哦,不是罪孽的“孽”,“业风所飘”。所以真得定了,要转色身啊,必须要把业风,四大修转化,必须要把它修转化了。这个里头的学问又是一部分,不是一般显教,一般密教,一般的经典所能够完全透彻。好像在我看来,连释迦牟尼佛都留了一手,都没有透彻讲。现在我的体会,其中的的确确,真有大秘密的存在,可是你看起来,每本经上他又讲完了,实在他也讲了,就是你看不懂。就在本经里头,他也在说,所以“业风所飘”这四个字,你把这四个字的道理懂进去了,再怎么把这个道理一层一层转化了,你也差不多可以转了。

“遍依诸根。恒相续转”,所以这个风,就是这股气,到我们中国讲气,生命这个气化。它同现在这个活着的肉体,眼耳鼻舌身,每一个细胞、每个神经都有关联。

“遍依诸根”,彼此互相“相续”,在轮回中流转。轮回,拿我们现在身体讲,新陈代谢就是轮回。必须要排泄,排泄以后又成长,成长以后排泄,排泄以后成长。譬如说,我们人为什么出汗,人为什么每个毛孔一洗都有渣,它里面的新陈代谢必须要排泄出来,你没有消化,不给它排泄出来,它在里头要作怪的,变成别的东西。它作怪也是个转化,坏的转化。这个中间,道理很多了,不要钻进去,钻进去爬不出来的啊。所以我说,研究佛学,你们年轻的研究佛学,我觉得害怕,你们最好不要研究这个,你没有工夫来摸这个啊。这个佛学,你们听听可以,真正研究起来,爬不出来了,不希望爬出来,里头太深远了,东西太多了。

所以“瑜伽亦说。眼等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有色身根。”因此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也讲,说眼耳鼻舌“六识各别依故”,它每个单独的,“各别”也有它的作用。“不能执受有色根身”,你不要认为就靠这个身体,眼睛耳朵鼻子。你看,佛经在两千多年说啊,现在有个证明,可见佛的科学。你看现在我们人死了,眼睛可以捐掉,肾脏可以捐掉,尽管人是死了,可是这一部分它没有死啊,它这一部分的余识,它的余识未死,所以眼睛,当余识未死的时候,可以挖下来,移植给别人,使他的一个眼睛好起来。

你看,假设是过去看佛经,很难解释,现在科学(进步后)才感觉到,这些佛菩萨的智慧,我们人类,现在认为高明的很,很多东西没有跳过他的手心。所以“眼等六识各别依故。眼等六识各别依故。不能执受有色根身”,对不对?现在科学在证明。

“若异熟识。不遍依止有色诸根。应如六识非能执受。”但是,话又说回来,这个“生生不已”这个异熟作用,“不遍依止有色诸根”,它“不遍”,不普遍存在在这个生理、乃至每一个细胞里头。“应如六识非能执受”,这个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是散开的,它不是执受的。维持生命“生生不已”的是“异熟”功能,六识它本身不是,只是作用,它不能长期维持。或者拿现在讲,“六识”它不是中央的一个组织系统。不是中央系统,它是个别部门的组织系统,假使没有中央系统,它个别部门也停摆了。

“或所立因。有不定失。是故藏识。若现起者。定有一依。谓第七识。”

他说,所以,你在理论上搞清楚,你所建立的理论的根本,有“定失”,在定律上,你理论不确定。“是故”,所以要了解,“藏识”第八阿赖耶识现有起作用,“定有一依”,它一定有个依止,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我执。

“在有色界。亦依色根。若识种子。定有一依。谓异熟识。初熏习位。亦依能熏。余如前说。”“在有色界。亦依色根”,“在有色界”,无色界是另外了,无色界这个色身都没有,六识转了,又高一层。“亦依色根”的。“若识种子,定有一依”,唯识起来这个种子作用,一定是每一个作用后面有个根本依靠,这个是什么呢?

“生生不已”的功能——“谓异熟识”。

“初熏习位,亦依能熏”,所以修道的人,刚刚开始修道,我们现在如果念佛也好,打坐、做什么也好,都叫做“初熏习位”。跟学会抽香烟一样,慢慢把它抽起来,指头也抽黄了,脸也抽黄了,就慢慢熏嘛,像腊肉一样慢慢把它熏黑。天天所以叫拜佛、念佛,这是在熏习。修行人没有证果以前,是“初熏习位”。那么这个熏习,我们开始修行,这个动机开始熏习了,谁使他要熏习的?还是心的作用,第八阿赖耶识的“能依”,能依“亦依能熏”位来,因为心有“能熏”的功能,所以我们才有动机发心修行,习“初熏”的习气。这个理论都要搞透,才能好修行。

“余如前说”,其他的,它同前面所讲一样。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