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84讲 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

请打开《成唯识论》卷四,第146页。研究唯识有一个很麻烦的前提,就是关于这个逻辑思辨,就是“识”,心意识,把它在思辨上、理上弄清楚,才好修证。那么,现在正在说到第七识、第八识这个关系,“有所依”、“无所依”,“所依”就是说有根据,它是根据什么来的。就是等于我们追求一个“一切的应用”,后面一定有个东西,有个功能,追求一个根。现在讲到“俱有依”的问题。那么“俱有依”的讨论,现在是第四行开始。

“有义前说皆不应理”,另一派的说法。前面所提的这些理由,都不合逻辑。

“未了所依与依别故”,因为他在理上,没有搞清楚“所依”的。“所依”的是什么?“能依”是能依,“所依”是所依,他没有弄清楚。所谓“依”,依傍这个“依”,依据这个根据。这个“所依”的是什么,根据什么?“与依别”,为什么要追求这个根据的理由?

“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所谓“依”,就是把这个因缘道理啊,再三讲清楚。就是所谓叫“俱有依”、“根本依”。“依”的意思,是讲一切有为法(宇宙万有),有所作为的、有生有灭的、有起有没的、有动有静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都是生灭法。这一切生灭法,都靠一个因、诸因,根本的因素。但是自己本身的因还不行,由这个因,依托前面,还有所缘,所有攀缘的。譬如说,两个东西浆糊跟纸一粘就粘拢来,要有纸的本身,浆糊在中间粘。对方,还有个对象,纸是粘得住的,这个是缘。“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而看到有现在的存在。

“诸所仗托。皆说为依”,凡是有关……譬如刚才我们随便做个比方,浆糊粘这个纸,两面粘拢来。那么中间你是靠浆糊,如果单有浆糊(浆糊有粘性),可是两面如果没有东西,它也失去了它的粘性,粘性这个作用。“所粘”的就没有,因为有一面的纸涂上了浆糊,另外一面东西没有,也不构成它的效果。所以仰仗有一个“所依托”的,“皆说为依”,就把“依”先讲清楚了。

“如王与臣互相依等”,等于主管、这个国王与他的部下、干部,互相依赖,老板跟这个佣人,所用之缘,互相的关系,相互间关系,才构成了一个团体、一个机能。

“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乃是所依”,因此,要了解这个“法”,就是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有决定性的,照境,有前面一个境界,有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我们看得到的,在单独的,我们自己内心,是我们的心。上面这个“心”,是心的体;“心所”,心所起的用。“取自所缘”,它本身自己跟自己有个连锁的关系。例如我们的思想,因为前面这个思想观念,引起后面接连的思想不断地来,“取自所缘”。这个是它的所依。那么,换一话说,现在我们研究是心性之学,所谓心意识。心意识的道理,它的所依是“内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那么,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

“即内六处,余非有境,定为主故”,所谓我们内在的(“内六处”),假使眼睛休息了(眼睛不是闭起来,闭起来也是看着,看到黑暗),完全休息了不看,“内六处”完全关闭。“余非有境”,其他、剩余的,另外没有个现象,“定为主故”,那么这个是主体。譬如我们把六根门头都关起来,对外境都不起作用,另外不会起来一个境界。那么以这个“能起”作用,有一个所起的现象,是个主体。

“此但如王,非如臣等”,所以,我们追求的是“心王”,心这个体究竟处。不谈外面境界,相对的,“相对”就是部属的关系。

“故诸圣教唯心心所名有所依”,所以,一切的经典,佛说经典只讲“唯心”起用,这一个“心”是心的体;“心所”,心所起来的各种思想、各种感觉、各种情绪。这些是“心所”的现象,“心为所依”,它所起来背后有一个东西,根本的,就是心王,八识心王,心是它的所依,“唯心心所名有所依”。

“非色等法。无所缘故”,现在我们只讲内心的作用。并不是讲外境界物理世界的色法,色法有色法的道理,有一个系统。现在我们不是追求色法,先追求自己内心精神部分,心的部分。并不是否认色法等等法,是“无所缘”的作用。

“但说心所,心为所依。不说心所为心所依,彼非主故”,所以,现在我们严重地讨论,心理状态所起的知觉、感觉、情绪等等的“心所”作用。“心所”的作用怎么起来呢?当然有根本,这个根本我们叫它“唯心”。那个“心”是心王,“心为所依”。并不是说“心所为心所依”。我们前面一个思想,譬如刚刚肚子饿了,想吃饭,后来是因为天气热了,想换衣服,这是因外境引起的心所作用,我们现在不是说这个外境缘,追究自己,我们何以能够知道冷、热、饱、暖这个心所的作用?心所作用,一个思想,譬如说要换衣服,乃至饿了想吃,它这两个作用现象不同,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并不是说,“心所”心理所起作用,就是心的所依。“彼非主故”,因为它不是根本的东西,只是现象不同。现在叫我们认识,讲“依”,“俱有依”、“无间依”等等,是什么意思。

“然有处说依为所依。或所依为依。皆随宜假说。”另一派的理论认为,所谓“能依”与“所依”,或者“所依”本身连续的关系,一个连着一个,因前面的思想,引起后面的思想,他说这些是说法人的方便。理论上表达方便,逻辑上有这个作用,因明上有这个作用,我们事实修持用功,好像并不相干。他说有一派这样认定。

“由此五识。俱有所依。定有四种。谓五色根。六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这种说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对,尤其在中国过去学禅的人,乃至现在谈不到,没有真正禅,乱说一顿。学禅的人,往往认为一悟便了,结果弄得是“笼统般若”、“颟顸佛性”,都是搞不清楚的,你给他一思考、一思辨,一论辩,他就搞不清了。等于宗教,所有的宗教“信则得救”,为什么要信?你有对象,我信这个“主”,“主”是我的“所依”,因为我把身心交给“主”,或者交给菩萨就得救了。这是不讲逻辑,可以;如果是讲逻辑,你交给菩萨,菩萨收到没有?你交给主,主在哪里?主又是谁?“主是万物之主”,他怎么来的?他无缘来的?那我也可以无缘来啊;如果他有根据来,他是外婆生的,我们要找主的外婆去,一路找下去,就是找这个“所依”——根本。

所以,这样笼统说法,认为是“皆随宜假说”,都是方便的随宜说法,理论上有,事实上没有这个必要。这个观念也是错误。譬如说,我们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由此五识”,“俱有所依”,一定有所依。譬如我们现在眼睛看前面,因为前面有个现象,不回头看,假使我们意识想一想,右边究竟所坐的是谁呀?这么意识一动,这个意动为眼识的所依。那么眼睛也跟着会转过右边、左边看一下,“俱有所依”,前五识“俱有所依”。

那么,这个“所依”一层一层追究起来,我们眼睛看东西转动“所依”,因为有意识指导、指挥我们要去看。但是,意识是根据什么来呢?意识何以会动?是根据末那识(第七识)来的,就是意根“我相”来。“我”根据什么来的?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含藏识”种子起现行。阿赖耶识根据什么来的?心王,八识的心王。所以讲,“能依”、“所依”之间“定有四种”。第一,“谓五色根”,前面“五色根”(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必须靠眼、耳、鼻、舌、身这个机能的作用,这五色根。但是,它靠后面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假使这几个“随阙一种”,缺少一种缘,“必不转故”,这个心理状况起不了作用。

譬如一个人生病,丧失了意志力,所谓现在所讲的心理变态的毛病(并不是白痴),没有思想意识了,眼睛看前面直直的,我们经常看到,你到精神病科去看,神经病的,精神病科去看,有许多人在那里一看,眼睛瞪直了,转都不转,他意识状态,明了意识没有了,只听独影意识指挥:“我看到一个神,看到一个鬼”,因为他明了、分别意识不起作用了。那么,他看到那些影像,是意识的后面,独影境,不真实的。他把幻境当成真实。因此,走入精神病的状态,或者是精神分裂了。所以,意识同后面七、八两识有如此的重要。“随阙一种。必不转故”,这个心意识,八识作用,不能起灵活的作用。

“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所以,在心理的状况上,同一个境界,这是一个范围。分别心是一个范围。譬如我们电灯打开,大家看到亮了,所有每个人看到这个灯光都是亮的,但是如果我们做科学的测验,老花的、近视的、远视的、色盲的,虽然在这个“同境”之下,他所理解的“分别”境界,个人程度绝对不一样。我们不要觉得同等坐在光底下,他的“分别”感受不一样、“染净”也不一样。因这个外境引起的心里头的思想,好的念头、坏的念头也不一样,染法与净法。染法是恶的,净法是善。乃至他的“根本依”不一样。

有人看到亮光,譬如我们讲一个古诗啊,“月儿弯弯照九州岛”,就是一个月亮,“几家欢乐几家愁”;“月儿弯弯……”这是一个古诗,古代的白话诗,“几家夫妻同鸾帐,几人飘零在外头?”同样一个月亮,这一首诗就把“同境、分别、染净、根本”心理不同表达出来。有人看到月亮,觉得非常美;有人还正想在月亮下面自杀呢,非常悲。同样一个月亮之下,不同。这就是说明,我们借用古人这样一首名歌,这首词这首诗,已经说明了同一个东西,“同境、分别、染净、根本,所依别故”,他所发出来的情绪有那么多的不同。这个是“所依”之差别。

“圣教唯说依五根者。以不共故。又必同境。近相顺故。”他说一切佛经,“唯说”,只有说,“依五根者”,依前五根的眼、耳、鼻、舌、身,“以不共法”的关系。“又必同境”,同一个境。我们刚刚比方,就是这一首诗,同一个月亮,认为都不同,“同境,近相顺故”。

“第六意识。俱有所依。唯有二种。谓七八识。随阙一种。必不转故。”

所以,我们第六意识的作用一起来,必定有所依。第六意识是思想,其实眼睛看到东西,“哎呦,这是什么东西呀?”这是意识起作用。耳朵听到声音,“是不是他骂我?”这是意识作用。所以,意识作用跟前面五识“俱有所依”,是互相关联的。

“唯有二种”第七、第八识,就是根根,我们不容易体会到。意识思想,我们自己可以理解得到。我们的第七识、第八识,不到了深禅定的功夫,自己找不出来,体会不出来。其实这两个,比意识还要重要。意识没有第七识,起不了思想作用,“随阙一种,必不转故”,整个的转不动了,这个“转”在唯识就是这个生命的活力,活的现象没有了。

“虽五识俱。取境明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虽然说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取境明了”,对外面一切境界看得很清楚。“而不定有”,我们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除了这个官能坏了、这个机器坏了。机器所谓是“根”,如果“根”不坏,它有对境,起作用“取境明了”,但是“而不定有”,假使眼睛看一个黑暗的地方,现象都看不见,有一个现象看见了,是什么?只看见一片黑(黑也是现象),黑的中间还有些东西,看不见了,“而不定有故非所依”。

“圣教唯说依第七者。染净依故。同转识摄。近相顺故。”“圣教”,一切佛经。只有讲第六意识、前五识等等作用,由依第七末那识而起作用的。因为末那识的本身,决定于我们现在所讲人的天生个性,有人善的、有人恶的,“染、净”所依。

“同转识摄”,同样功能,后面还有一个老板,第八阿赖耶识。它使我们经过奇妙的作用,“同转识摄。近相顺故”,所以,第六意识依第七、第八识。

“第七意识。俱有所依。但有一种。谓第八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第七识当然俱有依,这个“我相”,说“我”的个性。任何一个人的修养,我们嘴里可以讲,我已经无我相,很多人,我已经空了,实际上,哪里真正空得了啊?真空得了,感觉到自己真空得了,还没有跳过如来的手心——第八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他的个性天生不同,种子带来。所以,确定最后、后面有个第八阿赖耶识,就是“藏识”,“藏识若无,定不转故”,假使没有“藏识”的话,“定不转故”,他整个的生命,前面七识的作用都不起来。

“如伽他说。阿赖耶为依。故有末那转。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如伽他说”,佛的经教的偈语所讲。

“阿赖耶为依”,第八阿赖耶——根本依。“故有末那转”,有第七识。第八、第七,因此后面“依止心及意”,根本就是一个心王。心王我们看不到,我们现在自己了解的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心的所起作用之一,是个重要的部分;但是它不是心的体。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心境很宁静、很空灵,以为“明心见性”了,不是的。那是第六意识偶然波浪不动,变成一个清净面而已。所谓真的心性之体,“心物一元”,所谓“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那个是心体,第八阿赖耶识明心作用。不到达这个境界,偶然自己意念上,稍微显一点,透露一点清净,或者意念上透露一点空灵的境界,那不过是第六意识的一个清净现量现象。所以,我们晓得“依止心及意,余转识得生”。

其实意识的作用非常重要,“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都是意识(第六意识)作用。由凡夫悟道而成佛、证得佛果,或由菩萨、小乘罗汉而堕落,转成凡夫,都是这个意识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虽然尽管讨厌妄想意识不好,妄想意识对我们并没有亏欠,只有我们欠了它。现在我们要想成道,学佛还是靠这个妄想意识来。除了它以外,除了这个工具以外,你没有成道的工具了。所以妄想不错,这位兄弟蛮好的,不要那么讨厌它。但是有人:“哎呦,我讨厌死妄想”,你讨厌妄想,那还是妄想!那个不是老大的妄想,妄想本身是老二。所以,八识的中心还是“意”,“意”很重要哦,要了解这个。

“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现在归纳。现在讲“俱有依”。“阿赖耶识,俱有所依亦但一种,谓第七识”,翻过来讲,第八阿赖耶识它有没有所依呢?它要起用的,等于我们人,就说拿现量来讲,一个人总有所依、总有所靠,我们脑子、心意识想看东西,必须靠眼睛,没有眼睛是看不见的,这从眼睛我们看的心理状况的所依之一。但是,光有眼神经还完好,如果脑神经毁坏了、身识毁坏了、意识丧失了的时候,眼睛看到东西就没有用了,不知道是什么了。这是“所依”的关系。所以,“阿赖耶识,俱有所依”,前面七识“俱有”依,它起作用的有“一种”第七识。“彼识若无,定不转故”,如果没有第七识“我相”起作用,阿赖耶识你看不出来,等于没有用的东西,其实它有的,它是不动了。等于我们电灯的开关假使坏了,不会发亮,因此我们看不出这个电能够发光的功能。阿赖耶识比方是这个电源,第七识比方是电灯的这个开关,第六识等于这个灯泡。所以,没有它还是不行。“论说藏识恒与末那俱时转故”,所以《瑜伽师地论》唯识的这些经论里头所讲的,它第八阿赖耶识跟第七末那识,“俱时”,同时都在活动、起转动的作用。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