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289讲 开导依

“然摄大乘说”有一本你概论叫做《摄大乘论》,那么,这也包括小乘大乘相通,“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他说他这本经典的理论,物理世界,物质的作用,他也有连续不断,等无间缘。什么叫等无间缘,等于我们现在随便借用一句科学的名词来讲,质能互变。以科学的道理,一颗香烟,一支香烟把它抽完了,就没有香烟,如果把真空的把它装起来,这个烟灰装起来,还可以变成这么一支烟。不过能不能再燃烧是另一个问题了。质能互变是等无间,等流,平等流转,没有间歇性。譬如说,历史都过去了,我们的祖父祖母,老祖父老祖母过去了,孙子又来了,我的儿子你的女儿又生了,这个人类你看永远轮回,等无间缘,他是属于《摄大乘论》里头,也提到,色法、物理世界也拥有等无间缘,也许可,承认。物质的世界也是不断灭的在变。

他这一种理论“纵夺言”,辩论方法的,辩论怎么叫“纵夺”,这个翻译名词啊,用了中国文化的欲擒故纵,就是三国演义上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要想使你心服口服,故意承认你那个错误的理论是对的。然后等到你也很同意了,再抓住你,慢慢的打击你,把你论辩解剖清楚。所以“是纵夺言”欲擒故纵。要使他的理论搞清楚啊,故意许可你,但是这个论辩的方法,也是佛法的教育方法,所以有时候,释迦摩尼佛乃至很多禅宗祖师,教育法都走这个教育方法。你明明没有对,差不多了,教育一下,鼓励那个学生,对了对了对了,好好哈。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差不多了,那他就很高兴了,“我也差不多对了,”实际上你没有对,不过不能再打击你了,到了明天说,哎你昨天那个还差一点,再这么一来就好了。慢慢的诱导。所以是“纵夺言”。

“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缘。夺因缘故。”故意放任,说小乘的理论思想成立。色法、物理作用,同心法、精神作用,这个前后中间,承认他有一个等无间缘,真的吗?他说这是个逻辑上一个方法,教育上方法而已。实际上真理上没有,为了“夺因缘”,把他主观的成见认为对的,把他拿掉,为了这个作用。先放纵他一下。

“不尔。”就是不是这个样子,“等言应成无用”他说,不是这个理由,那么《摄大乘论》这个说法,所谓平等无间,等无间缘,这个就是空话,“若谓等言。非遮多少。但表同类。便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这个是,观念在一个等,等流、平等、相等,永远在那里流动转下去,所以这个“等”字,这个意思,包括等无间缘这个等,并不是遮住了、挡住,并不是故意挡住你的思想,所以多少成分,或者是多少数字,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等。所谓等无间缘,等流,是表示同类相等,平等而行的意思。

“便违汝执异类识作等无间缘”,这是用这个等无间缘承认,色法,色法里头也有等无间缘,这个意思,是这个作用,如果你坚决死死的认定,确有其事,就违背了你自己的理论所坚持的,“异类识”可以做等无间缘的这个理论了。因此“是故”,“八识各唯自类为开导依。深契教理。自类必无俱起义故”所以这个八个识,你讲他的开导依有没有作用呢?有作用,“各个”每一个唯有自类为开导依。自己相同的东西开导自己。譬如我们一个喜欢艺术的人,看到一个山水画,看到一个艺术品,会站在那里看半天,因为他引起我们第六意识境界那个意识作用。好,真好!但是这个艺术家同样,看到一堆狗屎,也许发现,哎呀,这个狗今天屙屎屙的很艺术,也可以站在那里看半天,这一堆狗屎,别人看起来这人疯了,狗屙的大便有什么看?这个艺术家是他的开导依,他启发了一个灵感,所以开导依是启发灵感。

“自类为开导依”,他是这个道理生起教理,同佛所说的经教的理论,完全吻合。

“自类必无俱起义故。”所以自类相依,用不着像两兄弟一样,两个人平排靠拢,他自己本身可以引起这个作用。

“心所此依。应随识说。虽心心所异类并生。而互相应。和合似一。定俱生灭。事业必同。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所以说这个,“心所此依”我们这个心理作用,心所作用,所生起来的开导依,相互的关系,“应随识说”,就都是心意识的作用,前识引后识,虽然说,全体的心,以及心理的状况,起的心所作用,“异类并生”不同种类别也可以同时起来,他前后互相为因果。“而互相应。”而且中间互相为因果。我们前一句话讲过去了,引出了后一句话。后一句话也就是再说明了前一句话的理由,这样互相为因果。所以而和合应,和合似一。看起来表面上是一个,“定俱生灭。事业必同。”所以我们还是一切东西这个心心作用,都是互相为因果,这个东西,哪个是哪个的开导依,都可以讲,看作用在哪里。得时而定,假使呆定有生有灭,由这个开始了,你在后面跟上来,这样做开导依啊,就错了。所以“定俱生灭”,那样由前面开发了,后面再跟上来,“事业必同”,以前所做的事情跟业力一定相同。那么“一开导时”,一个东西做一个前导的,“余亦开导”那后面的哪一个都是开导。等于我们诸位同学如果当过兵,受过训练,领队的人开步走,他是开导依,我们后面第二个第三个跟到走下去。其实,哪一个都是开导依。并不一定说,第一个一定是开导依。是这个道理。

“故展转作等无间缘”,因此每一个,每一个都互相为因缘,互相为因果。因为眼睛看书多了,所以我们觉得意识也看累了,心里觉得也累了。因为心里不想看了,有时候觉得眼睛也看不下去,眼识也看不下去。他互相为因果。

“诸识不然。不应为例”心里状况,有些事理的状况是这样子,至于说,八识中间的各种变化,千变万类,不一定是这样。所以不能够拿一个例子,说所有例子都是这样。这在逻辑上,我们现在引用西方的逻辑,就是以偏概全了,拿一个偏见的,单边的道理,说所有世界上都是这样,就不应该了,这叫以偏概全,“不应为例”。

“然诸心所非开导依。于所引生无主义故”,所以我们心理作用,心理所起各种作用,这个不能认为是开导依,为什么这个心理的心态的这种现象,“于所引生无主义故”引发自己心理作用没有一个主张,没有一个固定作用。

“若心心所等无间缘。各唯自类。第七八识初转依时相应信等此缘便阙”,假定这个心,心所这个作用,等无间缘作用,各个自己成为自类,那么第七识第八识开始起作用转移的时候,“相应信等此缘”,相应信是《百法明门论》,相应心所二十一。譬如善根啊这一些,我们有时在唯识叫相应心所,某一类心理的状况,喜欢跟某一类的思想配在一起去研究。相应心所。

“则违圣说诸心心所皆四缘生。无心睡眠闷绝等位。”如果这样认为啊,同佛经的所讲的理论有相反之处,这个佛经的理论认为心里各种各种现象,都靠因缘所生,是缘所生。譬如一个人,无心位,无心位一个部分啊,这个单位,什么叫无心呢?就是悟了道,无想天得了定,无想定,无念定,无心位。睡眠是一位。我们真睡着了。闷绝,昏过去了。这是五位啊,叫无心位。一个人真睡着了,或者是脑震荡昏过去了。

“意识虽断。而后起时。彼开导依。即前自类”昏过去,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意识没有睡觉了。等到明天醒来的时候,又会想起来,哎呀,昨天半个西瓜还放在冰箱里,还是西瓜是前导依?还是我们意识思想是前导依?那你说不认为是意识想,因为醒来口干了,那是身识是前导依呢?他究竟哪个前导依呢?他是睡眠无心等位,昏过去了,“意识虽断。而后起时”而后来又起时,“彼开导依”即前自类”一定是意识,因为昨天我经过房间,我亲自把那个西瓜放在冰箱里。他就是这个自为相依。

“间断五识。应知亦然”,所以唯识讲这个心的心态,你们修行用功,观心法门,就要看自己这个念头,丝毫都看的很清楚,一点都不能随便乱来。乱来悟了,那真误了,那耽误了。这个地方真悟,自己的心态一点一点逃不过自己的心念的东西。

“间断五识”我们五识有间断啊,眼睛一定要看哪里,譬如说,看电影真好看,但是孩子哭了在旁边,不要吵,不要吵,那个心思叫他不要吵,耳朵已经听到孩子哭,哦这个电影好看,不要吵,不要吵,你看,这个前五识有间断的。中间有没有间断?你看看。“间断五识”,那么你说有间断没有?好像有间断,实际“哎呀讨厌,就是因为你哭,我没有看清楚”,可见中间眼识间断了的。有没有间断呢,他又没有间断,所以又起作用的时候,哦,我懂了,前面是这个样子的,虽然没有看到这个样子,所以他没有间断,这个心态是那么细,所以“间断五识,应知亦然”应该知道,也是同样这个道理。

“无自类心于中为隔。名无间故”假使这个这个心理状态,没有自类同类的这个作用,这个中间中有隔开了,那这个名叫无间,中间没有自类的心,完全没有,中断了,那是有间,他等无间缘,看起是,好像有中断,没有中断,连锁作用,一个串着一个。

“彼先灭时。已于今识为开导故。何烦异类为开导依”所以,当他开始一个念头一个作用灭掉的时候,前一个灭掉,我前一句话讲完了,就是引起了后一句话,“今识为开导”,不是“异类为开导依”其他的作用插不进来。不是异类,都是同类相依。这等于这个跟物理有一个作用两样的,他是同性相依,异性相排。物理作用,但是这个例子不能以偏概全啊,异性相吸,同性相排,就各有各的范围。但是有时候的心理状况也是这样哦,我们看到一个人,假使这个新的人比较亲切,要发脾气也不发,越熟的人越会对他发脾气。所以两个,男女两个恋爱做朋友的时候,蛮好的,彼此保留一点客气,这个中间,因为到底还非同类,所以还不相应,等到两个图章一盖了,完了,第二天就开始吵,所以我就很奇怪,我说你们有时候叫我盖章,我很难下手,就怕这个章盖下去明天吵架。这个章不盖,他两个还是骗,我骗你,你骗我,我真爱你,你真爱我,这个人类真妙啊。所以这个开导依见解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