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讲,“从无始来。恒内昏迷”,它永远在我们这个我见、我相之内,不是身体以内,也不是心内,它永远使我们昏迷。这个昏迷并不是讲我们睡着了的那个昏迷啊,是智慧,真正的菩提智慧的昏迷状态。“曾不省察”,它自己也检查不出来,说我现在很清醒啊,你说它学问好不好,很好啊,乃至文章写得好,学术写得好,学位又是博士,你叫他进入这个情况他进不来,这个没有办法。其原因呢,“痴增上故”,这就叫做愚痴那个痴。
“此俱见等,应名相应”,所以,这个同我见,我就愿意在这个痴上,这个我们经常也提到,“好梦由来不愿醒”,他醒不了,“应名相应”,所以叫做是互相关联。
“若为主时。应名不共。如无明故。许亦无失。”所以,这个痴心作主,它是“不共”,这是我相里头特有的。这个同“无明”同体作用,是一样的。“许亦无失”,所以建立这个不共无明,并没有什么过错。
“有义此痴。”另一个说法,这个痴,痴心这个痴,你把这个痴啊,愚痴的痴专门名为,“名不共者。如不共佛法。唯此识有故。”等于说,成了佛的有一个名称叫做“不共”,成了佛的人,得道成佛有十八不共法,不共于,不同于一般的凡夫,有十八种特别的,叫做十八不共法。所谓不共的意思是指讲第七识专有的,这个不共啊是这个道理。
“若尔。”假设这样,“余识相应烦恼。此识中无。应名不共。依殊胜义立不共名。非互所无皆名不共。”那么,由这个道理,你就可以了解:其它的识,第六意识也好,前五识也好,相应的烦恼,“此识中无”,第七识里头并没有。所以,这个第七识里头叫做“不共”,这个不共就是特殊的,只有第七识有,“依殊胜义”,特别,特殊的,“胜”是强,特强的,这个道理,建立它不共之名。这个我痴同第七识有特别关联,第六意识同前五识没有。“非互所无皆名不共”,并不是说这八个识里头互相都没有,所以它叫做不共法,不是这个意思。
“谓第七识相应无明。无始恒行障真义智。如是胜用。余识所无。唯此识有。故名不共。”这就是讲,第七末那识的这个“相应无明”作用,无始以来它就永远存在,只要有生命就有我相出来,有我就使我们障道,不能悟道,“障真义智”,真正第一义谛的那个智慧。所以,它有这个我痴,所谓愚痴啊,“如是胜用”,这个痴,痴迷这个痴字,它就有这样强有力特别的作用。“余识所无”,意识乃至于第八阿赖耶识里头没有,只要有我,这个痴就来了。“唯此识有。故名不共”,所以,这个无明叫做“不共”无明,这个名称的定义就是这样来的。
“既尔。此俱三亦应名不共。无明是主。独得此名。”那么,既然这个样子的话,有一半理论上我懂了,既然这个样子话,“此俱三亦应名不共”,我见、我爱、我慢这三种也应该叫第七识专有的,也应该叫做不共法,第七识的不共法。因为“无明是主”嘛,“独得此名”,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痴,无明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无明,为什么这个编号,这个名称给它老兄占有用呢,专用呢?
“或许余三亦名不共。对余痴故。且说无明。”他说,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你用这个逻辑来讲也可以。那么,你如果原理懂了,名称的运用,可以给你有相当的自由,“或许”,或者许可你,“余三”,我爱、我见、我慢这三种也可以叫做第七识的不共无明。那为什么呢?“对余痴故,且说无明”,所以痴,其它的经典不叫做痴,十二因缘就用无明开始。所以,我们念《心经》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转用一个名字,叫无明不叫做痴呢?因为讲它痴啊,我们会在观念上混淆,看到有些人傻笑,也叫痴笑;这个人什么东西啊?感情上很缠绵,也叫作痴情。无明那是莫明其妙的。所以,这个痴啊,“对余痴故”,其它我们心理行为的作用还有很多,所谓痴迷状态的这个心理行为,因此,给它隔开,在范围上把它划开了。所以,“且说无明”,另定一个名称,这个痴,没有明,悟道以前,这个痴,愚痴啊就叫作“无明”。
那么好了,这个逻辑讨论到这里,大概这位老兄了解了啊,那就要问了:“不共无明总有二种。一恒行不共。余识所无。二独行不共。此识非有。”这又麻烦。他说这个“不共无明”,现在范围又缩小了。这个讨论的主题本身又缩小范围。“不共无明”,拢总归纳起来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恒行不共”,它永远地在流行起作用,心理行为是不共的,“余识所无”,前面六个识、后面第八识都没有,第一种的不共的意思;第二是“独行不共”,你们看了《楚留香》的“独行”,这里也“独行”,特立独行。它单独有起活动的。“此识非有”,第七识里头不一定存在这个“独行”的作用。
这个道理怎么讲呢?他说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说:“无明有二”,《瑜伽师地论》上,弥勒菩萨提出来无明有二种。“若贪等俱者。名相应无明”,这贪欲,广义的贪欲同时起作用的,这叫做“相应无明”;有些无明并不是贪来的,并不贪,这个中间成分啊,没有贪的成分,广义贪的。“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比方我们讲啊,拿现在人的心理,人生我们刚才提,古今中国外国,所有的人类为两样事情,为名、为利,这叫做名利,就是贪欲最大的一个范围。所以中国古人的诗句:“名利本为浮世重”,唐人的名诗。这就是中国的哲学,都在诗词里头:“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古今以来有几个人把名利能够抛得掉。
你说成了教主,得了道的人抛得掉?是啊,他也表示真的抛掉了,可是他给别的弟子们也捧成名人了。结果他还是被名,虽然自己不要,还是被此事困扰。“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啊!古今以来有几个人把名利能够丢得开的?这个是“贪等俱者”,所谓名利心。
你说名利心个个都有吗?不一定。比如我们以中国文化来讲,先不讲全人类文化同样有这种人,所谓隐士、高士。有人他非常洒脱,的确名也不要,利也不要。所谓“入山唯恐不深,逃名唯恐不及”,“入山唯恐不深”——逃走了,避世之人;“逃名唯恐不及”,所以中国很多得道的人,没有名字了。你叫他什么名字?他也不讲,始终没有一个名字。
等于我们上一次,不是讲到唐代一个和尚,很有名的两首名诗。那这个和尚,给于幼、就是庞居士的那个朋友,在湖北那个范围当节度使的,这个和尚有神通,大家晓得,但是叫什么名字他也不讲。他并不是玩神通了,一般人晓得他有神通,一般人有病的找他,搞搞就好了。他东走西走,济颠和尚一样,可是你晓得人是名利是困扰人啊,他这样守菩萨戒,不准玩神通。他一玩神通,他自己也遭难了,就有人密告他,说他“妖言惑众”,这个罪名很重哦,妖言惑众,等于现在给你戴了一个思想问题的帽子一样,很严重哦。于幼就把它抓起来,于幼到底不同喽。他是一个学佛的人,就是对文学很有欣赏,他就问这个和尚你哪里人啊?问案子嘛,自己问,“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他始终不讲。在古代问了不讲是要用刑的,“哎,不要用,我写给你好了”,就拿来写,他晓得这位节度使就是啊(“节度使”相当于民国初年的督军,现在的军区司令)我就可以生杀你的,他有神通,晓得他爱文学,他就写了一首诗:“家住闽山东复东”,你看了大概是台湾人,我看“家住闽山”是福建嘛,“东复东”,闽山还要到东边再到东边,那个时候台湾还是荒岛,只有猴子动物啊,葡萄牙、西班牙人还没有来呢,“家住闽山东复东,山中日日有花红”,这个风景很好,“山中日日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处红处红”,究竟在哪里?讲了半天,哪里人还是没有讲。“家住闽山东复东,山中日日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你看只有几个字换来换去,就是一首最好的白话诗,“花在旧处红处红”,这个多好。这位节度使就抓到他的痒处,那么好的文学境界,这个和尚一定有道!这一下一定是心里头晓得他不是妖言惑众了。不过他还要逼他一下,他说“那不行哎,你究竟那里人?总要讲出来”。又逼他一逼,他说“再拿来我再写给你”,他一写,这一下把他搞迷糊了,“哎呀,那尽写些什么呢?空话尽写!你就是这样!”到底是不是得道,或是愚痴?这个就叫作无明,你搞不明白。
第二首要写了,拿空话尽写,不悟,这叫无明啊。第二次他叫他再写,他“家住闽山西复西”,本来我一看是台湾人,后来又一看,又不对,好像江西人了,“家住闽山西复西,山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处啼处啼”,那么这位老和尚究竟哪里人?他不告诉你。搞得于幼就“好了、好了,放了”,很恭敬他,晓得他是得道的人,不愿意名,连留名都不要,何况利?有这种人,这叫作“独行”。
他说“家住闽山西复西,山中日日有莺啼,而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处啼处啼”,你们出家同学要背来啊,将来万一给人家抓到来一问,你就冒充有神通,就写这么两首诗,也许把你放了。
你看诗词好,这个叫做诗,就是几个字换来换去。所以,你们念了以后,比《成唯识论》轻松得多了,《成唯识论》越听越愚痴,为什么?搞不懂了嘛,就越听越愚痴,看看这些文学境界一下就开朗了。这个,等你们抄完了,等你们“旧处啼处啼”,啼完了我们再来提,“莺在旧处啼处啼”。
现在就是说明这个“非贪等俱者。名独行无明”,不是跟贪欲两个同时起来的,这个道理等于什么,等于我们讲某人啊,比如我们大家都有“我”了,对不对?我们都有我吧?朱医生,你有没有?那当然有我。可是我们在座的人个个有我,都是人,每一个个性不同,每一个我的个性不同,就叫作“独行无明”。就是这个道理。
在八识里头,前六识没有,第八识也没有“独行无明”。
“是主独行。唯见所断”,这个“独行无明”啊,它哪个时候才断得了,无我呢?见道了就没有了。真正见道了,无明没有。但是根本无明,见道还断不了;还要修道,见道以后再修道,慢慢断的。所以“独行无明。是主独行,唯见所断”,见道的时候才断掉。所以,没有明心,没有见性以前,你说做到了无我,怎么做得到啊!既然有我,所以“其中日日有莺啼”了,就只好啼下去了。
“如契经说”,佛经说,“诸圣有学。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新业”。佛说的,“诸圣”,是得了道的罗汉,大阿罗汉,缘觉、菩萨,“有学”位,虽然没有到达无学。虽然“有学”,但是已经得圣果了,那个“不共无明”(独行无明),它自己个人的特殊的个性已经切断了,“已永断故”。因此,我们学道,悟了道的人,怎么样,是什么样子,“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才做到了“已永断故,不造新业”。悟道了的人,这个世界上,活着不活着呢?活着。活着干什么?“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非主独行。亦修所断”,那个无主无明,与生俱来的,又有一部分,特立独行个性的“非主独行”,要见道以后才能修道,才能够完全把它断了。不是一见道,一悟道了就拉倒。悟后才好起修。不悟道了,所以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不见本性修法无益”。你没有悟以前,所修的都不是。你要所谓见道了以后,见道了他念念在空上,念念在空,念念无明不粘染。所以许多你们年轻的讲学禅宗悟,不是那么简单。真正见道初悟了的人,念念皆在空性上。所谓“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能够切断了一切,“随缘消旧业”。
所以,“忿等皆通见所断故”,比如我们的脾气——忿怒,忿,“忿”就是发脾气。“忿”不一定是“恨”,这是两个心所不同。拿现在讲心理行为科学的表相不同。忿是忿,发了脾气是“忿”的心理行为。发脾气并不一定恨你。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我们大家是不是这样?发脾气不一定恨哦。真要恨你不一定发脾气对不对?都有经验吧?我想这个大家都有经验嘛。我们都是人,有个资格相同,对不对?所以,这两个心理状况不一样。所以学唯识要把自己心理行为想好,搞清楚。但是你说这个脾气,有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朋友们,同学们讲:“哎呀,你原谅他,他脾气不好,心是好的。”是啊,有许多人脾气不好,心蛮好。他一边发脾气一边心里还在后悔:“格老子我又何苦发呢?”可是面子难看。已经发了,我就发到底!是不是这样?大概在座诸位都有这个习惯啊。你不要认为这个“忿”是忿恨。“怒”,怒又不同了,“怒”不是“忿”了,“怒”是不高兴,还没有发出来的脾气,脸都发青了,那还忍住,有时候气了一肚子,嘴里还在笑呢,那个笑,它很痛苦。笑的肌肉细胞都在发痛,那个是“怒”。
你看我们读《论语》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不一定喜,喜是哈哈大笑,“说(yuè)”微笑而已,会心一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我是反对的,我说孔子讲错了,我看一般学生,有几个同样感受,“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啊,你随时要考试,真苦啊,并没有“说(yuè)”啊。“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讲错了,不一定啊,有时候客人来了,家里没有钱,拿衣服到后门出去当吧,没有第二个人出门,那真痛苦,菜市场里赊满了,再赊也赊不回来,那个味道很难受啊,那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啊。那不是“不亦乐乎”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愠(yùn)是什么?“愠”跟“忿”、跟“怒”、跟“恨”又不同。“愠”也不恨,也没有发怒,也不发脾气,可是心里头一肚子不高兴。不高兴嘛,结果都变成什么?胰脏发炎了,那个闷在里头生气啊,胃也搞痛了,那个是“愠”。
所以,我有一次在日本啊。碰到一位中国的学者,他在车子上一边给我讲,他就告诉我,“之所以世界上‘愠人’之多也!”我一下给他闷住了,我一问“老兄你讲什么‘愠人’啊?”“哎,这个你还要问我啊?你不是《论语别裁》,《论语》专家!”“哦,第三句那个‘愠’啊?”“哦,对、对、对、对啊。世界上‘愠人’很多,‘愠人’没得出息。有脾气不敢发,只好‘愠’在里头,那就叫‘愠人’。”
“哎,我说你解释得比我还通。有脾气不敢发,愠在里头,叫愠人。”他愠久了,要生毛病,要生癌症的。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俩讲。这许多的心理,为什么我讲这个呢?学佛的人,都属于三个根本无明“嗔”的范围。嗔心,嗔,就包括了那么多。
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们,你们讲是非善恶道德,太分明了的人,嗔心会大。为什么?是非善恶太分明啊,他变成“愠”人。这个也看不起,没有道德,这个家伙假道德,那你就骂出来吧,“忿”吧?他又不可以“忿”,我要讲道德。不忿,他就愠,愠在里头啊,就愠出了毛病。所以是非善恶太分明,都属于嗔心的范围。贪、嗔、痴三毒是不容易懂啊。
所以修道,自己那一部分心理去了多少分,要看得清清楚楚啊。怎么样叫证果啊,证果不是你打坐坐得好,打坐坐得好,叫证腿,不是证果啊。证果者是心理行为状态,把这些染污心理都洗干净。圆明清净,你以为看到一个亮光,一个圆的圈圈,“哦,我得道了!”那正是第四个“独行无明”,独行无明下一句痴,不晓得这个圆光哪里来的,你也不懂,以为这个是道,就是愚痴、无明。所以要搞清楚啊。“忿等”,为什么我们讲了那么多呢?“忿等”包括忿、怒、恨、愠,刚才给大家注解的。
就包括“闷”,心里头很闷。这个很闷,“哎呀,这个环境我真不愿意啊。闷极了”,有些人,我碰到很多同学在外在做事。“你在哪里?”“我在某一个机关啊。”“好不好,待遇高不?”“待遇还可以。”“好不好?”“哎呀,那些人反正真讨厌!”“你还做下去,没有其它机会吗?”“所以在里头好闷哦,老师。”我说你不要闷出肝病来,这一闷啊,就变成“愠”了,这一愠啊,就变成“忿”了,这一忿变成“怒”了,这一“怒”就变成“恨”了,这一恨啊“嗔”心就来了,造孽!真的哦,造孽就是这么一层一层,从心里在造孽啊,修行就断这个东西。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