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成唯识论》卷五第184页。这个心意识三个道理。我们记住,大家平常都念的,《华严经》上一个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谓“心”,“心”有“三能变”,心的变化。
第一能变,阿赖耶识异熟的作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它的种子,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空间都在内,心的能变。第一能变,变出了阿赖耶识的异熟作用。第二能变,变第七识末那识我执,与生命俱来形成了一个我。现在我们第二能变刚刚讲完。现在开始第三能变。第三能变是第六意识,心所等等,同我们现在心理现状有关系了。那么,今天上一次念过了这个偈子。“如是染污意,是识之所依”,是说我们无始以来,这个本来清净圆明的心体,为什么被染污了,最厉害是第三能变的意识作用。
“此意未灭时”,所以,从凡夫到成佛,要转第六意识,“识缚终不脱”,第六意识不能解脱时间,一切解脱都是困难。
上次有位同学问到,禅宗的六祖在《坛经》上记载有人问他,他的答复,“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所谓禅宗的明心见性,乃至一切宗派佛法的修持,像凡夫意识的作用领先,成佛也是意识的作用才能够转变,意识洁净了,所谓意识清净了,第七识跟着清净,那么第八识也清净了。所以,意的作用有如此的重要,第六意识。
一切染污,善法、恶法、非善、恶法都是意来的。依禅宗所谓讲,修得“意生身”,是第六识、第七识等等的作用。还是“因”上(成佛之因),第一步。证果位、所谓成佛之果,第八识同前五识要果上转,真正最后证得佛果的时候,第八阿赖耶识同前五识才能变。这个道理千万要记住,我们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同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境,最后成佛才能转变。
说我们现在觉得心清净了,那是第六意识的关系。这是“因”,心清净了影响到第七识的意根也清净,这还是成佛之因。还没有证到果位的境界,这个道理啊。这个原则我们把握住了,现在开始讨论第六意识。
他的原文“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与彼善等不俱起故。去来缘缚理非有故。非由他惑。成有漏故。勿由他解成无漏故”。至于说染污这个意识啊,“善”,善心,我们思想的,心理观念,一切善念。“无覆无记心时”,纯善,也没有遮住,一切无障碍、无量无边,但是是无记,非善非恶,什么都过去了,那么这个中间假设没有第七识的我执啊,应该说已经是无漏了,证得无漏果了。可是在“自相续中”,现在我们思想观念断不了,自己像一股流水连续一样,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烦恼,“与彼善等”,就与这个善法“不俱起故”,六识的烦恼有时候善、有时候恶、有时候非善非恶,绝不可能与这个善法同时并存的。
“去来缘缚”,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被烦恼业力的束缚当中,“理非有故”,这个道理,依理论上来讲,它本来性空的,“非由他惑,成无漏故”,并不是因为另外的、外在所引起烦惑,而变成凡夫的有漏种性。既然说不是由于“他惑”,是自己束缚了。那么,所谓修行解脱也不是靠他力来解脱,都是靠自己去解脱的。那么,自己能够得到解脱了,真正证得无漏之果。这是第一个原则。
“又不可说别有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成有漏法。彼非实有已极成故。”同时也不可以说“别有随眠”,另外有一个心理作用,佛学专有名词,我认为翻译最好就是这个“随眠”跟着你随时起,使你永远在睡眠中,莫名其妙,就是我们现在没有成佛大彻大悟,都是在“随眠”,不清楚自己生从那里来,死向那里去,不清楚。所以,永远在随眠。“是不相应。现相续起,由斯善等”,它的现量呈现,使我们心理意识不能断,这个妄念始终不能断,连续而存在。因此,“由斯善”,等于我们自己这个儒家的文化,孔子的学生曾子着《大学》所谓“止于至善”,你做不到。因为意识连续有染污,成有漏法,所以叫一切众生叫“有漏种性”。“彼非实有”,但是它的自性也是可以空的、可以解脱,“已极成故”,本来是圆满的。
“亦不可说从有漏种。生彼善等。故成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但是,我们心念的有漏种性怎么起来的?说无始以来我们本性里头有一个“有漏”,这个“漏”是代表渗漏,破、破碎的,有一个有漏种性,那么,另生一个善法;因为这个有漏种性另生一个善法,所以叫做“有漏”。“彼种先无因,可成有漏故”,他说它——我们这个种性里头,并没有可能有这个因缘,构成一个有漏的道理。“非有漏种彼成有漏。勿学无漏心亦成有漏故。”这是逻辑论辩,我们简单的把这一段跳过去啊。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现在学道,可是不学道的人,因此种性里头有个有漏种性,有个有漏种子的存在。大概这个就是论辩,这一段我讲的比较简单。因为我觉得现在人的习惯,听这个专论在逻辑上很讨厌,而且摸不清楚,摸得清楚也很麻烦的,所以简单跳过去了。
“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故。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表漏俱故。”他说我们一般凡夫,“虽由烦恼”,烦恼不算太恶,是染污,不正法,烦恼里头可能发生恶业,那么我们凡夫有时候烦恼,有时候作恶业,有时候也作好事、布施等等,“而不俱起”,烦恼跟善法不会同时来。一个人,坏的心理、善念同时来,不可能,前后有差别。
“非有漏正因,以有漏言”,这就是有漏的道理。渗漏,中间有间、有空隙的,“表漏俱故”,就是表达有漏性的。
“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刚才讨论的善与无覆的道理。现在讲无记业果。我们要记住,唯识讨论这个心理作用归纳三性。善的行为、善的心理;相反的恶的行为、恶的心理;还有一个是非善非恶的无记性。“无记”跟我们平常,大家不留意,很重。一切凡夫这个无记作用很重。甚至说我们个性,现在的行为,什么事情讲了容易忘记,乃至看书看了不记得,也都是无记的作用发展过来的。现在讨论无记业。无记性非善非恶,它有没有业报?有业报无记业。我们常常说无记、无心的事情还有什么业?譬如我们夜里睡着了,一只蚊子在咬我,咬我我晓得咬,被咬了,“啪”一声,蚊子打了,打死了,记得不记得?无记。几乎意识没有动,在睡眠境界,它是阿赖耶识作用,早晨起来满手看是血,哎哟,一看昨天夜里打死了一只蚊子,你没有杀生?没有杀生的。没有犯罪,没有犯意(犯罪动机),但是这个因果存不存在?存在。无记业报。你也是无意间打死它的,所以它也是无记的业报。譬如说有人,什么叫无记业报?就像我们经常知道的事情,一架飞机在上面飞,忽然出了事情掉下来,把这个老百姓房子压掉,这一家人都压死了。这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个果报那是多生多世的无记业报。无记业果是如此。
所以,我们人生有许多的遭遇,都在无记业报中,自己不知道。譬如我们大家都晓得古人的诗,“世事茫茫难自料”,人生的遭遇、前途一切如何?“世事茫茫”。我们很想知道,可是现在无法知道。因为你没有得到“定慧等持”,这个无记业报的心理状况始终存在,这个是无记的作用。平常我们研究佛学,把“善、恶”倒是分别得清楚,“无记”简单的就过去了。实际无记还蛮重要。譬如我们人修智慧,永远发不起来,就是无记业报。真的无记性这个业报过去了,智慧自然明朗。现在讲无记:
“又无记业非烦恼引。彼复如何得成有漏。”这个无记业果不属于烦恼。假设真的我们感觉到烦恼,它不是善就是恶。烦恼当然属于恶法、染污。无记我们还不觉得烦恼,糊里糊涂就过去。所以假设我们学佛天天“竟日昏昏醉梦间”,头脑都不能清醒,在昏沉中,他所得的果报是无记、大昏沉。所以说,譬如讲修止观、禅定,以昏沉境界,以为自己得定了,这个果报很严重。这个是无记方面。所以无记业并非烦恼所引发。那么就问了:“彼复如何得成有漏”?它怎么样也属于“有漏”,一切凡夫众生是“有漏”的果报呢?
“然诸有漏。由与自身现行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方成有漏。”他说我们了解所谓“有漏”,(无漏果是得道了,大阿罗汉境界是无漏,所谓无漏是整个充满了,圆明清净,光明充实了。)那么有漏就是不充满。所谓有漏“由与自身”现在我们“现行烦恼”,过去是种子,现在行为叫“现行”,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烦恼、种种烦恼,这个现行烦恼,烦恼心啊,这个心理状况是生灭心,一个起来一个去,一个起来又去了,“俱生俱灭,互相增益”,它互相为因果。因为前面一个烦恼一个习气,带动了后面另一个习气,“互相增益,方成有漏”,它累积多了最后变成有漏之果。
“由此熏成有漏法种。后时现起有漏义成。”我们现在心里头是现行烦恼,没有成道以前,现行(这个思想)都在烦恼中。烦恼不是痛苦,我再三讲过的。扰乱我们,自己有时候想清净,自己做不了主,你想休息、睡眠,有时候我们会失眠,你做不了主,要失眠。因为他烦恼不断,思想不断,思想就是本身是烦恼。“俱生俱灭,互相增益”,这就是有漏的现象。
由于有漏,“由此熏成有漏法种”,所以现在烦恼思想越多了,这个现行变为来生的种子,熏习成功,来生的思想更复杂。“后时现起有漏义成”,因为我们都在有漏思想,你看一个思想杂乱越多的人,他心思慢慢、慢慢太多了,崩溃了,脑筋杂乱了;脑筋乱了的人,譬如神经病了,精神分裂了,他有思想没有?你看他傻傻的,可是他思想比凡夫还多,比我们没有病的还多。但是,他每一个思想记不住了,无记。所以果报就是那么痛苦。
“异生既然。有学亦尔。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异生既然”,一切不同的众生,道理是这样。“有学亦尔”,但是我们现在学佛了,还不是普通学佛,有修持,有境界或有相当的修持,没有证果以前都称有学位,还在学的阶段。那么有学位的这些,我们也可以尊重地称他们为贤者,圣贤的人。这一些的众生,他有没有这个现行无记烦恼?都有,还是有漏之果。“无学有漏,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故成有漏”,无学位的,无学位分好几种,大阿罗汉,不需要再学了,成了道,不要再用功,“无修无证”不要再学,也叫做无学位。小乘的极果证了空性,住空一面,暂时在空中的,也不再学了,也是无学位。
他说无学位怎么有时候有没有起有漏呢?他说他有,习气还在。“虽非漏俱,而从先时,有漏种起。”,虽然说并不是有漏心理同时起来,他多生累劫的习气、烦恼习气还在。所以,大阿罗汉们证得阿罗汉果的呢,“结习未断”;在大乘,尤其在《维摩经》上我们研究过的,大阿罗汉们,碰到“仙女散花”,天花还沾身。为什么?何以故呢?因为无始以来业识种子的结习未断,所以说有漏种子里头起。因此无学位偶然有时候暂时的也有有漏之俱,“于理无违”。
现在在逻辑在讨论。他说这在逻辑上没有错。“由有末那恒起我执。今善等法有漏义成。”这个道理都由于意根,根本上的习气没有断,由我而来。第七识的我,由我、我执而来。所以使善法不能俱备,不能圆满,有漏的道理就是这样。那么,这个是证明第七识末那识——意根。“此意若无。彼定非有。”假设没有这个意根的作用,那我们生命中间就没有这种可能了。“故知”,因此在思想论辩上证明,在第六、第八识起作用的时候就有第七识,也就是第六识的后面。
那么跟着下来说:“证有此识。理趣甚多。随摄大乘略述六种。”那么第七识的意根、末那识、意的根,等于我们看植物一样,这个植物种子是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发芽变成这个根,这是第七识的地方,那么发芽抽出来枝条、枝干,然后开花结果,是前面六个识作用。现在就讲到这里。他说证成,一步一步反证过来,决定有这个意识,乃至第七识意根的存在,“理趣甚多”,在逻辑讨论上的道理,讨论不完。我们《成唯识论》玄奘法师是集中各派的意见,正、反,正反辩过来、辩过去,他统统把它揉合拢来再讨论,确定八识的作用。
现在跟着讨论就是第六识。第七识以后,所以根据《摄大乘论》,略述六种,六种意识,“诸有智者应随信学”,他看我们后世学佛的,有智者应该相信大乘之理。理明了,明了理才能修行。所以等于科学的道理,懂了这个公式才可以去做实验。所以“应随信学”,你要信得过。
“然有经中说六识者。应知彼是随转理门。或随所依六根说六。而识类别实有八种。”那么,现在玄奘法师又把整个的佛法里头,辩论八识的作用,集中拢来告诉我们。使我们大家后学都容易作一个了解,容易入门。现在他提出来说,“然有经中”,有这一派认为有些佛经里说,为什么讲六识呢?“应知彼是随转理门”,就是说六识一转了就可以成道,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所以南传的佛教,所谓小乘的佛学,绝对不承认有第七识、第八识。那么如果你、我们研究小乘经典,《四阿含经》所有东西都是讲到第六意识为止。换一句话说,在佛学的哲学上,它把心物分开了。等同于希腊哲学,柏拉图的观念一样,精神世界、物理世界分成两头,不是一个。大乘的佛法是“心物一元”,这精神世界、物理世界是一个根,都是第八阿赖耶识变的。
可是小乘里头,所谓小乘了道只了意识、意识一转了就行。因此大乘佛法,你譬如说禅、禅宗,中国的禅宗有“即生成佛”之说,小乘不承认。甚至密宗有“即身成佛”,这里两个不同。(“生”跟“身”,我的口音几乎是一样)乃至说,那么小乘的佛法更不承认。小乘佛法对这个“身”是不管的,四大假合之身,这一概丢开了就算了。
刚才玄奘法师在《成唯识论》提的就是这个道理,说有些学派,“或随所依六根说六”,就是说我们现有的生命有六根,因此建立了六识的作用。“而识类别实有八种”,可是我们要注意,以大乘佛学观念来讲,整个心意识作用,把它分类有八个识。不止六个识,后面二个。
我经常也提起诸位青年同学注意的,我们现在发展,这个时代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期为止,人文文化的发展,心理学进步的相当快,虽然没有自然物理等等进步得快,但是心理学也进步的很快了。尤其现在心理学有多方面的用途,所以这个心理行为、心理科学等等很多了。但是始终还没有进入第七识的境界,还在第六识这个范围里头转。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