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26讲 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

提问:“假使要见性,所出现的这种假象,而其元神所出来的也同样是种假象,这种现象已经经过个把月了。(我还是把你的文章改一下,这样讲比较看得懂,你那个文字我还看得不太懂。这个明心见性了以后还要出个什么元神啊?我倒要请问一下,你所谓元神,是什么元神啊?这个都不对啊!这可见修道也好,道家也好,这个所谓出元神啦,这又是道家的话。又不相干。那么元神,真正的元神是明心见性,那么明心见性有什么出、有什么入啊?还有出入的?这都不通的啊。希望不要乱搞。尤其我不晓得这位同学啊,年纪多大,年轻人我是反对你们学佛学道,先学作人,人作好了,仙佛的基础都在于人,连人都没有作好,根基没有啊,地基都没有,还想成仙成佛?那么简单?吃三天素,打七天坐,就明心见性了,出神了,那真是神的第二号,走邪路了,就很糟糕。这是第一个问题(不成其问题)。你说元神出来,同样是假象。既然是假,何必出来呀?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你晓得是假,你说你作不了主,那不是精神分裂啦?这种现象已经经过个把月,那很成问题,你要注意看看啊)。(备注:括号内文字为南师答复的话)。

问:“以前曾经以对抗的方式应付,现在已改证量,学习善知识。(这个话怎么讲呢?“证量”、善知识干什么?)念经,念经又是在不着相的情形下,谦恭和蔼,其与话者的渊源,不知做法是否存有误失?”(备注:括号内文字为南师答复的话)答:这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的话。也可以啦,你念经啊,规规矩矩学作人,谦恭和蔼作人没有错。同修道境界是两回事。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第二节。

第二个问题:禅定当中,两个眉毛之间,眉中穴(没有这个穴道名词,就是眉心印堂这里是吧。)和元神出窍去(元神出窍是哪一个洞啊?还是讲眉中啊?还是讲头顶啊?元神,真的元神出窍,哪里都可以出,从肛门都可以出,真的哦;如果只从一条路走,那叫元神?那是鬼神啦),这个元神出窍处经常(你这个什么字我也看不懂),闭塞住,闭塞,不知可有闭塞之方?(我不懂你什么道理?大概你是讲,打坐的时候,什么“禅定中”?打坐不叫作禅定啊,打坐就是啦,学静坐就是了。禅定这个程度他差得太远了。你说是眉间发涨,是不是?假设有这样情形,好像发胀了以后,这股力量把你拉住,你不去感觉它就好了嘛,把头看空了嘛。还被这个地方给你拉住了,你太没有出息了嘛。这里发胀,发胀管它去呀?像给蚊子咬一样,不理嘛,就那么简单答复你啊。年轻人不要搞这一套啊,要搞这一套,学理先搞清楚,问的不大对啊)。(备注:括号内文字为南师答复的话)

我们刚才是讲到“未转依者。率尔堕心。定无记故。由此诚证五俱意识。非定与五善等性同”。

“诸处但言五俱意识。亦缘五境。不说同性。”一切经典上,也只讲到五个意识,叫“五俱意识”,“亦缘五境”,眼睛是看色(色相),耳朵听音声,鼻子闻香臭的味道等等,并不说同一个性能起作用,例如,《杂集论》里头说,“杂集论说,等引位中五识无者。依多分说”,“等引”,是修养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平等,等持引发。拿我们现在的话讲,修行的功力到很高的境界。等持引发,也等于说,一心可以多用、并用,在同一秒钟的时间,眼睛在看、耳朵在听,手还在做事(可以写文章),思想还在想,嘴巴也在讲话,都没有乱过。整个都很清明,这个是“等引”境界。

“五识无者”,何以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呢?前五识不起作用了,一个意识引导一切了,妙观察智,“依多分说”,这个经典上是以“多分”作用来讲。

“若五识中。三性俱转。意随偏注。与彼性同。”所谓“五识中”,是说我们凡夫“五识”起作用,“善”、“恶”、“无记”这“三性”同时跟着在转动,轮转、旋转作用。“意随偏注”,第六意识跟着前五识,“随”,是跟着前五识,“偏注”有偏向了。譬如说,我们眼睛看的时候,第六意识就在分别这个色相,譬如看一幅画,哎呀,好、不好,喜欢、不喜欢,这是意识境界。

“无偏注者。便无记性。”什么是所谓的“无记”呢?“善”、“恶”、“无记”是根据第六意识为主,没有偏于哪一点的。我们这个意识看过了就看完了,没有影像。我问你某一个人看过?看过啊、见过啊,有没有影像?没有!意识里头没有,那属于“无记性”。“故六转识。三性容俱。”所以讲“六转识”的意思啊,这个善、不善、无记“三性”同时含容在内。

“得自在位。唯善性摄。”如果真得道了,得道了得到自在位置——大菩萨境界。刚才讲一般学道家,出元神不出元神,那还谈不到“得自在位”。诸法自在,无所谓出定,无所谓入定。无所谓阴神,无所谓元神。勉强引用孔子一句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自在位”。那么在佛法呢,是大自在天、色界天天人境界。“随心”这个是“自在位”,是观自在菩萨的。“得自在位,唯善性摄”,就是只有善没有恶。

“佛色心等。道谛摄故。”大自在菩萨境界还不是佛。证了佛位,佛的果位,就是大菩萨最高的果位,就是成佛。佛的“色心”,“色心”就是包括他的肉体、他的心意识作用已经得了道了,那个不属于“善、不善、无记”,不在这个三性范围,是在“道谛”里头所包含。因为“已永灭除戏论种故”,所以,“善、不善、无记”到了佛境界的话,看起来还是“戏论”,戏论是小孩子讲笑话,没有什么可谈的。这是关于“三性”,唯识三性的道理。

诸位青年同学注意,如果研究现代心理学更要注意,现在讲“心所”关系。心理意识,那么,在佛学名称,唯识叫作“心所”,心理意识所起的作用。五十一种心所,心理状态,还有分类,叫作心所。

“此心所遍行”,“遍行”是个名称,还记得啊。遍行是归纳的名词,遍行还提到有五个,有五个心所,归纳性的有五种遍行。

“别境”也是名称,心理上特别的境界。譬如我们现在讲心理的灵感、第六感就属于“别境”。

“善”是一个名称,“烦恼”是个名称。“烦恼”分有两种,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随烦恼”下面有讲)。“烦恼”是指“根本烦恼”。“随烦恼”是个名称,“不定”是个名称,不定心理;那么这样,所谓“心所”是“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六位,六个名称。我们再报一下:“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这六位。那么,这六位心理归纳的状况,它是归纳的,如果分析起来就太多了,配合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那就很严重了。

“皆三受相应。”“三受”是个名称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刚才讲到我们意识的道德观念是三性了:善、不善(不善就是恶)、无记,这三性。

这是关于三世因果的,因果关系——善、恶、无记。“三受”就是现在就能感受到的,人生的境界不是“苦”就是“乐”,“不苦不乐”迷迷糊糊就过去了。譬如睡眠忘记了苦乐,睡眠的时候就是非苦,“不苦不乐受”,等于是无记昏沉的这个阶段,这叫“三受相应”。五十一种心理归纳的状况,它同现有的神经呢,“三受相应”,使我们这个人生,不感觉到痛苦,就是快乐,再不然昏头昏脑过去了。它与永远的人生呢,这个因果关系是“三性相应”善、恶、无记。这个观念我们搞清楚了。现在讨论心所关系。

“论曰。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刚才我们讲过,现在只讲到第六意识,第八识、第七识我们讲了那么久了,已经讨论过了,不谈了。现在是开始讨论第六意识,以及第六意识前面的五识眼、耳、鼻、舌、身。那么,这个第六意识就是与我们现在的心理状态有关系了(所发生的),用佛学唯识的方法归纳,归成了六个部分,六个部分总名称叫作“心所”,心理所发生的现象。

那么,“谓遍行等。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就是讲六位,刚才我们报告过:“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他讲这个六位“遍行等”心理所起现状,“恒依心起”,它永远跟着本心的关系起作用。这个“恒依心起”的这个“心”,不是现在的心理作用的“心”,就是讲本体之心的“心”——本心。这就是我们过去的中文麻烦之处了,同样是“心”、同样是“性”,两个归属范围不同。所以“恒依心起。与心相应”,这个心也是讲本体心。本体心是八个识都包括进去的,同这个本体心有关联。“系属于心”,现在我们起的心理的思想作用、现状,它由本体心连着的一条线拉着,等于母子连心,本体心等于是妈妈,我们现在意识思想这个心理状况等于是心的儿子。我们现在作个比方,所以母子所连,“系属于心”,这个儿子属于那个妈妈心连着心,心连心。所以现在讲的,这个子性的,这个儿子性的这个心理现状,“故名心所”,所以叫它是心所。

“如属我物。立我所名。”等于我们现代人生行为,法律的作用一样,这个茶杯是我买来的,属于我的,现在它属于我,我有权利用它,因为它是我买来的,属于我所使用。不是你买了的,不属于你所使用。“如属我物”,这个东西属于我的,“立我所名”,所以由我建立这个心所起作用的名称,所以叫心所。

“心于所缘。唯取总相。心所于彼。亦取别相。”“心于所缘”这个“心”,是讲总体的心、本体的心,包括了八个识。所以,我们这个中文文字,翻译很困难了。有人把这个《成唯识论》这部书翻译成英文,已经出版了,在国外、世界各国也蛮流行的。那么,据一班用的有些同学赞叹说翻译很好,有些同学研究了,尤其在这里研究过了,认为问题很多。我说一定问题很多,不过已经翻出来,很了不起,很伟大的工作了,是个学者翻的。

譬如现在这个“心”,“心于所缘”这个“心”,是总体的“心”,这个总体的心,当我们分别心理起作用的时候,总体心“唯取总相”,它是起到一个总体的相状,由它归纳。“心所于彼。亦取别相”,譬如我们这个意识思想,总体心所起心理的作用,它有各种差别的现象。譬如说,哭跟笑,我们看到悲哀的时候会哭了,心所就是哀,那么,我们一边在哭,碰到一个很好笑的事,一边哭一边笑,两个心所现象是两样,绝对是两样,哭就是哭、笑就是笑,不一样。但是呢,拿总的来讲的,都是心动,那个是总体心,这样大概都可以了解了。所以心所(心理的现象)“亦取别相”。

那么,你说我们研究这个干什么呢?我们也不是学心理学的。诶,你要修道,就要分辨得清楚啊。你现在所得的智慧、所做的功夫、所得的境界,究竟对、不对,这要分辨得清楚。你不要把心所现象的境界,所发生的“心所”,譬如说,佛说得道的人内外都有光明,心理所起后天的现象也有光明,它并不是本性的寂光,不是真正的自性光明。你认为有相的光明以为是道,那你就冤枉死了,这一冤枉不是一辈子哦,可以是千生万劫直转下去,所谓六道轮回。那你为了求正道而走上这样一个路子,多惨呢,多可怜!所以,先要认识清楚。这个道理我们表面看来,这还是只讲学理,同我修行有什么关系?《成唯识论》就是为修行而讲这个心理,要注意这一点。

“助成心事。得心所名。”所以,心里所起的作用,这个心所,它能够帮助你完成总体心的事业。譬如我们心所,我现在因为修道,所以要吃素了,要念佛了,我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行为,作一个好人啊,多做些善事,培些功德啊。不过修道家也要“三千功就、八百行圆”,都要做善事的。什么叫善事,你思想分辨就要清楚了。不要因为觉得是做善事,而做了恶事呢?为什么做善事?“助成心事”。你的“心事”是什么心事?我要成仙、我要成佛、我要得道,这个是你的事业的目标。所以,这个观念要认识清楚啊。你为什么读大学啊?我将来有前途,什么叫前途啊?赚两个钱嘛。所以,现在年轻人没有过好,讲起来很好听,为什么读书啊?前途。什么叫前途?不知道。还不是求名求利!怎么讲呢?工具多得很呢!所以要搞清楚。它这个心是“助成心事。得心所名”,所以叫作心所,心理所起的现状。

“如画师资。作模填彩。”等于一个画家,画家作画,先打个稿子画好,或者用铅笔画好一个稿子,看看满意了,不好的话可以改一改,然后正式把颜色填上去了。做一个模子,就可以填上彩色了。我们现在所谓研究心所也是这个道理。

“故瑜伽说。识能了别事之总相。作意了此所未了相。即诸心所所取别相。”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说,现在讲心意识,《成唯识论》现在正式讲到意识的“识”的作用。这三点我们要记住啊,上次再三提到过,心、意、识三个定义不同。心、意、识,什么叫“心”?“集起名心”,集中的,是心的作用,是总体;什么叫“意”?“思量”叫作“意”;了别叫作“识”。我们现在所讲的思想意识,譬如现在我们的术语,新的政治、哲学经常用的,你看这个报纸杂志经常看到,经常用到的名称“意识形态”,就是思想,就是我们这个观念、观点,这就是思想作用。这个思想观念观点都是第六意识的“总相”,是它的“总相”。但是我们要知道,第六意识在佛学的唯识学里头,是第三个“了别”识的作用。现在讲识第六意识开始了。

“识能了别事之总相”,“识”,唯识这个识,是讲它“了别”的作用。我有个比方,大家本院同学应该记得,比方不是真正的,因为真正的说不出来。“心”,我们佛经也这样比,像四大海水,就是心的状态,心是大海;“意”,大海上的波浪、大浪;“识”,是浪上面的波涛。实际上,都是大海本身的变化,至于我们这个波涛,我们现在这个人生的境界,各种思想,各种各样,各种感情,都是波涛上面的浪花、泡沫。总归大海,所以把泡沫平静了,回到波涛;波涛平静了回到大浪;大浪平静了回到大海;大海平静了,“纯清绝点”、“如如不动”,就是“明心见性”。

所以,刚才有同学问,说自己“明心见性”了,你见到了没有?见到海了?你说我见到了,打坐看到一片大海,那你入魔了。这是比方,比方这个作用,拿海水作比方。所以,现在为了“识”,讲到“识能了别事之总相”,这个识讲了。

现在第一个起来的心所五遍行。“遍行”,什么叫遍行?我们顾名思义,“遍”,就是普遍的意思,“行”,普遍在作用,所以叫作“遍行”。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