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第200页,现在还是在讲这个五遍行的境界:触、受、想、思,合起来就是一个“作意”,就是一念。不过,我们最重要的这个生命的反应啊,也就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这个感受,我们身体、身心的这个感受,尤其由身体的反应到心理。
现在原文:“受能领纳顺违中境。令心等起,欢戚舍相。无心起时。无随一故。”就是说,这个“受”的定义,在唯识学叫感受,由触这个反应来,同我们这个生理、心理这个感受。受的作用,我们佛学的一个名称是“领纳”。这“领纳”,“领”是跟“受”字两个合起来,中文的用法就是“领受”,就是接受。“纳”不是归纳的意思,是容纳,到了里面去了,接受外面的反应作用,归进内心去了。所以,“受”是领纳的一个作用。
那么,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感觉,这个感觉的状态是:我们有一种整个的受它影响的作用。那么,感觉的作用是什么作用呢?“顺、违、中境”这三种。“顺”就是感觉到舒服;“违”,痛苦的、难过的;“中境”,像我们衣服穿对了,这个空气调整对了,就无所谓了,有时候就忘掉舒服或者不舒服。这三种感受就是所谓苦、乐、不苦不乐(就是中境)。
那么,它使我们的心,整个的心“起欢、戚、舍相”,或者是“欢”,高兴;“戚”是难受;“舍”就是不要,抛弃了,这个感觉我不要、不想,这个现象。那么,“受”是心的作用,整个心的作用,所以,特别需要了解。
我们大家念佛、修行、打坐、做功夫,乃至于一个普通人,老实讲,生命大部分的时间都被这个受阴困扰,这个佛学叫做受阴。“阴”的看不见,不是阳面,中文叫做“阴”。所以,佛经有时候不叫做“阴”,叫“蕴”,蕴就是藏,蕴藏在这个里头。所以,“照见五蕴皆空”与“照见五阴皆空”是同一东西。
所以,我们现在要了解,一般的用功觉得不上路,不管是念佛也好、什么也好——实际上是自己很笨,没有认清楚,都被这个受阴在困扰,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贪着受阴的舒服境界。譬如,我们讲到念佛,到了修行得很清静,这个清净就是“受”的“顺”境;不清净是“受”的“逆”境;有时候我们觉得无念,其实不是无念,是“受”的“中庸”境界——是不苦不乐,自己觉得清净无念,这是错误的。这个受阴很严重!所以,受阴——你觉得清净,其实这个清净就是念,受阴这一念,心已经动了。我们觉得清净、平安、空,已经落在受阴这一面了!所以,要认清楚。
所以,古人的诗,所谓讲,“修行不到无心地”,一个人的修行不到无心的境界,“万种千般逐水流”,那都是功夫白用了。“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跟着水一样流走了,你所有的功夫也白用了,修行也白修。
“无心地”,不管是小乘罗汉、大乘菩萨,那就很难了。四禅八定到大阿罗汉“舍念清净”以后,这个中间还有差别,这个“舍念清净”究竟是有心、无心之间,都要分别得清楚。所以,这个受阴解脱了,就到了家了,这个功夫方面到了家了,不是说见地。
所以,“无心起时。无随一故”,当我们真修到无心境界,无心就是净土了,真正心境宁静。那么,这个受阴不跟着一样(动),也不苦、也不乐、也非中庸境界;不能叫它空,也不能叫它有,“无随一故”,没有跟着,或者是“顺”,或者是“违”即逆,“逆”就是违背的,跟“顺”违背的。也不是“中庸”境界,那是无心之地了。所以,“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这是唐人的名诗,唐代一个和尚作的名诗,很重要,所以,“无心地”才无“受”。这个“受”我们了解了。
所以,我们大家念《心经》,观自在菩萨首先提出来色法,五阴里头,“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是这个道理,一样。这个受阴很重要,想阴我们容易了解,被受阴骗去了,就不容易了解。譬如,五遍行里头,第一个是“作意”了,其实,这四样(触、受、想、思)合起来都是“作意”,一个意,意就是念,变成意。那么,不“作意”就是无意,无意就到了无心境界了。
那么,“作意”最厉害的,第一个就是受阴,有“触”,有个反应就变成受,触受。我们可以说,触受两个东西偏向于由生理到心理,由外到内的;“想”跟“思”两个东西是偏向于心理的,由内到外的。现在,他把受阴的定义给我们下了。
什么叫“想”呢?“想能安立自境分齐。令心起时无此想者。应不能取境分齐相。”什么叫“想”呢?思想这个“想”,“想”是我们心的作用,能够自己建立,就是主观的成见,建立自己的一个境界。
“分”,不同的差别,你的想同我的想不同。“齐”是平等。譬如说,我们大家肚子饿了,都想一个东西吃饱,垫饱这个肚子,这是“齐”的;可是我们想法不同,你想吃面、我想吃烧饼、他想吃饭、有人想要吃稀饭,这个是“分”不同。“分齐”两个字,“分”就是差别,“齐”就是平等。差别中间有平等,平等中间又有差别。这个思想的“想”的作用能够“安立”、“作意”、自己作意“安立”、自己建立自己的主观、建立自己的理想境界。“分齐”,在差别里头有一个共同平等的作用,都是一个目的。
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心里一动,“若心起时无此想者”,假使没有这个主观成见,没有这个想的作用的话。“应不能取境分齐相”,我们就可以对境无心了,应该不能够“取境”,抓住外境,产生我们观念上差别、平等各种现象,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的修行不能到达无心,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妄想,普通的佛经就叫它是妄想。是个假的,可是,它的力量很强。等于我们大家打坐做功夫,想一步一步功夫,想气脉打通,想修到神通放光,这些观念都是你下意识中,自己所“安立自境分齐”,你自己有个主观去想的。
所以,我常常发现,很多人修道学佛做功夫,他对佛法,对于道,自己早已经预先下了注解。都晓得空,自己那个空,“哎呀,我没有达到空?”他那个“空”有多大?不过水桶那么大,自己下了注解,认为那个就是“空”了,都是自己捣鬼,不对的,是这个道理。这是“想”的作用。
“想”过了就是“思”,什么叫“思”?“思令心取正因等相。造作善等。无心起位。无此随一。故必有思。”“思”跟“想”不同,“想”是一切凡夫的粗想;“思”是细得很了。所以,我们中国中文里头普通的用法:这个人的“思想”,实际上是两个境界:想是想,思是思。“想”会使人伤脑筋,会痛苦。譬如我们失眠,睡不着,是想多,不是思。所以,修行人更要认清楚,不管你修显教、密宗、净土或者止观,我发现,我们往往有时候很多人修行已经到了那个程度,因为他自己不懂教理,天天想抓黄金,黄金在前面摆着,他把它当成泥巴踢开了。有时候妄想已经断了,我们无心而自然知道的,那个是思的境界,那个不会伤脑筋,也不烦恼、也不扰乱、也不痛苦,这是“思”的境界,是宁静安详的;它不像妄想的力量,是由欲望而使人起强烈的痛苦。
换句话说,譬如,我们人的睡眠是不是在想呢?还是在想。这个妄想的影子留下来,不过呢,很轻。所以,我们在睡眠中并没有觉得自己在思想,这个还是想。譬如一个人受了麻醉药麻醉过去了,有没有想呢?也有想。这个“想”都是前面清醒时想的影子,比较轻。那么,这两种:一个睡眠,一个(人)受麻醉的思想,跟“思”的境界比呢,还是不同。“思”是一个很清净的,是能够知道,不像妄想那么粗。
“思令心取正因等相”,使我们“心”生起“正因”。譬如念佛,我们想念到净土境界。净土境界譬如《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讲,什么是念佛“念”的境界?“净念相继”这就是真正念佛了。这个“念”等于这个“思”。就是这个“思”,没有妄想,干净的、宁静的、绝对宁静、绝对干净、净静,一个心地是很净的,不黑也不白、无善无恶、无是无非,这个念头永远就是那么连续下去,“思”同这个境界相同。“思令心取正因等相”,净念相继。
“造作善等”,“想”是妄想,烦恼乱来都是由“想”来的。“思”的境界——是哲学家到了最高处,每个哲学家都有定的境界。譬如,我们晓得的西方哲学家,等于中国的孔子一样,苏格拉底,他同样也有定的境界。甚至他回家来,站在庭院里面,一站,思考一个问题,站了三天三夜,乃至下雨也不知道了,“违缘”他就定了。那么,他在想嘛,就是静思。所以,我们打坐修禅真正的翻译是三字:“正思惟”,禅那,什么叫做禅?正的思维。不是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叫做禅,不是说你坐起来什么都糊涂叫做禅,正思惟。这个道理要融会贯通。所以,思的境界是“造作善等”,到了“思”的境界,都在善念境界。
“无心起位。无此随一。故必有思。”所以,修行到达“无心”位,到达无心境这个地位的时候,修行到这个境界“无此随一”,心里头任何东西不动念了。虽然没有任何的思想,没有任何的念头,但是离不开正思惟,“故必有思”。因此不是无知的,修行不是修到如木头、瓦块、石头一样,无知不叫做正修行。
所以,禅定的翻译,禅那者正思惟,千万要把握住!这个道理都搞不清楚,那大家的修行正是“万种千般逐水流”,都是没有用的,你修苦行用功都是白用了的,千万要搞清楚!这是“思”的境界。现在把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讲完了。
“由此证知触等五法。心起必有。故是遍行。余非遍行。义至当说。”他说,由此你可以了解证明,自己求证知道,“触等五法”,作意、触、受、想、思“五法”。所谓心动,这个心是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自然一动,它就具备这五个作用,“心起必有”。所以,在唯识法相里头的名称,叫做五“遍行”,普遍地存在,它(心)一起作用就来了。等于我们的照相机,你一按下去,影子整个就照进去,彩色自然就有了,它是这个作用。等于我们现在的电视机,有彩色有声,只要一打开,声音、彩色就来了,它是遍行。
“余非遍行”,其它的心理作用并不属于遍行。“义至当说”,“义”就是道理,道理到了那个时候,到那个名词提出来的时候,“当说”,应当告诉你们,应当会告诉你们的,所以“义至当说”。这种古文,这是古得很啊,太古了。像熊十力他们一派,就是学这种古文学坏了的。古文是蛮好,但是古古怪怪了,有一点啊。
玄奘法师的翻译啊,他每个字组织得很辛苦。因为古代的这个文学——所以当时,就是很遗憾了,如果用现代白话写,你们都成佛了,就看懂了。但是,白话说不通,只有用古文才能够翻译到。你用白话,(无论)怎么说,就把它说破坏了。所以,我本来想把它变成白话,都很难。“义至当说”。
同学提问:那请问老师,像触、作意、受这三种情况,我们的眼睛、耳朵、皮肤可以有这个作用,但是,想跟思,那我们只有意识才可以呀?
南师:不然。“想”跟“思”它有这个功能,随时就起,没有发出来作用(而已),碰到外物,触就发出来了,所以它是遍行。譬如,梦中的想与思,自己“安立自境分齐”的境界,你梦中的火也是烫的,水也是冷的,它就发起作用了。
同学继续问:是,但是,我现在是在请教色法的方面,像我们的皮肤,我们的眼睛耳朵,不可能想也不可能思?
南师答:对。
同学:那五遍行的想跟思都加在里面,是不是有一点……
南师:唯识法相的色法,他这个文字里头有一点问题,就是:唯识法相的色法分成两派的讲法,一派把色法另外摆开了,不敢多去碰它的。那么,这个触啊,不一定是色法,心法里触也很多。譬如,我们的喜怒哀乐情绪一动,一个人看到一个可怜的境界,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心法的触,不一定是色法来的,色法是其一部分的触而已。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心中有感触,这个感触不一定是色法来的。
同学继续提问:他又说……那么在这里面来讲呢,凡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何一种——我们就说是心理作用吧,那么这五种,这几种情况,在任何情况之下,这个遍行都是不能缺少的?
南师:他们的著作(熊十力等)都很了不起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他注重在“遍行”两个字的观念,理论拉进去。那么,他们的学问根本都是从《成唯识论》这上面来的。现在,五遍行在这里讲得很清楚,没有提到像他们那样下定义,这个问题就很大。所以,他们的唯识学是他们的唯识。等于张三丰的太极拳,有杨家的、陈家的、吴家的、霍家的,现在又有你家的、我家的,各家的太极拳随便打了。真正的太极拳是怎么样的,已经搞不清了,他们的著作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若拿他们的著作来研究啊,头发已经白了,来不及啊。还是走原文来。所以,刚才我提到,他们这个系统下来的唯识学是有问题的。还有没有?同学答:没有了。南师:没有了啊。所以,你不要花冤枉时间完全去看他们的东西啊,很可惜。
因此,唐代的韩昌黎韩愈说:非秦汉以前的书不看,有他的道理。我们可以说:非古人的书不看,讲中国文化的话,就是清末以后有些书都成了问题。
另外五种千万注意,叫做别境,遍行是五种心理、心的作用,特别境界也有五种,这些都属于六位心所。六位心所拿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讲,它对于人的这个心态的作用,下了一个深刻的介绍。
现在讲到别境五种,“次别境者,谓欲至慧。”别境有五种,开始是欲、胜解、念(我们念佛这个念很重要哦)、定、慧,这五种叫做别境,特别境界。也可以说,经过修持的人所发生才有;也可以说,对于自身受过严格训练的才会产生:欲、胜解、念、定、慧。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于六位中。次初说故。”这个六种心态所攀缘、所影响的境界同事情,“多分不同”,每一个有其独到的范围,特别的范围,所以,成分其实都有一点,不过,某一点在某一个范围里头特别多一点,所以“多分不同”。在“六位”的心所里头,所谓六位心所即五十一位心所,就是分析归纳下来的心态。现在,先讲五个别境。
“云何为欲。”这个“欲”字的定义,什么叫欲?
“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注意哦,性跟业不同。所以,“欲”这个心态,对于你所喜欢、乐意的那个境界,(断录)这个“希望为性”,它的性质是这样。这个“性”不是讲本性,是它的性质。“勤依为业”,有了希望以后,构成了一个心理行为的形态。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