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应该懂了修行,一切三昧、一切止观、一切修定,都是修这一念,静定。所以,念佛也是这一念,你修密宗的法门也好,基本上不修到“系心一缘”这一念,那修行就没有起步,这要注意的!
那么现在,在逻辑上再分析:“有说心起必与念俱。能为后时忆念因故。”另一派学说:认为我们这个心一动啊,“念”就来了,所谓“念”就是心的动态,“有说心起必与念俱”,“念”就同时来。“能为后时忆念因故”,所以心一动,一经历事情,这个念的作用已经存在啦。因为心一动,念一经过啊,就为将来永远的忆想、忆念。
譬如现在,我们在座很多的是没有出过国的,没有到外国去逛逛观光的,也罢了;一到外国观光一次回来啊,就是这样,讲讲就,哎,我有一天在美国如何如何,他念里头有。譬如这位美国同学他在这里,我们昨天还说笑,我告诉他,在台湾这一段,我们晚上两人在饭桌上谈,我告诉马某某,现在是平常事噢,我跟你两个对话,马某某啊,二十年后,你再回想:哎呀,我老师当时在台湾的圆桌上跟我谈,那个时候你很怀念,就是这个道理,这就叫做“念”。“能为后时忆念”的因,种下去了。所以,心一动念就动,为将来忆念的因。就是刚才讲的“当时只是寻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就是这个道理,当时很平常,事情过后越想越有味道。
所以人生的境界美丽,是两头美丽,回想很美,幻想很美,到了现场一点意思都没有。譬如想吃菜,哎呦,到某个馆子吃什么菜,这个时候口水会流。吃饱了过后,哎呀,我有一次啊,在什么馆子吃的那个菜啊,哎呀,那才好呢,越想越有味道,其实在现场吃的不过如此,没有什么。现实最不可靠,现实的东西是虚妄的,这个地方就要了解了,就要悟进去了。不过,这个不是悟道之悟,可也差不多啊,小误大误啊,耽误一点总可以,不是开悟的悟,耽误的误啊。
这是一派的学理的说法,心动念就动。注意啊,为什么?它能够成为将来回忆的因素。
那么,唯识正宗的学理讲:“彼说非理。”他的逻辑定义下得不合理,不合逻辑。
“勿于后时有痴信等。前亦有故。”他说,我们经过一件事情,后来会想起来,有时候想起来还不得了呢,受不了,越想越难过,躺在枕头上想到都会流泪,这种心理在唯识属于“痴”,痴情的一面,这个心理不能叫做“念”;是“念”的一种了,但是,这个念在心态上偏向于“痴”了。我不是引用过明朝人做的那个情诗,非常高明,“一日思君十二时”,那个不是“念”,那已经叫做“痴”了,“一日思君十二时”,那多厉害啊。那就是《西厢记》、《红楼梦》上所引用的: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那永远是他。那已经到了吃镇定剂已经不发生效果了,要送到容总、台大(医院)另外一科(精神科)去了,那一科是门都锁起来的。到这个境界了,那个是“痴”。
还有,一种“信等”,还不是属于接近“净信”。譬如有些人信宗教,信到了疯狂的境界,你看这是不是宗教徒?不是,是心理不正常,现在医学上叫做宗教心理病,没有办法治疗的。这一类,“前亦有故”,所以,这个不叫“念”,这属于“痴”,或者某一种信。
“前心心所。或想势力。足为后时忆念因故。”他说,为什么道理呢?这个人的心理会到达那么痴情的境界,到发痴。他说这个还是前因来的,业力的作用,不是这个“念”,不是念佛这个“念”,不是念头,是过去的业力作用。譬如有些人天生下来,就有些精神不正常,那这个果报是怎么来的呢?前生的业力来的,业力所带来的。
“前心”,过去的心。“心所”,上一个心是讲整体的心,包括八个识的心,“心所”是指由阿赖耶开始所起心理的状况。是这个作用来的,是前面的心、心所所引起的。
或者是“想势力”,一个人痴心妄想很厉害,“为后时忆念因故”。这不叫做“念”,我想你,想你,硬是想你,想死你,写爱情信常常用的,那都是骗人的,如果真到了想死你的时候,人已经进到了痴迷境界,这不叫做“念”,不是正念,是“想”的作用。“想”是五遍行里头的,不是属于“别境”的,这个有差别,所以他说你前面讲:“心起必与念俱。能为后时忆念因故”,后来起忆念因,这个说法不对,“心起”不一定“念俱”。这个道理,其中的逻辑分析啊,要讨论起来很详细哦,你不要觉得自己懂了,要回去好好研究。不过我们现在偏重的重点是什么叫做“念”,使你认识这个“念”。因此,认识“念”了,你正好念佛了,“念”是这个“正念”。
那么你说,为什么唯识学不干脆把“正念”是什么境界解释清楚呢?后面有,其它的地方有。它是个非常科学逻辑的,它现在讲笔就是讲笔,不讲纸;而且现在讲的笔是笔套子,就绝不讲笔杆,这叫做科学。你说,为什么讲笔套子不把笔杆一起讲呢?那是中国人的笼统。因明的分析,研究笔套子就是笔套子,现在讲笔杆就不讲笔套子。如果说,两个一起讲,它在另一个地方讲,这样就叫做科学,科学的精神就要逻辑上分清楚。不要说到头发,不晓得他那个头多大?跟你讲头发,谁的头多大你管什么?所以,科学家就不理你了,你这个头脑不科学,就是这个道理。好啦,“念”交代完啦。
第四个“别境”来了:“云何为定?”什么叫做定?这是大原则的定啊。真正佛法所谓百千三昧,各种、四禅八定,那是“别境”的“别境”啦,不在这个范围。现在讲大原则,什么叫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这就是定。你心里这个“观”,注意了,止观,学佛学最难的就是这个东西。你看,念《心经》“观自在菩萨”,我们普通人一提到“观”啊,就想到眼睛看见的观,大错而特错!这个“观”,凡是心理上所想象的境界都叫做“观”。心念境界所照到的都叫做“观”,或者心境上所观察到的、思想到的、审察到的、所看到的,都叫做“观”。
所以,我常常跟你们比方说,什么叫“照”?“照”是拿着手电筒找东西一样,有范围,它的亮度有范围,叫做“照”。“观”呢,等于太阳上山或者电灯打开,一下统统看得见,那个是“观”。现在这个“观”懂了,所谓“观”的境界,不是“观”在眼睛啊,千万搞清楚啊,不然你那个佛学不晓得歪到哪里去了。
什么叫定?“于所观境”,譬如我们拿念佛法门来讲,大家接触到净土法门,哎呀!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看过了《阿弥陀经》,或者看过了《净土三经》,或者都没有看过,有个人告诉你念佛好啊,将来会往生西方,你心里头已经在“观”了,他莫名其妙想往生西方。乡下老太婆们:哎呀,这生算了,修来生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说她没有思想?有思想,因为她要修来生,她的来生世界里的极乐世界那是她的,绝不是你的,她怎么个想法,她下意识有她的构想。你相信这个话不?你研究研究看,每个人里头的极乐世界不同。所以,真正修佛教的净土,必须要看过《净土三经》,那真有正行的观境,就来了,不然都是在那里乱七八糟。所以,到临死时候,念佛一生啊,到临死时,西天依旧是路漫漫啊,搞不清楚了。你不要认为自己念一句佛:哎呀,我学佛最简单,只要一句佛号就行。你行吗?你真行吗?
什么人行呢?那就是《阿弥陀经》讲的那些人,快要死的业力很重的人,临死一念之间忏悔,关键在忏悔:我这一生实在太坏了!这一下,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句就够了!他转念了,并不是说他“念”没有哦,转念,并不是说这句话把念头都完了,可以转,可以修幻行了,你还有办法将功补过,还可以赎罪!
所以,观行的道理要搞清楚,修止观这个观,你不管修显教、密宗,乃至各宗各境界,你曾经受过这个教理的熏陶,你所了解、理解聪明智慧的范围,你所认为佛理的范围,这些道理都是观境,这要特别搞清楚哦。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