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48讲 云何为定?

现在讲,“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刚才已经提到观的作用。所观的境界,譬如说修止观、念佛啊,或者你修白骨观啊,修密宗的各种法门啊,这是观境,是心境专一,一心不乱,不散乱,是定的性质。那么,我们再加上教理说:既不散乱也不昏沉叫做定。

“智依为业”,有定要发出慧来,智慧才成就,它的作业是这样,这是定的定义,定境。所以我们知道啊,“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所以大家学佛修行要注意,不是说打坐修行心念专一叫定哦,平常做人做事失念、容易乱、容易散忘,你就没有定。

所以,我常常跟一班讲究修持的同学,叫你们注意《永嘉禅宗集》。永嘉大师讲“定”,三种,所谓大乘的“定”,“办事定”,一下座做人做事都在定中,办事定。

“止水澄波”,要到这个境界,心如止水,清定,一清到底的那个水,水泉一样,止水。“万象斯鉴”,就是心如明镜,“万象斯鉴”,纤毫不乱,精细、精密不散乱,那就叫做“定”,这个是定境。不是说,你们到山上闭关打坐就有佛法了,下座啊,做人做事就完了,身心都受不了了。那你叫修什么定嘛?那可以啊,勉强叫做修声闻乘的小乘定,那不算数的。所以,平常叫你打坐啊,但是你说:那我现在不要打坐修定了,我现在就这样,要入世,这个是大乘定啊。你不要吹了,你连小乘定,连两个腿都降伏不了,那还算数?是降伏了以后,随时入世中间,都同在禅堂一样,动静不二,这叫做定境。才能发慧,“智依为业”。

那么下面:“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定的功用,就是说,在“观”的境界里。什么是观呢?譬如我们大家,你们现在都在观,心注意听这个话,懂这个道理,这就叫做观境。心里头明白就是观,明亮,不是糊涂的,这就是观!要搞清楚这个道理。你还另外:哎呀,我观想啦,想一个佛啊,几只手啊,两个脚啊,指甲擦的那个指甲红哦,噢,特别好,那个不是美国货啊,佛的脸上那个口红啊,天上买的,另外一种牌子啊,你以为那个是观?那也是观,那个观叫做幻观成就的观。真的观,无处而不观,你现在心境很明了,很宁定。

“观德失”,这里的“德”是得到的“得”,古文“德”者“得”也,同得到的“得”一样,同样的解释,不完全做道德观念的用法。观当中的得失,抓住了,把握住了,或者放弃了,“俱非境中”,乃至无得也无失,这个境界。因为定这个功用、心态,使这个心,整个的心专一,不散乱不昏沉,到了不散乱不昏沉,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依这个定境。“便有决择智生”,所以定能生慧,在这个定的境界里有“抉择智”,“嗯,这个对,这样对,这样不对。”所以,自己的功用自己清楚,这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什么境界、什么道理,有这个抉择的智生,这个是定的功用。

那么,进一步,“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大家注意,刚才讲一心不乱,专注的境界,怎么叫一心不乱,一心专注呢?“心专注言”,这一套理论是包含什么?“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这就是表达,“显”就是表达,你心要构成一个什么境界,想定在这个上面,“即便能住”,就定在这个上面,这叫做专一,“非唯一境”,并不是呆定的、死定的只讲一个境界叫做专一。

譬如,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不错;念佛人吃饭不吃饭?吃饭吃到像大慧杲没有悟道以前的修行,一边吃饭一边心里在用功,结果拿起筷子夹菜,把碗端着停住了,这个境界叫一心不乱吗?是!这个境界是用功偶然的境界。所以,他的师父圆悟勤就笑他:“慧杲啊,你参禅啊,是参的黄杨木的禅。”黄杨木你们都知道的,这个树很难长的。据说,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我记不得了,好像是一年长一寸,三年是倒退一寸,会倒退,长长会缩回来,这黄杨木,所以,这个木头很名贵、很牢固。所以,他师父骂他,慧杲啊,看到他在吃饭,一边吃饭夹菜的时候,他筷子停在那里不动了,实际上心里在用工夫。师父说:慧杲啊,你这个用功参禅是黄杨木的禅,倒退回来。大慧杲听到师父这样一骂他,他就讲:师父啊,你不晓得,我现在的境界啊,就像那个狗舔热油锅。那个狗啊,看到人家的那个锅,烧得烫烫的,有排骨熬的那个锅,摆在那里还烫的,狗来一香啊,就想舌头伸出来舔,那个舌头吊出来很长,口水直流,要舔嘛,太烫,舌头不敢舔;要不吃嘛,舍不得,真香!就吊个舌头在那里,光喘气。哈,我现在用功啊,就是狗舔热油锅啊,就是欲罢不能,放也放不了,参也参不通,呵,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师父一听:好啊!你真在参禅!

这个也是叫专一,这是用功在专注一境。你念佛念到这样,当然不错啊,但是不算真得定。真得定,当你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六根都不动,叫你也听不见;当你不念佛,要做事的时候,你做事还是一心不乱,同念佛一样,那才是定,那这个心就训练到定了。

所以,“心专注言”,心住一境,一心不乱,这个意思怎么讲呢?“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就是表达你心要定在什么境界,那就得到那个三昧,并不是只讲一样。因此说,参禅、念佛、修密也好、显教也好,修到了家的时候,十方佛土任意寄住,你发一个愿,念力一动,要往生哪里就往生哪里,并不是限制于一个国土了,就是这个道理。

“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他怕你不懂,他再说,“不尔”,假使不是这样叫做定,那么,为什么悟了道的人、见道的人一通百通,什么都知道?因为达到见道位,教理叫做见道了,普通就是悟道。悟了道的人“历观诸谛”,每一个东西、境界他都懂,每个问题苦集灭道啊、三十七菩提道品、显教、密宗、旁门左道啊,他样样经历,都懂。“历观诸谛,前后境别”,有时候境界差得很远。有时候密教的境界同显教差得很远。那么三十七道品啊,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每样差别的心态各有不同,可是,悟道的人他样样,一念之间都修到了,叫做悟道,一念之间他每个境界都修到,一念可以入百千三昧。那么,“前后境别。应无等持”。如果不是这样,定不是这样解释的话,只专注一个东西叫做定,他说:见道的人“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他不会平等保持,都知道,一通百通就做不到了。

所以真正得定的人,他引发了慧,自然大彻大悟,一通百通,统统知道;而且,样样他都修持过,有“等持”的作用。否则,佛学讲的“等持”就骗人了,就是这个话。

“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那么下面一个结论,对于定。所谓真正的定,基本上是专注一境。所以,定的作用是系心,把这个心栓在,专门专一住在一个境界,一个等持的位置上,一个范围,“位”就是范围,就叫做定。假使心不专一,怎么叫做定啊?“便无定起”,不会得定。所以,你们不要把在那里打坐叫做得定,打坐是外形啊,那个没有关系,你心能专一一境。同学们打坐念佛,“你能坐到多久啊?”“我可以坐一个钟头。”你心对某一个境,譬如念佛,你能够一念,这个钟头就是一念的佛,就是这一念,没有,不算得定。更不要说:“哎呦,他在入定。”他入个什么定啊?他在那里打妄想,不是昏沉就一定在散乱中。

“哎呦,打坐气色好多了。”那当然了,一个人腿盘起来坐在那里,休息了半天不劳动,那气色还不好啊?身体不好啊?(否则)那就该死了,就完全在休息嘛。所以,打坐是享受,是休息。你说这个人很用功,一天坐八个钟头。他等于是偷懒了八个钟头,不算入定,真的呀!所以,打坐的境界是他内在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不昏沉,那叫得定,那对了,那就算证入。

所以,我告诉你们,我写的那个打坐的书叫做《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还不算入定,这个标题已经告诉你这不是定。头脑不清楚,以为打坐就是定。那个头脑啊,“尼龙”做的,不牢固。所以,定是这样。所以,定是经过特别训练的境界,“故非遍行”,它不属于五遍行里头,属于五种别境。好,把定的道理,正题讲完了。

反面的道理:“有说尔时亦有定起。但相微隐。应说诚言。”他说,有些人说:只要人静下来就有定,同我们讲话一样,替自己辩护。“哦,我打打坐,虽然老师骂我不是定,我总不错吧?!”这个也有点。“但相微隐”啊,“哦,有时候我的妄想就没有普通那么多了,总不错吧?虽然没有大功德嘛,小功德总有一点点嘛?!”“应说诚言”,“所以,我还是讲我是在定中,也是老实话。”这个是大家自己对自己逃避的话。

“若定能令心等和合。同趣一境。故是遍行。”说定不是遍行。他说,你要知道,定能够使“心等”,整个心里的杂念妄想,“和合”了,专一了,其他的妄念不起了,并不是被你打死了,其他的妄想受这个正念的影响啊,“和合”了。

所以,我常常跟你们比方念佛法门啊,为什么用阿弥陀佛,或者你观光明定,一个光明境界——做面包一样,擀面条一样,用这个湿的面粉慢慢擀擀,把那个干的面粉都粘拢来,它不乱飞了。所以,为什么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用这一句擀那些乱飞的心念,你一个妄念来,阿弥陀佛把你攥进来了,再来,阿弥陀佛……所以我有时候形容它是“肉包子打狗”,阿弥陀佛是肉包子,妄念是狗,狗一来汪汪汪叫,阿弥陀佛!狗一听到就不敢响了,妄念就打死了嘛,就是肉包子打狗!你一个一个妄念的狗都打完了,阿弥陀佛就出来了,那个肉包子还是肉包子,就是这个道理,“同趣一境”。

所以他说,因此定的境界,不能够一定归到别境里头,它也属于遍行。这是一派,也有道理哦,修持也有点经验,但理上不彻底。那么,辩论了:“理亦不然。”他说,你这个道理啊,虽然有一点道理,但不彻底。“是触用故”,你讲的肉包子打狗一样,我拿一个正念把其他的妄念一个一个裹了,没有了,这是“触”的作用,不是定的作用,触的境界跟定不同。

你们要回去研究前面讲的触,倒翻转来。所以,唯识的仔细就是这样。所以,一般后来学者写唯识,管他新唯识、旧唯识,自己没有在心上下过功夫,光在学理上想写唯识的书,影子都没有摸到。它这个是完全讲修持心理之学。所以,我在学术的地方讲,这个法相唯识学是个道德心理学,它已经有个前提摆在那里,你很难破它的。你用一般的心理学,即散乱心理学来讲它这个东西就难喽!讲到什么定啊,那么,一般没有经验过,四禅八定都没有修过的,你怎么能够理解呢?是这个道理。

那么,他下面讲:“若谓此定。令刹那顷心不易缘。故遍行摄。亦不应理。”假定你认为这个定,在一个“刹那”之间,使这个心不“易缘”,“易”就是变异、变掉、不是心缘一境,所以啊,一刹那之间,这个心就在专一、不乱动了,因此,它是属于遍行的境界。“亦不应理”,这个话不合理。

“一刹那心。自于所缘无易义故。”他说,你注意了,我们人这个心态、心理作用,一刹那之间它是专一,譬如我们现在啊,诸位的心理,现在一刹那:“欸!兰花。”这一刹那,大家已经看到了兰花,这一下,兰花就是兰花,没有第二个念头,这就是刹那。一弹指间,六十个刹那,刹那有那么快。所以,刹那之间所缘,当然“无易义”,心没有变动。但是,这个时候你很专一啊,看到这个兰花很专一,可你永远留着这个兰花,你留留看?你留不住了,所以你没有定,心不能专一的。这个兰花的这个影像、这个境界,就是这一刹那看到就定住了,这个你做不到,这要修持过、训练过才做得到。所以,“一刹那”“于所缘无易义故”,这个刹那不能提这个理由。

“若言由定心取所缘。故遍行摄。”假定说,譬如刚才说这个兰花,一句,我们大家就看到,这是我心在定啊,所以看到兰花才清楚啊,因此,这个定的境界,一刹那之间也应该归到“遍行”里头。“彼亦非理。”这个道理不通。

“作意令心取所缘故。”譬如说:诸位注意,现在有个兰花,在这个催眠术来讲,已经有暗示了,就是你们大家已经受了我的暗示了。因为,说“诸位注意!”诶,你已经受到了这个牵引的作用了,得了别的暗示了。“作意令心取所缘故”,这个是作意的作用,特别作意造出一个境界来,所以不是的。

“有说此定。体即是心。经说为心学。心一境性故。”另外又有一个理论,说人得了定,这个定境,“体即是心”,定的那个作用,“体”,就是全体是个心的作用,“体即是心”。

讲到这里,我们岔过来,你们年轻人有许多看过《六祖坛经》,都看过,很多吧,大概在座的。六祖,有人问他怎么叫定?他说:“当定之时,慧在定中;当慧之时,定在慧中。”这是六祖讲的,这是讲大乘法门哦!禅宗所谓六祖的这个禅,是接引上上根器的人。悟道的人是这个境界,没有一个地方乱过,刚才我讲过,那是大乘真见道,悟道了。所以,当定之时啊,它全慧都在定中;当慧之时,定就在慧中。这是依体而言。我们普通人没有到达六祖那个境界,没有到达大乘如来禅、祖师禅境界,你不要吹这个牛喽,不要乱吹。

所以,这个地方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说此定。体即是心”,全体就是心。即定之时,定在慧中,即慧之时,慧在定中,没有错啊,“有说此定。体即是心”。所以,经典上说,定在“心学”的范围,为什么?因为得了定的人,“心一境性故”,此心是专一住在一个境界里,它的性能是如此。

“彼非诚证。”这个理论提出来做反证的理由,不算是很诚恳。拿法院来讲,法官判案的话:你所提的辩证理由的证据不够有力,不够充分有理。

“依定摄心。令心一境。说彼言故。”佛说定是心学,这个理由是怎么讲呢?因为修定就可以“摄心”,把这个心收拢来,“令心一境”,收拢心,使心住在一个境界上。因此,佛把定也归到心学里头去,这个道理。

譬如“根力觉支道支等摄。如念慧等。非即心故。”这个讲起来就麻烦啦,研究唯识要全部教理(都要通),三十七菩提道品里头,五根、五力、七觉支,所以叫做“支”、八正道,加上前面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合拢来统计,统计下来叫做三十七分,三十七个部分兜拢来,菩提道品,都是使你走入成佛、悟道,成佛之路,这些法门。

所以,这里所提的“根”就是五根,注意啊。“力”就是五力,“觉支”即七觉支。“道支”就是八正道。“等摄”,所以定同这些都有关系。怎么样产生五根,由根形成、变成一种心念的力量,五力,因此悟道了,得觉悟了,七觉支,走入正道的八正道等等,都靠定而做到的,“等摄”。这个你要注意。那么,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们不补充了,补充起来就离开这个太远了。你们诸位要研究的,可以回去查《佛学辞典》,再不然你们下课,平常跟我们本院有些出家同学们,你请他们告诉你,就可以。

下面讲,“如念慧等。非即心故”。这个别境里头的“念”,前面的,后面的“慧”,“非即心故”,是心起的作用,不是心的全体,你要搞清楚。讲完了,交代完了。我们懂了这个定的原则,晓得了,那么,你可以修定了。四禅八定,乃至修显教、密宗、止观、参禅等等的法门,可以悟后起修,真可以修定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