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50讲 唯触等五,经说遍行

我们现在《成唯识论》第206页,现在讲到五种别境。第一行,“唯触等五。经说遍行。说十非经。不应固执。然欲等五。非触等故。定非遍行。如信贪等。”现在是论辩这五种别境同五种遍行。“触”,就是我们用现在观念勉强来说,等于交感,精神范围同物理世界身心的交感,所谓触、受、想、思,乃至作意,这五种是经典上,佛经讲的五种遍行。那么“说十”,有人把这个后面的五种别境也拉进去,这个理论是不通的,不是经典说的,“不应固执”,所以,不可以固执成见。

“然欲等五。非触等故”,讲到欲,这个念、定等等五个,同这个触的五遍行不同,“定非遍行”,确定了,不属于遍行方面。有如下面所讲十一善、信、贪等等一样。这都是论辩的,我们比较马虎一点过去了哦。我想诸位没有多大的问题。

“有义此五。定互相资。随一起时。必有余四。”另一派理论认为,这五种彼此互相有关联的,任何一个心理作用、心态一发生的时候,其他四种是有连带关系的,这是一派的学理。“有义不定。”“有义”有一派学理“不定”,这个不一定。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说,“瑜伽说此。四一切中。无后二故。”这五种在一切时间,所谓“一切”,即在任何普通作用的时候,后面两种,定、慧是没有的。

“又说此五。缘四境生。所缘能缘非定俱故。”这几种心态就是由这个四境,四种境象才能够产生的:所缘的境界、能缘的境界、乃至不定,乃至同时存在。

“应说此五。或时起一。谓于所乐。唯起希望。”那么应该说,这五种心态在什么时间只发生一种的作用。“谓于所乐。唯起希望”,譬如我们乐意想什么,乐意想修定,在定的境界上再发生希望之心。

“或于决定。唯起印解。”譬如胜解,我们研究一个东西,譬如像哲学、科学、宗教,这个理论确定了,我们肯定下一个观念,有特殊的见解。

“或于曾习。唯起忆念。”那么,在念来讲呢,所谓叫做念,是我们曾经经过的事情,譬如我们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在某一个时候,就有这个念生起,思念生起。

“或于所观。唯起专注。”这是讲到定的方面。就是说,或者在我们心里所要观想的,在这个境界上,譬如说念佛,注意一尊佛,或者注意观想一个佛像。

“谓愚昧类。为止散心。虽专注所缘。而不能简择。世共知彼有定无慧。”就是说,有一些人,很笨的人,那么,怕心太乱,用一个方法,或者念佛,或者别的方法,为了停止自己散乱的心。“专注所缘”,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专一集中意志在一点上,那么,这种叫做定吗?这种叫做凡夫定,世间的定,不能超越的,不是出世间。“而不能简择”,在这个定境界上,没有慧的作用,智慧这个慧的作用没有。

那么,这个情形,所谓世间定,大家都很了解,就是有定而没有智慧,叫凡夫定,不能了道也不能超越三界。那么,比较好一点的,在《楞严经》上另外有个名称,叫做“干慧”,干慧已经比这个好一点,没有定,有理想、有见解、有智慧。但是,那个智慧没有定水来帮助它,没有定的境界也是不对的。

“彼加行位。少有闲思。故说等持。缘所观境。”那么,如果真修出世法的人,出世法一切的修持,不管显教、密宗,各种各样的修法,在没有证得菩提成道以前,一切所修的都叫做“加行位”,是修加行,任何一种方法只能算是加行位,没有走入证悟以前。所以,这个修出世法的加行位“少有间思”,很少有间断、杂乱的妄想。那么,“故说等持。缘所观境”,所以说,定慧等持的人专注一缘,但是自己有智慧的启发。

“或依多分。故说是言。”或者,在他修持的工夫上,看那个成分大小,慧力理解的多,叫他是偏重于修慧,少修一分定。那么,最好是定慧平等地并进。

“如戏忘天。专注一境。起贪瞋等。有定无慧。”有些天人的境界,譬如化乐天,化乐天是欲界快要到达色界之间,那里很舒服,环境又布置得很好。等于我们社会上的有些人,生活上一切无忧,钱很多很多,环境是非常非常好;也很顺利,没有什么烦恼。因此啊,等于一个“戏忘天”,游戏的、幸福的忘记了一切烦忧、痛苦。因为太幸福,没有痛苦的刺激,但是不会修道的。

譬如讲化乐天的天人,他天人的果报太好了,那么,何以能够成天人?也有一部份修定的工夫,所谓持戒、修定才能升天,持戒、修定是升天的功德。他虽然也“专注一境”,但是,心态上真正贪嗔痴的根本并没有去掉。所以,贪图欲乐也是一种快乐(的贪),因为他“起贪瞋等。有定无慧”,所以啊,也有一部分的定,没有智慧。

“诸如是等。其类实繁。或于所观。唯起简择。谓不专注。驰散推求。”这些等等的境界,我们需要了解,普通人的心理,下面分析,尤其在修持人的心理上分析。

“其类实繁”,是归纳的一个心理分类学,详细地分析起来还多得很,太麻烦了,讲不完。那么有些人,只求慧的,“于所观境”,思想方面。“唯起简择”,能够做确定的选择。但是,他没有定力,“谓不专注。驰散推求”,在一个普通的心理状态(上),心是散乱的,这个不算是出世法。

“或时起二。谓于所乐决定境中。起欲胜解。”这样的情形,有些人所谓是特别有智慧,哲学家,或者是很聪明的宗教家,有时候有两种心态,他是专选择自己个性喜欢的思想去研究,“于所乐决定境中。起欲”,有一种希望,“胜解”,因此,他也发生特别的见解,因此变成非常通达这门学问的专家。那么,所谓哲学家之流也是如此。

“或于所乐曾习境中。起欲及念。如是乃至于所观境。起定及慧。”还有些“于所乐曾习境中”。有些人根器不同,譬如我们分析啊,拿一个宗教的心理来分析,有很多心理可以分析,你调查了很多人,差不多人都有宗教情绪的,绝对没有一个人没有宗教情绪,很少,大概千万里头一两人。可是,有了宗教情绪啊,你要选择宗教的“欲”同“念”;各人可是不同,你喜欢信你的佛,我喜欢信我的上帝。有些人,你上帝也好、“鼻涕”也好、佛也好、“糊涂”也好,我都不信,我就信三教一家,一贯、两贯、三贯人。有些人,你说:你这个就不对;他说:我那个对。各人不同,这个宗教心理各人不同。

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楞伽经》所讲的根器不同。譬如说用功,有些人说:密宗的方法非常好,其他都不是佛法,也不是道,道家啊,什么道也好啊,都不是。有些人说:净土最好。根性不同,心态不同。那么,就是说,这是讲三世因果,他过去“所乐”的,所乐意的“曾”经修过,曾经修炼过的境界,因此到现在这一生,种子起现行,碰到什么情形啊,“起欲及念”,他喜欢这样。

像我们这里的同学,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有一天我一下讲忘记了,发现旁边同学:你是基督教,那这个问题就不谈了,你那个道理就对了,各讲各的,没有关系。你要了解啊。以最高处来讲啊,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最高点来讲。可是,他在证修的过程上,你不要批驳人家。所以,我常常说:外道也是道,旁门也是门,不过它这个门好像麻烦一点,外道还是道,道者路也,它也是一条路。你说:他那条路,哎呀,很糟糕,很辛苦!没有关系,他多碰一点钉子,回来还更好,你何必说不对?!

这个道理也是这样,所以,“曾所习境中。起欲及念”,由于这种心理,“乃至于所观境。起定及慧”,你外道也好、魔道也好,所以佛在《法华经》上说:一切众生最后通通成佛,没有一个不成的,是这个道理。拿形而上最高的观点(看)都对,没有哪个不对。真说到形而下的,每个方法的入门不同,不需要在这里争。所以说,在这里告诉我们:“合有十二。或时起三。”综合下来有十二种类,或者是三。

“谓于所乐决定曾习。起欲解念。”这个数字,下面的心理分析都有的。就是说,你在所喜欢的境界,“决定”性的,自己依靠自己的习气,在自己喜欢的当中,“起欲”,胜“解”,发生“念”,这五种别境。现在我们是讲心理上的别境,是经过特别修持所出来的五种:欲、胜解、念、定、慧,这五种要记住。

“如是乃至于曾所观。起念定慧。合有十三。”五遍行跟这个五种别境,“乃至于”说曾经,过去生所带来的习气,发生“念定慧”,起观慧的境界,合拢来十三种。

那么,这种心理的变化有时候不一定,“或时起四。谓于所乐决定(决定性的)曾习(曾经见习过、练习过的)所观境中。起前四种。如是(这样)乃至于定(修定的境界)曾习所观境中。起后四种(引发后面的心理,四种)。合有五四(有五种、四种)或时起五(或者起五种,心态同时来)。谓于所乐决定曾习所观境中。具起五种。如是于四起欲等五。总别合有三十一句。”这个中间,我们很快地把它过去这一段。那么,大家不是专研究的,专研究就要详细地再谈论过。

“或有心位。五皆不起。”怎么讲呢?我们凡夫普通人都是“有心位”,有心是凡夫境界;无心位是得道的境界。所以,我不是常用古代一个禅师的诗:“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有念头、有思想、有境界去修的都不是;哪里守窍啊、哪里什么啊,这些都不是。

记住啊,所以唯识学的有心位是凡夫境界,凡夫即一切平凡的人,都是有心位。无心位是阿罗汉、缘觉、独觉、佛,才到了无心境界。所以,普通要达到无心,太不容易了!但是,以禅宗的标准来讲,那个无心不是这个无心。普通意识上的清静,认为就是无心境界,念头空了,那是错了。所以,有一位禅师就讲:“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隔一重关。”空了还不是,即使你达到空的境界,还没有到。那么,我们现在是为了刚讲到的一个名词“有心位”,因此引出来,我给大家顺便多提一个注解,使大家多一个了解。

原文讲:“或有心位,五皆不起”,这种别境,胜解同慧不同哦。所以,你若要真实研究唯识的心态,胜解跟慧不是差不多吗?一个人有特别的见解,智慧也是一种特别的……,不同!胜解是有范围的,譬如有人对于艺术的鉴赏的能力特别强,古人的字、画或者古董,到他前面一看,真的、假的,这是什么年代的很清楚,普通人茫茫然。

譬如这个礼拜天,有个同学跟我讲了很久,说现在有个卖玉的市场,同我去看看玉,我说:没有真玉吧。他说:有些还是进口货呢,还有缅甸的,还有新疆和田,西北来的。我说:哪有真的!他说:有啊。我们去转了一圈,我说:这些玉啊,我看了一个钟头,都不要看!后来就回来,一路上谈玉。玉也有哄你的,现在有些玉什么东西是玉石头的粉,磨拢来压出来的,一看,一润,拿在手上都不是。我说我一样都没有看上。我说:假使我看上的东西一定很便宜,也许人家认为是假的,那么,也许是真的,也很难断定。

譬如说,有人对某一方面的东西有特别超人的见解,这就是胜解,还不是慧。所以,欲、胜解、念(念佛修到真的念专一了)定、慧,这五种叫做别境,经过特别的修持,我们心理的功能才发起这个状态。所以,得定、得慧是这样。这五种别境在一个凡夫境界的“有心位”,“五皆不起”。我们的心是有这个功能,没有经过锻炼,它的功能埋没了,发生不起来。

“如非四境。率尔堕心。及藏识俱。此类非一。”那么,这四种境界,就是欲、念等等。“率尔堕心”,有时候我们有个突然而来的,这个突然而来的,人偶然愣住了,我们说是发愣,发愣看起来好像是得定了,发愣不是得定,叫“率尔堕心”。

“及藏识俱,此类非一”,他说,“藏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这个功能现象发生了,这个种类很多。

至于“第七八识。此别境五。随位有无。如前已说。”这个别境的心理状态,在第七识的范围、第八识的范围,这五种别境有没有呢?那是“随位有无”,看你修持的功力到了什么位置。本经的下面同上面都有讨论的,“如前已说”,前面已经提到;不过,后面将来还要讨论到。

“第六意识。诸位容俱。依转未转。皆不遮故。”至于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想境界啊,我们现在用的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上,这五种别境的心态功能存在不存在?存在的。第六意识包含五十一位心所,都有,什么心态都有。“诸位容俱”,哪一种位置的心态都有。“依转未转”,能不能转识成智,经过修行,把第六意识转化了。这个“转”是古人用的,我们现在说是他提升了、升华了或者是没有升华这个之间,第六意识上的这种心态,它的功能都存在。“皆不遮故”,没有阻碍。

“有义五识此五皆无。缘已得境。无希望故。不能审决。无印持故。恒取新境。无追忆故。自性散动。无专注故。不能推度。无简择故。”另一派大师们的学理,前五识,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呼吸,嘴巴舌头的味觉,乃至整个的身体,神经的每个细胞的这些反应,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里头“此五皆无”,前五识有这个作用,但是没有五种别境的可能,就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道理?“缘已得境。无希望故”,譬如我们眼睛能够看东西,眼睛并不能够看哦,看是眼识在看,眼睛是个工具,能够看的是眼识。那么,这个眼识一接触到外面的境界,能够思想分别这个东西的好坏或者什么,那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就是眼睛这么一看,耳朵这么一听,三个功能连带来了。譬如耳朵听声音、眼睛看东西,“缘已得境。无希望故”,一看到了就看到了,它的作用就是看到那个东西,这个目的已经达到,它不再存在一个希望。譬如说,我们的身体感觉到很热,这是身上的触境,接触到很热,难过。那么,这是身识的作用,感觉到触境的难过,引发我们有一个欲,什么欲:哎,最好他们开个冷气。这个欲就来了,就是意识的。那么,等到冷气一开了,身体(断录)……开重了一点,放轻一点刚好,第六意识的欲跟着的很多。所以,前五识眼识等等,“缘已得境。无希望故”,因此它没有欲。

“不能审决。无印持故”,它自己没有分别作用,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只有感觉,触与受,尤其是触、受两个很重要。前五识自己没有“审决”,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啊,没有胜解,没有见解。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