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52讲 未自在位。此五或无

“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要详细解释,这怎么解释?你也有心,我也有心,怎么解释啊。这是禅宗祖师的两句名言,因为修禅的人,有许多人看了六祖的《坛经》,认为禅宗是以无念为宗。所谓,怎么叫无念?一般人只修到无心就(认为)得了道了。譬如说,举一个例子啊,我们常提到道家的吕纯阳,紫南宫那位老兄,吕纯阳,紫南宫所崇拜的就是他。在他修道的境界里头,有一首诗是他的名言,我们再提一下啊,本来你们都抄过很多次了:“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那么,他也等于是修道到了无心境界了,成功了。

所谓无心,在理论上、字面上,你们所了解的是修到无念。那么,拿佛学来讲就是空。譬如你们打坐修道,真达到空很难,在道家就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以后还虚,虚就是到达空的境界,那才叫无心。那么,一般人认为到达这个无心境界,就得道了,就到了。那么,有几个人修到了,我不知道。但是,现在进一步告诉大家,即使达到无心境界,在佛学上是小乘阿罗汉的极果,是阿罗汉的极果。阿罗汉是断了一切念,杀掉一切烦恼之贼,因此称为阿罗汉。阿罗汉是梵文,梵音叫阿罗汉。那么,它的意义就是断了烦恼,杀死烦恼之贼,一切念头空了。

所以,到达无心境界就是空了,空了在禅宗祖师来讲,叫做担板汉,背一块板在走路,看到这一面,那一面看不到,遮住了。什么道理呢?“有”的一面看不见。所以,他到了真空,没有证到妙有。等于你们念的《心经》,观世音菩萨告诉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也就是色!那么,大阿罗汉达到无心境界,是只了解空,没有办法了解色。

所以,真空还不一定证得,得了空啊不知道妙有;要证到真空,空中还能够生起有的作用,所以,证得真空能生妙有。也就是讲教理的人,所谓讲“缘起”这一方面他起不来作用,缘起就是妙有,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到达无心境界人,只修到了性空,没有办法再证缘起,证到了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我们由凡夫修,由“有”修到了“空”,性空缘起,到了罗汉境界,由空再能生出一层妙有。那么,要空就空,要有就有,就是《心经》所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到这个境界才是圆满。因此,禅宗祖师说,你不要认为到达无心空的境界已经得道了,只走了一半路,“无心更隔一重关”,还要进一步,就是这个意思啊。

好了,现在我们不管它无心不无心。现在,你在听经,我在说法,彼此有心,大家拉倒啊!这个问题到此为止。

刚才讲到,“由此圣教说眼耳通。是眼耳识相应智性”。“余三准此。有慧无失。”其他三个也是这个道理。其他三个就是第六识、第七、第八识。“有慧无失”,有智慧,这个道理存在,没有错。

“未自在位。此五或无。得自在时。此五定有。乐观诸境。欲无减故。”什么叫“未自在位”?就是刚才讲的“莫道无心便是道”,只证到空的人,所以只叫罗汉,小乘境界,没有得菩萨境界,可以出世,不敢入世,小乘罗汉。到菩萨境界,既可出世也可入世,但是这还是地前菩萨。菩萨分十个程序,分十个学位。地前是没有登学位以前的菩萨,或者是登了学位,但是没有到不动地以前,第八位菩萨才是不动地,都还不算。要得到大自在位,就是刚才讲的真空妙有,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在真空妙有之间任运自在,是观自在菩萨,那才叫“自在”成就了。

“未自在位”,没有证到大自在的境界。“此五或无”,这五种可以说,有时候是没有。“得自在时”,真正得道了,证到了大自在的境界。“此五定有”,这五种一定有。“乐观诸境。欲无灭故”,所以,菩萨能够肉眼看三千大千世界。大悲的愿力,也是欲的转化,所以他是有。

“印境胜解。常无减故。”所以,在菩萨的境界,得道的人,他的智慧是天天永远不断地进步、前进、扩大,永远没有减少。

“忆习曾受。念无减故。”菩萨的境界同我们一样,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能知过去、未来是念力的增强,所以“忆”,忆念,“曾”,经过的,“受”这些境界,他的念力增强了,所以,五种别境都有。

“又佛五识缘三世故。”到了成佛境界的大自在位以后,他的前“五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作用。

“如来无有不定心故。”成了佛境界,永远在定中,所以能够起那么大的作用。

“五识皆有作事智故。”所以,前五识转成了成所作智的道理。

“此别境五。何受相应。”现在我们注意啊。经过修行人的心态特别训练,这五种叫别境:欲、胜解、念、定、慧。这是唯识学所讲的五种别境。

“何受相应?”,我们这个“受”很重要哦,受之重要,修行,你注意啊。我们晓得,这个受,受包括了什么呢?三受:苦受,受苦,苦的感觉;乐受,快感;不苦不乐受。所以叫三受。我们这里要特别注意啊,学唯识、学佛的人更要注意。

你看,这个“受”在五遍行里,它站在中间的位置,由触开始,我们身心两个的交感,乃至我们这个生命同物理世界、同这个自然关系交感就是触。有了触就有受,感觉到舒服、不舒服,这个就是受阴的境界。所以,受的境界是偏重于生理到心理,也可以说,物理的作用而到精神。拿我们现在来讲,“感觉作用”,很重要,这个受很重要!五遍行后面的想跟思呢?是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思想两个东西。思、想两个东西同“受”有一点关联,等于两个范围。思想想到苦的、乐的,思想上苦。譬如,我们想到苦的时候掉眼泪,那也算是受的境界,那是想影响到受来。我们想到高兴的时候,笑得肚子都笑痛了,那是想出来的,是受起这个作用。那么,受的作用几乎占了我们大半,还不只大半,很重要!

譬如诸位修道、学佛、修密宗,大家打坐:“哎呦,我清净了,悟道了。”老实讲,没有跳出受阴境界,都在受阴境界里,你都在感觉状态里玩。“哎,我这一堂念佛念得很好……哎呀,昨天好,今天不对了。”因为你感受不对了,其实你那个心里的思想没有对不对,还是一样。所以,大家都偏向于在受阴境界里修行,以为自己在修行,统统走了错路,因此不能了生死,毫无成果的。

所以,研究佛学,先要叫你们先了解《五蕴论》,这个五蕴专门有一部论哦,有部论专讲五阴,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你们在《心经》上经常念到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谁能够得到啊?哪一个学佛的也办不到。你说“我空了。”是你感觉上空了,正是受阴境界。

那么,这个五阴的第一个是色阴,色,先把它拿开,尤其观自在菩萨在“色”字上面讲得很多。色法就包括了物理世界同生理地水火风,有表色、无表色等等。可以表示的长短、上下、方圆、各种颜色,看得见的各种形象,叫有表色。有些抽象的境界叫做无表色,没有办法表示的,也属于色法。譬如电能,虚空中有电能,有能,物理的能。能,你看我们现在手那么一动,不会碰到电,两手一搓,自己会发电了。那么,这个都是存在的。那么,这个电能的能源是无表色,发光的这些是有表色,这都是色法。色法同我们的关系很严重。所以,色,跟着的就是受,受阴。我们的修行差不多都在受阴境界里打转。想阴是在五蕴的中间。

行阴是物理世界、精神世界永远的动能。行阴不能得止就不能得定,这个生命的动力轮回就跳不出来,都在行阴里头转。那么,行阴同前面四个阴的作用:色、受、想、行四个阴,都是心意识所变的,所以,五阴一心。

同时,我们要了解佛说的六根六尘,色声香味触对身上的眼耳鼻舌身。尤其这个身,是触法最大。所以,我们大部分的用功,都在触阴,触法上面受色阴、受阴的支配,以为自己在做工夫。譬如大家喜欢谈修气脉,可见统统被受阴困住了。修气脉的目的,最后是解脱受阴的困扰,才能够跳出这个樊笼,这一点,所以是特别需要注意。

这个受阴跟触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这个受阴在唯识的归纳,大概只有三种:苦受,不舒服,痛苦;乐受,快感,舒服;真得定了,得了道空了,是不苦不乐受,那是佛境界了。所以,得道的人在受阴是无苦也无乐;在心理上是既无烦恼也无欢喜,没有贪嗔痴慢,也没有慈悲喜舍。所以佛说:平等平等。就是道的境界了。

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些,先从五种别境,心理特别的境界提出问题,“何受相应”?这五种特别境界,同三受里头哪一种受阴的成分关联大?

“有义。欲三。除忧苦受。以彼二境非所乐故。余四通四。唯除苦受。以审决等五识无故。”它这个古文,呵,其实啊,他这个古文写得也不错,真好!不是也不错,是实在好!这么简单的方块字!古文不同哦,因为要认得中国字才能读古文。你们诸位从白话教育入手的,对不起啦,以我看来是不会认中国字。认得中国字,这个书一看就很明白。因为我们现在的中国字啊,一个方块字只晓得一个意义;中国字的一个方块字是代表多种意义。所谓中国方块字,经常应用的只有三千多字。几千年的文化,时代,一代一代的语言不同,地区的语言不同,时间的距离不同,只要认得字,(读到的)这个思想同古人一样,它是一个特殊的组织。

所以,古代的文章,一个字有时候代表好几个观念,认得字就懂了,因此它可以简化保留下来。照现在写白话文的写法,不得了啦,几千年的文化要保留起来,大概整个台北市都盖成这样的房子,恐怕还装不下来!现在我们看看四个字一句的文章,被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写成六七十个字。因为现在啊,要好几个字兜拢来才代表了一个观念,古文是一个字代表了好几个观念。这个基本教育上所受的差别,错误在这里。所以我说:现在我们中国人不一定认得中国字,就是这个问题。所以,你看它,看得很痛苦,你若懂了古文,看起来不痛苦。

“有义”,另一派。“义”,义者理也,这是古文的解释,另一派的理论,它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欲三。除忧苦受”,这个欲,五别境的欲,(胜解、念,)除掉忧跟苦这两种感受以外,“以彼二境非所乐故”,忧、苦以外啊,这个欲同它们都有关联。

谁希望自己:“哎呀,我好久没有烦恼了,找一个烦恼来好不好?”“好久没有痛苦了,哎呀,不够刺激,找一个痛苦来好不好?”恐怕没有人(这样)想。虽然说我想刺激一下,还是想找够刺激,舒服的刺激,不愿意:“你要刺激?我砍你一刀,舒服不舒服?”“不干。”那个苦受不要的。所以,欲除了“忧苦”之外,“以彼二境非所乐故”,其他都要。“余四”,其余四个:胜解、念、定、慧,“通四”。

“唯除苦受”,就是不要苦。所以我说:一切众生,不但是人,有个共同的目的,什么目的?都是想求离苦得乐,这是一切众生共同的目的,想求离苦得乐。

“以审决等”,像胜解这方面,“审决等”。“审决”就是思考再思考,推理再推理来决定一个东西。拿现在讲就是审查决定等作用。还有一个“等”字,等等的作用,五识里头没有这个道理。这是一派的理论。

“有义。一切五受相应。”有一派的理论不同。在任何一切的境界上,与五受都有关联。“论说忧根。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譬如说,《瑜伽师地论》讲,这个忧,我们人心里有根的,人喜欢忧的,所以佛经上讲这个忧有根的,心里有根的,就是心理有这个功能。

所以,我常常发现有许多家长来谈:“哎呀,我那个孩子啊,莫名其妙!”我说:“几岁了?”“十四五岁。”我说:“哎,你注意哦,有时候会想自杀。”少年的烦恼,所以的,年轻人往往很灰心。再不然想去闯祸,闯了祸坐牢都可以,再不然想自杀,活着没有意思!这是什么道理呢?众生心里有“忧根”。也就是我常提到的,在古典的文学、古典的小说上所讲的“无故寻愁觅恨。”尤其女孩子们,“无故寻愁觅恨,”喜欢找些烦恼来生。“有时如醉如痴,”神经病一样呆呆的,坐在那里想,看到花落了也悲哀起来了;看到这个月亮给云遮了:“哎呦,这个人生好没有趣味呀!”去你的!月亮被云遮了跟你有没有趣味有什么相干啊?哎,但是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如醉如痴”啊,有时候酸不楞登的。

所以,古人的词句文学上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年轻人啊,愁是什么味道不知道。“更上层楼,更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文章里故意要写到,我在愁啊、忧啊,多用这些字才觉得美,那个文章很美。这个写词的是哪一位,我一下子记不得了,你们说哪一位?李清照?对对对!“而今谙尽愁滋味,”年纪大了,愁怕了。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讲到愁时都不敢讲。“只道天凉好个秋。”愁字下面那个心字都不敢写,因为愁怕了。愁字是秋字下面有个心嘛,所以讲到愁都不讲愁,只讲秋了。“而今谙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就是这个味道。所以,人的心里有“忧根”。

他跟另一派论辩,你说:得道的人修到没有?罗汉、佛菩萨,像他们出家的同学们,你问他忧不忧啊?很忧!忧什么?“于无上法思慕愁戚”,“唉!我虽然出了家,我虽然打坐吃素十几年……”这边有个同学:“我就是没有得道啊!?念佛都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啊!我不晓得哪一天成功啊!不晓得死后能不能往生西方啊!”他忧得不得了呢!怎么没有“忧根”啊?有的。所以,“论说忧根”啊,菩萨也有忧根啊,“于无上法思慕愁戚求欲证故”。一边想求自己赶快证道,一边是念佛念不成,不要说一心不乱,做不到啊!很忧啊。

“纯受苦处。希求解脱。意有苦根。前已说故。”“纯受苦处”,譬如下了地狱的人,不要说下地狱,坐了牢或者在医院生病,他心里头有苦根啊,他的欲是什么呢?他的欲望:我的病早点好。妈呀,不要那么痛好不好?你看有许多人生病,脚上生病:哎呀,我宁可头痛。你给他头痛看:哎呀,我还是脚痛好一点。反正哪里痛都难过。

“牙痛不是病,痛起就要命。”他的欲、希求是解脱这个苦。所以,这个意识的成分有“苦根”,这个前面已经提到,不说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