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千弟子一般的,选出来七十二位贤人,但是七十二位有许多名字你们都不知道,乃至大学生现在报得出来,二十位报得出来那我真服了他。乃至学中文系的哲学系的,那不要吹了,二十位,十二位都报不出来。子路是知道的,子贡也知道,颜回会知道。这个你看那多人,孔子最注重推崇颜回。第二个颜回早死,三十二岁就死了,孔子是伤心得不得了。道统没有人,这个文化传不下去,总算后来留一个曾子(曾参),所以在《论语》上“参也鲁”,鲁不是笨哦,你看他外表老实,老实人,他也不大会讲,讲话结结巴巴的,人老老实实的,很固执的,不转弯的。所以传道曾子,曾子所以着《大学》。那么这些人了不起,没有几个,就是佛的弟子里头真修惭愧成就的也不多啊,你看真把佛经拿来计算,十大门人,高足的十位,舍利子、目犍连、阿难等等,其他跟他多少啊,成就的罗汉多少,那么成就高的很少。所以惭,内在的修行真厉害绝对少,所以孔子指出来颜回“不迁怒、不二过”,这真难。
愧呢,我们大家都有都做得到,“依世间力。”愧,惭完全是出世法,向真正的道德上去追的那个心理在发生,愧的呢?难为情,就我们讲好难为情,难为情就愧,愧是个孙子,惭愧,惭是祖父哦。愧是爸爸,难为情是孙子的孙子。那个小小的有点啊,我好脸红哦!那是外孙子,那同惭愧都有点血统关系的,所以说愧是什么呢?
“依世间力”。我们一般人的心理也有,“轻拒暴恶为性”。心理比较轻,力量比较轻。暴恶为性,坏事不肯做,哎呀这个我不敢,哎呀,好难为情啊。呵呵不来。哎呀脸红了。譬如我们,人家不对的东西不应该拿的,我们拿了,虽然把它偷了,脸红了一下。想想放回去,这个人已经第一等人,这是已经有愧的人,了不起、有道德。
“轻拒暴恶为性”。是“对治无愧”。它也是“止息恶行”,坏的心理,“为业”,造就善业。
下面真说理哦,“谓依世间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羞耻过罪。对治无愧。息诸恶业。”这个内容是包含哪一种心态呢?依世间的观念,人世俗一般的观念。“诃厌增上”,人总有向善之心,求好。那么,诃厌,诃就是骂,自己责备自己或者责备、自责,责备自己,厌就是讨厌,责备自己,讨厌自己错误的行为,一直向上进,“轻拒暴恶”,力量比惭是轻一点,可是拒绝、不做坏事,心里有一种抗拒的心理。那么,“羞耻过罪”,自己对于犯过、有罪的行为不来,自己觉得很羞耻,这就是愧的心理,对治,医治那个无愧的心理。它也是做善业之一,“息诸恶业”。
那么,下面讨论了,在心理的行为上讨论了。“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应惭与愧体无差别。”他说羞,害羞,脸发红;耻,严重来讲,心里发红,心里难为情。羞耻是人的过恶,自己做错了,自己想到难为情,羞耻。是二通相。它同惭愧的愧心理差不多,这心理有沟通、连带的关系,差不多的作用。“故诸圣教假说为体”。所以一般的经典上,佛说,有时候讲惭愧,有时候讲羞恶,在教育的方法上随便讲。“假说为体”,或者同一个双生的姊妹一样,双生的兄弟一样,双胞胎,惭愧跟羞恶,愧疚。“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像你这样分析,羞耻的心态比较轻喽,这惭愧这个愧字作用两个分开了,那么,要把惭愧归成一组喽,惭跟愧。“应惭跟愧体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故。”那么羞耻、惭愧这两个心态的作用,或者是完全不一样?假使完全不一样呢,它就是不是感受觉得难过了。
譬如说我们讲错了话做错了对不起人一件事,自己想到难过,受,难过,思想上也难过,“非受想等有此义故”。那你说惭愧,惭是惭,愧是愧,羞恶是羞,羞恶,我是随便讲啊,真的念,我刚才念错了,叫做羞恶(wu),恶就是讨厌,羞恶。那么这个羞恶之心,它就不是心里感受到思想感受到难过喽?
“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假定说,因为自己心里难过,感觉到它的心里也许有这个作用,因此我自己心里的惭愧、羞恶就拿来做比较,外人也有这个心理,两种差别。换句话说,惭愧、羞恶这个程度有差别。应非实有。反正这两种心态,乃至四种心态,它的本身空的,都不是实有,用过了便空嘛,用不着再有惭愧,但是事实上不然哦,这是业啊,你说我们三十年前,五十年前做错了一件事,当时很难过,现在时隔五十年,你想起来当时那个现状、现况,你难过不难过?还是觉得不敢想,还是很羞耻。对不对?所以晓得三世因果,我们前生做的错事,因为现在我们的记忆力没有定力,恢复不到那么久,记忆不起来。一到这个肉体坏了,中阴境界,没有那个肉体的那个混杂了,没有色法肉体的混杂了,那个想阴的记忆功能恢复了,多生多世自己造的善恶的业马上记起来,果报就来了,所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它永远存在的,不是空的。
所以修行要转业,随便谈空你空不了,乃至随便讲错一句话,这一句话一个思想,随它那个痕迹业力就划在那里。所以修行修行之难。所以修行就修万行门中多修善法成就才成佛,不是说哎呦,悟了,春花秋月,水流花色,空啦,大彻大悟!这下我了了,了不了啊!了不了!非要把心性转过来,有如此之难。所以如果你认为应非实有,便违圣教。这不是佛法的教,佛教不是这个道理,佛的教法。“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假设说认为惭跟愧,它是心态,善性最重,的确有这个,它同羞耻心两个作用、两个范围,它住在十号它住在十一号,两个范围。“复违论说十遍善心。”那又不对了,这个观念理论又错了。十种善的心态,第一是信,第二是惭,第三是愧,连到的,除了轻安以外,十一种善心的心理,除了轻安以外,这十种是连到来的。那么如果你说是另外一种作用啊,它就同经论,同佛的教育所教我们的,又错了!观念又不对。
“崇重轻拒若二别相。所缘有异。应不俱生。”你们注意,“崇重轻拒”,他在惭字下面讲,惭的心理“崇重贤善”,对不对?愧的心理来讲“轻拒暴恶”。一个是极端地推崇向好的榜样去说,叫做惭,“崇重贤善”。一个是消极地“轻拒暴恶”,消极的叫做愧。所以愧同羞耻,它这个轻微的心理心态是连带关系,所以讲“崇重轻拒若二别相,”这两种心理不同。“所缘有异”,它所起心理的作用,所起心理的对象不同。“应不俱生”,那么说惭愧的心理,等于愧心同羞耻心不是同时作用的。
“二失既同。何乃偏责。”如果说惭跟愧这两种心理都是过错,都是有错误的,“二失既同,何乃偏责”,他说你为什么要求那么厉害,非要我们分析那么清楚啊?惭是惭,愧是愧,或者差一点都不可以,你学佛的要求太严格了。这个讲戒律的这个法师太可恶了,你为什么要求那么严?差不多嘛,尤其中国人,酱油跟醋差不多啊。哎呀,羞耻羞耻就是惭愧嘛,惭愧就是羞耻嘛,差不多啦,反正脸红了就好了。不是那么简单!心态还是要分得清楚。“谁言二法所缘有异。”谁能够讲这两种心理,所讲的有差别啊?(引磬响)这个糟糕,现在到……好惭愧哦!吃饭了我们把惭愧就忘记了,下去接不上了,下面至少把它念完,好不好?
那么,逻辑辩论到这里。下面讲,“不尔”,如果不是这样,“如何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他说你晓得,我们真正的善心发起的时候,不管什么情况什么状态之下,都有学好的向好的学,“崇重善,轻拒恶”,消极的都不想做坏事,积极的向好的做,消极的不想做坏事。“故惭与愧俱遍善心。所缘无别。”所以你要了解,惭与愧这种心态都属于善心。它所对的作用,所缘的作用没有差别。“岂不我说亦有此义”。所以我上面告诉你,惭愧的分析同样包括消极,消极的不做恶,积极是追求善,他同样这个意思啊。
“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设难。”所以你现在坚持地辩论,认为惭、愧这两个心态是一样,他说你这个太粗心大意了,没有理由能够障碍前面的论辩,“然圣教说顾自他者。自法名自。世间名他。”但是佛经上讲,什么叫自他呢?自我,“自法名自”,惭愧的心理,本身这个心理叫做自己。“世间名他”,妨碍他人,妨碍世间就叫做他,他就是相对,自他是这个差别。“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己益损名自他故。”同时也可以讲,在这个心理作用中间积极地向善人学——崇重,拒——消极地不愿意做恶事,崇就是崇重,拒就是轻拒,前面两句把它拉过来就懂了,这就是唯识的文字翻译的讨厌。“于己益损”。对自己的心理上有利益的道德的增加对道德的损害也可以叫,自己心理可以分成两重世界,自我本身乃至另外一个心理,其他的现状,所以也可以叫做自他。今天正好我们很惭愧,要放两次假,下礼拜三中秋,再下礼拜教师节。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