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64讲 无瞋与乐,不害拔苦

“无瞋与乐。不害拔苦。是谓此二粗相差别。”那么再分析没有嗔,没有嗔恨这个习气单独的根本。无嗔,那么真做到了无嗔是得大乐,是积极的。这个不害是无嗔的副产品,它是消极的,它拔一切苦,但是不能得一切乐。真做到无嗔就得乐。那么这种分析呢,是这两种的,无嗔与不害的,一个积极一个消极,正反两面,粗相的差别,无嗔就不害了。

“理实无瞋实有自体。”在理论的基础上,所谓贪嗔痴慢这根本三毒拔除了,真达到无嗔的境界,修行做到这个程度,他是有他的心态,的确有他的心态。比如《金刚经》佛说的,他举一个例子。他当年前世修行的时候,他修忍辱道,忍辱还没有做到无嗔。忍辱真正讲是不害。但是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点、一点,一块肉、一块肉慢慢的割。把他整个身体伤害,那是很痛苦呀!慢死很痛苦呀。所谓零刀细剐,在中国就叫做剐刑。在中国过去的刮剐,人用渔网裹起来,把露出来的肉一块一块的割掉,那是很痛苦。佛说自己在当时没有起一点嗔恨之念,所以做到了忍辱的境界。忍辱就是不害,还没有完全的达到无嗔。那是很伟大的一个心境。所以忍辱就是不害的一种情况。

“不害依彼一分假立。”是无嗔的心理的一分的情况。

“为显慈悲二相别故。”这就是说,无嗔跟不害,一个粗的一个细的,是表显慈悲,慈和悲两种心理差别。那么我们昨天和今天上课正讲到慈与悲两种的差别。慈是父性的爱,男性的爱;悲是母性的爱,这两个是不同的。所以他说不害是这个道理。

“利乐有情彼二胜故。”所以要想修行,利,对一切众生,所谓我们普通学佛的人都讲一个口语,哎呀!为什么学佛呀,我要成佛啦!度众生呀!都是好像西门汀马路上叫卖的。我这里好呀!来呀!来呀!生意好呀!都是这样不负责任的话。度众生,你谈何容易哦。自己都度不了,自己的亲戚,朋友,家人都没有办法。啊!度什么众生?所以说,这个要想学成,“利乐有情”对一切众生有利,我所作所为不是利己都是利人。而且赋予别人一种快乐,解脱人家的痛苦与烦恼,这就叫度众生。并不是说,你听我的来烧个香呀,皈依了我呀,拿个红包给我呀,然后你三皈啦,你算我的信徒啦。信徒,这个我是师父啦。那是造业,不是度众生。那么我又度了一个,你又“堕”了一个差不多。你自己把自己搞得傲慢了。以为自己我度了,那是堕落。所谓度众生起码要对别人有利处,人家认识你有利益。你说那不是太现实了,我没有那么多钱,不一定要钱给人家。你使人家得到幸福,那是度众生。是“利乐有情”。那么怎么样做到“利乐有情”?“彼二胜故”不害,无嗔。最重要是这两种。所以“胜”,胜最重要。

“有说不害。非即无瞋。别有自体。谓贤善性。”那么有一种理,有一派的大师认为说不害的这个心理的养成,并不是就是无嗔养成。不害是不忍,消极的。“别有自体。”他说不害的心态是这样,就像我们用儒家的道理讲,所谓孔子讲的“狂狷之士”是不害。狂,狂者就是这个人一切都不在乎,都可以丢得开,这谓之狂。不是发疯了叫做狂。狷,狷介。普通我们中文用,这个人我们看,哎呀,我们小时候读书,同学里头大家评语某某同学他是狷介之士。什么叫狷介之士呢?一毫不苟取,你的东西送给他都不会要,不轻易接受人,一毫不苟与,我也不能随便给你,分得很清楚。比如像我们这个法师呀,就象我们这个某某先生就狷介得很明显。这个不行,不行,我绝对不能要。我说那个你赶快收回,他这个人绝不接受的。这是狷介。这个狷介之士就是不害。妨碍人家是绝对不干的。但是“利乐有情”的人往往是狂夫,所以菩萨道往往跟狂夫差不多。所以这两种心态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这个人类学呀,这个心理学呀。不害并不是无嗔。不害、狷介之士呀他有他一个风格。心性的那个心态又别有一番风格。别有自体!那么所谓狷介之士呀、狂放之士,都属于圣贤之流。所以孔子讲一生很喜欢这两种人,他最喜欢这两种人。这两种人才够味,是君子,是圣贤人。其他人谈不上。其他是不是人呢?还是问题!所以孔子认为狂狷之士,那么所以他晚年回到鲁国去办补习班,又办报馆,办刊物,因为他晓得自己故乡那帮青年人有办法。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觉得这一批年轻人很有气派、不在乎。狂简,斐然成章。啊!头脑也蛮好,不过没有经过好好的教育。所以他回去之后,周游列国行政院长都当不成功之后,回去当个补习班的老板去了,教书去了,所以教到现在还有冷猪肉吃,嗯。这是孔子。他喜欢狂狷之士,你看他弟子里头,他果然不错,之后他每个相都看了。他说子路,你不得其死,将来不会有好死。子路在狂里头出了名,但是子路最后死的时候,为人家的灾难看到进去要死的,那不行,非进去不可。那是连战死了的时候,那时候自己叫自己帽子要带正,衣服要扣好,坐到来死。

我们小的时候读书的时候觉得这个孔子教的学生,这个子路不是神经病吗?!这个死还要这样来花样,现在想真不容易呀!此所谓子路圣人之弟子。那多有定力呀,死的时候,死都拿他没有办法。他死的时候都要倒下了,像我们看到血,咦咦咦就死掉了,哎!他不在乎,正其衣冠规规矩矩,等于和尚一样,等我盘好脚了,再见!这样死。你说那个修养多高呀。所以孔子早断定说,你这个脾气呀,将来如此。当然死了也了不起。所以讲到这个无嗔呀,狂狷,你说那子路这个时候,比如我们举个例子呀,中国这些烈士他有嗔没有,没有嗔,也不害。他觉得人应该是这样做到。

所以“此相云何?”不害的这个心态是怎么样?“谓不损恼。”不损害人,这个不损害很多了,面子给他也不损害,里子也不损害。不恼乱,不使人家起苦恼,这个是不害。“无瞋亦尔。宁别有性。”那么他说这样讲,没有嗔心就是不害了,也应该是这样。难道无嗔跟不害这两个性质不同吗?它不同“谓于有情不为损恼。慈悲贤善。是无瞋故。”他说无嗔呀,不但对一切众生不加以损害,不加以恼怒,而且更积极的施给他,加给他慈与悲,“贤善”,就使人家安定。利乐有情,使他得利益,使他得幸福,这样叫做无嗔。所以无嗔是积极性。这个同不害有所不同。

“及显十一义别心所。谓欣厌等善心所法。虽义有别。说种种名。而体无异。故不别立。”现在到了不害是一种善法说完了。我们记住呀,现在讲唯识论讲唯识法相的五十二种心所,心里所起的现状作用。那么这里我们讲到今天为止,有十一种善的心理;别境五种。善十一种这些等等都讲过了。跟到后面来是讲坏的心理,讲烦恼心理啊。十一种善的心理到这里讲好了。这个是对十一种善的心理归纳性的讨论,归纳又归纳。他上面所讲的表现,表达了十一种善的心理。“义别心所。”每个名词,什么叫不害,什么叫精进,什么叫放逸,什么叫轻安,什么叫慧,他每一个名词的含义包涵心态的内容,心所发的状况都讲清了。“谓欣厌等善心所法。”欣上厌下。我们学佛的也很势力呀。想起来,欣上厌下。对上面拍马屁,讨厌下界的众生,不愿意在这个世界了,在下界,希望自己升华,上升进修到欣悦上界,厌恶下界。当然我们不愿意下地狱,地狱是下界的下界;也不愿意变畜生,也是下界;人,也是下界,也不愿意做人;就想升高一点。所以不想做人就升天,先升欲界天,在高一层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三界。三界修到了,超出三界,这是小乘道的罗汉。再由罗汉进修,菩萨道,再成佛道。所以我们自己称称自己,思量一下死了以后能不能升个天。恐怕我是没有资格。

人家说哎呀!信了佛,皈依佛的人不拜鬼神。我到哪里看到鬼神我都恭敬的拜一下。土地公我看到也拜拜。人家看到都笑。你是皈依佛的呀。我说对呀!那这么还拜一切众生呀。自皈依佛后,这些都是邪门外道。哎呀,我将来能够做一个邪门外道已经不错了。做了很多的好事死后可能变个土地公。变土地公高一级做个城隍。想做西门汀那个城隍还不容易呢。在成都路上那个城隍烧香受拜,将来到那里做个城隍也不错呀。看到诸位来了,我向你们打个招呼,你也来了,你看不见,也不错呀。这还不容易,不要看不起人啦。你说狐狸精,狐仙,你看不起。它是动物修成了,也要经过几千年修炼到如此,比我们本身还大呀。我们将来能不能做一个土地公呢。不要吹牛了,哎呀我学了佛,已经欣上厌下,你厌下?下面很喜欢你呀。拼命拉你下去呀!你厌下厌不了的呀。所以学佛是五乘道。自承,自己想自己的功德,人道做够了没有?!

所以我常常看到青年朋友学佛,我最反对,我看到就怕。尤其现在我看到青年人问到佛法,我说你一个年轻人读大专的,人先学好,学佛干什么呢?!佛不是人哎!那个佛字哎,人字旁的,不是人,非人!再学那个要钱的番号的样子。哈!你们要钱的,蛮好!除非我们那个处长一样,以前他干干净净可以成佛。非要这样。所以欣上厌下这个心理呀,这个经历不容易的。所以,真正的佛法并没有欣上厌下。所以比丘称为乞士,讨饭的。乞士就是讨饭的。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所以比丘两个字多谦虚呀!他永远认为自己在讨饭,自己是穷的,所以叫贫僧呀。你看小说上都是叫贫僧呀!其实那些僧都不贫,穿的衣服比谁都漂亮。比我的还好。穿得又黄又红的。那一点都不贫。要真“贫僧”呀,那就是比丘了。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人。这就是所谓比丘乞食呀。不要忘记了这个身份。你看这两句话讲比丘出家人,他多么谦虚呀。他永远没有我,我是个可怜的、到处去讨饭的。那伸个手托个钵。要这个样子的。所以我们讲到“欣厌”两个字,要注意呀。那么学佛呢,要“欣厌”。“欣”,高兴修一切善法;“厌”,厌恶自己的一切恶法。“欣厌”,所以也叫欣上厌下。他说十一种善心所讲过了。

对于“欣厌等”心所法,“虽义有别”,这个心理状态意义有差别。“说种种名”,因此佛学说了很多很多的别名。“而体无异”,学佛就是修善,也在造业,造什么业?造一切善业而成佛。所以,佛法就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我们一个都做不到的。“众善奉行”,一善都做不到。

“而体无异。故不别立”,他这个心态呀,都是为善。因此,他说《百法明门论》在唯识方面是归纳性;不像现在心理学是分析性的。“故不别立”,但是他这里也讨论。

“欣谓欲俱。无瞋一分。于所欣境不憎恚故。不忿恨恼嫉等亦然。随应正翻瞋一分故。”“所欣”这个“欣”是欢欣。我们中文这个字,“欣”是高兴。“欣”是高兴的意思,这是欣。所以,学佛是要欣上厌下,要努力求上进,不要堕落;“厌下”就是厌恶自己的堕落。“欣”呢,这个心理与“欲俱”,它同“五别境”里的“欲”——向好的方面的欲望,努力上进的这个“欲”是一样的。

“无瞋一分”,那么真正的欲,是向好的方面,譬如我要修道,我只喜欢修道,这是“欣”的心理;什么都不喜欢,我拼命求修道。那么,应该就有这个精进的心理建立的状况,嗔心就减少了一分。修道的人不会有嗔恨其他人的心。所以,他至少“于所欣境”,我只喜欢修道的这个环境、看修道的人、修道的一切善行。

“不憎恚故”,不发生讨厌的心理。这是有哦。你看普通一个人到教堂,天主教也好、基督教也好,有许多人什么宗教信仰都没有,看到你们进了教堂也好,进了庙子,“好讨厌,这些人神经”,有没有?绝对有。他会有嗔心,这是凡夫的心理。但是我们一个学佛的人,所以要了解,人家进了一个教堂,乃至进了外道,所以说,人家问我,“一贯道正不正道?”我说“不正道”,“老师,那你讨不讨厌?”我说“我不讨厌”,“哎!不正道你也不讨厌?”我说,“有几点也蛮好呀!它初步教人家吃素呀,做好人呀,没有做坏事;进一步就完了。那是另外一件事。它也有好处,你又何必讨厌呢?!”哎呀,看了一贯道,好像自己就被它“贯”了一下一样的,那又何必呢!你不受它的“贯”就好了嘛!嗯,他也是蛮可怜的嘛!他没有认清楚啊。所以,应该是“无瞋一分”。

乃至人家走了邪门歪道,多得很呀,岂止一贯、两贯、三贯,其他多得很呢。你说一定要我那个佛教才是正教!哎呀,你“正”到哪里去呀,有时候“正”歪了也差不多的了。那个叫作什么呢?不歪的就叫作正。那你怎么晓得你歪不歪?这个很难说。所以,一个修道的人绝不会有这种心理,要无嗔“于所欣境不憎恚故”。

“不忿恨恼嫉等亦然”,“不忿”,“忿”,就是忿怒。不“恨”,不恨人,不恨一切众生。“恼”,烦恼。看到什么都烦恼,烦死了。“嫉”,妒忌人。“忿、恨、恼、嫉”,这是众生天生的。忿怒,不高兴就是忿怒。对这个人不高兴,比如有人对这个人不高兴,他来了,理都不理,看你都这个样。(好比斜着眼睛看那个人。)

昨天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说某某一个做官的,后来把这个高级部下请他“走路”了。今天有个同学来跟我讲,他说,“我今天开除了我的一个大主任。”我问,“怎么一个开除法呢?”他说如此如此,我就安抚他,怕他生气呀。他说,“这不应该呀!老师呀,你看我做得对不对?”我说,“好,做得蛮好。停职留薪,要给人薪水哦,想办法给人家找个工作哦。”他说,“对,我会这么做。”我说,“你对,这样就对了。”可是,那个部下做官的,他实在是不对。忿的心理,实在不对,既然做人家部下,合则留又不服气又不合作,这种人用他干嘛?我说,“我这个人不学佛的。我说你们都比我高明,你们这两个学生处理得都很好。”他问我,“对不对?”我说,“要是我呀,就咔嚓一下,就完了。你们不错、不错,比我好多了。这个青出于蓝呀。”

人的“忿、恨”的心理,都是天生带来的,忿怒、恨。所以修行能够把这些改过来的话那才是修行。不然你打坐,功夫再好,皮肤也打嫩了,嫩了有什么用?皮肤?那个中央菜场猪皮比你的还光滑那有什么用?!那个不是道,道是这个心理。恼怒,使人家恼、烦恼;乃至自己心里有烦恼。“嫉”,人天生就是妒忌的。所以妒忌心理个个有的,你不要看。女人当然很明显,妒忌就是吃醋。女人吃醋吃小醋哎!大醋她不知道吃的。男人专吃大醋。你看男人呀,两个同事,那个文章写得好呀,今天他得了奖金啦,地位升高一点啦,他没有升的那个气得很耶,气得要死!这就是妒忌心同女人那个小醋一样的。女人吃的是锦江醋,男人吃的是山西醋,这是个大醋啊,妒忌心理都是一样的。

人都这样,你长得比他漂亮,他妒忌你;你穿的衣服比他好,他妒忌你。妒忌的心理,我经常说你们到街上去看看,尤其女朋友们最容易表现啦。你看女的在街上,对面来个女的,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也最漂亮,这个女的看了就这样(瘪嘴或鼓一眼),(众笑)别人穿得好不好跟你有什么相干呢?!她也翘人家一下嘴,因为她认为人家比她好,她就妒忌她。那你说男人不会有这样?男人看到女的穿得漂亮,他眼睛都看花了,他当然不会翘嘴喽!但是,男人在别一方面,你看他比如说某某人学问比你好,他就“哦,他呀——哼!”(轻视的态度)哦!某某人比你能干,这个男人会认为,“能干是能干,我看嘛,嘿嘿,我知道他的”,就是这样,这是男人的心理——山西醋,一个锦江醋,都是吃醋。“忿、恨、恼、嫉”,你要晓得哦,任何一切众生都是天生有的。

你再看动物会不会?你去观察,动物也会的。动物也有这个心理,也会吃醋的哦。你不相信你去做实验,你们研究心理学,多拿些老鼠来做试验,老鼠也会吃醋的,这个是天生的。这些心理去掉了多少,你才晓得修行的成绩就有多少。你不要认为我念佛念了一万声啦,打坐打了三百下了,有什么用呢?!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