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392讲 跳出三界外、嗔唯在欲

今天请打开《成唯识论》第235页,现在开始的,还是讨论这十种根本烦恼,十种根本烦恼与三界的关系。佛学有一个基本的观念,所谓“跳出三界外”,怎么样跳法,怎么样超越这个三界?我们常常问大家一个问题,跳出三界外,到哪一界去?没有说有第四界。怎么样跳出?这是第一。第二,所谓跳出三界外,什么东西跳出来?在一般的观念,认为这个修行、打坐等等,修到最后,跳出三界外,不是那么简单。当然,我们普通佛教里头,中国的佛教,有一宗,就是净土宗,净土宗等于密宗,也等于禅宗,他用这个净土三经里头,一句佛号,“阿弥陀佛”一句,“横超三界”,净土宗讲的话,横超三界,脱离了我们这个三界,进入另外一个佛界,佛的世界,阿弥陀佛一个世界。阿弥陀佛世界,我们根据净土三经,他不谈三界,没有像我们所讲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但是有没有呢?有,分三等。所谓上品上生,中品中生,或者是下品下生。所谓三品九等。也等于有三界。不过同我们这个世界不同,他三界里都能够一心一意的再学佛,而到成佛,你仔细研究起来,净土所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也有三界,不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离开了我们这一个三界,进到佛的佛土里头,他方佛土,极乐世界的佛土,好修行,比我们这里障碍少。所以说,往生净土,就是成佛了吗?还没有,还差得远呢,一定要把这个理搞清楚。往生其它的佛土,等于我们世俗一个观念,离开自己的本国、国土,到其它的国土去进修,那个修行的环境好多了,而修行环境中间,一切同伴、共业也好多了。

那么,假使在这个世界修行呢,看似艰苦得多,艰难得多,但是成佛之路比他方国土反是容易。因为这个世界苦乐兼半。尤其是苦多。因为苦多,刺激所有的众生向上求解脱的力量越强。所以佛说,十方三世诸佛,要快速成佛的,都要生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它有缺陷、有苦乐、有善恶、多是非等等的刺激,反是成就得快。这个佛法的观念一定要搞清楚。其次,我们晓得,“跳出三界”,基本的道理,一界一界爬楼梯一样,一楼一楼向上爬,颇不容易啊。

譬如佛教流行两个宗派,一个是禅宗,讲“即生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悟法门;一个是密宗,那么不是一般普通的念个咒啊,灌个顶啊,密宗有很多的层次,很多的层次,无上大密法,所谓即身成就。这两个宗派看起来是标榜现生成佛,好像立刻可以跳出三界,在教理上是不承认的,不管禅宗、密宗的说法,教理不承认。一个凡夫众生而要成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慢慢的修行,才能成佛。想即生成就、即身成就,是一个勉强标榜的话,不承认。不过我们当年年轻的时候,学这两宗的时候,大家讨论、辩论的也很多。我们就讲,你怎么不晓得我是最后一生啊?我前生三大阿僧祇劫已经修了,只剩这一生,所以我这一生要成就啊。这个我们大家辩论,叫做南京的板鸭,死了这个嘴巴还硬的,乱辩的也有道理。当然谁也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最后生,可是当然知道,这一种人没有不知道的。这是强辩可以,叫做强词夺理,嘴巴强辩,等于我们讲笑话,南京的板鸭,光是嘴巴硬,心里头自己还没有数。

那么在这两个宗派里头,当然禅宗讲见性成佛,不注重禅定解脱,大家要注意这个。真正学禅宗人,不一定注重在修禅定,但是禅宗也好,密宗也好,基本上不离禅定,禅定是非常重要,可中国的禅宗标榜呢,是如此,为什么呢?因为禅定是共法,外道一切乃至于邪教,都共同同佛法共同要走的路,尤其是学佛的,你说外道他能够修到,我们有时候随便骂人家、批评人家外道旁门,你也去外外看哪,外道他也是道哦,不过不是正道。旁门他也是门哦,不过不是大门。可是他狗洞也是个门哪,慢慢爬,也可以钻进来啊,对吧?

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不轻视任何一个人,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学会了,你说这是外道我不要,等于我们买东西,你那个东西很贵,没有钱买,“我看不起,不需要那些东西”,你不要吹了,你没有钱。我也有钱,买到了,“这个东西没有意思”,随便一丢。学佛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了解,当然现在没有人真正学禅宗。此地我也不承认真正有一个学密宗的,不是说来一个人,灌个顶学会一个咒子,一个观想,我就学了密宗了。那我们对面有很多的密宗,蜂蜜咖啡馆,我经常抬头就看到,好像那个也是密宗。那不是开玩笑嘛,不是这么简单。这些学密宗、灌个顶、传你一个咒语、修一个法,是结缘的做法,等于我们显教里头见到一个法师,皈依一下,结个法缘,如此而已。真正密宗无上大法,已经没有这些形式了,同中国禅宗一样,一切形式都没有,乃至连佛也不供,并不是故意不供,有佛无佛,同样。那么这些问题谈起来很多,我们现在主要的讲这一段,使大家认识,禅、密、一切的修行,离不开禅定。禅定基本离不开行住坐卧四大威仪,人的生活,走路,站在那里,坐在那里,睡在那里,行住坐卧,我们生活的四个形态,都要得到禅定。但是我们一般的学的,佛法也好,外道也好,在四大威仪中间,采用坐的这个威仪,来练习、修习禅定。

禅定是有四禅八定,大家都知道了,再重复一道,希望大家注意。初禅,系心一缘,就是制心一处,离生喜乐,就是说,我们由盘脚坐在那里开始练习,系心一缘,练习自己的心,杂念妄想,统统归一了,专一了,住在一点上,其它杂念妄想都不起了,或者是念一声佛,或者是观想一个东西,观想佛、法、僧等等,密宗所谓讲观想本尊,或者你是修观音法门,就观想观音菩萨,或者你是修文殊法门,就观想文殊菩萨,乃至观音的化身、文殊的化身。观音的化身有很多,四臂观音啊、二十一尊度母啊、三十二应身啊,甚至于百千万亿都是他的化身;那么你不管如何,初步练习专一一点,万缘皆息,一念不生,专一这一点,假使你念佛,只有一句佛,念到制心一处,就是系心一缘,把心拴在一点上,就是“阿弥陀佛”这一点,系心一缘。要修到什么,离生喜乐,有出离之感,换一句话,身心可以分开了。那么生起加行法里最重要的“得乐”,要得乐哦,快乐,超越于我们人生的一切的快乐,这个境界,不过是初禅,可是讲起来那么简单,你们晓得学密宗、道家的人,修通气脉等等,为什么呢?为了离生喜乐。如果气脉没有修通,打坐在这里是痛苦的,受罪的,没有得乐,只得痛苦,其实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坐在那里,最多是十分钟以内马马虎虎很舒服,有一点清净的舒服,不叫做“乐”,过了半个钟头以后在那里熬腿,那叫做“定生痛苦”,一定在那里受罪,没有得喜乐。喜,心境上永远是快活的,没有烦恼,乐,身体上的是快感、整个都是。第一步禅定的功夫,几乎世界上很少有人做到,不能说绝对没有,很少。有些人学佛也好,修道也好,修了一辈子,始终没有做到。只是打打坐,不能说你得到了初禅。得到了初禅,不过是初禅的境界,这是定的境界,并没有证初禅的果位。证到了初禅果位,才能够死后高升一级,生在欲界、色界之间的天人境界,还没有成佛哦,差得很远很远。除了禅定以外,要生天呢?有人不需要打坐,也可以做到,是什么呢?行善,十善业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正行善,功德大,到了那里,也生天道。不过这个里头层次很多,不一定说你打坐会生天道。所以在我们中国文化归纳起来有四个字“行善最乐”,做善事做多了,是会健康,会得乐,得到禅定相等的乐,会生起的。此所以功德的力量之大。

那么,我们只讲到、介绍了初禅,后面这一卷里头有,但是纵然升到三界最高层次的无色界,乃至升到最高的定境界的天位,你说你成佛没有?没有。还在三界里。因此,这个三界不止我们学佛的人做到,外道、其它都能够做到。因为外道、一切宗教,除了真正邪教以外,大部分有一点相同,都还是教人为善的,只是善的程度大小而已,层次的高矮而已。

那么真正的这样看起来,我们要想得解脱,走到佛道,佛道要跳出三界外!在中国的文化里头俗语,拿佛家、道家两边归纳起来构成了两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是成就了。那么这一种成就是靠什么呢?不是靠禅定功夫,靠你修行。所以特别要注意修行两个字,改正自己思想行为,尤其是改正自己内在发动的思想行为,所以也叫做修心。心不能改正,心所起的作用,身口意三业,就是身体的活动、嘴巴的讲话、意就是思想的思维,一切的习气,都是照旧,有些人天生习气非常坏,他的思想,他的嘴巴,他的行为一无是处,他还觉得自己是在修行呢,那也在造业。不管我们出家或者在家,这个行为没有修正,没有用。你学什么法也不会成功。所以行为的修正,归纳起来就是十烦恼,根本烦恼。你修正不转来,贪嗔痴慢疑,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等,根本烦恼,你一点都没有动摇,你想能够解脱三界,我们有个结论: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被人家欺,毫无是处。

所以,尤其在这一段,非常重要的,我们首先做了这个理论检讨,然后你在这一段佛法的中心要点,与十烦恼的根本关系,就搞得清楚了。这一段的原文:“此十烦恼”,贪嗔痴慢疑五个思惑,加上五个见惑: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何界系耶”,三界里头,“系”,就是我们另外一个翻译叫“结使”,《俱舍论》有一个名称叫“结使”,打了一个结,这个是习气,无始以来,生死习气之间永远解不开的,我们修行就是要把结使解开了,习气的结使解掉,才叫解脱。

经常有许多同学,他看到我话讲得严重,说是骂,我说我从来没有骂过人,他们就笑我,你看老师,我说我真的没有骂过人,我话讲得重,所谓“语重心长”,话讲得很严重,我的心是为你好,希望你赶快进步,所以很直的严厉的告诉你,那么普通人听起来叫做骂,所以我一听“骂”,“骂”一定骂你,什么乱七八糟的骂出来,那个叫骂,我这个语重心长,你说我骂你,我觉得很冤枉。后来搞了半天,我也大彻大悟,原来你们讲,态度对你严肃一点,语言重一点就叫做骂啊,那我还是承认,那是叫做骂,如果骂是如此解释呢,我是承认。说我骂你什么“三字经”啊,什么“你的爹”“你的娘”啊,什么都骂得出来,那个才叫做骂,我说我没有骂过人啊,我几时骂啊?那个是语重心长。为什么如此呢?我常常讲你们同学们,我说你的习气怎么一点都不改,有些同学譬如女性的讲话,这个头歪一歪啊,身体扭一扭,我说你的习气怎么不改,这个女人习气脱不了,修道,就变成大丈夫,无男女相,你讲话又这样又那样的,我说多讨厌呢。这个是身业。

注意哦,我举这个例子不是笑话,所以我常常说有些人,男性,你一看,我说这个人前生刚刚女人变来的,怎么知道呢?他那个习气还在,有时候讲讲话,自己还摸一下,扭一下,一看就(知道了),或者是他生马上要变女性了,你对任何人一观察,有许多哪一界来,一看就清楚。当然,你要加上定力,有了他心通、宿命通更好了,当然我是没有这些什么通,一通都不通。不过以道理告诉大家。不是笑话。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注意这个习气的变动。所以贯休禅师有两句诗很好很好,我们曾经告诉过大家:“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我们学佛真修行,不修到无心之地,随便你做什么功夫,用什么方法,随便你修什么宗,修什么大法,没有用,“万种千般逐水流”,跟到流水一样冲走了,一点都没有。什么是无心地啊?一切结使解开了!所谓九十八结使,就是八十八结使,因为十种叫做根本烦恼,不加上,八十八个结使,都因为十种根本烦恼来的,加上十种根本烦恼,就是九十八结使。结使不能了,修行不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没有用。这一点,我们语重心长,希望今天我们在座的要搞清楚。

所以这里提出问题,这十种根本烦恼,“何界系耶”?三界里头,哪一界的结使打的结是最重?现在答案:“瞋唯在欲。余通三界。”贪瞋这个瞋,包括恨人、埋怨、甚至于说幽怨,在我们中国文学,这个两个字很美,尤其文学上提到这两个字,有时候不用还不好,轻轻幽怨一下,有没有埋怨呢?埋在心里的对你的不满意,那个就叫幽怨。这个在文学上很美很美的词句啊,乃至幽怨,都属于瞋念。怨天尤人,至于仇恨杀人脾气大,脾气非常大,到处都是在仇恨,这都是瞋念。

当然瞋的外形最厉害就是发怒,容易发怒,脾气大,就是普通讲脾气大,就是瞋念,所以骂人就是瞋念,像我一样,那就是瞋念,瞋这个念,贪瞋痴啊,在这个欲界里头最重。只要到了上界,上界比欲界高一层,色界、无色界的,没有瞋念。你说没有瞋念算是慈悲吗?不算。只能算他没有瞋念,并不能算他有慈悲。真正的慈悲心发起是非常难的。大悲心真正发起是非常难的。这个人看上去很慈悲啊,很同情人家啊,很肯布施,很怜悯人家,那是慈悲心的万分之一的一点。等于这个人比较仁爱,是慈悲的影像的一点,不是大慈悲。大慈悲心不一定是妇人之仁。所以我常说中国文学有一句话骂人,讲人“妇人之仁”,是女孩子的慈悲的心理。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