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的唯识论,我们比较容易了解的。我们现在开始的是讲随烦恼啊。但是我们研究唯识学,首先有一个观念,他是佛学的心理学,那么这个心理学,我们也可以叫他是道德观的心理学。基本上有一个前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的,所谓一切的罪恶、一切的烦恼,都是后天染污上去的。那么这个人性呢,他本来是非善非恶,本来是清净圆明的。假使我们返回到我们自己的清净圆明的境界,这是本有的,不过给他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成佛,所谓成佛者也就是成仁,找到自己本性的那个自然的本来。
那么他所起的作用呢,多半受了染污以后,因此把他分成八个部分,来解释。现在是讲到,心所起,由性,这个心所起用的第六意识最有关联,乃至同这个八个部分的关联的烦恼。烦恼是佛学的名称,我们经常说的,烦恼不是痛苦,烦恼,可是他是一个染污最厉害的东西,十种根本烦恼啊,这个我们重复一下啊,十种就是贪嗔痴慢疑,这是根本烦恼,这五个贪心嗔心痴心慢心疑心,这个属于思烦恼、思惑,另一个名称叫思惑。就是我们生来的,受染污以后的这个生命,思想上根本的烦恼。
那么另外五种呢,属于见惑,观念上,思想上,那就是邪见、身见、边见、见取见、禁戒取见,而这两种思惑跟见惑合起来,就是十种根本的烦恼,这是归纳性的,佛学的观点,以道德观、以佛学的道德观,下面还加一个观念,因为人性本来是光明清净的,受了这些根本烦恼的障碍,染污之后,就变成我们现在的生命的各种烦恼与痛苦。
现在开始讲的,由十种根本烦恼连带关系所发生的,叫做随烦恼,随这个根本烦恼来,所产生的,现在我们去看本文啊,本文是卷六,这本书啊,是第238页,我们手边的《成唯识论》。“已说根本”,最后两行啊,最后倒数第二行开始,今天,“已说根本六烦恼相”,已经说过了根本六种烦恼相,贪嗔痴慢疑恶见,“诸随烦恼其相云何?”根本烦恼是随根本烦恼来的所产生的心理现象。
“云何”,怎么样,他归纳起来,“颂曰”,颂就是归纳,同中国文字的诗一样,把他浓缩起来,随烦恼,下面就是一个一个,归纳的名称“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些属于随烦恼,这有二十种,是归纳性的把我们心里现象啊,现在,他把这个颂文是归纳的诗,好背来,好记忆。现在他是引申的论述。
“论曰。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这种,我们心理的现状,随时随地,我们心理有的。唯就是这些,是,这个是不是是非这个意思,就是这个,唯是,唯有这个,所谓烦恼的分位,归纳一个一个范围,他有差别相,各个不同的心态。等流性,像一股水一样,他是一起流出来,一股流水一样,一起在流动,他看起来是一股总的一股水流,等流,普遍的在泛滥,但是你要详细分别每一个水分子的组成,他可有差别相,所以等流就是整片的出来像流水爆发,山洪暴发一样,一股流水就来了。他包含了很多东西,至于说这股等流性里头所发生,每一个水分子心态的不同呢,那有他的差别的分位,所以叫做“名随烦恼”。
“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这二十种的随烦恼归纳起来,有二十种,那么再把它做一个分类呢,有三种种类。“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就是我们刚才念下来,“忿恨覆恼嫉悭”等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他单独的心态,譬如我们说恨一个人,或者恨一件事,有时候不一定恨了,心理并不一定,根本烦恼是贪嗔痴随时存在,这个随烦恼实有时候起来,有时候不起来,所以这上面十种啊,“各别起故”有独立的形态,所以叫做“小随烦恼”。
譬如说“无惭,无愧”等二,“遍不善故”所以一个人没有惭愧心,自己没有反省的能力,自己没有了解自己的智慧,自己想想自己脸不红,所以无惭无愧,无惭无愧我们看看没有什么,人没有无惭无愧,我没有做对不起人的事,经常碰到人家讲,我也没有做对不起的事,我顶天立地,心理很坦然呐,非常高明。听起很好听,在佛学看来就是无惭无愧的,自己根本不行,可是找了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我还是了不起,本来觉得比不上人家,过后想想啊,我还是了不起,人都是这样。
所以古人有一首诗,这个是中国人讲,这个好的修养变成通俗的修养,“他人骑马我骑驴”别人骑个马,我没个马只好骑个驴,“仔细思量我不如”,仔细想想啊,我真糟糕,是骑马的好啊,别人的家里有特别好的一两百万的专门的小轿车,我们只好赶公共汽车,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人”回头一看后面还有一个,驴子还没有骑的,只好推起车来走,“比上不足下有余”,自己想,格老子,我还不错啊。譬如讲,修养看起来的确是很妙,“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人,比上不足下有余。”还是不错。
那么我们看,这个,我们讲中国这个民族性这个修养很高明,知足常乐,想想差不多,可是我们讲,把这首诗假设拿来讲一个心理修养的状态来讲,那这首诗糟糕透了。这是无惭无愧,永远不得上进,别人读书打100分,不过我老是59分,不过看看有些还只30分呢,没有关系,我还不错呢,站在中间呢。就是考试啊,100个人,我差不多考了99名,不错了,还有个比我差的,他还是100名呢,很糟糕。这是无惭无愧。
所以惭愧的心啊,就是反省的力量非常强,不断求上进(的)心。那么在唯识讲起无惭无愧,两种。“遍不善故”普遍的一个心理,因为人很惰性,将就自己就原谅了自己,就是无惭无愧。无惭无愧不能叫你是恶,不算是大坏,还是不善,是遍一切不善故,这个无惭无愧呀,在唯识的心理面还很严重呢,比小随烦恼还要厉害,叫做中随烦恼,中等性的。
掉举等八个,下面,掉举与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个八个呢,“遍染心故”我们这个本性的光明清净,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不能找到自己的本来,就是下面八个大随烦恼,这很严重。所以二十种烦恼分三类: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大中小三种,这是一个总的分类,那么这个分类了解了,现在,开始一个一个说明,所谓每一个心理状态。
“云何为忿?”,我们中文,往往把“忿”、“怒”两个字连起来用,“忿怒”就是发脾气。忿怒,也有连到忿恨。那么在唯识,佛学的心理学讲,忿怒可以连起来用,忿恨不能连起来用,它的差别不同,范围不同。所以,“忿”,这个我们还有一个字,奋斗的“奋”,譬如我们经常鼓励人,一句成语,发奋图强,这个应该是好的心理,但那个奋斗之“奋”啊,必须也有这一个“忿”,勇敢的向前面去,非常努力,也有连带的关系,所以前进努力这些心理状态有连带关系。
现在我们首先看唯识学怎么解释,这个像这种烦恼有一本专论,就是世亲菩萨做的,叫做《百法明门论》专讲这个,不过内容啊,《成唯识论》已经把它归纳起来,一样的,差不多了。叫做《百法明门论》。它怎么样叫做忿呢?
“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此即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忿相用故。”这都是古文,我们晓得玄奘法师的古文,这些心理学,用最古老的文字,这样讲出来,已经真高明,了不起了,可是给我们一看呢,他的文字组织的太好了,反而倒使我们搞不定了。
他怎么叫“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就是我们平常面对现实,碰到了对我没有利的事情,对我,我们天下人,人人都是我第一,要对我有利就高兴,对我无利就痛苦。所以,这个利害、得失之间,这个人在利害得失之间,是以我为中心。他说,我们这个人,面对现前现实,“不饶益境”,对我无利的境界,不满足我的,“愤发为性”马上发脾气了。
譬如我们到一个地方,一个座位,或者是某一个环境要喝一杯茶,或者是看到排一个队,等公共汽车,一站站到旁边,然后,旁边一个人过来挤你一下,回头看,这个“忿”字就来了。你怎么碰我呢?我站在这里,因为我在这,这就是面对,这个心理状况不满很多。你要现在经常看到,所谓太保啊,拿一把刀就杀人啊,在面摊晚上吃面啊,多看我两眼就给你一刀,为什么?因为他多看我、笑我,所以现在说,吃面啊,晚上出去人都不敢看,那看了就要吃鍽锥的,因为现在人“忿”,他说为什么你要看我啊,我不喜欢给你看,什么理由呢?你要杀我,就是因为我不喜欢给你看,这个不喜欢就是不饶益境,“愤发为性”,他这个性质,忿怒的心理就是这样。
这个忿恨,忿怒的心理,我们经常有,当然大家有些人,你说,在座,现在我们听《成唯识论》,所谓听佛学境界,大概没有忿,虽然没有忿啊,也有忿,什么忿?这个文字,格老子我怎么看不懂啊,这也是忿,或者是,诶,他讲了半天,听不懂,气死了,也是忿,所以忿的心理随时有,是小随烦恼,就是说面对现实,心理的情况,对我无利,或者对我不痛快,我感觉到很讨厌,或者很难过。
“愤发为性”,他的这个性质,心里的性,“能障不忿”,人要修养到心中,心平如水,心如止水,一点没有忿恨,就很难。所以,我常常说的,现在都变成普通流行,这个二三十年前,我就讲人家说,打坐学佛修养,你不要搞,你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就是道,心平气和很难,因此心不能平,所以,我们这个古代的《淑女经》讲“人平就不语,水平就不流”人平不语还是不通,可以说人平不忿恨,没有这个忿怒的心理啊,水平了,就不流了,那完全不流动,水要是流动一定是这边高,这边低,水向低处流。所以这个,真的,完全不忿恨。
此心平如止水,这个是很难,那是不忿的境界,我们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检查自己心理,几乎没有可能。小随烦恼随时有,我们刚才举的例子,以忿的心理来讲,还是粗浅容易了解的,很细微的忿啊,我们自己检查不出来。某一件事不如我的意,那个怨恨就来了,怨恨到什么程度呢?怨恨别人还好,我们经常有时候恨自己,会气自己,因此有许多人气到自己,我看还是死了好,那个死了好这一念,乃至求自杀,是这个忿,小随烦恼来。就是引发了心理的错误。
所以详细如果把这个字,你们在座的同学们,有研究现代心理学,那么这个个案来研究起来就非常多了,一个一个,举很多的例子,你们报纸上一打开来一看,每篇社会新闻的报道,大部分十分之九都是讲忿的境界所产生的问题,就是社会现象,也是群众的现象。
为什么社会这么一个现象呢?也可以说,佛学里讲唯识道理呀,众生的共业。共业,叫做烦恼浊,所以佛说的,我们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所谓劫浊、命浊、烦恼浊、见浊还有众生浊,五浊。众生浊就代表了整个人类社会。所以佛说这个世界叫五浊恶世。换句话说,脏的,就是受了染污的。本来一个光明清净的世界,光明清净的人类,光明清净的心理,头脑思想,结果变成了那么脏,自己造的业,大家共同造业,所以变成了有五浊恶世。所以呀,这个忿的心理就是烦恼浊,所以社会现行那么乱,众生的共业同我们单独的个别的别业,是共同造成的。
因此,他下面一句“能障不忿”他障碍了自己那个心境的清明同和蔼自在的,所以“能障不忿”。好,现在他把忿这个心理做个总纲的说明,那么他的作用呢?
“执仗为业”四个字,抓的很紧,执,仗,心理抓的很紧,放不开,造成一股力量。这个力量就叫做业力。注意哦,“执仗为业”这一股力量。这个业呢,有三业啊,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现在讲忿这个心理,只有说“执仗为业”,他造成了我们生命的一股力量,所谓命浊,命就是业力构成的,抓的很牢,自己的心态抓的很牢。
所以你看有许多人这个神态,我们说人的心理表达的外相,忿恨重的人你看他一脸的这个讨债的面孔,有时候看到你,都是这个相。我们大家都是差不多了,都有了,尤其在禅堂打坐啊,晚上睡觉就看出来,有些人一睡着了,一副讨债那个愤恨的面孔就出来了,眉毛一皱难看的很,牙齿一咬,嘴一歪起来,那个就是叫做,好听(的讲法)嘛,给他叫做愤怒金刚,不好听啊,就是一副阿修罗相要吃人的样子。几乎没有几个人所谓慈眉善目的,有些人打坐坐在那里也是这样,不得了那个样子,不过我想,如果能够看看大家打坐那个面孔,这一堂能够都成佛了。这个世界很可怕,佛的世界,都是那个样子啊。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呈现了我们心理上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有忿的心理,就是这个心情。
所以这个喜面,一个欢喜的面孔,佛学标榜菩萨的四个现象,慈悲喜舍,这四种现象,忿相都看不见的。那是菩萨的面孔,一副非常慈悲喜舍,舍就是爽朗,展开了,所以这个修养就是光风霁月,像天气好的晴天了,天上无片云的这个胸襟、这个气度。使人一看就很舒服。这就叫真修养了。为什么不能如此呢,因为他的业、心业,没有形成,所以在态度上表情上也不是这个样子,所以心性是一体。所以这个忿的心理,他的业是“执仗为业”,他抓的很牢。
下面深论他的作用与现象,“谓怀忿者。多发暴恶。身表业故”他说一个人,他生来的个性,个性,我们普通讲生来的个性,个性是什么东西,佛学啊?就是业力,就刚才讲业,五浊恶世的命浊烦恼浊这个作用,是多生,前生种性带来的,这一生变成现行,变成他的现状。
所以你看一个婴儿一个孩子,一个年轻人一看,就晓得了,当然会懂得的人,有证得有修养的人,他不好讲,这个人今生前生不要算命的,不要问的,他造的什么因,现在什么现象,将来是得什么果,都是必然。以我看来,我不是常常提那个洪医生,那个法医啊,他经常这个,有些凶杀的案子啊,一来就要报案,报案后法医就要白衣服穿起来,去验尸,他常常验尸,要算算这个人,死人的八字啊,要看看他的相,这个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个事来呢,他说百分百是前生的业力带来,那个样子就不同。
所以以前,我们老前辈,八九十年以前,读书人,做官的,连问案的坐在上面问案都要晓得看相,不管他怎么狡辩,一看看他的相,已经知道了这个案子非他做不可,没有别人了。当然有时候也判断错了的,但是大部分高明的很准,人的心理表达在外面,所以一个怀忿心理多的,多发爆恶,脾气特别大,暴躁,你看到不,那么你说只有这个是忿吗?
有些内向性的,并没有发脾气,一天也不说话,外面态度非常好,不过不说而已,他在里头的忿,内相忿恨的心理比外相的爆恶还可怕。所以你拿医学的观点,我常常说,这个憋久了以后会得肝病的,真的,这个肝,脾气一动就伤肝,内相的把心中的一直压制在里头,烦恼拼命压在里头,憋久了以后,马上出毛病。第一个先受影响的是脾胃出毛病,胃口慢慢不好了,不喜欢吃东西了,那个烦恼多了,真的饭也吃不下,这个忿的心理就来了,那么久了就影响到肝,人之所谓病态了,受心理影响。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