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下面一个是嫉,我们普通叫做妒忌,“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实际上我们中国文字,真正忌是上面这个忌,你这个忌啊,我们普通讲这个人爱妒忌,是下面两个字,妒是女字旁一个门户的户,忌是已字下面一个心,这是忌。
现在我们先说这个原文啊,他怎么样叫忌,妒忌的心理?妒忌的心理,普通我们叫做吃醋,就是中国人的吃醋啊,那么一般总以为吃醋的属于女性方面的的,不然,世界上人,一切众生皆有妒忌,不但是人,你要去研究动物乃至研究植物,他都有妒忌。是所谓众生根性。当然女性的妒忌呀,是表演的明白一点,快一点,男性的妒忌呀,男生的吃醋比女性还厉害。这个吃醋,狭义的呢,好像男女之间了,广义的是,妒忌人家的学问好,甚至于活的年龄大一点,年轻人看到了,格老子,老不死的,那也是妒忌,也是妒忌,很多的妒忌。
你譬如说,有些人你说写字吧,你看书法家,昨天还跟一个朋友讲,中国人一句老话,文人千古相轻,没有一个人看得起别人的文章写的好的,写的好还是我自己,每个人都是这样,都不服气,不服气的心理就是妒忌,当然女性我也常讲的,女性妒忌,在街上走,在对面来个女的,一件衣服穿的很漂亮,打扮的很时髦,从旁边过她一路盯着,(师作表情),那就是妒忌,她跟你都不认识,人家穿一件好衣服,同你有什么关系呢?她要妒忌。如果人长得比她漂亮,更妒忌。然后说,你看他做什么,嘴一扁,这个女生很自然,男人绝不会表现出来。可是你说,某人好像学问很好啊,或者是他的,他很发财啊,恩,不错,不过嘛,这一不过就完了,不过两个字都是妒忌心理。动物也一样,你到动物园看,你假使拿个花生,去喂这一堆猴子,那一堆猴子在那边转来转去,他在妒忌。所以忌的心理很可怕的。看到别人的进步,自己很不高兴。所以这里讲的是总的。
什么叫做忌呢?“殉自名利”你注意这个字啊,“殉”,人一生只有为两件事,为名为利,求名求利,不求名的就是求利,这个我们也常讲的故事,以前这个乾隆游江南的时候,站在金山寺上问一个和尚,他说你这个和尚出家多久了?这个和尚不晓得他是皇帝,他穿了便衣,他说我住在这三十年,他说这个长江有这么多船,每天进出有多少条船啊?这个和尚说只有两只船,每天只有两只,乾隆很奇怪,那怎么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一点没有错。来来往往只有两只船,所以人生都是,不为名就为利。哪怕你修道的,也是如此哦,你看文人千古相轻,我是加了两句话,江湖千古相嫉,所谓跑江湖算命的、卜卦、看风水、乃至看相的呀,他不行,我好。尤其是,对不起这个学医的,总是说他把你看错了,我这个方子开的好,总是如此,这个都是嫉妒心理。所以江湖千古相嫉,可宗教是千古相仇,宗教家是冤家,可以动刀子,乃至同样学佛的,他是学净土,我是学禅宗的,他的功夫不行啊,变成仇恨,他这种心理都基于众生心理就是一个嫉,第一个“殉”字,这条命就卖进去了,一辈子为这个名利两字卖命,“殉自名利”。
“不耐他荣”看到别人的成就、光荣,自己不耐烦、不高兴。所以发生妒忌的心理,“妒忌为性”,性质是妒忌。同样这三个字,上面这个嫉,我们如果在讲中国文字啊,你很难查了,譬如说女字旁,为什么这个放在女子边呢?女生的心理表现的很明显,并不是说只有女性有妒忌的心理,男性没有,都是一样,众生平等,女性表现,真正的忌字是下面这个心理的比较,想自己光荣,希望人家比我低,希望人家比我差,那么人家比你差,你能够慈悲不是蛮好吗?你又不肯慈悲,并不是同情心出来的。这就是妒忌心理。这个妒忌的心理啊,几乎是非常难除去的。尤其是我们看,在社会上政治上,甚至你说一个办公室同事之间,几乎互相妒忌,哪个人今天考绩好一点,他就气死了,这个就是忌。那么修道人也一样,你的道比他高一点啊,他也忌,这个修道最好了嘛?他也会发生忌。这个妒忌的心理是根本的大随烦恼。他的性质啊就是妒忌。
“能障不嫉。忧戚为业”他造的业呢,障碍了我们不妒忌的那个心理,结果呢,所造的业,自己多苦恼、忧愁,忧是在心中啊打结,心中是战争的,戚就是心中缩紧,连那个心脏啊都缩紧了,这个现状叫做戚。所以我们中文常用的,“与吾心有戚戚焉”。那个戚有时候不用这个竖心旁这个慽,那么意义是同样,是心理紧张不肯放松。这就是妒忌心理,反是“忧戚为业”他的业就造这个恶业。
这种心理的状态,“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不安隐故。”他说这种心理,听到或者看到,别人的好处,别人的光荣,自己呢,心理不高兴,心都缩紧了,当然有这种心理发生,发生成行为,那就很可怕了,所以怨毒的心理就出来了,现在他不管这个行为的发展,只是讲这一种心理的心态的一个动机,他的范围,所以妒忌的心理是因为看见、听见别人的,就是对我,有时候跟你不相干的事,他会拉到自己身上来,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了。觉得这个样子的深怀忧戚,真正的内心中毒了,胸怀中间有忧闷、有紧张,乃至把心都缩紧了,心脏都紧张起来。
“不安隐故”使自己不得平安。不是稳,隐,因为佛学很少用那个稳字的,安隐,隐就是自己沉默、宁静下去的现象。不平安、不宁静,而妒忌的这种心理呢,我们看起来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根本烦恼嗔心来的。
“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嫉相用故”。这种心理根本也因嗔心来的,是我们现在研究了唯识才懂得。这个嗔心是一个根本的一个总纲,心态一个总纲,他所发展的现象,怨、恨、恼、嫉这些都是由嗔心来的,甚至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这个里头讲,中间这一段,除了覆把他拿掉了以外,四个心理都是嗔心来的,这也是嗔恚心的一分的作用。离了嗔恚这个根本的烦恼之外,所谓妒忌的心理不是单独的形成的,也就是我们普通讲,就是这个人的个性,脾气,容易有嗔恚,所以嫉,离了嗔恚以外,没有嫉的相、没有嫉的用。
古人说的,中国文化啊,这不是佛学了,我们战国的老祖宗们有这个名言,“仕无贤愚,入朝则忌”仕就是普通的读书人,无贤愚,也不是说他道德好,学问好,愚就是很笨,入朝则忌,到了做官,进入朝廷,就上去了,上了台,下面总归有人反对,一定妒忌你,并不问你人好不好。“女无美丑”,这个女孩子不管是漂亮不漂亮,“入宫则妒”只要到了皇帝身边亲近了他,得宠了,其他的宫女,其他的女人就要吃醋了,那是必然,并不是管你比我漂亮,她人比他漂亮也吃她的醋,因为她得宠啊,所以“仕无贤愚,入朝则忌”这个忌,忌讳的忌,遭人妒忌。所以一个做公务员做官啊,你说你做的很好有成绩,你也许做的很好啊,被人遭忌的越多。因此做事的一个修养,我们中国常常老祖宗们叫我们,任劳任怨,这四个字,还是普通听起来很容易,但是你看看,仔细拿这个标准,很少有这种人。
第一,一般人不能任劳,你多叫他做一点事他不干,待遇要高,工作要少,因为人天生不肯任劳,如果有人肯任劳的呢,已经了不起了,有一个比任劳更难,任怨,你做好了给人家埋怨,但是你要准备给人家埋怨,那是个大丈夫的行为,你越做的好,遭遇的怨嫉越多,所以非菩萨心肠不能入世,一定要菩萨心肠的人才能入世。任劳还容易呀,任怨很难。任怨是很冤的,心里头喊冤的,可是我也常常告诉年轻的同学们,我说你们要前途要懂得一个事,能够跟到一个主官,替这个主官能够背黑锅的,你一定有前途了;不能替人家背黑锅啊,你不要谈前途了。
这所谓背黑锅者就是任怨的道理,受冤枉就归到我身上,功劳归到你身上,这是多大一个修养!那么论原因,人为什么不能任怨呢?嫉妒,妒忌的心理,所以这个心理研究起来,发挥起来很多了,我们现在讲唯识啊,没有办法发挥。照现在心理学研究方法,每一个字的心态,在中国外国古今中外,都有收拢很多的资料个案来,你就可以每一个样东西成立一部专着了。
所以下面,差不多嗔心的这四个,我们记住啊,忿恨恼嫉,由嗔业,根本嗔恨心,嗔恨心我们以普通心理讲,这个人天生脾气大,杀心重,就是嗔恨大,那么他随烦恼的心态,这四种很容易发生。可是这四种,我们要知道,还是归纳性的,还不是详细的分析哦,详细分析起来行为就可多了,见之于行为。
那么我们这个一个成人懂了这种心理学呢,要注意,教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方面,还要注意了解一个。这个,懂了这个在教育上,可以教育出来很好的后一代,你要了解他的习性,那么现在用漂亮名称,你要了解这些孩子的性向,他在这方面的成分多,你可不能压制他啊,任何人的心理压制不了。你只能疏导他,人性同水性是一样的,那个水冲下来,你说把他堵住,那你要出大毛病了,你修一个堤防把水堵住,他慢慢满起来,超过那个堤防的崩下来的时候,比你原来冲下来的祸害还大,所以治水的道理,重点在于疏导,不是堵法,堵防的方法是错误的,只有疏导。换句话说,以人性的修养你只有转,把他转化,不能把他压制,你说这个孩子有这个毛病,你打他,压制他不准,那是个错误的方法。不是说你教育不对,教育的方法是错误的。只能疏导他,那么这个中间就是很大的道理。
所以这个常常,我们碰到一般这个负责青少年问题谈起来,我是常常做一种怪论调。我说现在问题,青少年,我们台湾没有问题,台湾没有青少年问题,我认为,也许我这是错,台湾青少年现在问题是家富小儿娇,社会太安定,家庭太安定了所发生。我们在古书上念的。“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时代太平了,那个才子才值价,或艺术家、文学家。那个乱世的时候,你说你是艺术家,你的画值30万,我拿来以后还不能够包东西呢,还不能当柴烧呢,一毛钱都不值。所以“国清才子贵”那么家富就小儿娇了,社会安定了青年人问题大了,现在我说青少年问题不是青少年问题,是老中年的问题。对不住啊!我这个老头子倚老卖老乱讲,我说,老实讲,现在中年以上的家长要重新再受教育,要成立一个家长教育班,要训练他如何当家长,因为现在家长也大都是大专毕业,也都是这个程度,他所受的教育放任惯了,根本基本的教育,你看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大专青年,一到一个地方,坐也不晓得坐相,他究竟坐在哪个位置他不知道,到了餐厅,哪个是客位,哪个是主位,很多自己家里头搞不清楚,你去客堂坐位置,你说哪一个是主人的位置,哪个是客人坐的位置,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你叫客人怎么坐?因为他没有文化教育。
你说哪个时候该讲话?所以洒扫应对,基本教育没有了,后一代受的教育,第一流的家庭受的最末等的教育,什么教育?电视教育,尤其是武侠电视,天龙八部,然后,他自己已经变成萧何了,然后爸爸孩子啊,妈妈坐在一起啊,那就变成天龙十部了,大家打得很热闹。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了。所以这个,我们自己了解了以后,才晓得如何教育后一代。教出一个完整的心态,完整的一个人,所以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我是常说,我们三千年的教育是完成一个人!只叫你成人,怎么做一个人!现在的教育是为了怎么样吃饭,求职业,就是你做人不做人不管,你做什么都可以,那这个问题很严重,将来的后果很可怕的。这个因种下去,后果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们了解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因果的问题,《成唯识论》所告诉我们,我们起心动念,心理的一个思想一个行为,这个前因,他必然所带的后果是什么,要了解,那么,下面转了一个方向。
“云何为悭。耽着财法。不能惠舍。秘吝为性。”悭,他的性质,什么叫悭?有心啊,我们看这个中国字,现在的四角号码,或者其他的,你们用的学生字典,是另外一套了,所以因此不懂中国字了,这一类字啊,都属于心部的。在古代说文解字的说文,这个心,竖心旁的这个心,把他立起来叫做竖心,写法两样,旁边又是一个坚固的坚,心里抓的很牢的。这个叫悭,很坚固的心态。悭跟吝是两回事哦,悭是抓的很牢,这个吝啊不同了,不但内心抓的牢,连嘴巴上都不肯说一点事。我常常讲,有一天我告诉他们一个人,我说世界上有人来化缘,这个化缘,出家人更会用到缘簿了,普通社会做一个什么也会拿出一个缘簿来,这个,那么有一天,有几个同学在这里筹备了另外一个东西,一个福利的事情,筹备了就没有办法了,他说这个这个第一笔叫谁写啊,我说你笔拿来,我写,我就给他说笑话,这个同学。
那么后来我也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我说从前有一个人,上海有一个大名人,很老资格,是个满清末年民国初年精英界的名人,一流名人,人家拿缘簿给他写,做什么?说做某一件好事,请你布施,因为他很有钱,他拿起笔就写十万,那吓死人哦,等于现在一写就是五百万,一千万这个数字,那么他写了以后,十万块就拿到别的地方好化缘了,等于我们说我们现在这个大人先生们啊,你至少看看,某人都写了十万,不好意思啊,至少写个五千吧,一千都不好意思上簿了,这一凑就很多了。那么后来有人啊,等到别的钱收了,就跑来找他了,某某先生,那个缘簿都弄好了。他讲上海话,“那能啊,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来收你的缘簿。我们不用上海话,他说你这个人莫名其妙,他怎么问我收缘簿呢?他说你写了字,我是给你做样子的,你还真来收啊?因为我写了十万,别人看到我的名字也写了十万,他们不得不出一点嘛,他说我是给你做做样子,你真来收,问我收钱,你不是昏头了吗?我就讲这个故事。
所以啊,你们法师们懂得化缘啊,我来写一点嘛,你不要问我来收钱嘛。但是啊,我告诉你有个同学,但是我呢,晓得这个人,也晓得这些事,我说我是反着做,人家问我化缘,把钱拿出来,我出多少钱,缘簿上不准写,写了麻烦,这个同学很聪明,他就讲,我懂了,善门难开。我说可以,有时候只开一半,不能全开,有时候前门不能开,开后门。这个是善门也难开。为什么讲这个呢?悭字的问题。化缘千古为难。
这个四川人有一句老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那个利刀,快的刀割肉,一下,不痛的,过后看到血了,会痛。那个钝刀割肉,还没有出血已经痛了,而且等到血都出了一大堆了,肉还没有割下来,那个痛的不得了。所以四川人这个土话形容啊,很对的,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天下最坏事的事是这个。
还有一个故事啊,这个,说世界上出了一个魔王,反正魔鬼出的很大,没有办法,上帝也没有办法,耶稣也没有办法,最后大家会议,只好叫孙悟空来,这个孙悟空来一看,这个魔王我没有办法,孙悟空也没有办法,就完了,就只好到西天去找佛祖,佛一听笑一笑,这个小事情,他说好吧,你们世界上没有办法,我叫一个徒弟去把这个魔收了,就叫了一个小和尚,佛就给他一个包袱,一个黄的,我们本省乡下,日本人的办法用一个黄的布包一个包裹背在身上,下山去,收妖去,这个旁边人一看,说佛啊,孙悟空都没有办法,四大天王都收不了,你来个小和尚能够去收那么大的魔王?佛说你放心了,他就行了。
这个小和尚去了,看到魔王。这个魔王一看这个释迦牟尼佛派一个小和尚来,脾气大了,就马上要吃他,这个小和尚笑嘻嘻不在乎,他说你吃我可以,那么我给你看一样东西,结果他慢慢把背在背上的黄包袱解开来,解开来把包袱一打开,拿出来一本缘簿,他说先生,请你先写一笔,然后我给你吃掉好了。这个魔王一看到缘簿就吓的,一声就跑掉了。这个故事讲的很妙,世界上最大的魔王也怕出钱的缘簿。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