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2019版)


南怀瑾老师宣讲

第436讲 二十种随烦恼

现在,我们讲《成唯识论》卷六第250页。关于二十种“随烦恼”的总结论。那么在总结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握“随烦恼”这些名称的内涵。第一,大随烦恼八种:“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不过书上都有的,自己可以记录一下。中随烦恼二种:“无惭”、“无愧”。小随烦恼十种:“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这么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二十种随烦恼。

所谓“随”,随什么来的呢?随“根本烦恼”来。“根本烦恼”是十种,实际上是五种贪、嗔、痴、慢、疑,当然也有“悔”,普通是讲有六种。不过“疑”、“悔”往往连在一起,这是在《俱舍论》,所谓小乘的说法。根本烦恼这几种属于“思惑”,与我们的生命俱来的,思想上被它染污了的,染黑了,我们良心都是黑的。这个“黑的”是比方,被它染了的。

“见惑”,所谓“思惑”与“见惑”,“惑”就是迷惑了你,遮住了,“见”就是思想观念上,也是五种:“邪见”;“身见”,身体这个“身”;“边见”,有边、没有边。我们的思想是有限度的,能力都有限度的,本来每一个众生同佛一样,心性这个功能是无量无边、没有限度的,因为我们有这些无始以来染了的这些根本的烦恼,把我们无量无边的清净功能丧失了,变成有限度的边见;“见取见”,是自己的主观形成,每个人有个自我,就是“邪见”、“身见”这个我的这个主观抓得很牢,见取见,这个观念抓得很牢,“见”就是这个观念;“禁戒取见”,也叫作“戒禁取见”,这个字颠倒,意义都是差不多,一样的。

所以,有些宗教或者有些信仰,建立了许多的规矩、戒条,认为守这个规矩就可以得道。印度更多,中国也不少,东方、西方到处都有,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不可以做。譬如我们普通的迷信,哪个日子可以出门,哪个日子不可以出门,这些都是“禁戒取见”,哪样东西可以吃,哪样东西不可以吃,吃了不能成道这些等等,很多了讲不完了。譬如讲印度有些“涂灰外道”,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脏。还有“裸形外道”,修道一定是天体会,都要脱光的,一丝不挂,人生来本来也是光的来的,为什么要假?穿上这个衣服?这样就可以成道。这样打坐、这样修道的太多了。这些各种各样,譬如我们这里过去流行什么“鸭蛋教”啊、鸡蛋教啊、鹅蛋教啊,不管了,这些都有它的“禁戒取见”,都建立了某一种生活行为作标准,认为是修道的行为。这些都属于“见惑”上、观念思想的理论不清净,障碍了自己的本来心,本来心净的这个自性,所谓二十种烦恼。

那么,“根本烦恼”,中文翻译叫“烦恼”,我们注意,烦乱或者烦惑,迷惑了,搅乱了我们那个清净的心田,等于此心性本来是个清净的、明利的清水被它搅乱了——烦、恼。使我们现在都感觉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很苦恼,譬如明知道本来是佛,此心本来清净,可是你的思想怎么样都清净不了!因为被烦恼所惑乱了、迷惑了、搅乱了。所以,有些佛经上也叫“烦惑”,或者有时候也叫“惑乱”,这个就是烦恼的道理。

烦恼,我们天生就有。就是天生是一个普通人,去掉了烦恼,我们还是普通人,但是不同了,换一个名称叫圣人,得道了,或者叫佛、叫菩萨。就是把自心洗炼干净了,“根本烦恼”、“随烦恼”洗炼干净了,心清净、身也清净了,心、物是一元。心清净、身也清净、念也清净,那么一切恶业转成善业,就这个原理。所以研究唯识这些《百法明门论》,属于唯识的一个著作,世亲菩萨所作的一部论着,叫作《百法明门论》,把全面我们凡夫的心理搞清楚了,归纳性地把它归纳起来,说明心理状况。自己认得了自己的错误,就不会有错误了,那就恢复了本来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是看你的认识如何。

那么,我们现在研究的《成唯识论》里头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他把心体分成八个部分来探讨,所谓八个识。现在,是提出识的作用,心、意、识的作用,所产生烦恼的二十种随烦恼。不过要注意,刚才报告过了。“随烦恼”中间,他又作了一个分类,有“大随烦恼”(很可怕);有“中随烦恼”;有“小随烦恼”。可是呢,这二十种烦恼大、中、小,都是由于“根本烦恼”所发生的,这“根本烦恼”都由自己的心意识所起的,自己没有明白了、悟了而证到了自己心意识本身本来清净,那么,被心意识这个作用起了各种分别,也叫作妄想。“妄”就是虚妄、不实在的。我们被自己虚妄不实在的烦恼妄想欺骗了自己,所以,在这个生死轮回中永远解脱不开。所谓“解脱”者,学佛的道理就是解脱,解脱了、解除了、脱离了这一切妄想烦恼,就本来清净,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总讨论二十种烦恼,就是第250页第五行开始。

“与并及言。显随烦恼。非唯二十。”他说,我们如果合起来来讨论,很明显的讲,我们显出来作用(我们陈显出来这个“显”),明显这个心理的状态,我们的心态,所谓随烦恼的作用,不止二十种。不过在《成唯识论》乃至《百法明门论》无着、世亲两位菩萨,他是两弟兄,世亲菩萨也叫天亲菩萨,无着、天亲两位是亲弟兄,这两位菩萨把它归纳了又归纳,这两位是走弥勒菩萨的学理的大乘系统,把小乘大乘归纳起来又归纳,二十种随烦恼。

“杂事等说。贪等多种随烦恼故”,所谓“杂事”,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经典《瑜伽师地论》,这一本经典里头有一品,叫作“杂事”。对我们的心理广泛地讨论,这一品里头讲,譬如贪心,贪,什么叫贪?贪有很多种,贪的心理很多种。经典上普通我们解释“贪”同“欲”,男女情爱欲界这个“欲”,是首先连在一起的,当然这是根本的贪。事实上的“贪”、贪欲太多了,什么都是欲,我们常说,对世间的功、名、名利,男女饮食都要贪爱,贪爱就是一种占有的心理,一切要属于我。譬如我想我们想活长生不死,这也是贪心哦,这就是属于贪“寿者相”。

譬如我们念《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会念这个经的四句话,我们一边念经啊,一边就看到“哎呀,这个狗怎么跑到我这个佛堂来了?好讨厌的狗!阿弥陀佛、般若波罗密多、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啊,你看你看,它又来,在旁边转来转去,我在念经它在捣乱。”这不是“众生相”吗?嘴里晓得念“众生相”,可是“相”空不了,“相”指这个现象。那一般人学佛,念佛、打坐,你为什么打坐啊,我想健康一点,多活几年这是“寿者相”。

有些人的“相”这个观念现象,他解脱不开的。所以,虽然学道,根本不懂道,有道家、譬如一般修道家的人,老子也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对这个身体看的很厌烦。可是后世修道家的人,绝不是学老子,他把这个身体看得很重要,做工夫是为了健康长寿。其实古今以来,多少人修道的,有些人说,“哦,我那个师父啊”,我们过去常听到,“六百岁了”,我说在哪里?“现在不在这里”,现在在哪里?哎呦,在什么地方。我说那不是现在跑到阴国去了?阴阳那个“阴”,不是英吉利那个“英”,那都是属于“寿者相”。

所谓“不生不死”、“金刚不坏之身”,不是指这个肉体,是讲“法身”。就是说,我们这个肉体,这是一个现象,能变化出来这个现象的那个“能”——本能、本性那个东西,你恢复了、找到了,就不生不死,永远!永远!那么,大家这些观念搞不清楚,学佛的、修道的也是犯了最严重的贪心。

譬如我们出了一点钱,“哎呦,功德无量!”而且很高兴,有功德了,其实告诉你,这个“功德无量”是没有量,没有量当然很大,无量无边啊,但是你没有仔细想想,出了钱就出了钱,还求一个“无量”?那你就“有量”了,就是那么大,就是十块钱那么大。都是贪心。我们念经念了多少遍了,还有些人生了病了,打个电话,“老师啊,你看我吃斋啊念经啊那么多年,结果还生病了”,好像他不该生病我该生病一样,这个是贪啊,多得很。

所以,贪的心理,为什么贪图得道、贪图成佛?也是贪!因为你贪图悟道、贪图得道的永远不会悟道、不会得道!不贪就到了,可是你做不到。不贪就是“根本烦恼”不起、“随烦恼”不生,那当然就是佛,就做到了。可是做不到,谁能不贪呢?

所以佛法讲,普通我们不能成道,有两个障碍:烦恼障、所知障。这个烦恼障碍住了;“所知”,学问越深,见解越高,“见取见”同“戒禁取见”愈厉害,障碍住了。因为有烦恼相,不能说“我”空,“我”空不了。“我”空不了,“人”也空不了,因为“烦恼障”存在。假使达到了“我”也空了、“人”也空了,认为这个就是道,空就是道,也错了,这是“法”不空。连佛法都要空的,无“我”也无“人”、也无“法”,自心本来清净,这样就是不贪,谈何容易!没有不贪的人,大概成了佛才不贪。

像这些年轻人,贪修道啊,一天到晚清清净净的,就走这个路子,他以为在修道,我看是贪得厉害,世间的什么事他都不要,因为他有个大贪,他要想成佛、要想成道,这个心,厉害得很!因为学佛成道一毛钱不花坐在那里打坐,一毛钱本钱都不花,想去成道,我是修道的人,然后还要靠人家供养我、布施我。你看这个犯的罪业多大,贪!

所以,弥勒菩萨在“杂事”里头说,“贪等多种”,贪的心理不是那么简单,因为“随烦恼故”,一切起心动念皆是烦恼,烦恼里头都有贪,你看每一个人都是为我,贪就是占有性的——为我。属于我的,你们不能碰,这个基本是贪。

“随烦恼名。亦摄烦恼。是前烦恼等流性故。”这个玄奘法师的文章,假使这样看,怎么看得懂?你看它:“随烦恼名。亦摄烦恼”。“烦恼、烦恼,看得我非常烦恼!因为我不懂,所以更加烦恼”,(众笑)我们都可以这样把它写下来,这个就是古文。所以,你怎么读啊,所以你现在讲,我们现在中国人没有文化,作为中国人读不懂中国文字。你说他的文章写不好?非常好!懂得中国字了,一读就通了嘛,不要我们来讲。

他说“随烦恼名”,我们二十种烦恼,“随烦恼”这个名称是怎么建立的?“亦摄烦恼”,它就是包含了“根本烦恼”的十种。“随烦恼”“烦恼”真烦恼,这样一讲就通了嘛。“摄”就是包含。实际上“根本烦恼”十种里头就包含了许多的“随烦恼”,就是这个意思。

“是前烦恼等流性故”,就是前面“根本烦恼”的一种等流,像流水一样,一动,这个水库一开;像我们这个水缸来装水,或者茶壶、水瓶来装的水,只要有一点漏洞,一流出来,它的一个小洞流的水,看到是一点、一条线出来,出来这个水性它是“等流”的,“哗——”,一片就出来了,同时就来了。

所以有个烦恼心理,你说“我现在很烦恼,哎呀,我只想……”有许多人说“最近几天来好烦恼啊”,我说你烦什么?譬如说“你想家吧?你想什么……”,“这些都没有啊,我就是烦”,他不晓得那个烦里头包括想家、想钱、想身体好、又想成道,一切都在内。可是他自己没有智慧,检查不出来,你问他,他还说没有。

可是有许多人,有了这个烦恼,动了念头,你跟他讲半天,(他说)你错误,他就不承认,“我还可以发誓:我没有、我没有”,他不认得哦。所以,你没有这个智慧,无法学佛,自己检查自己都检查不清楚,怎么谈修道呢?怎么懂得佛法呢?所以,现在告诉你,“根本烦恼”、“随烦恼”它的性质“是前烦恼(的)等流性”。所以

“随烦恼”、“根本烦恼”它是个等流作用,像一股水一样,平等地流放、流开的。

“烦恼同类,余染污法。但名随烦恼。非烦恼摄故。”所以说,不管是“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或者叫它“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就在逻辑上分析,在教育上告诉我们,你要看清楚这个。实际上“烦恼同类”,“根本烦恼”也好,“随烦恼”、“小随烦恼”、“大随烦恼”,烦恼就是烦恼,痛苦就是痛苦。轻微的烦恼也叫烦恼,重大的烦恼也叫烦恼,“烦恼同类”是这个同类型。

“余染污法”,根本烦恼是相同,其余心态,我们心理状态,尤其小小的烦恼还多了,这都是染污法,污染了我们自己清净的心田,所以取个名称叫作“随烦恼”,“非烦恼摄故”,把它分开来讲,分析了,并不属于根本烦恼的范围,所以叫作随烦恼。在逻辑上、教理上,在我们思想上要分别观察清楚。

因此,“唯说二十随烦恼者。谓非烦恼。唯染粗故。此余染法。或此分位。或此等流。皆此所摄。随其类别。如理应知。”所以,只叫它二十种叫作随烦恼,“谓非烦恼”,是讲它不像根本烦恼那个样子厉害,“唯染粗故”,是染污的心田的现象,这个心态很粗浅,我们自己告诉你这个是什么心态,自己一检查,看得出来,它很粗的;根本烦恼就很细了,自己都找不出来。

譬如我刚才讲,乃至你好山林,好清净,好佛法,好某一种都属于贪。譬如说有一位老朋友,现在年纪大了,很有名,现在眼睛也不对了,身体也不行了,我说你现在玩什么?“哎呀,我现在是跑跑字画,喜欢字画。古董字画,古董太贵了,字画,名人的字画,某一副对子……”,常常来跟我讲“哎,我看到某人一副对子,古人的名对,好啊”,我说好,这个价钱高了?“嗯,五万,五万”,我说现在你给他多少?

“我给他三万,他不卖”,我说这个不会卖,不会卖,“哎,就是不会卖!我天天跑去看一眼、看一眼……”,你说玩字画就清高了?有一天我痛骂他,叫你多念念佛,玩这个干什么?买了那么多,将来给谁?乱世中玩字画,包油条都没人要!

所以有一个朋友专门搞字画,送了我一副很好的古人字画,哎呀,我说我真喜欢,以后你不要拿来给我看,因为我想修道,我有贪心,一看我就爱,爱也没有钱,又想了几分钟,我就觉得划不来,几分钟我都懒得去想它,可是看到真好啊,那两个毛笔字有什么可爱?哎呀,你就会爱起来!

玩字画、玩古董那个迷了的啊,同打牌、同男女谈恋爱一样的美哦,你不是看到一个唱戏的《一捧雪》,那个就是为了一张画杀了人,奸臣杀了忠臣全家。那都是为了贪,一边为了贪,占据人家;一边为了贪,自己舍不得古董传家之宝,不肯拿出来。众生可怜,实为愚痴,实为至可怜悯者。所以我也喜欢,有时候看到,送人,赶快送掉,因为摆在这里,有人问我“你喜欢?”我说喜欢得很!我说我父亲也喜欢,我父亲以前告诉我,“玩古董、玩字画是第一等聪明人;收藏古董、收藏字画,是第一等笨人。将来不要做笨人,要做聪明人。”玩玩可以,欣赏欣赏,硬要说“这个属于我的,”你进棺材又带不走,这个东西不是笨嘛!还是很累赘,比什么价钱都高!

有些人玩古董、玩字画,保值可以呀,买一块玉,这是古玉。有人送我一块古玉,“老师啊,送你一个东西”,哎呦,我说不得了,这种不要,价钱太高了!一块古玉,古墓里头出土的,死人身上戴过的,上面有部分有血的,我说我最喜欢玉,不过,出土的玉价钱最高,我就不喜欢,为什么?死人戴过的,我现在是活人,为什么要带它?我说你们喜欢死人戴过,挂在身上“喔,我有块古玉”,你快要变死人了,我说我喜欢新玉,你有新的、真的刚刚出来的好玉,我说我喜欢,因为我新、它也新,我永远都是新的。玩,贪呐。

所以,你说根本烦恼,自己贪在什么地方,所以我经常说,自己往旁边一看,哎呦,那么多书。讲起来很高雅,坐拥书城啊,那个自己南面称王,关起门来自己当皇帝,自己也是部下,也是臣子,喊万岁,我的城墙是书啊,围着在这个里头,烦恼、烦恼,贪、贪。每天要看一点书也是贪,贪学问也是贪,真的哦,此心此情不得解脱,也不能成就啊,生死来的时候,你说“那一本书我还没有看完,我还舍不得死”,哎,来不及了。要这样检查自己才懂得修道了,才懂得修道,还不是道。

所以,随烦恼的心,是很粗的,“唯染粗故”,看得出来;根本烦恼就细得很了,贪、嗔、痴。你说“某人脾气很好,脾气好,哎呀,一辈子没有发火”,我有好几个朋友脾气真好,你说他有没有嗔心?有的!他发闷脾气,闷在心里头了。人若有烦恼一定有脾气嘛,烦恼来了,说是这个人明明对我不对,“哎呀,算了算了,原谅他、原谅他!”“原谅”这一句话讲得好痛苦啊,里头多少烦恼压在里头,不得解脱,就不能成道。这就是业,这就是嗔业,表面上“好,原谅他!嘿嘿,”,那个笑得多难听啊,多苦啊!“嘿嘿……我可以原谅他”,那个里头都是贪嗔痴充满了的,要这样检查自己,这就是修行。所以,随烦恼是很粗。

“此余染法。或此分位”,所以呀,唯识学把我们烦恼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上,一类一类帮你分类、分开了,在逻辑上给你搞清楚有这些分位,所谓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

“或此等流”,有时候其他的佛经说贪嗔痴,那么有许多人说,大乘佛法不要那么啰嗦,贪嗔痴、淫怒痴即是菩提,你来这个菩提试试看呢,你发脾气的时候念一念,“我发脾气,脾气就是菩提”,可是菩提绝不是脾气!那没得办法,那就是烦恼的等流,“皆此所摄”,都包含的。

因此我们现在研究的范围,“随其类别。如理应知”,所以说,根本烦恼、随烦恼,随烦恼分大、中、小,而且大、中、小各有各的名称,“随其类别”,由我们这一分心性,心性的心态的分类差别,“如理应知”,不是随便分类的,是有逻辑的,这个理就是逻辑的。分得很清楚,思想逻辑很清楚,检查清楚。“如理”,要合理地把自己搞清楚,“应知”。所以我们说,真正的佛学是什么?佛法是什么?真正的唯识就是认识自己。

譬如说,道家的老子讲过两句话,“知人者智”,人能够了解别人,算是聪明有智慧,但是不算是明白人;“自知者明”,一个人真认识了自己才叫作明白人,就明道了。哪个人能够自知啊?很多人犯了错误,你给他讲,讲死了他不承认!有时候实在厉害的,他承认了:“对、对、对,我错了”,可是你要知道靠不住的哦!他过五分钟想想,“我还是没有错”,这是什么烦恼?“覆”,盖覆。遮住了,自己把自己的错误会掩饰起来。人自己犯了错误,会惭愧,但是等一下那个盖覆的心理无惭、无愧,他绝不惭愧了,自己把错误掩饰起来。人不但会掩饰,他会找了许多对的理由,支持自己那个错误,然后越想我越对,“格老子!错的都是他”,这就是众生心态。

所以呀,要认识自己是“如理应知”。要合理的观照自己,因此我们要懂了般若。这是讲唯识啊,所以唯识说“有”,佛理里头唯识是法相,讲心态的现象,讲得很清楚,所以叫作“法相”,是说“有”。般若谈“空”,《金刚经》、《心经》说空,空是讲“法性”——本体空。现象并不空啊,空不了的。现象空不了,你本体的空呈现不出来。因此我们现在讲到“如理应知”,大家连到就是了解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随时要返照自己,把这些根本烦恼“照见”清楚了,当然“诸法空相”就呈现了,自性的清净空明就呈现了。

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像我们那位朋友,一到我这边来,就说“老师啊,我耳朵有个声音,我现在什么……”,他现在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他也一天到晚修道学佛,这有什么办法?“寿者相”,这一切都在“着相”中,所以是不“如理”,学佛是智慧之学,不是迷信哦,不是信仰能够解决问题的哦,“如理应知”。这是总讨论的开始。

下面总讨论。“如是二十随烦恼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定是实有。教理成故。”如是二十随烦恼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他说“无惭。无愧。不信。懈怠。定是实有。教理成故”,他说现在在总讨论,这二十种随烦恼里头,中随烦恼两个,我们想一想啊,无惭、无愧;小随烦恼十个,这都晓得了,大家想一想;大随烦恼有三个,“放逸”、“失念”、“不正知”这三个,他说“定是假有”。现在讨论了,他说可以确定它不是真实,“是假有”,在理论上有;在事实上我们心理上这个心态,它的力量没有那么严重,一下就滑过去了。我们有时候心理上一下就滑过去了。

譬如讲“失念”,什么叫失念?愣住了、傻了,你傻一下愣住一下,这个心态有这个作用,没有什么要紧,一下就过去了,是假有。

“放逸”,放逸就是马虎。马虎一下算什么?譬如像我个人,有时候一个东西摆在那里,譬如说我自己一个茶杯,下了课,其实自己两个手指头一端就带起走了。因为我也有手嘛,端起茶杯也很自然的。可是有时候,也不是摆架子,想想“哎,他会给我端的,就算了,让他端”,这在道德行为上是错了。所以,我常常说“谢谢!我自己来”。对自己不能放逸,我也有手,我也有指头,我为什么要劳驾别人?不管他是对你恭敬、对你客气,大家都想舒服,你就怕端着不舒服,为什么人家应该端你那个不舒服的?!譬如说这是一种。譬如说,我也常常想,有一个事情做到差不多了,把它摆在那里,算了,一下想起来,赶快拿过来,把它洗个干净,这一下只差一秒钟,何必放一放?对自己放逸。我举这个例子啊,这是我常常感觉到,在心理上,自己要求自己不能不那么严格,不然就放逸了。尤其是修行,你说这个马虎一点没有关系,“今天不行,精神差一点,明天我再补上来。”有时候一想起来,不敢,这就是放逸了。所以他说,像失念、放逸。失念就楞一下,一下忘掉了。

“不正知”,不正知就是有时候歪想一下也没有关系,想一想歪的,我想一想总没有关系吧?我也没有犯戒,我也只在心里头想一下总可以吧?哎,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就犯了“邪见”了、“不正知”了。你既然知道了,明知何必去故犯呢?就是这个道理。明知了,何必故犯呢!所以,以法律上说是“知法犯法”,在古人来讲是“罪加一等”,你明知故犯,加重这个罪业。所以他说,现在讨论,但是这三种也没有了不起啊,也不在心上,“定是假有”。

至于“无惭。无愧”这两种中随烦恼,“不信。懈怠”等等,“定是实有”,这是心理上,在心里真有个东西。你看有些人一辈子没有惭愧心,“哎,我总归是对的”,有这种人哦,这种人你要到什么地方看,真正的某一种监狱里头,有许多杀人害人很重的罪犯,现在可以叫他是神经病,他临死都不认错。那我小时候就看过了,那个土匪,把那个海上土匪抓住,那很惨的,我小的时候看到的,这两个骨头用铁链就穿进去,所谓琵琶骨上穿过来,手都捆着,他还一边走一边笑笑,我真看到了。我想那多痛啊!可他不在乎。后来,判了罪,临拉出去枪毙时,他还不在乎,他还有一个条件,“拿酒来,拿馒头要吃饱,死了也要给我做个饱死鬼”,因为过去都有规矩,枪毙以前都请你喝酒,给你吃饱了。因为酒喝了,他醉一点,换句话,这就是道德心理,使你不要那么害怕了。他酒醉饭饱,我也跟着去看啊,又害怕,又继续看,他还讲“再见啊,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是真的哦,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无惭、无愧,死也不认错。那究竟他内心有没有恐怖,有没有认罪?当然我没有爬到他肚子里头看,可是他那个态度的确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可以回想,所谓无惭无愧,这是讲大的。

我们普通有时候对错误,是绝对没有惭愧心。譬如不信,有人硬不信,死不信,不信就是不信,你说什么,他都不相信。这个我们在学校看到,有些学生,绝不信,你说这个道理你讲死了,不信就是不信。带人久了,当老师久了,都看得很清楚,你以为这个学生听你话了,没有,他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他是怕你分数给他打坏了,他真信你呀?“老师好,老师早,老师不得了。”没有这回事,那是嘴上叫的,叫了以后他都失念,不正知,他叫了以后他都忘记了。那不信就是不信,这种心态。

懈怠,懈怠有些人就是偷懒。譬如我们作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尤其现在大家讲,这一班做官的,当工商业的老板的,像那些处长们都知道,现在的大学青年难带啊,又不会办事,又懒,待遇又要高,最好是要“马儿不会跑,马儿要吃草”,就是这个样子。然后学了三个月又要跳槽了,讨厌了,现在大学青年,给人家讨厌,我是常常听到,为什么?懒,懈怠,没有那么精进,作人也好,做事也好,道德方面也好,过得去就过去了,这种心态“定是实有”,那硬是实有。

他说上面“放逸、失念、不正知”在理论上有,事实上,可以说在心态上还少一点。下面这一些,不但理论上,事实上真有这个东西,心中就是有,拿现在的话讲,形成了个性,这个人个性就是这样,懒的就是懒的,懒的人他拿个东西都是懒的,端一杯茶,他都是慢慢的,因为慢一点最好,太勤快了,下一次又叫我端茶来——不干。他这种心态“定是实有”,“教理成故”,他说在佛经的经教理论上,佛也这样说。这还在辩论中啊。我们“懈怠”一下,休息休息。

注:本书2019年根据南怀瑾老师录音整理,定稿于2024年10月。比2005年整理的40讲《唯识与中观》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纸质书微信联系13138640099袁老师